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闲人 第2985节
可是这个念头刚冒出时,滑翔翼突然往下降去。
这真是举头三尺有神明啊!
可惜元鹫从不信神明,他这么自私的人也只会相信自己,面色一紧,赶紧打起精神来,寻找上升的气流,这就是韩艺说到的技术与经验,要想飞得更久,就必须不断的寻找上升的气流,否则的话,只能降落。
“哇!好大一只鸟啊!”
一个年轻的农夫正弯身在田里干活,或许是脖子有些酸,于是抬起头来,正好看到元鹫从头上飞过,不禁惊呼道。他这一声惊呼,也引起周边农夫的注意。
“哎哟!好——好像不是鸟,是——是神仙。”
“神仙下凡了!”
“神仙下凡了!”
只见这片田地的农夫们纷纷下跪。
可惜元鹫没有听见,他又寻获到新的清流,往东飞去了。
他飞走后不久,一群便衣护卫骑马来到这里,其中一人向田里农夫问道:“你们可有见到一个人从这里飞过。”
有人飞过?
那些农夫当即就懵逼了。
……
山峰下。
李治今日兴致似乎不错,领着一众大臣去到西郊外的农田视察,如今已经进入秋收时段了,不少农夫弯身在农田里面工作,只是这人似乎比以前少多了。
李治见得好奇,正好一个赤脚老翁行过,他急忙喊道:“老翁,请留步!”
那老翁回头一看,道:“公子,你是叫小老儿么?”
李治笑着点点头,道:“这是你家的田么?”
那老翁摇头道:“这是老钱家的田。”
“老钱家?”李治微微一愣。
韩艺小声道:“陛下,这老钱家就是北巷是一个名叫钱大方的商人。”
李治稍稍皱眉,又问道:“如此说来,老翁你是老钱家的佃农,那你的田地卖给谁呢?”
老翁道:“公子是外乡来的吧。”
李治闻言有些尴尬,道:“此话怎讲?”
老翁道:“如今咱们长安谁还当佃农呀,小老儿是老钱家雇来的,这就是咱家的田,咱已经将田租给了老钱家。”
“原来如此!”李治当然知道雇佣制,只是一时没有反应过来,道:“如此说来,你对如今的情况非常满意。”
老翁道:“咋不满意,这税钱是老钱家帮咱教,农闲时,没啥事做,都还有工酬拿,咱家已经很知足了。”
李弘歪着脑袋问道:“可是老伯伯,这么大一片田,就你们这点人,你们一定很辛苦吧。”
李绩他们这些老臣子闻言纷纷笑着点了下头。
李治赞赏的看了一眼李弘。
那老翁瞧了眼李弘,笑呵呵道:“小娃,你的心肠真是好啊!不过咱们签契约的时候,就已经商量好了,一个人收割几亩地,这要是不能的话,咱也不会干呀。”说着他有向李治道:“这位公子,要是没有啥事,咱得下地干活了。”
李治笑着点点头。等到这老翁走后,他又好奇的向韩艺问道:“代缴税钱,每月发工酬,这商人能有得赚么?”
韩艺笑道:“以前大家都种田,家家户户都有不需要买粮食,如今买粮食的人增多,粮价得以上涨,那粮商自然有钱赚。”
李弘道:“这书里面说谷贵伤民。”
韩艺道:“殿下,你读书不会只读一半吧,这句话原话你可还记得。”
李弘道:“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
韩艺道:“你不能忽略下半句。”
李弘道:“我在读到这一句时,也曾问过老师,究竟这粮食得卖多少钱,才既不会伤民,又不是伤农,可老师也说不清楚。”
李淳风身为太子师,却一点也不恼,反而呵呵道:“殿下这回可算是问对人了,若是韩尚书也回答不出,那恐怕也就没有人能够回答的出。”
“李太史过奖了,这我可不敢当。”韩艺谦虚了一句,又向李弘道:“这个问题其实非常复杂,而且必须需要朝廷的干预,根据粮食的产量,粮食的价格,以及人口来做调控,正常上涨、下降,这个都没有什么关系,朝廷主要防止的是有人囤积居奇,炒高粮价。如今的粮价上涨就是属于正常性上涨,如今粮食供应跟得上人口的增长,不是因为缺乏粮食,而导致粮价的上涨,只是说吃粮的人多了,故此粮价才得到相应的上涨。”
李弘摇头道:“我不是很明白。”
韩艺道:“我说的吃粮人,不是说人口的增加,而是有一部分人去作坊做事,他们没有再耕地获取粮食,因此需要购买,而同时他们生产处大量的商品,商品在市集上又卖得非常好,他们从中获取的财富,殿下一定要记住,他们的财富不是交易得来的,而是生产得来的,随着产量得增多,百姓拥有的就越多,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李弘听得是若有所思。
李治问道:“这长安城的粮价,朕也有所了解,涨的也不是很多,这商人又能够从中赚多少?”
这真是举头三尺有神明啊!
可惜元鹫从不信神明,他这么自私的人也只会相信自己,面色一紧,赶紧打起精神来,寻找上升的气流,这就是韩艺说到的技术与经验,要想飞得更久,就必须不断的寻找上升的气流,否则的话,只能降落。
“哇!好大一只鸟啊!”
一个年轻的农夫正弯身在田里干活,或许是脖子有些酸,于是抬起头来,正好看到元鹫从头上飞过,不禁惊呼道。他这一声惊呼,也引起周边农夫的注意。
“哎哟!好——好像不是鸟,是——是神仙。”
“神仙下凡了!”
“神仙下凡了!”
只见这片田地的农夫们纷纷下跪。
可惜元鹫没有听见,他又寻获到新的清流,往东飞去了。
他飞走后不久,一群便衣护卫骑马来到这里,其中一人向田里农夫问道:“你们可有见到一个人从这里飞过。”
有人飞过?
那些农夫当即就懵逼了。
……
山峰下。
李治今日兴致似乎不错,领着一众大臣去到西郊外的农田视察,如今已经进入秋收时段了,不少农夫弯身在农田里面工作,只是这人似乎比以前少多了。
李治见得好奇,正好一个赤脚老翁行过,他急忙喊道:“老翁,请留步!”
那老翁回头一看,道:“公子,你是叫小老儿么?”
李治笑着点点头,道:“这是你家的田么?”
那老翁摇头道:“这是老钱家的田。”
“老钱家?”李治微微一愣。
韩艺小声道:“陛下,这老钱家就是北巷是一个名叫钱大方的商人。”
李治稍稍皱眉,又问道:“如此说来,老翁你是老钱家的佃农,那你的田地卖给谁呢?”
老翁道:“公子是外乡来的吧。”
李治闻言有些尴尬,道:“此话怎讲?”
老翁道:“如今咱们长安谁还当佃农呀,小老儿是老钱家雇来的,这就是咱家的田,咱已经将田租给了老钱家。”
“原来如此!”李治当然知道雇佣制,只是一时没有反应过来,道:“如此说来,你对如今的情况非常满意。”
老翁道:“咋不满意,这税钱是老钱家帮咱教,农闲时,没啥事做,都还有工酬拿,咱家已经很知足了。”
李弘歪着脑袋问道:“可是老伯伯,这么大一片田,就你们这点人,你们一定很辛苦吧。”
李绩他们这些老臣子闻言纷纷笑着点了下头。
李治赞赏的看了一眼李弘。
那老翁瞧了眼李弘,笑呵呵道:“小娃,你的心肠真是好啊!不过咱们签契约的时候,就已经商量好了,一个人收割几亩地,这要是不能的话,咱也不会干呀。”说着他有向李治道:“这位公子,要是没有啥事,咱得下地干活了。”
李治笑着点点头。等到这老翁走后,他又好奇的向韩艺问道:“代缴税钱,每月发工酬,这商人能有得赚么?”
韩艺笑道:“以前大家都种田,家家户户都有不需要买粮食,如今买粮食的人增多,粮价得以上涨,那粮商自然有钱赚。”
李弘道:“这书里面说谷贵伤民。”
韩艺道:“殿下,你读书不会只读一半吧,这句话原话你可还记得。”
李弘道:“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
韩艺道:“你不能忽略下半句。”
李弘道:“我在读到这一句时,也曾问过老师,究竟这粮食得卖多少钱,才既不会伤民,又不是伤农,可老师也说不清楚。”
李淳风身为太子师,却一点也不恼,反而呵呵道:“殿下这回可算是问对人了,若是韩尚书也回答不出,那恐怕也就没有人能够回答的出。”
“李太史过奖了,这我可不敢当。”韩艺谦虚了一句,又向李弘道:“这个问题其实非常复杂,而且必须需要朝廷的干预,根据粮食的产量,粮食的价格,以及人口来做调控,正常上涨、下降,这个都没有什么关系,朝廷主要防止的是有人囤积居奇,炒高粮价。如今的粮价上涨就是属于正常性上涨,如今粮食供应跟得上人口的增长,不是因为缺乏粮食,而导致粮价的上涨,只是说吃粮的人多了,故此粮价才得到相应的上涨。”
李弘摇头道:“我不是很明白。”
韩艺道:“我说的吃粮人,不是说人口的增加,而是有一部分人去作坊做事,他们没有再耕地获取粮食,因此需要购买,而同时他们生产处大量的商品,商品在市集上又卖得非常好,他们从中获取的财富,殿下一定要记住,他们的财富不是交易得来的,而是生产得来的,随着产量得增多,百姓拥有的就越多,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李弘听得是若有所思。
李治问道:“这长安城的粮价,朕也有所了解,涨的也不是很多,这商人又能够从中赚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