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旗 第155节
戴笠,和陈诚都是异常紧张的盯着蒋介石,说起来蒋介石性格暴躁,平时戴笠是被打惯了的,也感觉无所谓。但真要是蒋介石拿刀砍他,不逃他就是傻子。
哎——
冲动过后,蒋介石深深的叹了口气,拉着脸,不耐烦的说:“你们说,曾一阳的战役目的到底是哪里?”
第二十章 换将
戴笠苦笑着看这陈诚。正好陈诚的目光正好也看向戴笠。
四目相对,戴笠做了个请的姿势。他深知这辈子就是当特务头子的命,妄言战事,就是他想说,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相反,陈诚这个蒋介石的便宜,确实受到蒋介石的青睐,虽然江西大败,让他暂时远离了权力中心。但日后重用那是必然的,把透了蒋介石脾气的戴笠所以才有如此举动。
陈诚沉吟一阵,才不太肯定的说我觉得很可能红军想要谋求关东军决战,所以才处处激怒关东军。消灭骑兵第三旅团不是开始,而是一个爆发点。早在成功伏击关东军航空兵大队,就可以曾一阳的目的,不仅仅是想在察哈尔让关东军退兵那么简单。国军在华北三十五万大军,确实可以和关东军一决高下。”
蒋介石微微点头,对于政治他是玩的得心印手,可军事上,确实不如其政治能力出众。
做了让陈诚继续的手势,然后笔直的坐在了椅子上,微微闭起双目。若有所思的听着。
陈诚不敢怠慢,只好将心中所想和盘托出。“委座,我猜测,曾一阳的目标是关东军的主力,更是日军的精锐——第六师团。”
“?”蒋介石坐不住了,就想是一下子做到了一块烧红的烙铁上,腾的一下子跳了起来。
没,蒋介石是被吓着了,日军常设师团,哪里说是想打就能打的。看看第八师团在燕山一带的表现,就可以,中央军精锐17军,两个师接连被第八师团的一个旅团击败。
不苟言笑的蒋介石,也不由的笑了,但陈诚看不出到底是为何而笑,是笑曾一阳的不自量力,还是笑陈诚的胡乱猜测,更是笑被视为精锐的中央军。种种滋味涌上心头,看不出蒋介石是喜还是悲。
和阎锡山做笔买卖,让红军吃个暗亏,甚至让这支在察哈尔的红军彻底被四方势力给消灭?
蒋介石想了想,还是觉得不妥。前段,为了说服阎锡山共同进攻西北苏区。
蒋介石的第九军进入了山西地界,但是入晋后,按兵不动。让阎锡山的部队冲在前,却把四个师的兵力硬是放在了山西运城。
这让阎锡山恨上了蒋介石,这条路就被堵上了。
以至于。阎锡山不放心郝梦玲的第九军,才在运城周边摆了二个军的兵力牵制,才让关外能够出战的兵力捉襟见肘,让曾一阳有了机会。
如何谋划,蒋介石确实要好好想想,尤其是和他的谋士之间有所沟通,不然这个决断真不好下。
作为第一谋士,在蒋介石到北平不久,杨永泰就后脚跟着前脚,从南昌坐飞机到了北平。筹划了一宿,也华北这个局,南京政府确实已经无能为力,相对于中央军在华北比例只有占区区一成。
真要有所动作,那么唯一出局的就是中央军。相反,红军在西北已经站住了脚跟。
远攻江南或许鞭长莫及,但四周的山西、绥远、河南都是于其接壤。
兵力上战斗力上都是势均力敌,隐隐之中,红军已经成了北方各股势力中最大的三股势力之一。
东北军军心涣散,作为领头人的张学良前段刚刚名声大损,而阎锡山水涨船高,隐然有种华北之主的态势。
杨永泰对付红军或许真的没有办法。但是对付阎锡山他想到了一个好招。让原西北军的29军,宋哲元部接管河北平津,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断了阎锡山的念想。
虽然宋哲元一直主张抗日,但是要是有了底盘,把29军推到和关东军对峙的平津,有了底盘的29军不像谋求发展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一旦,29军有了对底盘的依恋,那么其对日的情绪也逐步走向缓和,希望用谈判解决争端。
再加上,阎锡山在中原大战后,对29军的多方弹压下。西北军主力29军离开山西的时候,穷的和花子一般模样,全军上下连件正经的军装都没有,面子上过不去的宋哲元只好选择黑夜行军。
杨永泰,按宋哲元的脾气,要是连这口气口吞了下去,那么他就不是西北四虎了。
几多推测后,杨永泰终于将其所想,给蒋介石兜了个底,29军接管平津。东北军撤出华北,入主华中。
不过这是战后的安排,摆在他们面前的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日军第八师团距离平津才一天的行程。几乎是在日军炮口下的平津如何防守。
长城内外的仗还是要打,蒋介石一直以为的国家没准备好中日之战的言论,其实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根本是无稽之谈。中国没准备好,日本难道准备好了?加上东北的义军四起,日本人糟心的事一件接一件。
先是在上海,霸占了天空、海域。上有飞机轰炸,海上舰炮双重猛攻下。硬是让一个中国的杂牌军给逼到了三换主帅,也没有能够挽回颓势的败局。
好在战场上没打下来的,却在谈判桌上获得了。这无疑让鬼子很受伤,他们的战力被低估了。
唯一没有波及的关东军,也在察哈尔吃到了他们应有的苦头。
如此,此时何应钦开启谈判,态度强硬一点,或许能够让关东军和华北东北军的防线恢复到站前的状态。
可惜,世道临头,何应钦又一次犯浑,却和板垣征四郎谈判。板垣征四郎连关东军都代表不了,难道他还能代表天皇。
消息传出,才酝酿成了内外交困的态势。
杨永泰将脑中关于中日关系的种种利弊分析过后,才对蒋介石进言。“步步为营,静观其变。”
说者神秘,听者不解。
蒋介石在电灯地下,不断的绕着圈子,百思不得其解。他的光脑门,在电灯的照耀下,忽亮忽暗,却霎是有趣。
占着燕山段的长城隘口,日军第八师团师团长西义一。也不是傻子,反而将好不容易打下来的隘口让出来?
杨永泰见状,无奈只好解释道关东军兵力不足,在进攻方失去一个旅团的兵力后,他们的战斗部署将会被打乱。那么重新组织进攻,显然是必然的结果,那么获得既得利益,放弃不切实际的想法,确实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而且日本国内的斋藤内阁和其军界向来不和,在得不到内政支持下,无法支撑长的大战。关东军必然会财竭人乏。才是国军的机会。加上察哈尔的红军和傅作义的部队,一个第六师团,很难在草原上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