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81节
……
褚府,四合院。
褚玉凤的额头上缠满绷带,乍看上去就像个印度阿三。他鼻孔里塞着两团带血的棉花,眼睛肿得只剩下一条细缝,身边还有个侍女在给他用热鸡蛋滚脸。
杜笑山得到消息赶来,一看那模样就想笑,强装出愤慨的表情问:“二爷,是谁干的,老子要弄死他!”
“啊。”褚玉凤凄声痛呼,猛地把侍女推开,大骂道,“他x的,痛死俺了,你会不会伺候人!来人啦,把这贱货卖到窑子去。”
侍女惊恐跪地:“老爷饶命啊!”
杜笑山劝道:“二爷,算了吧,何必跟下人计较。”
“哼。”褚玉凤一脚把侍女踹开,“快给俺滚蛋,罚你三天不准吃饭!”
“谢老爷大恩大德!”侍女砰砰砰磕头,连滚带爬地离开,生怕动作慢了会被卖到窑子里。
杜笑山低声问:“二爷,到底是哪个混蛋吃了熊心豹子胆?敢在太岁头上动土。”
褚玉凤咬牙切齿道:“周赫煊!”
杜笑山愕然:“他那么大胆子?”
“他奶奶个熊,狗x的攀上了张学良的关系,不把俺们褚家放在眼里了。”褚玉凤气道。
杜笑山一听牵扯到张学良,立即劝道:“二爷,还是算了吧,总得给少帅一个面子。”
“放屁,老子要是不弄死他,就不配姓褚!”褚玉凤低声说,“你的手下机灵,派几个人跟着姓周的,随时给我通报消息。”
杜笑山咽了咽口水,问道:“二爷是想……”
“杀了他!”褚玉凤目露凶光。
第六十九章 希望小学
整个八月,战火连绵。
北伐军节节胜利,势如破竹,从湖南一直杀到湖北。
因为北方战场有奉军帮忙,吴佩孚终于能够抽调主力南下。结果还是挡不住,到八月下旬,北伐军顺利攻克岳州,击溃吴佩孚主力部队,兵锋直指武汉三镇。
所谓“唇亡齿寒”,张作霖看到吴佩孚完蛋,他也终于慌了(高兴死了)。在将冯玉祥击退后,张作霖连忙调兵“支援”吴佩孚,褚玉璞、张宗昌等部都去了南边。而张学良等嫡系部队,则留在北方稳定刚打下来的地盘。
九月初,奉军骑兵第十四军军长穆春,在占领区横行霸道、胡作非为,甚至还抢劫了一座庙里的金佛,惹得民怨四起。
张学良奉命前往整肃,穆春手下有个师长叫王永清,听到风声提前埋伏狙击手,只等张学良下车训话时开枪。
当火车到站时,侍卫队长姜化南察觉气氛不对,主动代替张学良下车训话。结果刚走下车梯,姜化南就被一枪命中太阳穴,随即双方展开枪战,张学良所乘专列被打成了筛子。
这些老式军阀桀骜不驯,逼急了连张学良都敢杀,可见奉系内部有多不稳固。如此军队别说打日本人,就是对付北伐军都够呛,战事顺利时尚可,一旦呈现颓势,往往就是兵败如山倒的下场。
战场上的事跟周赫煊没啥关系,他的精力主要放在教育基金会上,九月份希望小学就要正式开课了。
孟小冬回到北平继续学艺,《射雕英雄传》也已经连载完毕,大结局那天《新天津晚报》被疯狂抢购,街头巷尾尽是讨论郭靖、黄蓉的。
《射雕》单行本销量早就超过三万册,版税每月一结,周赫煊共收入8000多元(税后)。励力书局又开始积极筹划编校精装本,甚至还专门请来画师制作插图,这次是准备往全国发售。
希望小学开校前夕,周赫煊还收到《大国崛起》的样书。他翻开一看,顿时哭笑不得。
《大国崛起》正文还不到40万字,可那几位先生作的序,加起来足足有7万余字。陈寅恪、王国维他们还好些,每人序言只写了几千字,最恐怖的是梁启超,竟发来一篇长达4万字的序稿。
周赫煊看完序言瞬间无语,梁启超写的哪是序啊,分明就是一篇史学研究论文。他详细分析了《大国崛起》的作史方法,还提到西方近年来的史学发展方向,称赞周赫煊为当代中国最权威的世界史专家。
梁启超已经不是第一次干这种事了。
六年前,蒋百里写了本《欧洲文艺复兴史》,也邀请梁启超做序。这本书正文才5万字,结果梁启超的序就写了5万字。估计他自己都觉得太长,只好另写一篇短序,把长序改名为《清代学术概论》单独出版。
喜欢打麻将的人,真真是惹不起。
……
9月9日,直隶地区30所希望小学开校。
这些学校中,规模最大的有教员3人,规模最小的仅有教员1人。
不是周赫煊不想搞得大些,而是穷乡僻壤很少有教员愿意去,并且前来就读的学龄儿童也不多。
在广大农村地区,几岁的孩子已经属于劳动力,割草、放牛、喂猪什么都可以做。就算希望小学免学费,还提供营养午餐,家长也不同意送孩子来读书。
特别是女童,更被父母视为赔钱货,送去上学会遭邻里乡亲笑话。
还有,希望小学才刚刚开办,学校里仅有一年级,老师太多也没课教啊。
天津东城郊。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结束,张学良亲自揭牌,牌匾上刻着“希望小学天津第一学校”十个大字。其中“希望小学”四字为张学良手书,另外六个字则是普通的印刷体。
校舍是建在荒地上的几间简陋房屋,墙面为土质结构,窗户开得很大,连玻璃都没有,冬天寒风会咕噜噜地往里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