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血战旗

血战旗 第373节


“东北军的事情很复杂,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老吴,你刚从战场上下来,说说保定城内的情况。”曾一阳当然没有想过要占领保定,而是打一场反击战,挫败日军的锐气。

面对咄咄逼人的板垣师团,山西晋绥军的防御只停留在一个准备阶段,不可谓不让人担心。

给阎锡山一个准备的时间也好,再说了,在日军增援抵达华北之前,蒋介石说不定会将华北的央军主力抽调一部分,连东北军都有可能抽调的危险。

兵力上此消彼长,也不可能在河北和日军大战一场了。

“从保定城池被攻破的那一刻起,我军参战部队的伤亡大概在一千人左右,阵亡的并不多,后续的战报统计后会送到军部。大部分日军的伤亡都是炮击造成的,我军两个旅在城内消灭日军的数量在ooo人左右,尤其是最后盘踞在火车站的日军,成为东北军泄愤的对象,我们没有参与。战场上的日军武器已经开始收集,估计够一个旅的装备了,火炮大部分被日军炸毁,要么就是炮击损毁,留下来的不多,主要还是步枪和机枪,掷弹筒也有不少……”

吴高群说道泄愤二字,脸上有些异样。他也知道,日军该死,来到华北的日军没有一个是干净的,都是罪犯,强盗,但是用虐杀,还是会失去一部分舆论的支持。

好在,这事是东北军干的,跟4o军没有什么关系。

曾一阳不用想就知道,高鹏云在干什么。从远了说,东北军撤离东北的落寞,让三十万东北军连头都太不起来,更别说家乡被占的那种苦闷了。

就午那场空袭,高鹏云可是日军轰炸机和战斗机的主要目标,伤亡也不会少。

“对了,正要找你。老陈、老吴你们来看……”曾一阳的设想在河北给日军造一个**烦,就是在南起沧州,北到廊坊,东接东海,西靠太行这片广大的其余设立一个军区。

开辟一个敌后战场。

虽然,日军,并没有占领华北,但华北的趋势就是只能是被日军占领,这是两**力上的差距决定的。

“军长,华北不是在东北军的控制吗?冀又是河北比较富庶的地方,东北军能答应吗?”吴高群虽然明白,华北守不住,但是没有站在战略的高度,而是认为华北抗日联合的前景不乐观。

东北军打了胜仗,必然会强势起来。而杂牌军希望获得生存空间将被一点点的挤压。

但是,他不认为河北会在短期内就被日军全境占领。

“看来你对日两国的战局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站在国的立场上,希望将战争拖入僵局,从而拖垮日本国内的经济,最后赢得战争,所以保存主要势力,并遏制日军的进攻是我们的主要目标。”曾一阳分析道。

接着又说:“但是日本是一个资源依赖进口的国家,大量的消耗,对日本国内的经济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所以,他们的目标很明确,战。围绕着这个目标,如果三个师团无法解决华北的战事,那么就六个师团。从日本的兵役制度来说,在半年内,扩军百万是完全有可能的。而铁路线,是日军进攻补给的最重要补给方式,铁道线上的威胁,比十万人的大军都要来的重要。”

吴高群虽然不是太明白曾一阳的两国分析,因为他从来没有出过国,也不知道日本在哪里,什么样。但是他听明白了,曾一阳是决心在冀扎下一颗钉子,至于为什么跟他谈话,自然是看上了5旅的那支部队。

“军长,您说吧5旅那支部队留在冀?”吴高群苦笑道。

“o团。”曾一阳接着说:“其实我更倾向于将5旅放在冀,但是目标太大,会带来很大的损失,这个险我们担不起。所以让王炳南在冀打下基础,相信两年后,冀将会让我们大吃一惊的。”

“好吧我去做工作,脱离主力部队建立军区,需要大量的干部,这不是一个团就能够培养的起来的。”吴高群也是打游击出生,知道建立根据地的基础是什么。

大量的政工干部,才是根据地拧成一股绳的最主要的保证。

一个团,两千多人,能有多少政工干部。

“这一点你不用担心,等政委来后,我会和他商量,4o军解决不了的,即便向央要,这个手也必须伸。”曾一阳不容置疑的口气,显示着强大的自信。

在天黑前,保定的枪声渐渐的稀疏了起来。

当晚,保定大胜的消息,在一战区,甚至国防部的各个厅内传播开来。

第二卷保卫长城第二十九章夸大的战果

第二十九章夸大的战果

自从7月,庐山抗日演讲以来,蒋介石的声望在国民与日俱增。

可是,他却是在短时期内,没有睡过一天的安稳觉。每每刚躺下,就又醒来了,就是怕担心那个地方又被日本人占了去。

至此全国抗战之时,蒋介石虽然不见得是全国压力最大的人,也是其之一。

他深怕一个不慎,就成了亡国的领袖。就像是崇祯皇帝一样,在大明朝,荒唐的皇帝多了去了,崇祯最大的缺点不过是多疑,这在皇帝来说是必备的性格,但就是这点多疑,漠视了他所以的努力。

正在淞沪前线视察的蒋介石对于**迟迟未能在战场上有所表现,而出现的焦躁,让淞沪前敌总指挥陈诚很为担忧。

深知其性格的陈诚,当然明白,蒋介石的最大缺点是什么。

越权指挥,好大喜功。从名义上来说,蒋介石越权指挥也没有大错,他是名义上的民**事委员会的委员长,民国三军的总司令。但在战役关键的时候,他突然胡乱下一个命令,却能让前线数万,乃至数十万将是受累,这才是最大的悲哀。

“辞修,这次淞沪之战,乃日两国之国战。在北方频繁出来捷报的同时,我更希望,在淞沪我**将士能同心同德,将日寇的嚣张气焰给打下去,给日寇迎头痛击。”蒋介石走在全副境界的军队前,虽远离前线,但还是能够感受到大战带来的紧迫感。

一战区准备在两天后起对保定的攻击,这在蒋介石和陈诚耳并不是秘密。

“委座,我淞沪前线面对日军庞大舰艇编队,数量庞大的日军航空兵。在重炮,和飞机的数量上,我军占有绝对劣势。”顾祝同很委婉的表示了他的担忧,两军交战,**数量上是日军的数倍,但是在重炮飞机等强势武器前,还是要面临挨打的局面,让所有将官都深深的感觉到憋屈。

就像张奎说的那样:“在前线,白天根本就不会去集团军的指挥部,而是躲在防空洞里,等待日军飞机的轰炸,等到夜深人静了,再去指挥部溜达……”

这几乎成了淞沪前线高级指挥官的一条至理名言。

“苏联人已经答应了我们的要求,出售战斗机给我们,在这个月月底之前,批三百架战斗机将交付我国,同行的还有五百名飞行员,和大量的地面人员,届时日两国在淞沪的空军实力将趋于均衡。”蒋介石不住的给手下的将领打气。

淞沪大战前期这种一面倒的战局,别说武汉那些投降派们一片悲观,连前线的将军们,也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

顾祝同精神一振,喜道:“这太好了。”

蒋介石看着顾祝同高兴的样子,心理也明白,顾墨三是个心思灵巧的人,知道什么时候该装:“墨三、辞修,我还是相信你们的能力的,淞沪之战关系到国家的存亡,只要**尚有实力,就不能退缩。”

对于苏联能够将武器卖给国,蒋介石也明白了一个道理,苏联人想练兵,用苏联人的飞行员,来训练他们的空军。但是国民政府却要去买单,战斗机三万两千美元一架,而且还要统一用不断涨价的黄金支付,显然要比德国的都要贵上不少。而且一谈上轰炸机,尤其是重型轰炸机,这种具有战略远程攻击的武器,苏联人要么闭口不谈,要么就是转移话题。
首节 上一节 373/11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渔色大宋

下一篇:帝国吃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