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之激情神枪 第304节
罗艺的兵马被杀得大败,罗艺在城头一看痛心不已,这一仗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他真想带兵冲出城去,跟李元霸决战,但是儿子罗成都不是对手,自己这两下子更是白给。罗艺传令罗鸣金收兵之后,闭门不战。罗艺在城中就犯开愁了,正当他束手无策进退两难时,李世民派来了说客,这说客就是房玄龄。
房玄龄劝说罗艺投降,只要他答应,不但能保住儿子的性命,他还能继续当他的幽燕王,罗艺权衡利弊只好答应归顺李世民,并将丁延平那路人马撤回,双方体兵罢战。
李世民大喜将罗成放了,对罗家父子以礼相待,报请李渊奏请皇上之后,对罗艺手下的军队进行了收编,让罗艺仍然为幽燕王,坐镇幽州,派出大将熊飞等协助罗艺镇守幽燕,将丁延平调到并州陪王倍驾,把罗成、姜松、史大奈、史大义等编入李世民的麾下,李渊这样做的目的,明眼人都知道,那就是防止罗艺拥兵自重,故伎重演。
平定幽燕又是李世民的功劳最大,李建成和李秀宁均退居其次,李秀宁当然为有这样的兄弟感到高兴和骄傲,但李建成则不然,看到二弟后来者居上,处处抢自己的彩头,心中隐隐有几丝不安。
第397章 李渊称帝
李渊父子用了近三年的时间,先打败了突厥的侵扰,又打垮了突厥扶植的傀儡刘武周,接着又收降了罗家父子,平定了幽燕,震慑了突厥。到大业十一年的春天,其地盘辽阔程度不次于杨勇,用二十一世纪的地图来说,其领土范围包括甘肃、宁夏、山西、河北北部、北京、天津、辽西等广阔的地域。
有了这样的业绩,私下里李建成、李世民和李秀宁等纷纷劝其老爹称帝,他们的理由是,大隋朝已完了,何必抱残守缺这些年,于公于私,我们老李家也算对得起先帝他们家了。眼下,群雄并起,天朝四分五裂,皇上年幼无知,难当大任,其母后韦妃乃一女流,终究难以服众。急需一位旷世明主力挽狂澜,平定天下,这才是天下苍生之福,这位旷世明主无疑就是父亲您,云云。
他们兄妹说了一罗筐冠冕堂皇的理由,但李渊还是晃脑袋,把很富态的大脸往下一沉,一概回绝。兄妹三人懵了,难道老爹真的视功名利禄如粪土就打算守着这么个小崽子母子一辈子混下去,生是大隋朝的人,死做大隋朝的鬼他不想当皇帝不想皇袍加身,君临天下。
就连李世民脑子也转不过弯了,于是偷偷地找房玄龄和杜如晦商谈,这二人皆是李世民的心腹谋士,他们之间已经到了无话不谈的地步了。
李世民将下人全部打发出去,问这二人。房玄龄和杜如晦相互看了看,房玄龄一笑道:“公子,你还是不了解国公爷啊,国公爷是性情中人,当年跟随老主南征北战,东挡西杀,平南阵,灭北齐,为大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特别是大隋建国以后,国公爷更是对杨家的江山社稷忠心耿耿,鞠躬尽瘁,一句话,国公爷是大隋朝的肱骨之臣,对大隋朝有很深的感情。更何况,他跟先帝还是表亲,哪有侄子抢姑父江山社稷的道理因此,国公爷才拒绝称帝,国公爷高义啊。”
房玄龄一席话,李世民沉默不语,因为房玄龄虽然有意恭维他们父子,但说的却也是至理名言,李世民想了一下又道:“先生,那就没有办法了吗?”
房玄龄想了想道:“办法当然是有,比如说只要皇上主动退位让贤,国家不可一日无君,不管从哪方面论,九五之座宝,非国公爷莫属啊。”
杜如晦接着道:“此计甚妙,只须造些舆论,皇上年幼,相信皇太后是个聪明人,此事不难。”
李世民深以为然,但接下来心里咯噔了一下子,这二人太厉害了,能洞察人的心理,我必须得如此这么办。于是他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摇头拒绝了“房谋杜断。”,然后偷偷地将小舅子长孙无忌叫过来,在耳朵叮嘱了一番,长孙无忌连连点头。
数日之后,皇上莫名其妙地病倒了,数名御医望闻问切之后,个个头摇得像拨浪鼓,皇太后看着刚刚九岁的儿子,病入膏肓,哭成了泪人。
这时有人给皇太后出注意,既然连御医都医治不了,这必然是怪病,建议她到并州专珠寺上香许愿,皇太后方寸已乱,就答应了,当即带着宫娥彩女,坐上凤辇往专珠寺而来。
当皇太后燃上香,虔诚地跪倒地佛像前时,老方丈了尘大师点拨道:“阿弥陀佛,太后,怒小僧直言,皇上这是忧劳成疾,加上受了伤寒,要想保住龙体,只有卸去一切担子,皇上年幼,肩膀尚弱,还承担不了一国之重担。”
皇太后没有不聪明的,否则,也坐不到这个位置。老方丈的这几句话,皇太后如梦方醒,回皇宫即刻下诏,让李渊前去见驾。李渊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到了皇上的病榻前,跪倒磕头,皇上昏迷不醒,皇太后让他免礼平身,将皇上退位赋闲之事说了。
李渊深感意外,赶紧往上磕头拦阻道:“太后不可,渊斗胆进谏,皇上虽然年幼,但乃真命天子,有太后和我们这些老臣倾力相扶,重振大隋指日可待。虽然眼下皇上龙体欠安,但有先帝的庇佑,定然不久就能康复,望陛下和太后收回成命。”
皇太后不一定都是老太太,眼前这位皇太后就是如此,作为九岁孩子的母亲,年龄自不会大,能进到宫里,容貌和资质自然不会差,经老方丈点拨,她早就参透了个中玄机。如今听了李渊的话心里发恨,暗道,你装什么大瓣蒜你早就觊觎我儿的皇位了,表面上忠心耿耿,却暗渡陈仓,这种人太可怕了。我们母子要不这样做,恐怕就不是病重,连性命都没了。
但皇太后仍然面带微笑道:“李爱卿,你敢抗旨吗这可是皇上的意思。”
“臣不敢臣遵旨。”李渊再次磕头,表面唯唯诺诺,有无能为力的惋惜状,但心里早就乐开了花。尽管他不知道其中的原因,他也不想知道,关键是皇上一退位,金殿正中间那把龙椅自己肯定是当仁不让了。
皇上谁不想当啊古往今来,古今中外,再大的英雄,没有人能抵抗得住这一诱惑的,这也算是人性的弱点吧。为了皇袍加身,君临天下,机关算尽,拼得你死我活,手足相残者有之,父子相疑者有之,母子成仇者有之,夫妻反目者有之,别看有的出家了,有的主动让贤了,这都是争夺皇权的一种形式或结局。
李渊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真神,他也有七情六欲,他当然也想荣登九五。但他城府极深,在地方割据势力竞相称帝时,他也有冲动,但没表现出来。如今那个位置在向他招手,一旦坐上去,他就是真命天子,再也不用向别人磕头朝拜了,反过来,别人得向他山呼万岁了,他焉能不高兴。
又一次大朝的时候,皇太后和皇上临朝,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宣布,皇上病重,已经不堪治国理政的重任,决定退位赋闲,让位给文治武功冠绝天下的唐国公李渊。旨意宣读完,文武百官有吃惊的,有在意料之中的,但都齐声高呼:“遵旨。”
第二天,杨侑母子搬进了汾阳,正式养病去了。再后来就没他们母子的消息。
不久李渊称帝了,挑了个良辰吉日正式登基,自称高祖皇帝,改国号为“大唐。”,加封窦氏为皇后。这比历史上记载的大唐王朝整整提前了三年,而且都城也不是在长安,而是并州今山西太原,这都是与历史上唐王朝所不同的,然而,这个大唐最大的不同是与李家父子平分秋色的义勇逍遥王杨勇的存在。
第398章 攻伐杨勇
唐高祖李渊登基后,加封李建成为东宫太子,封女儿李秀宁为平阳公主,封李世民为秦王,封李元霸为赵王,封李元吉为齐王,李渊的其他子女和文官武将皆有封赏。
李渊大封文武百官后,为了让天下苍生感念他的恩德,接着大赦天下。
不过,李渊很快就知道了,自己能早日坐上这个宝座,完全是二儿子李世民的功劳。又是李世民李渊高兴之余,又不无担忧。
这三年来,二儿子李世民后来者居上,并州解围救驾,平刘武周,定幽燕,收降了尉迟恭和罗家父子,威震突厥鞑子,这又暗中布局令自己登基坐殿,李世民的功劳和影响已经远远超过了长子李建成。
尽管李渊自小就喜欢李世民,但现在他有些不高兴了,因为将来继承他的大统的是长子李建成而不是次子李世民。
不可否认,这些年李建成跟着自己南征北战,东挡西杀,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何况在攻西秦、伐李轨、征突厥等等战争中,李建成功不可没,但与李世民比较起来,其文治武功只是第二。大唐的二代君要优中选优的话,当然李世民是首当其冲的。然而李建成是长子,废长立幼,乃取亡之道,远的不说,大隋朝就是活生生的例子,自己决不能重蹈覆辙。
想想这些,李渊很纠结,为什么李建成和李世民的兄弟关系不交换一下然而,别看李渊是一国之君,金口玉言,可以为所欲为,但这件事他说了不算。这是他唯一不称心也是无能为力的地方。
大唐立国之后,扫平地方割据势力,统一天下的事就摆上了日程。大唐元年即公元615年春天,李世民向父皇讨旨,要求带兵出征,完成天下统一大业。
李渊眼珠转了转,找借口谢绝了李世民的请求,将李世民打发走后,却命人把李建成叫到了龙书案前。
李建成成了太子,这些天高兴坏了,那是大唐的雏君,未来的真命天子,李渊授权之后,现在他就可以临朝,处理天下大事,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感受万帮来贺的威武,是地地道道的二号的皇帝。
闻听父皇宣他见驾,李建成不敢怠慢,穿戴整齐后,由太监领着,整冠抖袍跪倒在李渊面前:“儿臣给父皇请安,不知父皇唤孩儿何事。”
李渊看了看风度翩翩却不失英武的长子李建成,让他免礼平身,李建成谢恩后规规矩矩地垂首而立,等候父皇的训示。
别看二人是亲父子,数天前还是一家人,随随便便,亲亲热热,而李渊一旦坐到了那个位置上,就有了质的不同,李建成搬进东宫,也有了质的不同,尽管血缘关系没变,但隋着他们地位和权势的变化,一切都在改变。
李渊看罢大儿子,长叹了一口气道:“建成,我大唐虽然立国了,然四海远未一统。江南的萧铣,江淮的杜伏威,还有盘踞在我们身边的劲敌杨勇,这都是大唐的威胁。另外北方的突厥亡我之心不死,对我们虎视眈眈,还有东北的靺鞨、高句丽等小邦也跃跃欲试,我们的敌人不少哇,可谓是内忧外患,危机四伏。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些忧患当中,对我们威胁最大的就是这个义勇逍遥王,论地盘、论实力,杨勇都不次我大唐,这是我们最大的敌人。因此朕决定,先发制人,对杨勇用兵。”
李渊说到此,看向杨建成。
“父皇圣明,杨勇乃是前朝的余孽,这是民贼,没想到这些年,他靠妖言惑众蛊惑人心却成了气候,究其原因他还是走了运,趁着混乱无人顾及他而四处扩张,我大唐天兵一到,定让此贼化为齑粉,孩儿愿意带队征讨此贼。”李建成施礼道。
李渊点了点头:“朕正有此意,命你为讨逆大将军,征讨杨勇,不得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