首页 > 军事历史 > 血战旗

血战旗 第599节


鬼子也知道,他们手上没几个是没有人命的,一旦被俘虏,等待他们的将是什么。

延寿的鬼子大队,毕竟在吃了贾宽沟的两次暗亏之后,不负其名,人员,装备都已经大为的折损,靠着这支已经算得上残兵败将的部队,想要脱离战场,已经是难上加难。

原先,日军大队长一狠心,用两个小队全部阵亡,敢死冲锋的代价,换来了部队撤退的机会。

但等到二营的增援部队抵达之后,尤其是增援部队中,还有一个火力强大的炮营,已经让日军大队长绝望了。

给哈尔滨警备司令部递上一份决死yù碎的电报后,大队长也拿着手中的军刀,开始了他最后的征程。

忽然,在日军大队长面前,闪过一个满脸血迹的人,对着鬼子阴森森的笑着,血斑驳的挂在脸上,裂开的嘴巴,雪白的牙齿,像是一个战场上戮杀四方的修罗,在这一刻,鬼子大队长愣了愣神。

贾宽沟才26岁,正是反应、力量最巅峰的年纪,但鬼子大队长已经42岁了。

这种身体上的差异,在生死相搏的时候,成了一道巨大的鸿沟。

再说,贾宽沟也不是一生下来就是当营长的命,从军十年,遇到过的战阵无数,自然明白,战场一要勇,二要猛,气势一上来,鬼神都挡不住。手中长刀劈了一个刀影,鬼子大队上的右臂就耷拉了下了。还没有来得及疼的大吼一声,贾宽沟的第二刀,就贴上了鬼子的脖子。

扑哧——,将军征战染血衣,贾宽沟虽不是将军,但此时,他甚至比将军还要威武。

这是气势,一股天下舍我弃谁的气势。这一幕正好被赵尚志看到了,心中暗自赞叹:要是军中都是这样的虎贲之将,那会有鬼子嚣张的这一天。

稀拉拉的枪声,渐渐的弱下去,只有少数几个鬼子还能站在一角,几个人扎成一堆,组成他们自认为最安全的三角对阵,龇牙咧嘴的对阵包围他们的二营战士。

贾宽沟拿起地上的鬼子指挥刀,大模大样的在战场上巡视着。

啪啪啪——,三声枪响,三个还负隅顽抗的鬼子倒在了枪口之下,贾宽沟自己一个一刀,杀了个兴起之后,对上自己的兵却不乐意了:“谁让你们玩的,小鬼子枪膛里没子弹,难道你们的枪膛中也没子弹?一枪一个,解决了,打扫战场,快。”

不远处的赵尚志听到这一幕,还以为贾宽沟是那种杀伐果断,张弛有度的智将,没想到,才一愣神的功夫,贾宽沟又说话了:“先将小鬼子的两门步兵炮给我找出来,别让一营的人捡了便宜,以后打仗,全营都指着这两门小钢炮支援呢?”

“你小子,抱着一堆不值钱的鬼子军刀,得瑟个啥?你丫不会抱一挺野jī脖子?”战斗在十几分钟内就结束了,一场预谋已久的决战,让鬼子在最得意的刺杀中死了个透,见到同样一身血渍的赵尚志,贾宽沟咧嘴一笑:“我这些兵没见过世面,见到把鬼子军刀就像是被拽住了魂似的,连道都走不动了。”

“贾营长智勇双全,强将手下无弱兵,二营的战士自然一个个赛过猛虎。”赵尚志心说:“整个战场,第一个奔着日军指挥官去的,不是别人,正是你这个营长,像是狼闻到了血腥味似地。别人不过是走不动道,你倒好,直接扑过去了。”

“军长,牺牲了二十二人,重伤七人。”抗联的一个干部走到了赵尚志的跟前,贴着耳朵轻声的说道。

一听牺牲了近一层的人,赵尚志刚刚露出的笑容,一下子就凝固了。没办法,他心疼啊!第三军的种子,将来部队扩编,这些人就是他的班排长。

但是又有一个疑问在赵尚志的心头冒出来了,为什么二营对上的鬼子兵要比他们多很多,可是伤亡和他们差不对呢?

难道是实力上的差距吗?

绝对不是,抗联的这些兵,都是他一个个练出来的,底子厚实,而且部队打的是白刃战,这就有问题了,赵尚志皱着眉头,询问部下道:“二营的为什么伤亡和我们差不多。”

部下苦笑道:“也不知他们那里搞来的这么多手枪,部队冲锋的时候,一个手轻班的人混在冲锋的部队中,两军相距二十多米,鬼子兵正在退子弹带的时候,他们的手枪先开火了。大量的鬼子,正是在没有jiao战的时候,就死在了他们的枪下。”

打扫战场结束,二营的一个连长,带着一个班的战士,将四挺轻机枪和一箱箱弹yao送到了抗联的跟前,还有几十支步枪。

战友牺牲的哀伤,在战利品面前,也消散了许多。自从关东军一再增兵,抗联一再被围剿,这样的大胜,就从来没有生过。这二百多抗联的战士,往往也是伏击十几人的日军巡逻小队,打个警察局什么的。

这样的小仗,往往缴获不多,还要搭上不少弹yao。

可是有了这四挺歪把子机枪,抗联的战士们坚信,将来他们伏击更大规模的鬼子,甚至进攻防守严密的鬼子据点。

赵尚志在收到这批武器的时候,对贾宽沟的好感又上升了一层,但送武器的连长不太会说话,嘟嘟囔囔的,不是说送出机枪,他舍不得。反而是对日军制式武器的蔑视。

“小鬼子的机枪就是废,用的时候还要配一个油葫芦,知道的是打仗呢?不知道的,还以为庙里的老和尚添灯油……”

看着抗联的战士们抱着机枪,一脸幸喜的摸样,赵尚志的心情也有些失落。

装备,武器,都说不上很好的鬼子。动用了2万兵力,就将十几万东北军赶走的赶走,缴械的缴械,这不是战争的结果,而是在东北这块土地上,那些甘愿做汉jian的人的指使。

如果,将来还是这样,他眼前的这支军队,是否会步上抗联的老路。

不过,赵尚志容不得他这么想了,从曾一阳司令部赶回来的冯仲云给他带来了一个天大的消息。

进攻日伪军的主力部队是曾一阳4o军的老底子,警卫团。而曾一阳本人,也带着他的司令部,抵达了大青山下,正在酝酿着一场更大规模的战役,能不能解放东北全境,冯仲云不知道,但他认定,东北抗战的新篇章将要到来。

翻开这一页的,就是被誉为日军克星的名将曾一阳。

和赵尚志不同的是,学生出生的冯仲云是抗联中很少的大学生,3o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数学系,学识渊博。他在身上,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xìng格,学生从军,充满理想,还有满腔的报国信念;他甚至看到了大军一路南下,沿着南满铁路,攻克长ne,奉天,一路收复失地的场景。

而休息了一夜的赵尚志不愧为抗联名将,他从曾一阳能够调用的兵力上,就现,抗联第三军的机遇来了,同时也将面临巨大的挑战,更严酷的战斗将等着他们。

“曾司令不但没有要我们的军费,你猜猜,我还从他那里拿到了什么?”冯仲云笑着说。

“不要黄金。”赵尚志愣神道,中央一直没有多少产业,经费上一直很紧张。两年前,从苏联买了6个师的装备,已经将底子都掏空了。

“不不不,黄金他收下了,但是用大洋换回来的。”

赵尚志一听就不乐意了:“老冯,你这事可做的不对啊!”原本指着曾一阳能看在抗联在东北和日寇斗争这么多年的份上,在武器装备上对抗联的部队有所扶持。没想到,办事挺稳当的冯仲云,一下子,把事情给办砸了。

“不是我不给,是人家根本就没要。”冯仲云那里看不出赵尚志的心思,仰着头,摆出一副功臣的摸样,说:“你猜猜,曾司令都给我们第三军什么了。”

曾一阳再出名,再特别,也不会带着金山银山的来东北吧!

“你猜不到!哈哈哈……”冯仲云用胳膊轻轻的推了一下赵尚志,得意的说:“还是曾司令眼光准啊!打下齐齐哈尔,部队的经费,还有扩编的军费都解决了。抢鬼子银行,这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给点人啊!枪啊!能把你乐成这样,你这心眼也太实诚了吧!”赵尚志挤兑道。
首节 上一节 599/11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渔色大宋

下一篇:帝国吃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