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闲人 第1236节
韩艺刚出皇宫,就跟在外等候的邢五道:“你立刻带人将那些与张铭有着密切关系的人,再请来大理寺,哦,这一回不用那么客气了,直接带人去,不来的话,就给我押来。”
“遵命。”
邢五走后,韩艺坐上马车,心里也在犯嘀咕,他前面看李治的表情,他敢肯定,绝不会李治指使人去干的。喃喃自语道:“倘若不是李治指示的人,又会是谁呢?难道是她?不可能,她深居宫中,在外面没有任何势力,而且是她的话,就更加应该杀人灭口了,这不科学啊!唉……这还真是难猜,长孙无忌的仇敌这么多,谁都有可能。”
如果第一回是请来协助调查,那么这一回就是真是传召来,询问口供了,而且也不是分批了,这第一日韩艺将三十名与张铭有密切关系的人半请半押的道大理寺来审问。
而且,这一回范围更加扩大了,直接覆盖了整个长安城,因为要捉拿凶手啊!
全城戒严。
……
太尉府。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这是谁人恁地大胆,竟敢当着陛下的护卫行凶杀人。”
褚遂良也是气得在大堂中走来走去,别说李治了,他都觉得丢人了。
韩瑗若有所思道:“此人看上去好像是为张铭报仇,但也可以说是在陷害我们啊。”
柳奭突然道:“你们说会不会是——”
“子邵!休得胡言。”
一直沉默的长孙无忌突然喝止道。
柳奭低眉偷偷瞥了眼长孙无忌,闭口不言了。
来济道:“太尉,如今事情越闹越大,现在陛下龙颜大怒,誓要捉拿凶手,大理寺都已经出动人马开始捉人了,而且大家现在连抱怨都不敢了,毕竟这都将陛下给卷了进来,下面那些人可能会顶不住了。”
长孙无忌眉头紧锁,沉默不语。
韩瑗怯怯道:“太尉,这——这张铭怕是保不住了。”
长孙无忌瞥了他们一眼,突然长叹一口气,道:“我知道了,过了今日再说吧。”
韩瑗、来济也是纷纷叹气。
他们都知道这事他们已经没有了胜算,虽然聪明人都知道,蒋献的死,对于张铭其实是非常不利的,但是表面上来讲,也不能排除是张铭的党羽所为,这就给了李治发挥的空间,至少李治可以认为张铭在外面还有死党,这样的话,就可以有理由怀疑任何一个人,而且理由也非常充分,这么玩的话,没有人敢再冒头了,弄不好就是一个谋逆大罪,这就真的可能审处一个谋反大案来。
只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最终还是败在了蒋献手中,而且还是死了的蒋献。
……
傍晚时分。
一名大汉悄悄来到了太尉府。
“小人见过太尉。”
“查得怎么样?”
长孙无忌皱眉问道。
那大汉略带一丝遗憾道:“已经有些眉目了,但是今日全城戒严,而且四处都在捉拿与此案有关的人,小人见这种情况,不敢再让人去调查了,如果被人知道,我们也在调查此案的话,说不定会生出更大的麻烦来。”
过得半晌,长孙无忌长叹一声,道:“到此为止吧。”
“是。”
……
当晚刚刚入夜,长孙无忌、褚遂良、韩瑗便急急入宫面圣。
来的还真是快啊!李治暗道一句,嘴上却道:“三位爱卿这时候求见,莫不是有什么要事?”
褚遂良就道:“陛下的愤怒,臣非常理解,毕竟有损皇家颜面,但是如今春耕已经开始,而长安城内又是人心惶惶,于春耕不利,还请陛下以大局为重。”
政治家吗,怎么说都有理。
春耕和秋收是唐朝最为重要的时刻,因为唐朝是纯粹的小农经济,任何政策都是为了保护好春耕、秋收,你天天派士兵到处游荡,百姓哪里有心思种田啊,吓都吓死了。
李治眉头一皱,道:“朕倒也不想延误春耕,只是那刺客实在是太可恶了,竟然刺伤了朕的四名护卫,还杀死了此案最为重要的要犯,朕若不缉拿住凶手,天下人岂不是都会看朕的笑话。”
长孙无忌立刻道:“陛下,此事皆因张铭而起,陛下应该立刻判其死刑,以儆效尤,威慑天下。”
褚遂良也道:“臣也赞同,此案拖得实在是太久了,给朝廷,也给百姓带来极大的困扰。还请陛下早日判决,还长安一个安宁。”
李治见他们终于妥协了,心中爽翻了,道:“二位爱卿,以百姓为重,朕也明白,但是朝中很多大臣都反对这么快判决,而且我朝要判决死刑,还得五复奏之后,才能判决。”
因为唐朝是非常注重百姓的,地方的死刑案,要三复奏,京师的死刑案要五复奏,就是皇帝怀着怜悯苍生之心拒绝很多次奏请之后,才能判决死刑,这就是怕出现冤案的发生,还未非常注重人命的。
褚遂良听着怪别扭的,总觉得李治这话是在暗讽他们,但也没有办法,道:“陛下请放心,这臣去跟他们说,加快五复奏,任何事也大不过春耕啊。”
李治道:“可是这杀害蒋献的刺客怎么办?”
长孙无忌道:“陛下可以命人暗查,如此便可避免耽误春耕。”
“遵命。”
邢五走后,韩艺坐上马车,心里也在犯嘀咕,他前面看李治的表情,他敢肯定,绝不会李治指使人去干的。喃喃自语道:“倘若不是李治指示的人,又会是谁呢?难道是她?不可能,她深居宫中,在外面没有任何势力,而且是她的话,就更加应该杀人灭口了,这不科学啊!唉……这还真是难猜,长孙无忌的仇敌这么多,谁都有可能。”
如果第一回是请来协助调查,那么这一回就是真是传召来,询问口供了,而且也不是分批了,这第一日韩艺将三十名与张铭有密切关系的人半请半押的道大理寺来审问。
而且,这一回范围更加扩大了,直接覆盖了整个长安城,因为要捉拿凶手啊!
全城戒严。
……
太尉府。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这是谁人恁地大胆,竟敢当着陛下的护卫行凶杀人。”
褚遂良也是气得在大堂中走来走去,别说李治了,他都觉得丢人了。
韩瑗若有所思道:“此人看上去好像是为张铭报仇,但也可以说是在陷害我们啊。”
柳奭突然道:“你们说会不会是——”
“子邵!休得胡言。”
一直沉默的长孙无忌突然喝止道。
柳奭低眉偷偷瞥了眼长孙无忌,闭口不言了。
来济道:“太尉,如今事情越闹越大,现在陛下龙颜大怒,誓要捉拿凶手,大理寺都已经出动人马开始捉人了,而且大家现在连抱怨都不敢了,毕竟这都将陛下给卷了进来,下面那些人可能会顶不住了。”
长孙无忌眉头紧锁,沉默不语。
韩瑗怯怯道:“太尉,这——这张铭怕是保不住了。”
长孙无忌瞥了他们一眼,突然长叹一口气,道:“我知道了,过了今日再说吧。”
韩瑗、来济也是纷纷叹气。
他们都知道这事他们已经没有了胜算,虽然聪明人都知道,蒋献的死,对于张铭其实是非常不利的,但是表面上来讲,也不能排除是张铭的党羽所为,这就给了李治发挥的空间,至少李治可以认为张铭在外面还有死党,这样的话,就可以有理由怀疑任何一个人,而且理由也非常充分,这么玩的话,没有人敢再冒头了,弄不好就是一个谋逆大罪,这就真的可能审处一个谋反大案来。
只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最终还是败在了蒋献手中,而且还是死了的蒋献。
……
傍晚时分。
一名大汉悄悄来到了太尉府。
“小人见过太尉。”
“查得怎么样?”
长孙无忌皱眉问道。
那大汉略带一丝遗憾道:“已经有些眉目了,但是今日全城戒严,而且四处都在捉拿与此案有关的人,小人见这种情况,不敢再让人去调查了,如果被人知道,我们也在调查此案的话,说不定会生出更大的麻烦来。”
过得半晌,长孙无忌长叹一声,道:“到此为止吧。”
“是。”
……
当晚刚刚入夜,长孙无忌、褚遂良、韩瑗便急急入宫面圣。
来的还真是快啊!李治暗道一句,嘴上却道:“三位爱卿这时候求见,莫不是有什么要事?”
褚遂良就道:“陛下的愤怒,臣非常理解,毕竟有损皇家颜面,但是如今春耕已经开始,而长安城内又是人心惶惶,于春耕不利,还请陛下以大局为重。”
政治家吗,怎么说都有理。
春耕和秋收是唐朝最为重要的时刻,因为唐朝是纯粹的小农经济,任何政策都是为了保护好春耕、秋收,你天天派士兵到处游荡,百姓哪里有心思种田啊,吓都吓死了。
李治眉头一皱,道:“朕倒也不想延误春耕,只是那刺客实在是太可恶了,竟然刺伤了朕的四名护卫,还杀死了此案最为重要的要犯,朕若不缉拿住凶手,天下人岂不是都会看朕的笑话。”
长孙无忌立刻道:“陛下,此事皆因张铭而起,陛下应该立刻判其死刑,以儆效尤,威慑天下。”
褚遂良也道:“臣也赞同,此案拖得实在是太久了,给朝廷,也给百姓带来极大的困扰。还请陛下早日判决,还长安一个安宁。”
李治见他们终于妥协了,心中爽翻了,道:“二位爱卿,以百姓为重,朕也明白,但是朝中很多大臣都反对这么快判决,而且我朝要判决死刑,还得五复奏之后,才能判决。”
因为唐朝是非常注重百姓的,地方的死刑案,要三复奏,京师的死刑案要五复奏,就是皇帝怀着怜悯苍生之心拒绝很多次奏请之后,才能判决死刑,这就是怕出现冤案的发生,还未非常注重人命的。
褚遂良听着怪别扭的,总觉得李治这话是在暗讽他们,但也没有办法,道:“陛下请放心,这臣去跟他们说,加快五复奏,任何事也大不过春耕啊。”
李治道:“可是这杀害蒋献的刺客怎么办?”
长孙无忌道:“陛下可以命人暗查,如此便可避免耽误春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