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血战旗

血战旗 第1014节


今后大部队作战的可能会降低,在平时,小股部队的渗透作战将是中日双方在东北作战的主要形式。

可东北不像华北,冬季气候恶劣,部队在野外持续作战受到很大的限制。但有一个华北无法比拟的优势,地广人稀。

有人口基数,兵源、食物都能有所保证。

但也增加了部队暴露的危险,这也是抗联在最辉煌的时期过去之后,还能坚持抗日作战的原因。伏击,部队缺少暴露的几率,就能最大限度的保存部队的机动性和隐蔽性。

将部队化整为零之后,对小股日伪军伏击。

这对230团来说,并不困难。李明远是正规部队的团职干部,也是从游击战中一步步走过来的,战斗经验丰富。

“让他打游击?”

“不是打游击,而是小分队渗透作战。部队可以以营连为单位,在一片区域内打击汉奸、伪警察、甚至小股日军的作战形式。船小好调头,战术也可以最大限度的采用灵活的游击战。但是对敌占区的破坏将是重大的。尤其是民心的控制力是一场大胜无法比拟的。因为老百姓看到了,自己的军队正在和鬼子作战。即使受迫于日军的监视,无法给予资助,但只要主力部队抵达,这一片片区域就能尽快的改建成根据地。”曾一阳似乎将小分队在敌占区的游击作战当成了一种对敌占区中国老百姓的宣传手段,不过细细想来,这个办法确有可行的一方面。

从南满游击纵队组建之后,曾一阳就有类似的想法,不过受制于当时的条件和兵力的原因,他没有对敌占区派出更大规模的作战部队。

可事从权宜,完全是死马当成活马医。

能够保存下230团,无疑对9纵和对曾一阳来说,都是一个交代。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马上就要天亮了。

眼看部队就要撤离,9纵司令部电台都准备要转移了却收到了一份电报。

“司令员你看……”

电报是曾一阳和谢维俊两人联合发出的,信服力已经足够让王炳南无条件执行。在稍早些时候,王炳南就想过用交替掩护的办法,将230团撤下来。

但一来,距离青山镇最近的一个团也要行军三个小时。

等到这个团抵达230团周围,天色已经大亮了,日军又拥有大量骑兵,进攻上完全不会有所顾忌。这样一来,势必会成为一面倒的境地。更让王炳南内心愧疚的是,李明远的电报中说的很清楚,230团多坚守青山镇一天,掩护大部队转移。

看到这份电报,即便一直是铁石心肠的王炳南嘴角也咸咸的,心中更是有种难言的苦楚升到嘴边。

钟山站出来道:“我本来就不同意230再坚守一天,别说一天,就是多一个小时,都多了一份覆灭的危险。总部首长的这个命令对230团来说是最理想的出路,不管结果如何,只要部队能保存下来,就是胜利。”

陈怀平认同道:“老王,下命令吧!”

“你们怎么都这样看着我?”王炳南苦笑道:“230团陷入日军重围也不是我愿意看到的。再说,纵队已经完成了既定作战目标,即便230团此后不属于9纵建制,我也绝无二话。只要能够保存这支英雄部队,我当然没话说。”

“参谋长,记录命令!”

“230团自接到命令之后,立刻向东突围。成功突围之后,部队化整为零在纳河杨家店等地组建抗日游击区,李明远为军分区司令员,熊立本代理政委,盛山亮担任参谋长。”

……

第一卷泣血年代第四零二章验人品的偷袭战

第四零二章验人品的偷袭战

坏消息一个接一个,在战场上,一个坏消息往往会给部队带来或大或小的损失。

从军多年,指挥官多少会对此免疫。塚田攻却一时无法接受这样的失败,尤其让他感到失望的是,在半个小时前,青山镇的**军队竟然突围了,正面突破了竹内联队的防线。

其实也不是突破,而是竹内大佐根本就没有想过,竟然会有人在他的眼皮子底下,面对数倍兵力,还有勇气做出正面突围的行动来。突围之后,李明远也没有走远,部队急行军之后,立刻往几公里外的一处树林冲去。

仅仅不到一个小时,竹内连队的骑兵就控制住了这片树林的外围。

但让竹内健一无奈的是,树林说不上大,仅仅只有一千来亩的样子。

骑兵在其外围绕一圈也要不了二十分钟,但正是这片不起眼的林子,却让竹内大佐为难了,骑兵不堪大用,步兵进入林子围剿,也非常困难。低矮的灌木,高大的乔木形成了一个偌大的视觉上的盲区。

一旦对手以逸待劳,竹内联队付出巨大伤亡也不见得最后能够如愿剿灭对手,反而会因为复杂的地形造成大量的伤亡。

“将军,这几份电报是12师团河边将军发来的,他对航空兵的空投非常不满。战车联队急需的汽油和弹药会投送到对方的阵地?希望航空兵野村大佐给对此事有一个圆满的解释!”

喜多诚一头痛的揉了揉太阳穴,刚来14师团的时候,他还非常惊喜。土肥原贤二是个倒倒霉蛋,在军中混了才不到三个月,就只能黯然离开,只能灰溜溜的干回老本行,当一个特务头子。

喜多诚一倒不算太倒霉。

14师团也不是孤军奋战,而是拥有了第8师团和12师团这样的精锐合作,部队想要取得胜利似乎也并不困难。

但他的对手不是胡宗南,而是曾一阳。

一个可怕的战争刺客,当时他一再请求关东军司令部派出战略专家来齐齐哈尔指挥北满作战,就是存着一旦打不赢,可以推卸责任。也就有了之后的饭岛穰中将的到来,但是饭岛穰人微言轻,震摄不住这些骄兵悍卒。

论名望,饭岛穰出身农民。

常设师团的军事主官,在作战中我行我素是一种传统。当然大方向是要听听的,也仅此而已。最好的一个例子就是寺内寿一在华北指挥下的第5师团。师团长板垣征四郎不仅狂妄无边,而且作战勇猛,在中日开战之后,仅仅用一周时间就突破了汤恩伯军团,十万中央军精锐。南口战役后接着就是平型关之战,以第5师团一个旅团为主力,竟然突破了阎锡山二十万大军严防死守的忻口战场。

论战功,在中国战场上日军将领无人能比。

不过其不服管教的性格也让控制欲很强的寺内寿一大为反感。

可板垣征四郎在军中,完全是被当成军神膜拜的人物,其作用不仅仅是在军事上的贡献,而是一种被日军称谓的非常神秘的军人志气。

也有‘石原之智,板垣之胆’的说法。
首节 上一节 1014/11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渔色大宋

下一篇:帝国吃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