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抗战之血染山河

抗战之血染山河 第1223节

这让鬼子指挥官渡边寿一显得格外的兴奋,因为只要将他们放在高邮城下,就能集中力量一举歼灭。

鬼子前沿的部队得到了徐徐后退,诱敌深入的命令,他们并没有马上撤离,而是准备交火后再撤。

但是这些守卫在前沿的鬼子发现,游击部队的身影都在他们的射程外的土丘棱线部位,枪声倒是密集,可是就是不冲过来。

这让鬼子兵们很疑惑,游击队不冲过来,这让他们压根就没法撤退啊,一撤岂不是暴露了他们的诱敌深入计划?

很快鬼子就打消了这个疑虑,因为在他们的侧后方向也响起来枪声和爆炸声。

“撤退!”

听到侧后方向响起的枪声和爆炸,前沿的鬼子指挥官终于松了一口气,可以有理由向后撤了。

一向眼睛长在头顶,傲气的不行的鬼子竟然被吓得撤退了,这让游击队的官兵们震惊不已。

他们的佯攻虽然声势弄得很大,但是实际上对鬼子的杀伤却很小,派人渗透绕到鬼子的身后去打,也是为了吓唬鬼子的。

但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鬼子竟然真的被他们吓的撤退了。

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在佯攻鬼子,鬼子其实也不是傻子,鬼子也想引诱他们到高邮城下聚歼。

这就像是两个老辣的猎人一样,都是在互相的算计着。

无论怎么样,那些守在一线战壕里的鬼子面对四周绵密的枪声,还是在烧毁掉一些带不走的物资后向高邮方向撤了。

“狗日的,小鬼子被咱们吓走了,冲上去,动静弄大点,别让鬼子发现咱们的兵力不足。”

游击队的弟兄们以为鬼子是被他们吓的后撤的,所以鬼子撤退,他们必须得追击。

倘若是不追击的话,那就说不过去,不符合逻辑,因为他们是进攻的一方,是要乘胜追击的。

小股小股的游击部队官兵,地方民兵部队都在向高邮的方向追击,追击的前锋部队甚至跑到鬼子撤退的鬼子前边去了。

“砰砰砰......”

“哒哒哒——哒哒哒——”

大量的鬼子和伪军在从各个据点,各个防线上向高邮防线收缩撤退,无数烧毁的杂物烧得是浓烟滚滚。

在这些大量鬼子和伪军撤退的后边,三五成群的游击队官兵正在展开追击。

因此在高邮方向的战场上出现了及其诡异的一幕,那就是数量众多的鬼子和伪军被少量的游击队和民兵追着跑。

伪军倒是撒开脚丫子径直的跑,鬼子还是会妆模作样的抵抗一下。

可是这些追击的游击队官兵为了给小鬼子施加压力,虽然他们明知道自己的兵力很少,但是遇到鬼子的抵抗的时候,还是不得不奋不顾身的扑上去,不然就露馅了。

“轰隆隆!”

这些数量很少的游击队官兵很疯狂,他们已经不是当初的那群乌合之众了,他们是敢抓着四五颗手榴弹就敢向鬼子扑的敢死队。

每一次轰隆的爆炸腾起的耀眼火光中,鬼子的抵抗都会被炸的七零八落,然后继续的向后撤。

鬼子的撤退是假的撤退,他们并不是真的挡不住游击队的进攻,游击队的追击却是真的追击,一路炸过去,竟然将撤退的鬼子炸的损失惨重。

当南线的战场打得天昏地暗的时候,在北线的宝应方向却是诡异的寂静。

各路攻击部队都是从不同的方向朝着宝应进行包围,他们经过整训后,官兵们的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在这样的夜间军事行动中,他们也能够鸦雀无声,没有发出任何暴露的声响。

在苏北常规的游击部队在外围向预定的地域和攻击目标运动的时候,苏北总队麾下的烈焰特战大队的官兵作为尖刀部队,率先了踏入了战区。

烈焰特战大队的官兵现在拢共才三十多人,他们在淮阴的秘密训练基地里训练,这还是新队员第一次出来执行任务。

此次负责参加高邮战斗的烈焰特战大队一共派出了四个特战小队,每一个特战小队六名弟兄。

而韩二所在的第二特战小队负责南边的日伪军的警戒哨的扫除,通讯的切断等任务。

六名烈焰第二特战小队的弟兄脸上涂抹着一道道木炭的伪装色彩,他们身上披着特制的伪装网,眼眸冰冷严峻,浑身散发着一股让人不容忽视的杀气。

在秘密基地内的魔鬼训练下,这些从各营挑选出来的佼佼者已经变成了凶狠的恶狼,他们将会变成鬼子的噩梦。

第二特战小队的弟兄们就像是鬼魅一般朝着宝应的方向潜心,两名走在最前边的弟兄手里拿着的是MP18冲锋枪,也就是中国军队俗称的“花机关枪”。

这是杨凌特意的花钱为烈焰特战大队的弟兄们搞来的冲锋枪,以提高他们的实力。

但是这种冲锋枪打起来太耗费弹药了,虽然威力不错,但是杨凌他们现在压根就负担不起那惊人的弹药消耗,所以只能小规模的配备和烈焰特战大队。

在两名手持冲锋枪的弟兄左右两翼则是手持涂抹了烂泥的军刺的弟兄,负责侧翼的掩护。

而韩二和狙击手李守江则是拿着从鬼子手里缴获的装备了瞄准镜的九七改狙击步枪,落后大约一百多米,为前边的弟兄提供掩护。

正文 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突袭

宝应城外风平浪静,韩二所在的烈焰第二特战小队就像是鬼魅一样悄无声息的朝着前方潜行。

四个浑身裹着厚厚的棉衣的伪军端着枪在一横亘在一座桥上的哨卡上守着,他们是最外围的警戒哨。
首节 上一节 1223/167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着房车回大唐

下一篇:饮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