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血战旗

血战旗 第380节


山西方面,搞这么一出,让曾一阳始料未及,阎锡山即便害怕日军,也不见得会如此礼下于人,难道他希望将4o军放到正面战场?

曾一阳深知,山西战场在失去大同这个边城之后,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在日军攻击太原的进攻路线上,不断的袭扰,接着主力在正面硬顶日军的进攻。

太原周边的防御工事虽然建设了好几年,但缺乏永久防御工事,对于日军的重型轰炸机,就像是核桃和铁锤的较量。放在正面的部队用不了多少时间,就会变得一味挨打的局面。

从5oo米高空扔下来的航空炸弹,在重力加度的作用下,很轻易的能够钻入地下十来米,然后上百公斤的炸药能够在瞬间,将整个半地下工事从下往上掀起来。

太原周边平原比较多,忻口正面战场的央军能够顶住日军多久的攻击,都是一个未知数。

两翼的牵制兵团,是否会让日军心有忌惮,在进攻少投入一些兵力,都是一个谜?

阎锡山还不知道,他的太原会战计划还在制定当,就被曾一阳知晓了。徐永昌等晋绥军的流砥柱,一宿一宿的围绕着灵丘、繁峙、代县等地苦苦思索,如何布置兵力,阻挡日军进攻,可是多日来一筹莫展,要等到全部计划形成还需要一两天的时间。

不过,这些都不妨碍阎锡山将4o军放到正面战场,要是日军能被4o军挡住,自然是皆大欢喜,如果挡不住,自然还有央军。

阎锡山自始至终都没有想过让自己的晋绥军和日军硬拼,他深知,晋绥军的战斗力并不是像他在外界吹嘘的那样神通。

武器、装备虽然不缺,重要是新兵太多,老兵也不见得有过多少训练。

山西能够在十年时间内,百姓富足,成为民国民生最好的省份,自然有其独到的政策,不但修养生息,让百姓免于战火。而且更多的是,大部分重工业的崛起,才是山西富足的最关键。

政府不用老百姓缴重税,来维持军队的运转。百姓自然有了余粮余钱,生活自然比其他省份要好上不知道多少。

尤其是,在山西的建设,军队的作用起到了关键作用。

修建同蒲铁路的是军队,太原兵工厂的工人不少也是军队,其他的很多民用工业也都有军队的影子。

作为晋绥军的当家人,阎锡山宛然成了一个大掌柜,而原先的几十万大军都是打工的伙计。当然,在相对的和平时期,阎锡山的治理下的山西,自然爆出惊人的能量。

但要打仗,而且对手还是日军,这让阎锡山傻眼了。

4o万人,其大半是工人啊

他们几乎都是不拿工资,给阎锡山家打工的打工仔,让这些去和跟日军打仗,阎锡山忍不下心来下这个命令。

这样一来,晋绥军的4o万大军,有战斗力的就下去了一半,对对开而已。

看来阎锡山着急不是没有一点道理,当晚,阎锡山和曾一阳长谈了一次,只有少数几个人在场,在场的人都是身份很高的人,自然不会将商议的机密透露出去。

于是外界纷纷传言,晋军已经和Zg达成了一致的协议,形成了战略同盟的关系。

会后,曾一阳又召集陈光等商量。

“阎锡山看来是怕了。”罗荣桓不无担忧的说,为开战,主帅先怯,可不是好事。

“一听到宋哲元、庞炳勋所部十万人将防御山西侧翼,牵制日军在华北的兵力,从太原连夜就出去三趟火车运送物资。一向抠门的阎锡山,这次也难得大方,就知道他怕成什么样了?”陈光鄙夷道。

阳泉是正太路出山西的必经之路,而4o军指挥部正在阳泉,当然逃不过陈光等人的眼睛。

“河北孙殿英部率先从静海退兵,导致于学忠在孙殿英的侧翼的两个师暴露在日军第6师团的进攻下,也慌忙撤兵,这场大战胜的快,败的也快。”谢维俊心可惜,带着不甘心的神情愤恨道。

“日军两个常设师团4师团、6师团一下子出现在了塘沽。形势已经朝着日军希望的方向展,再不退兵,就要被日军包围了,孙殿英可是个有好处才上,没好处就跑的主,抗日虽然是名族大义,但是还要有利益驱动。”曾一阳的话像一根软刺,卡在众人的喉,难受之极。

国家的事情,都是被这些军阀给弄得乌烟瘴气,难道面临国破家亡,也要想着自己家里的好处不成?

“大家不要这么紧张,日军的增援部队看上去不少,真要投入到华北战场的却是不多。山东的日租界没有常驻军,只有军警,临时编练一些小部队,根本就无法控制局面。想要守住那些日租界都难,在天津上岸的小鬼子,说不定马上就要登船去山东了。”曾一阳看了一眼陈光,所有人,最不愿意撤离河北的就是他了。

不过,陈光也明白,就一个4o军战斗力强一点,在河北根本就起不了决定性的作用。

反而徒增伤亡。

陈光的本意,是4o军主力立刻南下,进入山东,而军直属部队和军部进入山西。

面对实力从来没有跨出过山东的韩复榘,4o军完全能够用实力说话。

不过,他也不想想,蒋介石能放心4o军出现在山东吗?这不是摆明了抢地盘吗?

要知道,济南自古都是水路大码头,沟通着南北货物的重要商埠,往南又是苏北的门户——徐州,战略位置重要,有事南北东西的铁路大动脉的交错心。

如此敏感的地区,让4o军在其周围活动,蒋介石是说什么也不会答应的。

再说,新四军在长江以北誓师,正式成立。这两支部队要是真的在原和淮北遥相呼应,辐射的区域将会扩大到整个长江下游平原,那么无疑是要勾起蒋介石的**邪火的。

“进入山东的时机还没有到,现阶段是如何在山西阻击日军北方攻击集团,将其锐气打掉。让抗战尽快的进入相持阶段,到那时,才是我军大力展的阶段。”

“我知道,军长,你说的对,是我估计不足。”陈光回答道。

“我这次拒绝了阎锡山的外线反攻计划,让阎锡山多少有了一些芥蒂,不过大战还没有结束之前,我相信他是不会背地里做一些损人不利己的事。更何况有八路军在山西,阎锡山自然不会和我们翻脸。但是,接下来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如何在外线进行军事行动,来支援央军、晋绥军主力在忻口、太原等地和日军的会战。”

曾一阳很想知道,如果4o军突然转变战斗方式,转而使用游击战,在太行山路,频频袭击日军,是否会让干部们接受。

很久以来,4o军一直担任的主攻的任务,打的都是大仗,尤其是保定攻城战,更是史无前例的大仗。光外围配合的部队就不下十万,整个战役后,4o军的战士、干部都大呼过瘾。

如果让他们去伏击一个日军队,路上埋几个地雷,摸掉个鬼子的小据点,这种小仗是否能够打的好,需要当地的老百姓的支持,还有就是灵活运用战术。

“横跨整个河北山西的太行山,在不久的将来,必然成为日军东线部队的交通补给线。尤其是正太路,从保定到太原,几百公里的路线,都是铁路,日军必然不会放弃这样一条重要的交通线路。而保定道太原的公路线,也是日军的进攻重点。”

“将来日军势必是正面牵制,侧面迂回的战术,来逼迫阎锡山在最后不利的情况下,签订城下之盟。这个城就是太原。所以,晋绥军也好,日军也好,他们最后的目的就是太原。而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正好是日军左侧攻击路线的必经之路。但是这一点地处太行山部,山多,路少,适合打游击战、伏击战,大规模作尽量要避免。”
首节 上一节 380/11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渔色大宋

下一篇:帝国吃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