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闲人 第2894节
“多谢!”
韩艺盘腿坐了下来,低目瞧了眼棋盘,“太尉又在跟自己下棋啊!”
长孙无忌点头微笑道:“老了,再不多动动脑,可就会犯糊涂了。”说着,他将手中的棋子放了回去,抬目看了眼韩艺,“这回你算是知道这天外有天了吧,还自比韩信,你可比韩信差远了。”
韩艺苦笑一声,道:“太尉说得是,这回我算是输得心服口服。”
“不过输在禄东赞手里,也不是什么丢人之事。”
长孙无忌摆摆手,道:“此人才智不在你我之下,且心思缜密,当初太宗圣上可也算是耗尽心思,想招他来大唐做官,只可惜未能成功。当时太宗圣上就曾与老夫说过,此人野心不小,他之所以不愿意留在更加繁华的长安,而选择吐蕃那穷乡僻壤,就是因为他知道留在大唐,只能屈居我等之下,可是在吐蕃的话,他就有可能做到一人下万人之上,如今看来,他当时的选择非常正确的。”
韩艺问道:“太尉,冒昧问一句,太宗圣上可有留下关于如何对付吐蕃的政策?”
长孙无忌摇摇头,道:“当时诸王争储,朝中自顾不暇,太宗圣上哪还有心思去想它吐蕃,而且,当时正筹划着消灭高句丽。”
韩艺听得稍显有些遗憾,这回吃了教训,他确实有些忌惮禄东赞,而他知道禄东赞最害怕的就是李世民,可惜李世民没有留下任何对付吐蕃的策略。
长孙无忌呵呵道:“但你也不要丧气,你与太宗圣上不同,太宗圣上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而你最善于的是随机应变,从不利的局面中,挽回损失,获取最大的利益,虽然你差点死于禄东赞手里,但眼看败局已定,你却能够挽回大局,避免吐谷浑亡国,甚至于将弘化公主推上汗位,这个主意,可真是令人意想不到呀,依老夫之见,你虽败给禄东赞,但是我们大唐却与禄东赞打了个平手。”
弘化公主即位,肯定是向着大唐,诺曷钵的王子都已经被监禁,将来都要派来长安,包括弘化公主自己的儿子,这等于吐蕃和大唐瓜分吐谷浑。
“太尉过奖了!”韩艺微微颔首道。
“夸你怎么也不算过!”
长孙无忌给出一个极高的评价,“而且你此番回来,可是比以往要成熟多了,这人啊,果然还是要吃一堑长一智。”
韩艺呵呵道:“可是我回来听过最多的评价,就是说我太过莽撞了。”
“那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到达这个境界。”长孙无忌微微一笑,道:“我记得我以前就与你说过,你虽心思慎密,但做事的火候总是差了那么一点,明明可以一劳永逸之事,你却总是要多费周折,得亏你小子计划缜密,算计非常细致,否则的话,只怕你没有如今这般轻松。其实你为何要贬周、董二人,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敢走出这一步,你可是一个宰相,是当今朝堂之上最具实力的大臣之一,区区两个县令而已,这若你还跟以前一样,想尽各种办法去对方他们,那跟以前开青楼的你有何区别?”
韩艺苦笑道:“其实我只是有些忙不过来,懒得去跟他们扯东扯西了。”
长孙无忌听得抚须哈哈一笑,但随即神色一敛,道:“关于那份名单,老夫倒是有些不明白,为何你非得吓唬唐临,让他来找老夫,由老夫来写这一份名单,当真这么重要么?”
韩艺点点头道:“非常重要,不然我也不会劳烦太尉,与以往来济他们去西北不同,这一回去西北的人,将会成为我们的中坚力量。”
第1427章 赌的是未来
长孙无忌听得皱眉凝思片刻,眼中还是透着困惑,道:“你以前也不是没有这么做过,主要是为了保护他们,不受到李义府他们的陷害。这一回唐临也跟我说过原因,主要是让他们去历练的,可是西北边民风彪悍,风土人情又与中原大不相同,弄不好反而会出大乱子,倘若如此的话,可就得不偿失了。我知道西北计划对于大唐而言非常重要,正因为如此,理应派一些经验老到的官员前去。还是,你另有目的?”
韩艺笑道:“是那些人的长辈在询问太尉吧?”
长孙无忌点点头。
“其实我跟唐临说得可都不是主要原因!”韩艺道:“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
老夫竟然想不出来?长孙无忌哦了一声,“什么原因?”
韩艺微一沉吟,不答反问道:“太尉可是贞观盛世的功臣,也应该对于我大唐未来所有考量,不知太尉认为均田制是否可以一直延续下去?”
长孙无忌一愣,道:“这与那事又有何关联?”
“两者有着必要的联系,还望太尉赐教!”韩艺拱手道。
长孙无忌沉吟着道:“你应该知道老夫一直以来都拥护贞观时期的政策。”
韩艺笑道:“可我问得不是这个。”
长孙无忌沉默少许,最终还是点点头道:“均田制的确有着一些弊端。”
韩艺道:“就算一些弊端,太尉可有想过对策?比如说,国家手中的耕地越来越少,不少地区的田地正在被地主慢慢兼并,人口又在继续增加,根据租庸调制,如果人口不增加,税收就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而人口增加,可是土地就这么多,迟早有一天,朝廷没有地授给百姓,那时候该怎么办?”
长孙无忌沉吟许久,叹道:“不瞒你说,老夫其实也想过这个问题,可是并未想出解决之法,只是说尽量保证吏治清明,延缓这种情况发生,再想出新得对策。”
韩艺道:“在我看来,想要维护传统均田制,就只有一个办法。”
长孙无忌道:“什么办法?”
韩艺道:“对外扩张,就如同吐蕃那样,不断的发动战争,保持人口不再增长的同时,获得大量的土地,这样才能满足均田制的需要。”
“这可不行。”长孙无忌挥手道:“古人云,好战必亡。”
韩艺道:“如果不这么做,就必须改变,太尉应该也看出来了,其实我所做的这一切,不管是将农民的土地承包给地主或者商人,让他们上作坊做事,还是增开昭仪学院,让军籍户的后代有读书的资格,都是针对均田制施行一些改变。但这只是治标不治本,关键还是在于授田与税收,我们必须要想出一套新的办法,来替代均田制,或者说是补充,完成顺利的过渡。”
长孙无忌点点头道:“这老夫倒是看出来了,可是这跟西北又有什么关系呢?”
韩艺道:“西北就是一个新制度的试验地,太尉应该也知道,变法就是双刃剑,而且九成九都会面临失败,这就是因为一旦求变,必定会伤害既得利益者,因此我不能轻易的改变,除非有十足把握,但是历史上那些变法,许多都是根据当下的一些情况,凭空想象出来的,然后就施行,一般遇到困难,再去想办法,但很多时候都为时已晚,因此我打算在西北先试验一下,看看是否可行?”
长孙无忌听得倒抽一口凉气,这他还真没有想到,紧锁眉头道:“难道你想将你的商人条例应用到中原来?”
韩艺道:“不可能,商人条例是根据胡人的习俗制定的,但是我的确打算在保证耕地的同时,大力发展工商业。”
长孙无忌道:“均田制来至于农业,必须得以农为先,而且农要占据绝对首要的位置,因此朝廷屡屡颁布诏令劝农桑,但如果工商业发展起来,那么均田制必定要随之而改变。”
韩艺点点头道:“由上至下的改变,是一种赌博,哪怕太尉你说要变法,你也不可能敢说一定成功,首先,你并不是非常清楚的百姓的情况,其次,我大唐版图辽阔无疆,各地情况又不一样,太尉你也不能根据每个地方的情况而针对性的变法,但是由下至上的改变,就是潜移默化的,朝廷只需要根据状况做出微调,不断的根据百姓的生活情况,而做出微调,这样的话,就避免那些不确定性,避免那些冲突,避免伤害任何人的利益。”
长孙无忌道:“可是自古以来,都是以农为本,你大力发展工商,难道你就有把握一定会成功?”
韩艺盘腿坐了下来,低目瞧了眼棋盘,“太尉又在跟自己下棋啊!”
长孙无忌点头微笑道:“老了,再不多动动脑,可就会犯糊涂了。”说着,他将手中的棋子放了回去,抬目看了眼韩艺,“这回你算是知道这天外有天了吧,还自比韩信,你可比韩信差远了。”
韩艺苦笑一声,道:“太尉说得是,这回我算是输得心服口服。”
“不过输在禄东赞手里,也不是什么丢人之事。”
长孙无忌摆摆手,道:“此人才智不在你我之下,且心思缜密,当初太宗圣上可也算是耗尽心思,想招他来大唐做官,只可惜未能成功。当时太宗圣上就曾与老夫说过,此人野心不小,他之所以不愿意留在更加繁华的长安,而选择吐蕃那穷乡僻壤,就是因为他知道留在大唐,只能屈居我等之下,可是在吐蕃的话,他就有可能做到一人下万人之上,如今看来,他当时的选择非常正确的。”
韩艺问道:“太尉,冒昧问一句,太宗圣上可有留下关于如何对付吐蕃的政策?”
长孙无忌摇摇头,道:“当时诸王争储,朝中自顾不暇,太宗圣上哪还有心思去想它吐蕃,而且,当时正筹划着消灭高句丽。”
韩艺听得稍显有些遗憾,这回吃了教训,他确实有些忌惮禄东赞,而他知道禄东赞最害怕的就是李世民,可惜李世民没有留下任何对付吐蕃的策略。
长孙无忌呵呵道:“但你也不要丧气,你与太宗圣上不同,太宗圣上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而你最善于的是随机应变,从不利的局面中,挽回损失,获取最大的利益,虽然你差点死于禄东赞手里,但眼看败局已定,你却能够挽回大局,避免吐谷浑亡国,甚至于将弘化公主推上汗位,这个主意,可真是令人意想不到呀,依老夫之见,你虽败给禄东赞,但是我们大唐却与禄东赞打了个平手。”
弘化公主即位,肯定是向着大唐,诺曷钵的王子都已经被监禁,将来都要派来长安,包括弘化公主自己的儿子,这等于吐蕃和大唐瓜分吐谷浑。
“太尉过奖了!”韩艺微微颔首道。
“夸你怎么也不算过!”
长孙无忌给出一个极高的评价,“而且你此番回来,可是比以往要成熟多了,这人啊,果然还是要吃一堑长一智。”
韩艺呵呵道:“可是我回来听过最多的评价,就是说我太过莽撞了。”
“那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到达这个境界。”长孙无忌微微一笑,道:“我记得我以前就与你说过,你虽心思慎密,但做事的火候总是差了那么一点,明明可以一劳永逸之事,你却总是要多费周折,得亏你小子计划缜密,算计非常细致,否则的话,只怕你没有如今这般轻松。其实你为何要贬周、董二人,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敢走出这一步,你可是一个宰相,是当今朝堂之上最具实力的大臣之一,区区两个县令而已,这若你还跟以前一样,想尽各种办法去对方他们,那跟以前开青楼的你有何区别?”
韩艺苦笑道:“其实我只是有些忙不过来,懒得去跟他们扯东扯西了。”
长孙无忌听得抚须哈哈一笑,但随即神色一敛,道:“关于那份名单,老夫倒是有些不明白,为何你非得吓唬唐临,让他来找老夫,由老夫来写这一份名单,当真这么重要么?”
韩艺点点头道:“非常重要,不然我也不会劳烦太尉,与以往来济他们去西北不同,这一回去西北的人,将会成为我们的中坚力量。”
第1427章 赌的是未来
长孙无忌听得皱眉凝思片刻,眼中还是透着困惑,道:“你以前也不是没有这么做过,主要是为了保护他们,不受到李义府他们的陷害。这一回唐临也跟我说过原因,主要是让他们去历练的,可是西北边民风彪悍,风土人情又与中原大不相同,弄不好反而会出大乱子,倘若如此的话,可就得不偿失了。我知道西北计划对于大唐而言非常重要,正因为如此,理应派一些经验老到的官员前去。还是,你另有目的?”
韩艺笑道:“是那些人的长辈在询问太尉吧?”
长孙无忌点点头。
“其实我跟唐临说得可都不是主要原因!”韩艺道:“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
老夫竟然想不出来?长孙无忌哦了一声,“什么原因?”
韩艺微一沉吟,不答反问道:“太尉可是贞观盛世的功臣,也应该对于我大唐未来所有考量,不知太尉认为均田制是否可以一直延续下去?”
长孙无忌一愣,道:“这与那事又有何关联?”
“两者有着必要的联系,还望太尉赐教!”韩艺拱手道。
长孙无忌沉吟着道:“你应该知道老夫一直以来都拥护贞观时期的政策。”
韩艺笑道:“可我问得不是这个。”
长孙无忌沉默少许,最终还是点点头道:“均田制的确有着一些弊端。”
韩艺道:“就算一些弊端,太尉可有想过对策?比如说,国家手中的耕地越来越少,不少地区的田地正在被地主慢慢兼并,人口又在继续增加,根据租庸调制,如果人口不增加,税收就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而人口增加,可是土地就这么多,迟早有一天,朝廷没有地授给百姓,那时候该怎么办?”
长孙无忌沉吟许久,叹道:“不瞒你说,老夫其实也想过这个问题,可是并未想出解决之法,只是说尽量保证吏治清明,延缓这种情况发生,再想出新得对策。”
韩艺道:“在我看来,想要维护传统均田制,就只有一个办法。”
长孙无忌道:“什么办法?”
韩艺道:“对外扩张,就如同吐蕃那样,不断的发动战争,保持人口不再增长的同时,获得大量的土地,这样才能满足均田制的需要。”
“这可不行。”长孙无忌挥手道:“古人云,好战必亡。”
韩艺道:“如果不这么做,就必须改变,太尉应该也看出来了,其实我所做的这一切,不管是将农民的土地承包给地主或者商人,让他们上作坊做事,还是增开昭仪学院,让军籍户的后代有读书的资格,都是针对均田制施行一些改变。但这只是治标不治本,关键还是在于授田与税收,我们必须要想出一套新的办法,来替代均田制,或者说是补充,完成顺利的过渡。”
长孙无忌点点头道:“这老夫倒是看出来了,可是这跟西北又有什么关系呢?”
韩艺道:“西北就是一个新制度的试验地,太尉应该也知道,变法就是双刃剑,而且九成九都会面临失败,这就是因为一旦求变,必定会伤害既得利益者,因此我不能轻易的改变,除非有十足把握,但是历史上那些变法,许多都是根据当下的一些情况,凭空想象出来的,然后就施行,一般遇到困难,再去想办法,但很多时候都为时已晚,因此我打算在西北先试验一下,看看是否可行?”
长孙无忌听得倒抽一口凉气,这他还真没有想到,紧锁眉头道:“难道你想将你的商人条例应用到中原来?”
韩艺道:“不可能,商人条例是根据胡人的习俗制定的,但是我的确打算在保证耕地的同时,大力发展工商业。”
长孙无忌道:“均田制来至于农业,必须得以农为先,而且农要占据绝对首要的位置,因此朝廷屡屡颁布诏令劝农桑,但如果工商业发展起来,那么均田制必定要随之而改变。”
韩艺点点头道:“由上至下的改变,是一种赌博,哪怕太尉你说要变法,你也不可能敢说一定成功,首先,你并不是非常清楚的百姓的情况,其次,我大唐版图辽阔无疆,各地情况又不一样,太尉你也不能根据每个地方的情况而针对性的变法,但是由下至上的改变,就是潜移默化的,朝廷只需要根据状况做出微调,不断的根据百姓的生活情况,而做出微调,这样的话,就避免那些不确定性,避免那些冲突,避免伤害任何人的利益。”
长孙无忌道:“可是自古以来,都是以农为本,你大力发展工商,难道你就有把握一定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