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隋唐之激情神枪

隋唐之激情神枪 第587节

姜氏和罗松把李世民等人让到客厅落座,仆人献茶后退出,聊来聊去,自然就聊到了幽燕王罗艺身上。

趁着这个机会,姜氏和罗松就迫不及待地把这次来的目的端出来了。

程咬金一听,眼珠转了转,这才知道罗松是陪母亲探亲来了,不是投唐,但是你们探完亲还走得了吗?李家父子能放你们走吗,这是大唐啊?你们真是脑子简单,最终你们还得投降大唐,真是不可理喻。

听姜氏和罗松说到罗王的病情要探亲的时候,李世民心中暗笑,心说,探亲?探什么亲,罗艺和罗成根本不在京城,而是在幽州,他罗艺身体好得很根本就没病,你们娘俩上当了!

但李世民脸上此时表现出很焦急的样子,转身问房玄龄、杜如晦,“罗王和父皇康复得如何?”

房、杜赶紧回答,“回殿下,据黄公公说,都已经好转了,陛下后天就要上朝,不出三五天,罗王就能下床了。御医说了,这期间还是不让打扰。”

李世民高兴地点点头,对姜老夫人解释道:“老夫人有所不知,小王离京时,罗王病重,父皇身体也欠安,御医是不少,但医术最高明也就那么几个,父皇为了方便,就把罗王也接入宫中,共同养病,并传旨休朝,根据御医的意思,这期间任何人不得探视打扰,罗王和父王都需要静心修养。夫人和罗将军不要着急,父皇肯定还不知道二们位来大唐的消息,今晚小王就进宫拜见父皇,很快你们一家人就能团聚了。”

姜氏夫人和罗松一听心里感到安慰,千恩万谢,又聊了一会别的,李世民起身告辞,姜氏和罗松送出府门,李世民带着人走了。

第二天,唐高祖李渊带着文武群臣又驾临罗王府,这次来的人更多,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西府赵王李元霸、齐王李元吉,驸马柴绍,右仆射裴寂,右武卫大将段志玄,左武卫大将军刘弘基,等等全来了。

这次阵容比昨天李世民那帮人可大多了,这是大唐天子呀,如今亲自登门看望罗松母子,这是多大荣耀啊,也是罗松和老夫人根本想不到的事儿,尽管提前一个时辰通知了,也把罗松和姜氏忙活坏了,二人受宠若惊,命家人赶紧收拾,二人都换上新衣服,然后出来接驾。

李渊带着文武到了罗王府,罗王府客厅再大,也容不下这么多人,姜氏和罗松往客厅里让,李渊一看院内挺宽敞,今天天气也好,就命人搬来一些椅子,和老夫人在院武官员,或站或坐,按职位和身份的高低,区别离李渊和老夫人、罗松等人的远近距离,围得满满登登的。

因为今天不是来打仗的,来的武将战马上都没有带兵刃。文官的大轿和武将的战马都被安排到两边的跨院,有专人看管。

但有一个人例外,那就西府赵王李元霸,他可能是太喜欢战马和大锤了,他到什么地方都带着战马和大锤,如果不能骑马,他宁愿牵着马走,也不愿远离战马和大锤,可以说人、锤、马形影不离。

都知道他的毛病,也没人敢跟他抬杠,按照他的吩咐,此时他的战马就进这个院子,而且他的双也挂在战马的鸟翅环得胜钩,但这种场合他肯定不能骑马了,战马被人牵到院墙边的一棵树旁拴着。

此时整个大院全是人了,皇上,文武百官,罗家的人,但只有李元霸的一匹马在院墙边上拴着,像是点缀似的,离李元霸还不远,大约十几步的样子,李元霸在这边一扭身一抬头就能看到。

李渊坐下来后,对姜氏夫人嘘寒问暖,闲聊之后,当着姜氏的面,李渊亲口加封罗松为左骁卫大将军。

这下除了李世民之外,在场的文武百官都感到不解,心里说,虽然罗艺和罗成战功显赫,罗松跟他们是至亲骨肉,但两年前罗松变节侍贼,使大唐蒙受了多大损失呀。现在双方虽然罢兵和亲了,不治他当年之罪就不错了,对他们母子如此礼遇,还大肆封官,真是太抬举他了吧?

李渊突然封官,罗松和姜氏更是感到措手不及。这几天,大唐对他们太好了,好得反常,好得让二人如芒在背。本来未踏上大唐疆土时,母子二人还想着,这次回大唐李家父子会不会借机报复呢?能不能容我们呢,要把我们抓起来治当初反判之罪,可就遭了。没想到,事情完全相反。

李渊是大唐皇帝,金口玉言,说话就是圣旨。一句话罗松成了左骁卫大将军,这个官职可不小,正三品武官,可以与罗成相媲美,罗成刚刚被加封为右骁卫大将军,这个官职甚至赶上了战功的显赫的段志玄和刘弘基,二人这次救驾有功,回到大唐之后,二人荣升为右武卫大将军和左武卫大将军,均是正三品之职。

面对如此引诱惑和恩宠,罗松却没有跪倒谢恩,也没接旨,只是拱手推辞道:“唐王陛下,无功不受禄,罗某实不敢领受,请陛下恕罪。”

李渊脸上的笑容一点也没减少,“罗爱卿,怎么能说无功不受禄呢?三个多月前,朕御驾亲征,败走咸阳,是爱卿念及前情,高抬贵手,朕才能化险为夷,功高莫过于救驾,莫非爱卿是嫌朕封得小了吗,那朕就加封爱卿为兵部尚书镇国大将军之职。”

人群中的程咬金一听,眼睛顿时惊大了,哦?闹了半天,李渊从咸阳城外逃跑,原来是你罗松有意把他放走了?看来你罗松早有投唐之心,所谓的探亲只是个借口,你这个败类,表面上忠厚,实则奸邪,竟然隐藏得这么深,可恶,该杀!

第827章 罗松探亲(4)

程咬金恨罗松恨得牙根疼,恨不得过去把罗松就地正法。

与程咬金不同,此时文武百官全是吃惊,李渊竟然加封罗松为兵部尚书镇国大将军?没有弄错吧?这可是正二品的武官呀,掌握着大唐的兵权呀,那是随便加封的吗,何况罗松还有判唐前科?

不怪百官惊诧,李渊这一句话,罗松成了正二品了,在武官当中的确不小了,比他兄弟罗成还高两级,就连段志玄和刘弘基也望尘莫及,官大一级就压死人,别说两级了。

翻开大唐的正史看一看,就连战功彪悍李靖最高也才做到了二品武官,其他的像左右门神秦琼、尉迟恭,还有家喻户晓的程咬金等等,这些声名显赫的武将也才是左骁卫大将军、右骁卫大将军等职,论品级也才是正三品。

这次都认为着罗松肯定要跪倒谢恩了,李渊真的没法再封了,武官当中再封就和天策上将李世民同级了。

但是这次罗松仍然没跪,淡然一笑道:“陛下的好意罗某心领了。不过陛下您误会了,当初咸阳城外,罗某没有截杀您,不是罗某想投唐救驾,为今天而邀功,那是代父进忠,略表孝心。事情已经过去了,陛下就不要提此事了,这件事罗某愧对我家王爷。义勇王高义,这件事丝毫没有怪罪罗某,这次罗某到大唐探亲,又是我家王爷大义,不但没有阻拦,还派人沿途护送,王爷待罗某恩重如山,罗某岂能在大唐贪图富贵和名利?罗某这辈子生是义勇王的人,死是义勇王的鬼,请陛下多多担待。”

罗松说出这样一番话,大大出乎在场文武百官的意料,心说这罗松真不识时务,陛下和秦王对他多好啊,一踏上大唐疆土,千里迢迢就派人去接,然后秦王亲自登门看望,陛下又登门慰问,又许以高官厚禄,你罗松有什么了不起的?就连李世民和房谋杜断也觉得罗松有点过于狂妄了。

李渊一时也沉默了,两次封官人家不受,他有些脸上无光,偷偷地瞄向李世民。

见罗松一直不领情,不接旨谢恩,李世民心里也不痛快。刚一回头,看到了李渊向他投来的目光。李世民绝顶聪明,而且跟李渊是心有灵犀,他们是父子呀,一对眼神就明白了,此时父皇是在用目光询问他,罗松油盐不进怎么办?

李世民向李渊微微摇了摇头,意思是父皇沉住气,不要操之过急,天下没有解决不了难题。

同时李世民在想,父皇对这个罗松真是下了大本钱,一张口就加封他为左骁卫大将军,按说这官职就不小了,一步登天与罗成、段志玄、刘弘基等战功卓著的之将平起平坐了。接着又加封他为兵部尚书,这可是二品武官,论官职论地位仅次于自己,可以说在大唐,父皇和本王给罗松的礼遇前所未有,绝对得超过他在义军中的地位,可罗松怎么还这么死脑筋呢?

他这么忠于杨勇,杨勇到底给他什么好处?杨勇连帝都不敢称,一个五虎上将只是个虚衔,能比得过大唐的兵部尚书镇国大将军吗?高官厚禄有了,名利地位有了,还能与他的父兄一家人团聚,可这么好的事他为什么不答应呢?他还缺什么呢?

李世民苦苦地思索起来……

面对李家父子抛出的重磅橄榄枝,罗松一直不就范,在场的所有人都认为罗松太固执不识时务,此时只有一个人心里挑大指赞成罗松的,此人就是程咬金。

程咬金听了罗松刚才怨恨一扫而空,内心又不住赞叹起来,暗道:“原来几个月前罗松在咸阳城放跑李渊之事我们王爷知道哇,王爷真是大义,竟然没怪他。不过我家王爷也没看错人,罗松真是个人物,俺老程服他。天下之大,能不为高官厚禄所动者有几人乎?他罗松算是一个。当初罗松放李渊一马是替父进孝,无可厚非;现在,不为高官厚禄所惑,是为进忠,忠孝两合,这是个顶天立地的英雄呀,看来老程错怪他了。”

想到这里,程咬金一脸歉意地看着罗松,刚才恨得他咬牙切齿,现在又觉得他高大起来。程咬金也觉得自己很奇怪,我老程的变化也忒快了吧!

害怕别人看出他的心理,程咬金晃着大脑袋往一边瞄,不经意间一眼看到了身边的李元霸。

算在城门口那一次,程咬金这是第二次见到李元霸,但对于李元霸的威名,程咬金脑袋里早就灌满了,在河北战场上,大败罗士信,一锤拍死了伍天锡,跟神枪无敌杨勇比力气,杨勇用计才算把他震趴下,这是真正的金锤无敌,威名远播,此时这个牛气冲天的人离程咬金近在咫尺。

程咬金看着他,暗道:“这个小雷公崽子,其貌不扬,怎么那么大能耐,连我的好兄弟罗士信都不是他的对手,跟我家王爷杨勇不相上下,简直不可思议。可惜的是,这些精彩的打斗场面老程没看到,当时老程在潼关战场上,从没看过这小子的身手,如今大唐和义军又和亲停战了,太遗憾了。”

程咬金这样想着,眼睛禁不住偷偷地又多打量了李元霸几眼,看着他的尊容程咬金摇摇头,得出八个字:瘦小枯干,面相寒碜。

这一点李元霸既不像他的两个哥哥,也赶不上他的兄弟,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齐王李元吉,都是义表堂堂,相貌不凡,独有他长得上不了桌面。

程咬金又看看他不远处马上挂的两柄大锤,程咬金还是摇头,倒吸了一口凉气,不由得又看向李元霸,暗道:“这小子看上去身小力薄的,掐吧掐吧不够一碗,摁吧摁吧不够一碟,哪来那么大的力气,使这么大个的锤?这锤是不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首节 上一节 587/79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日小山传奇

下一篇:风雨沧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