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之激情神枪 第631节
张妃惊得嘴张多大,仔细看了N遍,看完之后,张妃又拿起了这件紫袍,这是件紫色的锦袍,上面绣的五龙戏凤的图案,也印有李世民的字样。
这两样东西都是窦皇后请示过李渊,命御装房做的,其选料和做工跟李渊的一般无二,只是颜色和图案上有所区别。
张妃久在宫中,不离李渊的左右,当然识货,一看这两东西可不是赝品,而是货真价实的皇宫之物,一点假都没有。张妃看得唏嘘不已,哎呀,真是破凶化吉大法感动了上苍,神佛显灵了,不但给自己指明了道路,还把李世民紫袍玉带拘来了,要不李世民的东西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当然这两样东西都是李世民赐给程咬金的,杨勇让程咬金事先拿过来,今天杨勇用到了张妃身上了,还借仙人之口告诉她,有了这两样东西,李世民就有了灭顶之灾。
现在的张妃就算有十个脑袋,也想不明白个中的真相,只有相信杨勇的话。
因此,张妃对杨勇的破凶化吉大法非常满意,她现在对杨勇的半仙之体深信不疑,急匆匆整理好自己的衣服,她是女扮男装来的,当然还得女扮男装地走。
杨勇被她的欣喜若狂折腾醒了,杨勇还装模作样地往天上拜了拜了,如获至宝地欣喜了一阵紫袍和玉带,然后包好给了张妃,当然杨勇这是在装相。
临走时张妃还依依不舍。一句话,她完全被杨勇征服了,不止是肉体上的,更有精神上的。
杨勇告诉她不必儿女情长,来日方长,什么时候遇到难题,还可以再来,杨勇还乐意为她作法,只是她须得对今日之事保密。
张妃幸福地点点头,不需要杨勇叮嘱,这种事她也不敢张扬,这是女人出轨,给她尊贵的陛下李渊戴了顶绿帽子,别说对方是半仙之体,就是金身大仙恐怕李渊也不能接受,因此张妃一句话也没多问便带着紫袍玉带匆匆离开了杨勇的雅阁。
到了楼下,等了半天的张让迎了上来。
因为眼前的张妃与来时大不一样,来时是俊郎公子的模样,而现在的她是两腮酡红,像是喝了酒,发型也有些凌乱,一副娇滴滴的女人态,连走路也变了样,行家一眼就能看出破绽,再看张妃那表情,幸福得有些意犹未尽,那是女人鱼水之欢后的幸福与满足,张让身为二妃的稍身太监,不止一次见过张、殷二妃这种表情,眼前的张妃令张让更疑惑了,怎么回事儿?
张让虽然疑惑不解,但以他的精明哪里敢乱问。接着她的主子,主仆二人离开了玉春楼,找到来时的八人抬暖轿,坐上去,人抬轿起往皇城而去……
柴绍和李元吉急匆匆一阵风似的离开玉春楼,回到太子府,见到李建成和刘文静,把事情的经过对二人如实讲了一遍,二人也吃惊不已。
“张、尹也去了四姐妹妹玉春楼?还到了头牌那里?这怎么可能?女人到青楼会女人,这是什么名堂?”李建民也懵圈了。
刘文静思索了半天道:“太子殿下,张、尹二妃到玉春楼绝对不是寻欢作乐,哪有女人找女人的?他二人再寂寞难耐也不会做出此等出格之事,那只有一种可能,他二人肯定到那里看相占卜去了,看来程咬金之言不是无中生有,说不定这个青楼头牌真会点妖法邪术也未可知啊。”
听了刘文静的分析,柴绍和李元吉、李建成都有些难以置信,一个青楼头牌,还会看相占卜,行什么破凶化吉大法,这太不可思议了吧,但除了这种解释外,还会有什么可能呢?
“大人言之有理。”李建成也不得不认可刘文静的分析有几分道理,继而又道,“大人,张、尹二妃、程咬金、罗松、玉春楼的四姐妹,这些都是李世民的人?青楼头牌还会妖术邪法,接下来岂不是对我们非常不利,老二是不是在施什么大阴谋,我们会不会被蒙在鼓里?”
“大哥,不要在犹豫了,先下手为强,不如直接发动兵变,把李世民一伙一网打尽,免得夜长梦多。”李元吉急先锋的性格又表现出来了。
李建成和柴绍不赞成李元吉的做法,二人认为不到万不得已,不能走兵变之路,骨肉相残,得有多少人流血丧命啊,弄不好大唐就乱了。再说,李世民那帮死党也不是好对付的,不说别人,单就一个李元霸谁对付得了?因此,二人都问计刘文静。
“各位,张、尹二妃弃了我们倒向秦王,玉春楼有李世民暗中撑腰,他们都是李世民的党羽,这不容怀疑,倒是这个程咬金和罗松,我们下定论过早哇。他二人究竟到春楼是寻欢作乐,还是脚踏两只船?这两个人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我们必须弄清楚,他二人到底是谁的人。”
三个人点头赞同,“可是如何弄清楚他们是敌是我呢?”李建成和李元吉没了注意,刘文静一时也没想出对策。
柴绍眼睛一亮道:“有了,柴某有一计,可让李世民吃不了兜着走!”
第888章 早朝
“驸马有何妙策?”三个人不约而同,把目光都盯向了柴绍,他们三个也知道,平阳公主的女婿绝非凡人,不光武艺超群,战场上能指挥千军万马,驰骋疆场,而且还胸怀锦绣,腹有良谋。
柴绍道:“明天就是大朝的日子,大哥既是太子,又是长兄,当着陛下和众文武的面,可奏李世民一本,说他行为不检点,出没青楼,暗中给青楼撑腰,蛊惑人心,让程咬金和罗松出面作证,这一招不但能揭开程、罗二人的真面目,还能让李世民吃不了兜着走。”
“高,不愧是驸马!”李元吉和刘文静二人听完大喜,交口称赞。
李建成思忖了一下,眉头微皱,“驸马之计妙是妙,只是这种事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向父皇奏本合适吗?还是本宫私下里向父皇告他的状比较稳妥些。”
刘文静摇头道,“太子殿下,驸马此计的妙处就是在朝堂上,这虽然有失你们皇室贵胄的体面,陛下可能会不高兴,但是,太子有一告,秦王还有一诉,李世民肯定会矢口否认,这么大的事陛下定然不会听你一面之词。而且文武百官都知道了,陛下也不用再回避什么了,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肯定要问程咬金和罗松个中的虚实,这样程咬金和罗松不得不当众表态,从中我们就可看出此二人究竟是敌是我。这件事如果太子到后宫,偷偷地跟陛下说起,陛下顾及皇室脸面,肯定处理得很低调,程咬金和罗松也不必当众表态,当然也不能试出二人的立场。这叫有所得必有所失。”
“大人言之有理,就依驸马之计。”李建成点头拍板了。
第二天是这个月的十五,这是大朝的日子。大唐的上朝制度,大致分为三类,日朝,小朝和大朝,日朝就是每天都上朝,这当然不是要求文武百官的,而是一些少数重要的政务、军务部门的主官(品级官员)天天上朝议事,日朝也不是皇上每天都到,有时是皇上到,有时是太子到,没要特别要求的,没有重要事情的官员可以不来上朝。
小朝较严格,逢三、六、九这些黄道吉日则是小朝的日子,它的严格与隆重程度位于日朝和大朝之间。小朝一般情况下文武百官都到,没什么特殊情况,皇上也临朝,处理一些事情。
最隆重的是大朝,逢每个月的初一、十五这样的日子,大朝又称早朝。有意思的是,早朝可真够早的,那是一种你应该想像不到的早!
据史料记载,早朝时,大臣必须午夜起床,穿越半个京城前往午门。凌晨3点,大臣到达午门外等候。当午门城楼上的鼓敲响时,大臣就要排好队伍。到凌晨5点左右钟声响起时,宫门开启。百官依次进入,然后在广场整队。官员中若有咳嗽、吐痰或步履不稳重的都会被负责纠察的御史记录下来,听候处理。
通常,皇帝驾临时,百官行一跪三叩头大礼。四品以上的官员才有机会与皇上对话,大臣向皇帝报告政务,皇帝则提出问题或者做出答复。
由此看来古代当官也不是容易的,别的不说,只这早朝就是一种悲剧,身体不好的官员估计就受不了。那时不像现在,条件这么优越,十几里甚至几十里的路程,至多是骑马或坐轿,没有豪华的轿车,更没有空调,早朝时半夜三更就得起来折腾,在午门外一等就是几个时辰,进去后还是等,一直到皇上出现跪拜之后坐上龙椅后,才算正式开始。
这期间,无论文武老少,百官们都得规规矩矩地站着,然后大臣有事奏报,皇上当场答复,也没个点,什么时候处理完,皇上说散朝,众臣还得跪拜,等皇上离开之后,他们才能走。这当中,大臣们一个动作或者是一句话错了,就有欺君杀头之罪,中间谁要是拉肚子或是上厕所小解估计都是问题,估计这种场合应该没人敢提前开溜。无论冬夏,一年四季均是如此,那种辛苦可想而知。
闲言少叙,一切繁文缛节之后,李渊坐到了那把龙椅上,文武百官朝拜之后,立在下面整整齐齐地排成几队,大概是文东武西,中间留出宽宽的过道。
李渊现在伤和病都好了,但是经过那次御驾亲征,他一下子像仓老了十岁,人也瘦削了许多,以前他跑得最勤的二妃宫,可是现在仨月俩月也不去一次了,就是偶尔去了,也是乖乖地睡觉,不敢与二妃像当年那样折腾了。至于其他妃子的寝宫,李渊干脆就不去了,这表明李渊的时代基本上已经过去了。
现在的李渊,只有大朝时才临朝,没什么特殊事情,日朝和小朝一般都有太子李建成临朝,代表他处理朝政,然后向他汇报那些有价值的事情。
值班太监看文武官员全到齐了,看向李渊,李渊向他微微点头,太监扯着嗓子充下面的百官大喊:“有本早奏,无本卷帘退朝!”
这些文武百官真够惨的,起那么早,在寒风中等了几个时辰,就等来这一句话,意思是有事赶紧汇报、请示,要都没事的话就散了,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太监的话音刚落,站在队伍最前面的太子李建成,扫了一眼队伍之中的李世民,又看了看后面的罗松和程咬金,然后整寇抖袍上前两步对李渊躬身施礼道:“父皇,儿臣有本上奏。”
李渊一愣,没想到第一个出班奏本的竟然是他的长子,他有什么事不私下和自己说呢,拿到朝堂上,文武百官面前,看来这不仅是大事还是公事。
不止是李渊有这种想法,文武百官包括秦王李世民也是这样想的。
这两样东西都是窦皇后请示过李渊,命御装房做的,其选料和做工跟李渊的一般无二,只是颜色和图案上有所区别。
张妃久在宫中,不离李渊的左右,当然识货,一看这两东西可不是赝品,而是货真价实的皇宫之物,一点假都没有。张妃看得唏嘘不已,哎呀,真是破凶化吉大法感动了上苍,神佛显灵了,不但给自己指明了道路,还把李世民紫袍玉带拘来了,要不李世民的东西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当然这两样东西都是李世民赐给程咬金的,杨勇让程咬金事先拿过来,今天杨勇用到了张妃身上了,还借仙人之口告诉她,有了这两样东西,李世民就有了灭顶之灾。
现在的张妃就算有十个脑袋,也想不明白个中的真相,只有相信杨勇的话。
因此,张妃对杨勇的破凶化吉大法非常满意,她现在对杨勇的半仙之体深信不疑,急匆匆整理好自己的衣服,她是女扮男装来的,当然还得女扮男装地走。
杨勇被她的欣喜若狂折腾醒了,杨勇还装模作样地往天上拜了拜了,如获至宝地欣喜了一阵紫袍和玉带,然后包好给了张妃,当然杨勇这是在装相。
临走时张妃还依依不舍。一句话,她完全被杨勇征服了,不止是肉体上的,更有精神上的。
杨勇告诉她不必儿女情长,来日方长,什么时候遇到难题,还可以再来,杨勇还乐意为她作法,只是她须得对今日之事保密。
张妃幸福地点点头,不需要杨勇叮嘱,这种事她也不敢张扬,这是女人出轨,给她尊贵的陛下李渊戴了顶绿帽子,别说对方是半仙之体,就是金身大仙恐怕李渊也不能接受,因此张妃一句话也没多问便带着紫袍玉带匆匆离开了杨勇的雅阁。
到了楼下,等了半天的张让迎了上来。
因为眼前的张妃与来时大不一样,来时是俊郎公子的模样,而现在的她是两腮酡红,像是喝了酒,发型也有些凌乱,一副娇滴滴的女人态,连走路也变了样,行家一眼就能看出破绽,再看张妃那表情,幸福得有些意犹未尽,那是女人鱼水之欢后的幸福与满足,张让身为二妃的稍身太监,不止一次见过张、殷二妃这种表情,眼前的张妃令张让更疑惑了,怎么回事儿?
张让虽然疑惑不解,但以他的精明哪里敢乱问。接着她的主子,主仆二人离开了玉春楼,找到来时的八人抬暖轿,坐上去,人抬轿起往皇城而去……
柴绍和李元吉急匆匆一阵风似的离开玉春楼,回到太子府,见到李建成和刘文静,把事情的经过对二人如实讲了一遍,二人也吃惊不已。
“张、尹也去了四姐妹妹玉春楼?还到了头牌那里?这怎么可能?女人到青楼会女人,这是什么名堂?”李建民也懵圈了。
刘文静思索了半天道:“太子殿下,张、尹二妃到玉春楼绝对不是寻欢作乐,哪有女人找女人的?他二人再寂寞难耐也不会做出此等出格之事,那只有一种可能,他二人肯定到那里看相占卜去了,看来程咬金之言不是无中生有,说不定这个青楼头牌真会点妖法邪术也未可知啊。”
听了刘文静的分析,柴绍和李元吉、李建成都有些难以置信,一个青楼头牌,还会看相占卜,行什么破凶化吉大法,这太不可思议了吧,但除了这种解释外,还会有什么可能呢?
“大人言之有理。”李建成也不得不认可刘文静的分析有几分道理,继而又道,“大人,张、尹二妃、程咬金、罗松、玉春楼的四姐妹,这些都是李世民的人?青楼头牌还会妖术邪法,接下来岂不是对我们非常不利,老二是不是在施什么大阴谋,我们会不会被蒙在鼓里?”
“大哥,不要在犹豫了,先下手为强,不如直接发动兵变,把李世民一伙一网打尽,免得夜长梦多。”李元吉急先锋的性格又表现出来了。
李建成和柴绍不赞成李元吉的做法,二人认为不到万不得已,不能走兵变之路,骨肉相残,得有多少人流血丧命啊,弄不好大唐就乱了。再说,李世民那帮死党也不是好对付的,不说别人,单就一个李元霸谁对付得了?因此,二人都问计刘文静。
“各位,张、尹二妃弃了我们倒向秦王,玉春楼有李世民暗中撑腰,他们都是李世民的党羽,这不容怀疑,倒是这个程咬金和罗松,我们下定论过早哇。他二人究竟到春楼是寻欢作乐,还是脚踏两只船?这两个人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我们必须弄清楚,他二人到底是谁的人。”
三个人点头赞同,“可是如何弄清楚他们是敌是我呢?”李建成和李元吉没了注意,刘文静一时也没想出对策。
柴绍眼睛一亮道:“有了,柴某有一计,可让李世民吃不了兜着走!”
第888章 早朝
“驸马有何妙策?”三个人不约而同,把目光都盯向了柴绍,他们三个也知道,平阳公主的女婿绝非凡人,不光武艺超群,战场上能指挥千军万马,驰骋疆场,而且还胸怀锦绣,腹有良谋。
柴绍道:“明天就是大朝的日子,大哥既是太子,又是长兄,当着陛下和众文武的面,可奏李世民一本,说他行为不检点,出没青楼,暗中给青楼撑腰,蛊惑人心,让程咬金和罗松出面作证,这一招不但能揭开程、罗二人的真面目,还能让李世民吃不了兜着走。”
“高,不愧是驸马!”李元吉和刘文静二人听完大喜,交口称赞。
李建成思忖了一下,眉头微皱,“驸马之计妙是妙,只是这种事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向父皇奏本合适吗?还是本宫私下里向父皇告他的状比较稳妥些。”
刘文静摇头道,“太子殿下,驸马此计的妙处就是在朝堂上,这虽然有失你们皇室贵胄的体面,陛下可能会不高兴,但是,太子有一告,秦王还有一诉,李世民肯定会矢口否认,这么大的事陛下定然不会听你一面之词。而且文武百官都知道了,陛下也不用再回避什么了,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肯定要问程咬金和罗松个中的虚实,这样程咬金和罗松不得不当众表态,从中我们就可看出此二人究竟是敌是我。这件事如果太子到后宫,偷偷地跟陛下说起,陛下顾及皇室脸面,肯定处理得很低调,程咬金和罗松也不必当众表态,当然也不能试出二人的立场。这叫有所得必有所失。”
“大人言之有理,就依驸马之计。”李建成点头拍板了。
第二天是这个月的十五,这是大朝的日子。大唐的上朝制度,大致分为三类,日朝,小朝和大朝,日朝就是每天都上朝,这当然不是要求文武百官的,而是一些少数重要的政务、军务部门的主官(品级官员)天天上朝议事,日朝也不是皇上每天都到,有时是皇上到,有时是太子到,没要特别要求的,没有重要事情的官员可以不来上朝。
小朝较严格,逢三、六、九这些黄道吉日则是小朝的日子,它的严格与隆重程度位于日朝和大朝之间。小朝一般情况下文武百官都到,没什么特殊情况,皇上也临朝,处理一些事情。
最隆重的是大朝,逢每个月的初一、十五这样的日子,大朝又称早朝。有意思的是,早朝可真够早的,那是一种你应该想像不到的早!
据史料记载,早朝时,大臣必须午夜起床,穿越半个京城前往午门。凌晨3点,大臣到达午门外等候。当午门城楼上的鼓敲响时,大臣就要排好队伍。到凌晨5点左右钟声响起时,宫门开启。百官依次进入,然后在广场整队。官员中若有咳嗽、吐痰或步履不稳重的都会被负责纠察的御史记录下来,听候处理。
通常,皇帝驾临时,百官行一跪三叩头大礼。四品以上的官员才有机会与皇上对话,大臣向皇帝报告政务,皇帝则提出问题或者做出答复。
由此看来古代当官也不是容易的,别的不说,只这早朝就是一种悲剧,身体不好的官员估计就受不了。那时不像现在,条件这么优越,十几里甚至几十里的路程,至多是骑马或坐轿,没有豪华的轿车,更没有空调,早朝时半夜三更就得起来折腾,在午门外一等就是几个时辰,进去后还是等,一直到皇上出现跪拜之后坐上龙椅后,才算正式开始。
这期间,无论文武老少,百官们都得规规矩矩地站着,然后大臣有事奏报,皇上当场答复,也没个点,什么时候处理完,皇上说散朝,众臣还得跪拜,等皇上离开之后,他们才能走。这当中,大臣们一个动作或者是一句话错了,就有欺君杀头之罪,中间谁要是拉肚子或是上厕所小解估计都是问题,估计这种场合应该没人敢提前开溜。无论冬夏,一年四季均是如此,那种辛苦可想而知。
闲言少叙,一切繁文缛节之后,李渊坐到了那把龙椅上,文武百官朝拜之后,立在下面整整齐齐地排成几队,大概是文东武西,中间留出宽宽的过道。
李渊现在伤和病都好了,但是经过那次御驾亲征,他一下子像仓老了十岁,人也瘦削了许多,以前他跑得最勤的二妃宫,可是现在仨月俩月也不去一次了,就是偶尔去了,也是乖乖地睡觉,不敢与二妃像当年那样折腾了。至于其他妃子的寝宫,李渊干脆就不去了,这表明李渊的时代基本上已经过去了。
现在的李渊,只有大朝时才临朝,没什么特殊事情,日朝和小朝一般都有太子李建成临朝,代表他处理朝政,然后向他汇报那些有价值的事情。
值班太监看文武官员全到齐了,看向李渊,李渊向他微微点头,太监扯着嗓子充下面的百官大喊:“有本早奏,无本卷帘退朝!”
这些文武百官真够惨的,起那么早,在寒风中等了几个时辰,就等来这一句话,意思是有事赶紧汇报、请示,要都没事的话就散了,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太监的话音刚落,站在队伍最前面的太子李建成,扫了一眼队伍之中的李世民,又看了看后面的罗松和程咬金,然后整寇抖袍上前两步对李渊躬身施礼道:“父皇,儿臣有本上奏。”
李渊一愣,没想到第一个出班奏本的竟然是他的长子,他有什么事不私下和自己说呢,拿到朝堂上,文武百官面前,看来这不仅是大事还是公事。
不止是李渊有这种想法,文武百官包括秦王李世民也是这样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