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隋唐之激情神枪

隋唐之激情神枪 第363节


原来丁彦平奉旨带着三万人马在城中灭火,诛杀混入城中的奸细,由于起火点比较多,他把三万人马分成好几拨,自己带着一万多人往最大的一处火光冲来。

迎面正遇上放完火赶往东城门的屈突通,丁彦平一声令下,一万多名唐军就把屈突通这一千多人困在当中。屈突通只得拼死突围,双方混战在一处。一场肉搏,义军这一千多人马因寡不敌众全部阵亡,只剩下一个光杆司令屈突通也被也丁彦平死死地缠住。

二人大战四十余合后,丁彦平不是对手,不是因为丁彦平枪法不好,而是年迈体力根不上,唐军将士一齐围上来,屈突通杀开一条血路逃之夭夭。

丁彦平带人就追,正这时,丁彦平得知杨勇撞开了城门,数不清的义军破城而入,惊愣之余丁彦平担心李渊的安危,也没心思追杀屈突通了,带着手下将士前来救驾。来得正是时候,李渊被杨勇追得走投无路时,算是抓住了救命稻草。

“陛下不要担惊,老臣前来救驾。”丁彦平大喝一声,一万多唐军将士挡住杨勇厮杀起来,李渊这才得救。

杨勇一个人被困万马军中,毫无惧色,枪马所过之处,无一合之将,如虎入羊群一般。

正这时,屈突通和罗士英带着义军赶到了,齐王李元吉随后带着唐军也杀到了,双方就在东城门附近混战起来。看到杨勇的人马勇不可挡,丁彦平和李元吉唯恐李渊有失,不敢恋战,率人保护着李渊开了北门,逃之夭夭。

一口气跑出五十余里,看看后面没有追兵,唐军才收住阵脚。此时天已经亮了,再看这此唐军将士个个脸上五红花绿的,血、泥与汗水的混合弄得他们跟唱戏的花旦差不多。再看身上更是狼狈不堪,丢盔卸甲,有的战靴都跑丢了,战袍被撕得大窟窿小眼睛,本来鲜亮的旗帜也成了破烂不堪的残旗,在晨风中还散发出一股糊焦的味道。那些受伤轻的将士龇牙咧嘴的,至于受重伤的就不用说了,不是被困城中了,就是在半路里掉队了,也是九死一生,他们这逃命的速度,重伤的将士根本跟不上来。

清点人数,经过半夜的战斗,十万唐军眼前只剩下四万余人,李渊父子还差点命丧杨勇之手,李渊又羞又恼,但又无可奈何,这是他有生以来打得最惨的一次败仗,在嘴里恶恨恨地咀嚼了几遍杨勇的名字,仰天长叹一声,带着这四万多残兵败将退守定州去了。

李渊仓皇逃出后,城中还有不少掉队的唐军,他们来不及撤退,还在跟义军混战。杨勇传令,降者免死,优待俘虏。

这些人一看大势已去,他们的陛下都跑了,再打下去也是死路一条,于是在义勇将士的喊话下,纷纷扔了刀枪,跪在地上当了俘虏。

天亮之后,杨勇的义军再次占领衡水城。

此战,杨勇共歼灭了唐军五万余人,包括俘虏的近两万人,但也付出了伤亡一万八千余义军的沉重代价。

这时,屈突通满脸愧色地来到杨勇近前,下马跪倒施礼道:“王爷,末将有辱使命,一千多弟兄全部阵亡,请王爷降罪。”

杨勇赶紧下马亲手把他拉起来了,“将军何出此言,此战你立下大功一件,何罪之有牺牲的将士都是英雄,他们死得其所。没有你和英子这三千将士在城中做内应,本王不可能攻下衡水,不可能大败李渊的十万人马,来呀,给屈突将军记上特大功劳一件。”

屈突通感激得热泪盈眶,这时罗士英也不管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了,扑到杨勇怀里香肩耸动,嘤嘤啜泣:“王爷,女营没了一千多名姐妹只剩几十个人了妾身差点就见不到王爷了。”

杨勇轻拍其肩进行安慰,“英子不哭,死难的姐妹都是巾帼之魁首,他们死得光荣,其不朽战功本王和义军将士都会永远铭记的,本王一定会厚葬这些将士,为他们造墓立碑,加倍抚恤他们的家属。本王还答应你,打完这一仗后,重建女子亲卫营,要多少本王就给你选拔多少,一切由你说了算,如何。”罗士英这才破涕为笑。

清晨,衡水古城再次经过战火的洗礼,在晨风中越发显得苍凉。已经扑灭的余火还冒着轻烟,城墙像被血洗过一样,残破的旗帜在晨风中猎猎作响,城里城外,城下城下到处是横躺竖卧的尸体,堆积如山,血流成河,连城外的护城河也变了颜色。

杨勇顾不得半宿征战的劳累,赶紧命令手下将士救治伤员,清扫战场,然后对俘虏进行整编。一万多名唐军经过整编化为义军的战斗力,消长相抵,因此经过此战,杨勇的三万人马总数上变化不大。为激励将士,按功升赏,这些琐事杨勇不必事必躬亲,但有些他得安排好。就这样,一直忙到天黑。

晚饭过后,除了守城巡逻的兵将外,义军将士早就累得疲惫不堪,很快都沉入梦香。杨勇也很疲惫,坐在帐中却有几分兴奋。这一仗,自己单独设计,单独部署,虽然伤亡很大,有惊有险,但毕竟以少胜多,杀败了赫赫有名的李渊。如此看来,自己或文武,都有两下子了。

杨勇正得瑟呢,门口丽影一闪,卸去戎装一身晚妆的罗士英款款而来。

第489章 走马换将(上)

一股女人淡淡的芳香扑面而来,“王爷,该休息了。这些天连日征战,日夜操劳,要累坏了身子可怎么得了。”罗士英飘然来到杨勇近前,轻启竹唇,燕语莺声。

杨勇心神一震,禁不住多看了罗士英两眼,眼前的罗士英又恢复了女人的温柔,头上云鬓高挽,恰到好处地点缀着珠光宝气,那张脸白里透红,灿如桃花,一身淡紫色的拖地长裙将她曼妙的身材衬托得更加凸凹有致。

杨勇仅看了两眼,身体就有了强烈反应,妈的,这些日子老子只顾上马征杀了,倒忘记了生活,忘记了自己是个男人。想到这里,杨勇坏坏地一笑:“英子,放心吧,本王的身体好着呢,本王此生就是专门为你们这些漂亮女人活着的。”说着,杨勇起身拉住了罗士英的小手。

“王爷。”看到杨勇又不正经了,罗士英假装生气地嗔了一声,长长的睫毛一闪,双眸里却闪动着女人的幸福和某种渴望的光芒。小脸早就红了,粉梗上也泛起了红晕。

杨勇猛然把她抱起来,伴随着一声轻轻的娇叫,二人往床榻上走去。

第二天,杨勇突然起临邑城走马换将的事,他数着日子一算,昨天就是他与李世民定下的正日子,也不知道走马换将进行得怎么样了,凌儿和镜儿平安回来了吗?姜母可曾到了临邑?

尽管有李靖、苏定方和伍天锡这样的绝世高手,城中还有七万义军,但杨勇仍然不放心,因为他们的对手太强大了,那可是名动天下的李世民,房谋杜断,李元霸,还有杨孝恭,这些人谁与争锋临邑城绝不能有事,不行,老子必须得赶回去,眼下李渊新败,短时间之内,他应该不敢轻犯衡水。

打定主意后,杨勇命屈突通带兵两万守住衡水,命罗士英带兵一万守住德州,他带兵五千往往临邑城而来。

视线暂时转回到山东临邑城。按照杨勇的授命,这天上午,走马换将如期进行。

李靖让苏定方带兵五万守住城池,他和伍天锡点齐两万兵马押着李秀宁和罗成在护城河外二里地处列开阵式。义军二龙出水式一字排开,弓箭手押住阵脚等待着唐军来走马换将。

时间不长,数万唐军也开过来了,离义军百米左右,排开阵式,李世民立马停在主帅大旗下,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李元霸环于左右,唐军队伍中押着三个人,杨玉凌、玉镜公主和姜氏夫人。

此时杨玉凌和玉镜公主羞愧难当,觉得自己无能,成了义军的累赘,觉得无颜见他们的王爷,但两个美女四双秀目并不安分,这几天他们俩度日如年,最思念的人就是杨勇,抛开义军大业和君臣大义不说,杨勇还是他们俩的另一半,一日夫妻百日恩,分开了这些天,他们觉得像分开了几个世纪。可是他俩从对面熟悉的一张张面孔上扫过,就是没有发现杨勇的影子。

二人当然不能说话,嘴都被堵着,五花大绑的,他们只能在脑子里划问号,这像是要走马换将,怎么不见我们王爷这么重要的场合,他去哪儿了看来今天的走马换将还有其他内容。

姜氏夫人心情跟他们不同,老夫人心底良善,与世无争,她做梦也没想到自己能掺和进来,当得知两个儿子被义军抓了俘虏,当看到丈夫负伤从前线归来,姜母的心都碎了。

从内心来讲,老夫人根本不愿意自己的丈夫和儿子与杨勇的人马为敌,尽管此前她从未见杨勇,也没与杨勇的义军打过交道。但是,她与儿子从南阳到幽州千里寻夫,一路上老百姓赞美最多的就是杨勇如何爱民如子,如何无尝地赈济灾民为百姓作主,义军如何军纪严明,对百姓公买公卖,秋毫无犯,杨勇治下的地盘政治如何清明,社会如何稳定,老百姓如何安居乐业等。特别是他们母子在山东,误投到宇文父子麾下的那段时间,杨勇和义军的这些事迹,姜母耳朵里都灌满了。

后来,他们一家都投靠了大唐,直到丈夫和儿子与杨勇的义军交兵,她作为一个女流,很多事情她左右不了。当罗艺带着伤痛,费了很大神思才鼓足勇气说出来,让她去敌营换回成儿时,姜母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爽快得令罗艺震惊。

姜母是大家闺秀,自然懂得三纲五常的规矩,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这是绝对不可逆的,否则就是大逆不道。眼前这条路自己没选择的余地,何况这还是皇王圣旨,不能让丈夫为难,背上抗旨的罪名,而且此举还能换回儿子,虽然罗成不是她亲生的,但此举她却能与亲生儿子罗松见面,已经活了一大把年纪了,也与丈夫团聚了,就是死也没什么遗憾了。

因此,老夫人慨然应允。临离京时,罗艺痛如割肉,这是自己原配的结发妻,他和孟氏夫人罗成的生母含泪把姜母送出了京城,那一刻,罗艺的心都碎了,不止是痛心,更多的是对李家父子的不满。

姜母反而安慰了罗艺和孟氏,一路跋涉,终于等到了今天,眼前的姜母一点也没害怕,想到马上要见到自己亲生儿子罗松了,姜母心中有了强烈的渴盼,恨不得马上离开唐营,回到义军的大营,尽管那对她来说是敌营,甚至是一条不归路。

距离这么近,双方的兵将都能相互看清对方的容貌,他们都用审视的目光看着自己的人,再看看敌人,看看有没有异常。

此时的李世民心中雾霾重重,走马换将完全按照杨勇提出的条件进行,他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二换三,这本身就不公平,因此李世民不满意。然而更令他不满意的是,几天前,汉东王刘黑闼给他来了一喜一悲,先是闪电般拿下了衡水,接着又闪电般被杨勇给灭了,三万唐军将士全军覆没,衡水得而复失,这对李世民是个不小的打击。他李世民什么时候吃过这亏。

因此,他和房谋杜断早就议定好了方案,走马换将之后,要给义军点颜色看看。

双方均准备完毕,也没发现什么异常,走马换将就开始了。
首节 上一节 363/79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日小山传奇

下一篇:风雨沧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