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血战旗

血战旗 第208节


“第七师团还是十二师团?。曾一阳连想都没想,就问。

其实也好理解,关东军就那么五个师团。要想用其他的部队。还真的不太可能。

鲁英麟爽快的说道:“第二十师团,还有一个战车中队,已经开赴河北。于其对战的十七军。已经是节节败退。才两天。就伤亡数千,战事令人堪忧

曾一阳能够感觉的出来,鲁英麟脸上担心的神情不是装出来的,而是确确实实的心中所忧。

曾一阳点了点头,其实他也不用想,如果再有一个日军常设师团进攻红军防区的话,前线的二三支队也不会这么平静。

“知道松田国三吗?。

鲁英麟诧异的看着曾一阳。他还不清楚松田国三到底是谁,听名字是个日本人。

“第六师团总该知道吧?。现鲁英麟根本就不知道松田国三这个。人。想必**的情报就有多落后了。曾一阳无奈道。

鲁英麟连忙点头。“第六师团有个十一旅团。松田国三就是十一旅团的少将旅团长,现在被我军活抓了

啊一,鲁英麟根本就没想到,曾一阳绕着这么大的圈子,是为了告诉他。红军抓到了一个日军少将。

“活捉了?”鲁英麟重复着曾一阳告诉他的话,但是他很不明白,为什么红军已经拿下了张北,但还是呆在城外,没有进城呢?

在曾一阳面前,注定鲁英麟是要失态的。接着,曾一阳就又说道:“我准备将松田国三交给阎主任处理,相信在华北没有任何一咋,人比阎主任处理他更合适的了

第二卷保卫长城第五十七章卖(下)

二真麟哪里敢做丰。要是将汝个松田国;带到了太原,洲默绷渴辽的心意,到霉的还是自己。

当下也不答话,说是要考虑考虑。

连忙给阎锡山拍了电报,把红军俘虏日军将军的事情给阎锡山一说。阎锡山也拿不准,有心推脱,也没有好借口。只好让鲁英麟先拖着,等时机成熟再说。

没想到,阎锡山收到电报才短短十几分钟,就有日本人登门,一开口就要求阎锡山将松田国三接回到太原,口气蛮横,一副你不答应就不让你好过的样子。

可把阎锡山难住了,只好给鲁英麟拍电报,让他将松田先接下来,然后亲自护送到太原。

阎锡山当然有理由生气,不为日本人的蛮横,而是他身边出现了叛徒,显然有人被日本人收买了,而且职务还不低。

立即派人去查,查来查去,就是帅府里一个高级参谋不见了,卫兵报告说,是跟着日本人一起到了日方住地。显然是铁了心的跟了日本人。

只能暗叹,流东不利,阎锡山只好指望曾一阳别搞出一个公审大会什么的,把松田给咔嚓了。安全的将人送到太原,让日本人带走得了,至于和日本人的合作,他也知道不可能,这是一条绝路。

说什么,让他主持华北军政。独立于南京政府,受日本政府支持什么的。和卖国有什么区别。他不是浮仪。是个没有了根基的破落皇族。

从加入同盟会,到在山西组织反清起义,他一直是走在大浪之或,虽然和蒋介石的交手中,屡次失败,但手握二十万大军,宦海沉浮三十载,也不是任谁就能蒙蔽的。

虽然日本人来到太原没安好心,他不敢得罪,至少躲还是可以的。

过几天就去五台老家,来个也不见心不烦,总可以吧!

鲁英麟虽说一百个不赞成将松田解送太原,毕竟这样对山西百害无一利,急忙又去找曾一阳,希望能够说服对方将松田国三交给他。曾一阳也明白这个松田国三对于红草来说,犹如烫手的山芋。如果是在战场上死了也就算了,毕竟枪炮克眼,将军阵前亡也没什么可以说到的。但活的松田可就不一样了,杀又杀不得,放更是放不得,留在手中,更显得累赘。

鲁英麟一说要人,红军就放,显得太明显,反而让人多升迟疑。

所以,曾一阳并没有第一时间答应鲁英麟,反而是沉思起来。一边感叹自己运气好,一边打量鲁英麟,现对方语气坚定,送算是放心了:“鲁将军,松田国三你可以带走,只是

鲁英麟一听就知道有门,不过就是付出点代价而已。“曾将军放心,一个加强连的卫队装备,您可曾满意?”

“鲁将军说笑了,我们红军可不是趁火打击,哪里会贪图贵军的军需?”曾一阳确实没想过要拿松田换东西,毕竟上不得台面的小动作,不是他现在的地位应该做的。

鲁英麟受了阎锡山的严令,心里着急。直接把阎锡山交代他的条件给抛出来了。

至于红军要什么,他也清楚,红军是希望通过一系列的胜利,打击日寇的嚣张气焰是一方面,更多的是希望通过战场上的拼杀为红军正名。从而获得舆论上的主动。

是战略谋划也好,是政治手段也好。这都不是鲁英麟这个小小的少将师长所该考虑的,他想的不过是将阎锡山交代的事情办完。

重回到杨爱源部下,当抱师师长已经不太现实,或许到傅作义手下当一个参谋长更能合他心意。

这个松田国三是红军最好的础码,用好了,蒋介石也要掂量红军的分量,重新审视对红军的策略。

就在鲁英麟忐忑不已的时候,曾一阳沉言道:“可以把松田国三暂时解送太原,不过具体对其处理,还需要各方研究才能定下来。毕竟,松田是以一个侵略者的身份来到中国,任何对其的处理都不会过分。”

曾一阳的意思很明白,就是这个松田即便是杀了,也就是杀了,不存在什么国际纠纷。毕竟,对方是来中国杀人的,总不能因为对方被俘了,就区别对待。

鲁英麟虽然有些迟疑,曾一阳明显话里有话,但他只好应下曾一阳的条件,不然红军不放人。他也没辙。

小心翼翼的将松田送上了去太原的路,路上鲁英麟还一再给松田保证,是板垣机关方面的人获悉了他的情况。来营救他的。

虽然松田不是投降的,但毕竟是在战场上被俘,很丢面子。再呆在军队中显然不合适,退伍到家乡,也还能保住一条命。本来决定绝食自杀的他,也渐渐的没有了死的念头。

可惜,命运就是给他开了这样一个玩笑。还在他们没有抵达太原,红军就通过国内几份重要的报纸,将俘虏松田的消息放了出去,并声称已经被押解往太原,等待战事一了。就对其公审。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曾一阳现在忙的是组织部队,准备增援阻击部队,另外联系到察东不久的吉鸿昌等人。希望通过吉鸿昌在短短一个月内,从察东召集的各方溃军,从新讪建沈日联军,对鬼子的后方加大攻击力曾一阳最清楚,要想在正面战场上,击败日军,必然是要将对方的后勤,尤其是炮弹供应上下心思。

失去了重武器,日军的战斗力也就和中央军,几个王牌师的战斗力差不多,或许还有不如的。

阎锡山虽然将松田国三名义上解救了下来,但还是受到了日本人的一顿奚落。理由很简单,他们已经知道了阎锡山和红军的某种协议,至于协议的内容,看看太原兵工厂,白天黑夜的连班倒,就可以知道。

都说国人好面子,其实日本人更好面子。就用他们动不动用自杀表示清白,就可以知道,他们把面子看的比什么都重要。
首节 上一节 208/11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渔色大宋

下一篇:帝国吃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