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血战旗

血战旗 第44节


这种焦虑只有曾一阳能感受到,而他也有着这样的焦虑。他很担心,所有人都以为自己是无敌的时候,那么他们离开灭亡也只有一步之遥。

“是啊!一次意外的大胜,站在我的角度,我不得不动这次意外,时机实在是太好了。”曾一阳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即便是没有机会,他也会处心积虑的创造这样的机会。因为,他很清楚,部队没有凝聚力,是多么的可怕。而他不得不成为这支部队的‘神’,让战士们只要有他在,即便面临再大的困难,也会从容而对。

“我说,你真的只有十七岁?”

“如假包换。”

刘先河盯着曾一阳的眼睛,他什么也看不到,只是能从清澈的眼神中,看到坚定,却不清楚对方的想法。

“接下来准备怎么做?我需要给你什么样的配合?”刘先河说。

曾一阳没有马上答话,而是看着不远处,奎大勇摸着马克沁傻笑的样子,笑着说:“正所谓慈不掌兵,我决定让他们见见血。”

即便刘先河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听到曾一阳的答话,心里也是一突。

“你知道还有其他办法的,为什么要这样做?这里离开苏区也不过是几天的路程,到了苏区,我们再好好操练他们,难道就不行?”刘先河激动的说。

面色如水,即便是曾一阳他心里也不好受。他见过死人,而且很多死人,苏联在刚成立的时候,饿死过过5oo万的农民,就应为列宁相信,那些人都是暴徒。几乎在乡间,走几步路,就能看到路边的遗骸,触目惊心。

曾一阳面无表情的说:“我们在苏区,可以说四周都是敌人。每时每刻都有可能遇到遭遇战,你想过吗?我除了有信心,在对方兵力不过一个营,只带走你和王立他们几个,其他人的命只能靠天给了。”

“这个…….如果没有遇到敌人,你不觉得你做的太残忍了吗?”苏长青不甘心的说。其实他已经明白了,队员中一小半没有上过战场,一旦他们遇到敌人,在火力,和兵力不占有的情况下。这些人,只会给他们这些老兵带来灾祸,更谈不上一丝一点的帮助。

“战争,没有如果!”曾一阳肯定的说。

苏长青的心里很矛盾,其他也明白,只有在战场中,才能让周围的人成长起来。这和他不一样,他经历过的已经够多了,但战场上的经验有很多都是靠直觉而来,训练可以让人变得容易配合,但无法让他们懂得战场上,果断是多么重要。

苏长青无奈的叹口气,无力的说:“好吧,我同意。说出你的目标。”

“李家庄。”曾一阳笑着对苏长青说道。

苏长青身体一怔,随后笑着说:“队长你很不厚道,李庄主刚要把他女儿介绍给你。你却想起来谋夺他家产的勾当,是李庄主识人不淑,还是队长你…嘿嘿…”

对于苏长青来说,真怕曾一阳提出什么攻打开化县城什么的疯狂建议。反而李家庄是最适合他们练手的目标,李文彬行恶乡里,打他正是伸张正义。虽然说李家庄有百来号乡团,但手上都是膛线都快磨光的了汉阳造,除了一两挺轻机枪,什么重武器都没有。整个小队虽然人数上吃亏,但装备上好了不止一个档次。

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苏长青也有心情开起了玩笑。

曾一阳却是时候给苏长青泼了一锅冷水:“老苏,你太乐观了。我可不这么想,反而觉得李家庄可以和我们打个势均力敌。他们庄子里的乡团我也看过,不少人的盒子炮都是将准心磨掉了的,这说明他们的枪打的很准。另外李家庄离开这里不远,相信等我们到庄口的时候,他们早就知道了。加上庄子的高墙,我们作为强攻,一定会有损失。”

曾一阳继续说:“对了,还有一个好消息,这里的俘虏有不少要加入我们的队伍。我同意了,估计几十号人还是有的,恭喜你。我的苏连长。”

“兵是好兵,可惜怂了点,不太好带。”苏长青重重的啐了口唾沫,右脚巴拉着泥地,头也不抬,像是要和鞋子较劲。

曾一阳他们了解到,这个兵营里的兵大部分都是浙江兵,兵员直接从诸暨、宁波、绍兴等地征集。种种迹象表明,这又是蒋介石重点组建的军队。

曾一阳可不这么看,手下的兵越多越好,扶着墙站了起来,笑着说道:“既然枪有多余,兵自然是越多越好。至于熊不熊,不是我考虑的问题,而是你这个领导担心的问题。”

苏长青装作生气的走开,皮鞋在干燥的泥地上,走出一层层尘埃,笔直的军装,除了背后有些泥土之外,一切都看上去很精神。

“队长,你看,我们把所有的炮弹都装上了,幸亏弄到了一辆大车。不然驮马根本都指望不了,还要兄弟们…哦,不…是同志们背,就这天气,太阳底下光走路,都能热趴下人,更何况要被铁疙瘩一样的炮弹?”吴开山献宝似的给苏长青汇报着,同时还从兜里拿出了皱巴巴的纸烟。

纸制的烟盒,在口袋中,不断的扭曲着,等他掏出来的时候,光看外表,就能分辨出里面的烟,没有一根是直的。

小心的将一根香烟捋直,递向苏长青。

在指甲上,把烟弹紧凑了,才放到嘴边,接过吴开山划着的火柴点上火。深吸了一口,闭着眼睛,像是在想事。此时吴开山也只能识趣的走开,不一会儿,苏长青才满满睁开眼睛,强光刺激着他的视觉,让他有种晕晕沉沉的感觉。

才笑着睁开了眼睛,自言自语的说道:“真是个疯子。”

虽然嘴里说着疯子,但他还是按照曾一阳的想法,开始指挥起他的那些手下。不但要准备好接受新战士,而且还要担当起老兵的样子,给新战士做榜样。

丁永信和吴开山几个,听说队伍要扩编,顿时来了兴致,呼啦都围上了苏长青。

丁永信问:“队长,你说我们的队伍要是扩编成一个营,我是不是能当连长。”

“你,不行。估计也就是当个班长顶了天了,水平不够。我也不想当连长,自己也没有那个本事,当个排长还是能够胜任的。”吴开山大大打击了一把丁永信,还不忘给自己脸上贴金。

……

“一阳,你的办法真行。除了铁了要走的之外,其他人都留了下来,足足有四百多人,足够组建一个营的兵力。”刘先河手里拿着一个下本,一边对曾一阳说着喜讯,手里也不闲着,不住的翻过小本。如数家珍般的给介绍起来新兵的状况。

就见到本子上密密麻麻的字,都是记录的新兵的名字,还有他们的一些简单信息。即便是正规部队的档案,也不见得有如此详细。

“新兵的情绪如何?关键是士气,有没有明显的好转。”曾一阳最关心的还是部队的情绪,这直接关系的战斗力。

说道气势,士气这些,刘先河就表情担忧起来,他眼里,看到的其实是一群,毫无斗志,眼神灰暗的士兵。除了这些,他什么也没有看到。

曾一阳想了想说:“老刘,你先安排一下,先让俘虏吃饭,我们的队员也要轮换着就餐。我准备等一下宣布一个战斗任务,争取把士气提起来。”

“打仗?”刘先河即便不懂军事,也明白,他看到的那些兵有没有勇气拿起枪还是个问题,更不用说打仗了。担心的问道:“既然士气很低,就不应该匆忙开战,先训练着等时机成熟再上战场不是更好吗?

“不行,我们的形式很危急,只有这仗打赢了,才能带着所有人去苏区。不然,我可以断言,路上不用其他军队追我们,就可能出现逃兵。”

刘先河深深的叹口气说:“好吧!但能告诉我,打哪里吗?”

“李家庄!”

第一卷泣血年代第四十三章战前动员
首节 上一节 44/11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渔色大宋

下一篇:帝国吃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