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血战旗

血战旗 第563节


“你们这是……”谢维俊有些气急,指着手下的团长们,苦口婆心道:“我知道你们想的是什么?附近有一个日军师团,对方随时可能出现在我军前行的道路上。一旦留xiao部队打阻击,等于让这支部队换取纵队脱离战场的时间。但你们想过没有,敌人有一个师团。我们进攻后,鬼子一旦稳住了防线,那么主力想要走就难了。你们这是赌博……”

刘先河见正在一边不语的曾一阳,说:“司令员,你就别看热闹了。”

众人都停下来,看向了曾一阳。争论归争论,但最后下决定的还是曾一阳,于是都等着他下命令。

曾一阳放下画报,笑道:“你们啊就没想过,这支日军部队为什么只有离开海拉尔五十公里吗?就不能等侦查部队,将日军的俘虏抓回来再下结论,打还是不打。”

一句话的事,就平息了一场争论。这不是曾一阳的水平高,而是他手中的画报给了他信心。要是遇上第二师团,或者其他关东军师团,他一定会谨慎的绕过海拉尔,往满洲里,或者部队南下,在齐齐哈尔南部穿越铁路。

但现实给了他一个很好的机会。

攻击满洲里,迅占领满洲里车站,夺取日军的火车,快南下。关东军一共才1o个师团,在北满就有四个师团被拖入了战场。

他们还有南满的大片区域要防御,东线的松hua江和黑龙江,也是他们重点防御区域。

防御线过两千公里,即使没有战争,关东军的兵力也不足。只要能够迅进入东北腹地,给关东军致命一击,将其部署全部扰1uan,就能在一滩浑水中,获得曾一阳想要的结果。

在东北边境迅占领大片区域,建立反日根据地。

只要抗日的大旗一竖起来,东北境内被压制的抗日武装,就会从新找到主心骨,一点点的壮大起来。加上,在年后,已经在晋察冀根据地整训的4o军9纵,原来王炳南的部队,也将进入东北。威胁南满铁路,关东军的日子就会越来越不好过。

加上苏军是很希望御敌于国门之外的,届时拿着苏联的武器补给,打鬼子。甚至要比在国内的抗日部队,日子都要过得好一些。

但这需要一个前提,曾一阳将伪满搞得天翻地覆,让苏联人看到关东军,甚至是整个日军在走下坡路,这就足够了。

天渐渐黑了下来,营地内漆黑一片,即便是要电灯也是在帐篷里,而且帐篷外面包裹的严严实实的。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远到近,靠近了营地。

负责禁戒的战士现是侦察营,急忙将枪收起来,上前询问:“舌头抓到了吗?”

“抓到了,正困在马背上。真不知还有这样的鬼子,孬的很,听刘翻译说,这鬼子好像还是一个逃兵,要向苏军投降。”侦察兵不屑的吐了口唾沫,像是吃了只苍蝇一般的恶心。

“快进去吧司令员都等着呢?”

余得水带着两个战士,押着被抓住的鬼子,往帐篷的方向走去。战士们都吃完了干粮后,裹着厚实的棉衣,都已经休息了。

几个人,也是轻手轻脚的走在营地中。

撩起帐篷的帆布,余得水愣了愣神,团长以上的干部都挤在帐篷中,满满当当的,一看就知道,是在等他。

余得水拉着绳子,将一个身材矮xiao,但还算壮实的日军拉进了帐篷。

日军一进帐篷,就有些愣神,不是苏军?但也有可能是远东苏军中有些鞑靼人组成的军队,他很可能遇到的就是这支部队,因为曾一阳穿着苏军很常见的军装。

“我叫三木清河,是自愿投降的,希望尊敬的各位,能够遵守国际公约,给予战俘待遇。”

刘翻译见状,只能再一次给三木当起了翻译。这家伙遇到人就说自己是自愿投降的,似乎态度好,也是功劳似的。

这时候,连谢维俊都有些石化,转头询问的眼神看想了余得水。

余得水耸了耸肩膀,无奈道:“到处都是日军的逃兵,我们抓了几个,都是这样的货色。”之后,余得水没好气的踢了俘虏一脚,鬼子俘虏还笑脸以对。

这下子,连曾一阳都纳闷了。难道日军第4师团真的烂成这样了?

之后的问题,三木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细。从第4师团集结的兵力,再到配备的食品和后勤,加上士兵的士气等等,只要曾一阳想知道的,都全部竹筒倒豆子一般,全部说了出来。

说句不夸张的话,即便曾一阳不想知道的,三木全都说出来了。

甚至还把他一起逃走的几个士兵的名字都说了出来,这家伙天生的一副叛徒相。其实曾一阳不知道,此时的三木怕极了。因为在日军对部队的宣传,一直在反复强调一个结果,就是一旦被苏军俘虏,一定会被苏军枪毙。

关东军的宣传部门,就是让日军能够清醒的认识到,苏军的残忍,让日军能够在对上苏军时,战至最后一刻,乃至战死沙场。事实上他们猜对了,苏军比他们想象的要可怕。

等到问话结束后,三木紧张的看着曾一阳等人。商人势利是不假,但他们察言观色的能力,确实要比平常人更胜一筹。三木似乎已经认准了曾一阳是这些人中的指挥官,献媚的对曾一阳傻笑着。

曾一阳本来就估计第4师团的战斗力不强,在匆忙被袭击时,组织防御的时间比较短。装病、逃兵、甚至在被俘虏后,毫不犹豫的将部队的机密说出来,这已经不是他印象中的日军,怎么有点像伪军啊但接着的情况,由不得他不信,这个三木的家伙,似乎认准了俘虏他的是苏军,一味的讨好,还用生硬的俄语喊了一句:“**万岁。”

此言一出,大杀四方。

参加审问的王利,在退休后,应军委要求,写了一本回忆录,还重点的写到了这一段。

他是这么记录的:当时参谋长是不同意进攻第4师团的,主要考虑是兵力上不允许……之后负责抓日军俘虏的余得水同志,带来了几个日军俘虏……其中一个俘虏在审讯中,竟然高声喊了一句俄语,当时我们都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曾老总和参谋长等,去过苏联的长都听懂了,脸色很古怪。当时担任翻译的是刘健同志,他将鬼子俘虏的话翻译之后……我们都他**的石化了。

第一三八章逃跑的司令官

第一三八章逃跑的司令官

遇到了软柿子不捏,实在说不过去。

曾一阳立刻下令,部队往第4师团驻扎的区域移动,利用夜间能见度低,最大限度的靠近日军。

等待信号弹的攻击命令。

全纵队,包括在苏军那里淘换来的日军步兵炮,总数已经不下于一个炮兵旅的数量。只不过,大口径重炮没有,这种需要牵引车拉着才能走的大家伙,一旦牵引车坏了,绝对不是马匹能够拉得动的。

次日清晨,天还门g门g亮,1纵的炮兵部队,已经移动到了日军不到两公里的距离,所有的火炮都枕戈待旦,准备给日军致命一击。

而被苏军吓破了胆的日军第4师团,即便是等到天亮,也不会出,几万人在草原上人心惶惶,正是七上八下的时候。
首节 上一节 563/11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渔色大宋

下一篇:帝国吃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