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隋唐之激情神枪

隋唐之激情神枪 第365节


视线再回到临邑城。走马换将成功了,一切按李靖和杨勇的计划进行,但一天的战斗,义军损失也很惨重,逾一万六千名义军将士在此战中丧失了战力。

晚上唐军停止了攻城,李靖和苏定方商议后,苏定方带兵守城巡逻,李靖和杨玉凌、萧美娘胎、玉镜公主等人到姜母家中探望。他们还特意把罗松从牢里放出来了,一没捆二没绑,只让他手无寸铁,一起来见姜老夫人。

罗松还不知道怎么回事,自从白天罗成走了,罗松反安慰罗成,他为自己的弟弟获救感到高兴,但遭到罗成的抢白,罗松知道,罗成对自己有误会,心里也没怨他。

到了晚上,李靖带人亲自来给罗松去了刑枷,连绑也没绑就放出来了,也没跟他多说,只是让他跟着走,说是让他去见一个人,一个很重要的人。罗松没多想,认为这是杨勇除掉自己的借口,罗松一点也没害怕,反而很坦然跟在李靖等人身后。

来到一处院落前,管家通报之后,老夫人让他们进去,老夫人通情达理,心如明镜,她当然知道,这是李靖往他脸上贴金,于是姜氏也换了一身新衣服,以示尊重。

原来,姜氏平安回到城中,萧美娘胎早命人给她收拾了一层宽敞干净的大院子,还配了仆人,丫鬟等,萧美娘亲自陪着姜母聊天,并告诉她,这以后就是她自己的家。

老夫人见到萧美娘带着慈善的笑容,通过人介绍,她知这是杨勇的夫人。受到如此礼遇,老夫人深意外,也很感动,就是没看到自己的儿子罗松,她心里有些不踏实,由于身份的特殊,老夫人也没敢多问。一直到晚上,李靖带人来到老夫人的家中,老夫人才收住思绪。

李靖等人进到客厅,姜氏已经在那里等着了,李靖等人给老夫人施礼过后,李靖一笑:“夫人受惊了,您看我们把谁带来了。”说着,李靖和杨玉凌、萧美娘、玉镜公主等往两一闪,罗松就出现在老夫人面前。

老夫人一惊,看到儿子安然无恙地站在自己脸前,她眼睛有些湿润,但没说话而是打量着儿子。此时的罗松早已经呆住了,他简直不敢相信,他的母亲什么时候跑到了义军的大营来了。

第492章 李元霸砸城

李靖一看微微一笑:“老夫人,你们母子也有好些时日没见面了吧,我们就不讨扰了,有什么需要有什么要求可差人告诉我们,李某先行告退。”说完李靖带着人走了。

“娘,真的是您老吗您不是在京城吗,为何到了临邑,莫非松儿是在梦中不成。”罗松说着扑通一声就跪下了。

“松儿,这不是梦,这是真的。”老夫人上前把儿子拉起来,眼泪已经温润了,“松儿,这些日子,你还好吗?”

罗松的眼泪早下来了,使劲儿地点了点头,“娘,孩儿很好,孩儿不孝,让娘亲挂念了,您过得好吗?”老夫人点点头,母子二人抱头痛哭。

哭罢多时,母子二人止住悲声,各自将自己的经过讲述一遍。老夫人得知此前杨勇对儿子多次手下留情,心里充满了感激,要不然,在你死我活的战场上,罗松纵使有十条命,他们母子也见不着了。老夫人心里很清楚,杨勇和李靖之所对他们母子这么好,就是想让他们投降,为义军出力报效,于是便问儿子有何打算。

这是罗松最为难的事情,经历了这么多事,罗松也认为杨勇是个有道明君,义军深得人心,如今母亲又来到了义军的大营,看得出来,母亲对杨勇李靖等人心存感激,相比之下,李渊父子的做为却令罗松有了反感。但是要归顺杨勇,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得跟父亲和兄弟反目,战场上免不了骨肉相残,劝说爹爹和弟弟也投降杨勇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罗松知道这二人的脾气,罗艺和罗成一向仇恨杨勇盗取他们家的惊世枪法,更重要的是苏定方箭射罗艺,致使其身受重伤,罗苏两家的梁子算是结下了,以罗艺和罗成的秉性,是宁死也不会投降杨勇的。

见母亲问到这个问题,罗松一脸茫然:“娘,孩儿不知何去何从,请母亲赐教。”

“哎,造孽呀。”老夫人长叹了一声,“松儿,娘知道你为难,娘是一个女流,也没读过那么多书,你已经长大成人,应该有自己的志向和抱负。娘不想误导你什么,强迫你什么。娘就说说自己的看法,自古以来,忠孝难以两全,成大事者,不必拘于小节,无论你做出什么样的决定,娘都支持你,理解你。娘也老了,心愿也了了,今日脱下鞋和袜,不知明日穿不穿,千万别让娘成为你的羁绊。”

没等老夫人说完,罗松已经泪如雨下,“娘,您快别说了,您身子骨硬郎着呢。孩儿已经决定了,既不保他们李家父子,也不认贼作父,骨肉相残,孩儿就守着您,哪儿也不去,我们娘俩再也不分开了。我们这就走,离开这是非之地。”

老夫人听了含泪推开了罗松摇了摇头,正色道:“认贼作父谁是贼至少杨勇不是,杨勇的义军不是。松儿,你是不是把苏定方当成咱们罗家的仇人了两国交兵,只有国恨,没有私仇,战场上你死我活,苏定方不杀你爹,你爹就要杀他,你要有为爹报一箭之仇之心,那就错了。不管任何时候,这种大是大非的问题,你应该做到心中有数,不要妄自开罪于人。”

“娘,您是真是深明大义,娘教训得是,孩儿知错了。”那一刻,罗松感到自己的娘亲很伟大。

第二天,天刚一亮,李世民的数万大军又对临邑城发起了猛攻。刚刚沉静了几个时辰的临邑城又陷入沸腾之中,呐喊声响彻云宵,兵器的撞击声,惨叫声,战马的嘶鸣声,不绝于耳。

就这样,又猛攻了一天,但战况跟昨天差不多,双方除增加了伤亡之外,结果跟昨天一样,临邑城上空,义军的大旗仍然猎猎作响。

弹丸之地的临邑,十几万精兵猛将,苦战两日,竟然拿不下来,李世民不服气,甚至有些气急败坏,第三天一大早,唐军又是铺天盖天,向临邑小城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李元霸手提双锤坐在马上,他的这支人马主攻西城,一心想进城杀敌,特别是想找杨勇报仇的他,连着两天未能如愿,只让他在外围看戏,他可急坏了,只恨自己和战马没长翅膀,不能飞入城中杀个痛快。

看到部属久攻不下,有不少攻上城头的唐军将士,很快又被义军杀死,丢下城头,这边城门硬是撞不开。李元霸再也憋不住了,大喝一声:“三军儿郎,跟我来。”说着摧马抡锤冲过护城河。

手下一千多亲兵随从一看,我们王爷这是怎么了,跟你来进不去城那有什么用知道你好战,但够不着敌人呀,总不能自己人杀自己人吧但又不敢不听命令,只好跟紧李元霸在后面咋呼。

李元霸马快,眨眼间冲到城门下,此时唐军仍然在推着撞城车在一下一地撞击城门,尽管他们知道,这样撞下去不会有什么结果,因为这样的撞击三天来也不知进行了多少次,城门仍然岿然不动。这城门没有千斤闸呀,怎么如此坚固。

这时李元霸结结巴巴地让众人闪开了,唐军将士误会了,赶紧丢下撞城车闪退一旁,还认为他要学杨勇,单手推车撞飞城门,因为杨勇的壮举不胫而走,短短几天内,在唐军将士中已经传为不可思议的奇闻怪谈。

但是李元霸没有下马,而是喝令他们把撞城车远远推在一旁,然后李元霸纵马抡锤向城门冲去。在唐军惊疑的目光中,李元霸到了城门近前,抡起大锤,咔嚓一声,就是一锤,地动山摇的,城门颤了三颤,震得这些唐军将士耳朵里嗡嗡直响。

但是城门已然如故,李元霸犟劲儿上来了,把两臂抡圆了,左一锤右一锤,对着高大的城门砸起来就没完了。

震得砂石乱飞,尘烟四起,城墙都在颤抖,这些唐军将士吓得捂着耳朵躲出老远,心说,我们王爷真是个疯子,这样能砸开城门吗城门砸不开,城墙如果要塌了,不得连人带马埋进去才怪呢,我们可不想和你陪葬。

在这些唐军将士胡思乱想的时候,也不知李元霸具体砸了多少下,城门被砸得严重变形,轰然倒塌,后面露出了数不清的沙包,有不少沙包被震破,沙石从里面流了出来。

这些唐军在惊叹李元霸神力的时候,瞬间也明白了,怪不得我们用撞城车撞了这么久,撞不开城门呢,原来城门后面堆的全是沙包,把城门给堵死了,多亏王爷神威把城门砸毁了,这可解决大问题了。这些一唐军一哄而上,很快沙包被搬移走,城门洞被清理通了,李元霸大喜,摧马抡锤带着唐军杀入城中。

第493章 西门巷战(上)

负责守西门的正是女将杨玉凌,这是李靖分兵派将安排的。

原来,昨天唐军攻了一天,损兵折将,李靖料到李世民不会善罢甘休的,肯定要继续报复。此时,李靖也得到战报,衡水打得很激烈,杨勇他们歼灭了刘黑闼部的三万人马,李渊的十万大军又开到了,杨勇那边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临邑城绝对不能再有闪失。

然而,面对李世民十几万精兵猛将的攻击,义军损失惨重。走马换将的第一天,身为五虎上将之一的伍天锡阵便亡了,只一天,义军的伤亡人数就超过一万八,现在城中能征惯战的大将只剩下李靖、苏定方、杨玉凌和玉镜公主了,而义军能战斗的兵将只剩下六万余人。

李靖和苏定方在杨勇面前已经立下重誓了,城中人在,城亡人亡。因此,他们经过商议,四将每人带兵一万负责守把一门,乘余兵将负责筹备和运送守城之物,并作为预备队,哪里有危险支援哪里。李靖也给他们下达了死命令,誓与临邑城共存亡。

李靖和苏定方看出了李世民对临邑城志在必得,或者说是孤注一掷了,在敌众我寡双方实力相差悬殊的情况下,他们想了一个办法,那就将城门堵死,这样唐军要想进城四个城门是行不通的,只有从城头上攻进去,这样攻城的难度就提高了数倍。这也对义军将士表明,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以提高义军的战力。

堵死城门的有效办法他们想到了沙包,因为用这种东西堵城门还有一个好处,也就是如果有需要,他们可在短时间内移除沙包照样打开城辡。经过动员,城中百姓非常支持义军,很快准备了数不清的袋子,老百姓帮着义军填土,装运袋子,很快四个城门全被这种沙袋从里面给填死了。

果然,唐军又强攻了一天,撞城车被损毁好几辆,四个城门仍然岿然不动。

可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今天遇到李元霸这个吃生米的了,凭着天生神力,用手中的大锤硬是把城门给砸毁了,唐军把沙包移开,潮水般冲了进来。

正在城头指挥作战的杨玉凌吓得花容失色,突破口从她的西门打开了,这真要命,不行,必须得把唐军赶出去。杨玉凌赶紧派人给军师李靖送信,又让一名万人长暂时负责指挥城头作战,然后她带着三千将顺着马道冲下城头,杀往城门口,打算堵住这个决口。

此时李元霸的人马已经杀进来了,双方在西城附近的街道上就展开了激烈的巷战。
首节 上一节 365/79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日小山传奇

下一篇:风雨沧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