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旗 第408节
几辆刚刚用农户家的大车,改装的土坦克,铺着厚实的棉被,每一层棉被上都撒上了沙土,这样的一辆土坦克,防御力强悍,能够将重机枪的子弹都挡住,保证在面的士兵的安全。
四五个战士,抱着准备好的炸药包,钻进了土坦克。
赵寿山挥手,让信号兵信号。
六门野炮一起怒放——
目标就是阳泉的城头,这是骑兵旅进攻的最重要的目标,要是鬼子躲在城头上,给进攻城门的战士从上而下,即便是扔下几颗手榴弹都会让整个攻城计划付诸一旦。
一个连的尖刀兵,携带两门6o迫击炮,和四挺重机枪,从日军射程之外,渐渐的靠近了城门。
在距离城门oo米处,利用洼地,先将迫击炮设立起来,只要掩护的好,日军很难现这里摆放着重武器。
机枪响了——
半米长的重机枪火舌,在毫不起眼的角落,开火了。
很快,两门大炮就对准了这几处位置,浓烟过后,炮膛飞快射出的两枚高爆弹呼啸着冲向了城墙上的日军机枪位置。
城头上的日军尉现,如果不暴露一部分火力位置,**队将很有可能零伤亡靠近城墙,这是他绝对无法接受的。
接到命令的两个重机枪位,只有打掉几个弹夹,就被摧毁,这让日军在城墙上的指挥官也是大为惊讶。
日军东门的指挥官在电话,一再强申,他的城墙正遭受支那军队主力的攻击,需要援助,需要援助……
但这时候城内也不安生,不少日军还在围剿城内的暴动,连顺利的增兵也做不到。这让日军指挥官也很沮丧,他的任务不过是继续坚守阳泉,等待o8师团突围后,接受县城的防御。
对这个日军宪兵部队来说,他们的任务跟本就不是防御,而是征粮,将周边的粮食征集起来后,为o8师团坚守准备足够的粮草。
阳泉西城,一群穿着百姓服装的武装人员,手里的家伙都不赖。
捷克式、正步枪、掷弹筒、花机关,但要是将这支部队当成民兵就大错特错了,任何一支国部队,装备这些武器的都不会是民兵。
带着灰色的破毡帽,青灰色的土布,还有宽大的裤腿用绳子一系,看着就像是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弟,不过仔细大量脸上的那种英气,才会感觉出这些人的不简单。
“小虎,都侦察明白了?”
“营长,放心吧我都看过了,整个西城的鬼子不到一个小队,而且只有两挺机枪,机枪连的火力足够压制这些人了。”
“好,突击队准备,听我号令,都跟着我冲——,记住爆破组一定不能掉队……”
说完,营长带头就走围绕着城边的沟壑,往城墙靠去,身后的十几个突击队的战士,都是清一色的自动武器,还有两挺捷克式。
等到城墙上的日军现部队,突击队距离城墙不过百米,没等日军开火,四挺重机枪就开始不间断的射击,压制着城头上的日军。
爆破组的十来个战士,一手夹着炸药包,匍匐、打滚、一步步的接近着城门的位置,仅仅在日军愣神的功夫,就钻进了城门的门洞。
十几个炸药包被固定后,导火索点燃……
第二卷保卫长城第四十九章再下娘子关
第四十九章再下娘子关
随着一声巨响,整个西城门都笼罩在浓烟之,厚重的城门轰然倒塌。
突击队,跟我冲——
冲啊——
不等浓烟消散,突击队的十几个战士,冲过城门,立刻就往城楼上扑去,面对只有步枪和手枪的鬼子,突击队的自动武器,才一个照面,就将城楼上的鬼子控制住了。
失去重武器,兵力又少,在大批的战士赶到之后,城墙上的鬼子逐渐失去了抵抗能力。
“好,二营攻入城了?要给二营记功……”赵寿山总算是松了口气,要是二营不能在短时间内顺利攻进城内,一团则必须面对正面的敌人强攻了,这伤亡可就大了去。
“旅长,我们旅打进阳泉是迟早的事。各方面都证实了,城里的小鬼子才不过几百人,分布到整个城墙上,每个鬼子的防御阵地就要四五十米,这哪里守的过来,被我军突破那是迟早的事。”参谋长接口道。
“让一团留下重机枪营,拖住在东城的鬼子,另外安排部队准备进城巷战。”
“还要和城内的反抗武装联系,让他们协助歼灭最后反抗的日军。”
日军的宪兵部队,连二流部队都算不上,这和他们的装备上就能够看出来了。清一色的三八步枪,歪把子也不多,九二式就四挺,一门迫击炮都没有,这样的部队,要在内忧外患,守住古城阳泉长达数公里的城墙,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两个营的骑兵在舍弃了坐骑之后,拿着马枪,驳壳枪,和冲锋枪,开始了他们的攻城之战。
后续部队把机枪营的重机枪也抬进了城内,4o军的战士很快就现,重机枪只能架在城墙上,整个阳泉城,偌大的一个地方,连一座高一点的小楼都没有。
上方又是斜坡瓦房居多,一个不小心,连重武器,带人都要从断裂的屋顶上掉回到屋里。
日军的这支宪兵部队,最后也没有完成他们的防御任务,最后一个鬼子在街口,被愤怒的老百姓,在一板砖拍在后脑门上,翻着白眼晕倒,不到两个小时,阳泉已经掌握在4o军的手里。
李漫山的团,并不是最早出的一个步兵团,但却是跑得最快的一个团。
就在骑兵旅刚刚拿下阳泉之后不久,风尘仆仆的团前哨一个连,就来到了阳泉城外。
一打听,原来骑兵旅已经拿下了整个县城,顿时气馁的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李漫山在七里河没打上主攻,反而让王利和罗战表现了一番,这让他心里别提有多难受了。一接到军里的命令,全团急行军,跑步前进,连休息都心急火燎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