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后院是唐朝 第175节
而这五天的时间,火枪队终于到了松州城,在武威的安排下驻扎在了西城大营。
“殿下,这又是什么?”望远镜已经让牛进达很惊讶了,这五千人的军队驰援让他很开心,但看到这群士兵不穿盔甲,只是背着一个奇怪的棍子,这让他难以理解。
李愔也不打算现在就告诉他,打仗那天他自然会看到,于是他对牛进达道:“等过几天你会明白的。”
牛进达闻言只得作罢,李愔不说他也不好再问。
应付了牛进达,李愔问武威道:“子弹每人配了多少?”
武威回答道:“桃园的存货都带来了,每人身上也就三十发纸壳子弹而已。”
李愔点了点头,枪容易生产,而子弹难造,这就是热武器面临的问题,所以,没有强大的工业基础根本支撑不起来热武器战争,如果不是李愔从现代进口无缝钢管,只是这五千只枪就足够他生产个三年五载,但是钢管可以取巧,子弹却不能取巧,这纸壳子弹只能一个个生产,也正是因为这个问题李愔觉得把枪给李世民没什么意义,即使把全套技术给他,他也生产不出来,即使能生产出来,高昂的代价也不是如今的唐朝能够承受的。
每人只有三十发子弹这让李愔郁闷了,这样说来,火枪队还是只能在关键的时刻被派上场,否则打完了子弹他们就完全废掉了,他还得依靠这些冷兵器部队。
就在他纠结在什么时候使用火枪队的时候,秦怀玉从外面进来,带给了他一个好消息传来,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布告贴出去了五天终于有人提供了一条从城内通往城外的山间小路。
第一百八十六章 大战前夕
跟着秦怀玉离开军营,李愔在大营的门口见到了前来领赏的人,这是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此时身上还背着一个药篓子,他身后跟着一个六岁的小童,躲在老人身后用胆怯的眼神望着来来往往的士兵,老人的眼神中也含着一丝不安,不敢用正眼去看李愔。
李愔见怪不怪,在这个王权至上的社会,百姓对贵族都是心存畏惧,面对贵族的时候就如同一只绵羊站在狮子面前一样。
“这位老丈,请带我们前去吧。”唐朝前期称呼老人一般都用丈人一词,李愔也是因此叫道。
老人点了点头,只是表情有些犹豫,似是有什么话说一样,李愔顿时明白了,对秦怀玉道:“取十贯钱来给这位丈人。”
十贯钱正是李愔悬赏的数额,秦怀玉闻言小跑着回了大营不一会儿领着十贯黄橙橙的铜钱过来了。
老人见到这些铜钱似是松了口气,对李愔道:“谢殿下。”
“这是你应该得到的。”李愔笑道。
把十贯铜钱放在药篓里,又用草药覆盖起来,老人吃力地背起来,道:“殿下,请跟老朽来。”说罢,老人向东门走去。
李愔心想这走恐怕又得浪费很多时间,于是让秦怀玉叫来三十余骑,让两个士兵一个带着老人,一个带着孩子,他们跟在后面而去。
根据老者的话一行人出了松州城东门又向南走了约十里地停下,老人下了马来指着前面道,“殿下,这就是老朽上山采药的小道,顺着这条小道可以上山。”
李愔顺着老人的手指着的方向看去,在他面前是一个几乎平直的岩壁,岩壁上有一条和从上到下倾斜下来的平行坡道,就像一个紧贴墙壁的楼梯一样。
秦怀玉下马带着士兵先行过去,李愔走到他面前的时候,秦怀玉眉头紧皱,说道:“太危险了,这岩壁至少高五十米,万一掉下去那命就没了。”
李愔深有同感,这个天然通道不仅平滑,而且还非常的狭窄,只有三十公分的宽度,而且石坡和地面几乎成七十度的夹角,一般人根本不敢尝试向上爬,“又窄又陡又滑。”李愔总结道。
听到两人的议论,老者有些紧张,道:“殿下,这小道可以上去,老朽每回上山采药都是从这个小道上去的,肯定没问题,老朽这就爬上去给殿下看看。”
老者的话让李愔脑中灵光一闪,老人长年上山采药肯定是练出了一套爬山的本事,对他来说上山如履平地,但是对这些士兵来说却很困难,既然这样何不让老者拉一根绳子上去,在山上的树木上系上几道,在顺着坡道在下面找个地方也固定起来,这样就可以让士兵顺着绳子上去,也不必害怕会掉下来。
这样想着,李愔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秦怀玉点头同意,打发了士兵回营房拿来绳索,老人也是松了口气,唯恐这群如狼似虎的士兵会把他当成骗子。
士兵们很快回来了,拿来了七八条又长有粗的麻绳,按照李愔的方法,老人拿着麻绳爬到了山顶,然后把麻绳摔在了山崖边的一颗老树上,接着下来又把其他麻绳摔在不同的树上,而李愔和秦怀玉则是把另一端固定在了一个山下的巨石上,这下总算是天斩变通途了。
老人的任务完成背着十贯铜钱乐呵呵的离开了,李愔和秦怀玉则是顺着绳子爬到了山顶。
上了山顶李愔终于是明白什么是山高林密,即使是正午的时间,这山林中也是阴森森地,四处弥漫着一股植物腐朽的味道。
三十个士兵拿出十字弩,拉开弩弦把弩箭放了上去,这种十字弩最适合近距离的遭遇战,就是现在的特种兵在执行任务的时候也是常常使用,绝对是杀人于无声,李愔和秦怀玉也是一个人端着一个劲弩,他们准备先去探探这吐谷浑的攻城器械在什么地方打造的。
顺着老人上山采药的小路,三十余人摸索着向前北走去,一路上李愔都是都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因为他们一行人不只是要提防脚下凸凹不平的山路,还要防备不时从草丛里窜出来的毒蛇,而在这山上更多是在山林间跳来跳去的猴子,而这种猴子还是现在非常珍惜的金丝猴。
一连走了十几里路,李愔和秦怀玉都有些气喘,这山路不同于平地,时不时都要爬高上低,走起来十分吃力,“休息十分钟。”李愔见士兵都有些累了,看了眼手表说道。
得到命令,士兵们都是依靠着树坐了下来,拿起水袋咕咚咕咚喝起水来,秦怀玉拿着一个水袋递给李愔,“这也差不多该到了,来的时候只是往南走了十里地左右。”
“我们是斜着走的,当然路要长一些,不过顶多还有几里路估计就可以看见吐谷浑的大营了。”李愔喝口水说道。
他刚说完,一个士兵突然“哎呦”了一声,原来是一个金丝猴拿着一个绿色的果子扔了下来,不偏不倚砸中了他的脑袋,因为热,这个士兵取下了头盔,这一下可不轻,疼的他直咬牙,周围的士兵都是哄笑起来。
这群猴子一共三十来只,已经跟了李愔一行人两三里地,一直锲而不舍,或许是被士兵身上银晃晃的盔甲吸引了,就是不肯离开,现在看李愔这群人休息,露出了猴性本色。
李愔看了眼那枚已经稀烂的果子,突然觉得有些眼熟,居然是猕猴桃。
那个士兵捂着被砸的地方非常恼怒,端起十字弩就准备干掉那只呲着牙大笑的金丝猴,李愔立刻喝止,猴子这种动物是会记仇的,现在马上就到了吐谷浑的营地,被这群猴子缠住可不是好玩的事情。
“用石头把它们赶走就可以了。”李愔对士兵说道。
士兵们听到李愔的命令,在地上捡起石头便扔向树上的猴子,这群猴子立刻尖叫着逃离了这里。
休息了一会儿,一行人继续向前行进,如同李愔预料的一样,不一会儿他们就从山峰上看到了吐谷浑的大营,在百米高的山峰上,整个吐谷浑大营都在李愔的视野之中,这时他拿起望远镜观察起来,很快都在山脚下找到了正在制作攻城武器的吐谷浑士兵。
李愔把望远镜交给了秦怀玉,给他指明了方向,他这回的任务就是寻找吐谷浑攻城器械的位置,现在终于完成了。
确定了吐谷浑攻城器械的方向,秦怀玉带着人下山到近处观察具体位置,同时在沿路设下标记,以备明天带着军队找回来,而李愔则是呆在山上更具体的把吐谷浑军队的分布情况记录下来,完成了各自的任务,一行人原路返回,在傍晚的时候回到了松州大营。
得知李愔亲自去探查了吐谷浑大营,众人都是为李愔捏了一把汗,“殿下,你这样做太莽撞了,让秦怀玉这小子去就行了,万一你有个闪失,这成都府该怎么办?”牛进达也忍不住说道。
李愔心知自己是没必要跟着去,但他这样做也是为了在军队中树立起自己的形象,虽然他在军队中一直灌输军队要忠于王府的思想,自己也挂职大将军一职,但在基层士兵中留下一个好的口碑也是必要的。
“殿下,这又是什么?”望远镜已经让牛进达很惊讶了,这五千人的军队驰援让他很开心,但看到这群士兵不穿盔甲,只是背着一个奇怪的棍子,这让他难以理解。
李愔也不打算现在就告诉他,打仗那天他自然会看到,于是他对牛进达道:“等过几天你会明白的。”
牛进达闻言只得作罢,李愔不说他也不好再问。
应付了牛进达,李愔问武威道:“子弹每人配了多少?”
武威回答道:“桃园的存货都带来了,每人身上也就三十发纸壳子弹而已。”
李愔点了点头,枪容易生产,而子弹难造,这就是热武器面临的问题,所以,没有强大的工业基础根本支撑不起来热武器战争,如果不是李愔从现代进口无缝钢管,只是这五千只枪就足够他生产个三年五载,但是钢管可以取巧,子弹却不能取巧,这纸壳子弹只能一个个生产,也正是因为这个问题李愔觉得把枪给李世民没什么意义,即使把全套技术给他,他也生产不出来,即使能生产出来,高昂的代价也不是如今的唐朝能够承受的。
每人只有三十发子弹这让李愔郁闷了,这样说来,火枪队还是只能在关键的时刻被派上场,否则打完了子弹他们就完全废掉了,他还得依靠这些冷兵器部队。
就在他纠结在什么时候使用火枪队的时候,秦怀玉从外面进来,带给了他一个好消息传来,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布告贴出去了五天终于有人提供了一条从城内通往城外的山间小路。
第一百八十六章 大战前夕
跟着秦怀玉离开军营,李愔在大营的门口见到了前来领赏的人,这是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此时身上还背着一个药篓子,他身后跟着一个六岁的小童,躲在老人身后用胆怯的眼神望着来来往往的士兵,老人的眼神中也含着一丝不安,不敢用正眼去看李愔。
李愔见怪不怪,在这个王权至上的社会,百姓对贵族都是心存畏惧,面对贵族的时候就如同一只绵羊站在狮子面前一样。
“这位老丈,请带我们前去吧。”唐朝前期称呼老人一般都用丈人一词,李愔也是因此叫道。
老人点了点头,只是表情有些犹豫,似是有什么话说一样,李愔顿时明白了,对秦怀玉道:“取十贯钱来给这位丈人。”
十贯钱正是李愔悬赏的数额,秦怀玉闻言小跑着回了大营不一会儿领着十贯黄橙橙的铜钱过来了。
老人见到这些铜钱似是松了口气,对李愔道:“谢殿下。”
“这是你应该得到的。”李愔笑道。
把十贯铜钱放在药篓里,又用草药覆盖起来,老人吃力地背起来,道:“殿下,请跟老朽来。”说罢,老人向东门走去。
李愔心想这走恐怕又得浪费很多时间,于是让秦怀玉叫来三十余骑,让两个士兵一个带着老人,一个带着孩子,他们跟在后面而去。
根据老者的话一行人出了松州城东门又向南走了约十里地停下,老人下了马来指着前面道,“殿下,这就是老朽上山采药的小道,顺着这条小道可以上山。”
李愔顺着老人的手指着的方向看去,在他面前是一个几乎平直的岩壁,岩壁上有一条和从上到下倾斜下来的平行坡道,就像一个紧贴墙壁的楼梯一样。
秦怀玉下马带着士兵先行过去,李愔走到他面前的时候,秦怀玉眉头紧皱,说道:“太危险了,这岩壁至少高五十米,万一掉下去那命就没了。”
李愔深有同感,这个天然通道不仅平滑,而且还非常的狭窄,只有三十公分的宽度,而且石坡和地面几乎成七十度的夹角,一般人根本不敢尝试向上爬,“又窄又陡又滑。”李愔总结道。
听到两人的议论,老者有些紧张,道:“殿下,这小道可以上去,老朽每回上山采药都是从这个小道上去的,肯定没问题,老朽这就爬上去给殿下看看。”
老者的话让李愔脑中灵光一闪,老人长年上山采药肯定是练出了一套爬山的本事,对他来说上山如履平地,但是对这些士兵来说却很困难,既然这样何不让老者拉一根绳子上去,在山上的树木上系上几道,在顺着坡道在下面找个地方也固定起来,这样就可以让士兵顺着绳子上去,也不必害怕会掉下来。
这样想着,李愔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秦怀玉点头同意,打发了士兵回营房拿来绳索,老人也是松了口气,唯恐这群如狼似虎的士兵会把他当成骗子。
士兵们很快回来了,拿来了七八条又长有粗的麻绳,按照李愔的方法,老人拿着麻绳爬到了山顶,然后把麻绳摔在了山崖边的一颗老树上,接着下来又把其他麻绳摔在不同的树上,而李愔和秦怀玉则是把另一端固定在了一个山下的巨石上,这下总算是天斩变通途了。
老人的任务完成背着十贯铜钱乐呵呵的离开了,李愔和秦怀玉则是顺着绳子爬到了山顶。
上了山顶李愔终于是明白什么是山高林密,即使是正午的时间,这山林中也是阴森森地,四处弥漫着一股植物腐朽的味道。
三十个士兵拿出十字弩,拉开弩弦把弩箭放了上去,这种十字弩最适合近距离的遭遇战,就是现在的特种兵在执行任务的时候也是常常使用,绝对是杀人于无声,李愔和秦怀玉也是一个人端着一个劲弩,他们准备先去探探这吐谷浑的攻城器械在什么地方打造的。
顺着老人上山采药的小路,三十余人摸索着向前北走去,一路上李愔都是都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因为他们一行人不只是要提防脚下凸凹不平的山路,还要防备不时从草丛里窜出来的毒蛇,而在这山上更多是在山林间跳来跳去的猴子,而这种猴子还是现在非常珍惜的金丝猴。
一连走了十几里路,李愔和秦怀玉都有些气喘,这山路不同于平地,时不时都要爬高上低,走起来十分吃力,“休息十分钟。”李愔见士兵都有些累了,看了眼手表说道。
得到命令,士兵们都是依靠着树坐了下来,拿起水袋咕咚咕咚喝起水来,秦怀玉拿着一个水袋递给李愔,“这也差不多该到了,来的时候只是往南走了十里地左右。”
“我们是斜着走的,当然路要长一些,不过顶多还有几里路估计就可以看见吐谷浑的大营了。”李愔喝口水说道。
他刚说完,一个士兵突然“哎呦”了一声,原来是一个金丝猴拿着一个绿色的果子扔了下来,不偏不倚砸中了他的脑袋,因为热,这个士兵取下了头盔,这一下可不轻,疼的他直咬牙,周围的士兵都是哄笑起来。
这群猴子一共三十来只,已经跟了李愔一行人两三里地,一直锲而不舍,或许是被士兵身上银晃晃的盔甲吸引了,就是不肯离开,现在看李愔这群人休息,露出了猴性本色。
李愔看了眼那枚已经稀烂的果子,突然觉得有些眼熟,居然是猕猴桃。
那个士兵捂着被砸的地方非常恼怒,端起十字弩就准备干掉那只呲着牙大笑的金丝猴,李愔立刻喝止,猴子这种动物是会记仇的,现在马上就到了吐谷浑的营地,被这群猴子缠住可不是好玩的事情。
“用石头把它们赶走就可以了。”李愔对士兵说道。
士兵们听到李愔的命令,在地上捡起石头便扔向树上的猴子,这群猴子立刻尖叫着逃离了这里。
休息了一会儿,一行人继续向前行进,如同李愔预料的一样,不一会儿他们就从山峰上看到了吐谷浑的大营,在百米高的山峰上,整个吐谷浑大营都在李愔的视野之中,这时他拿起望远镜观察起来,很快都在山脚下找到了正在制作攻城武器的吐谷浑士兵。
李愔把望远镜交给了秦怀玉,给他指明了方向,他这回的任务就是寻找吐谷浑攻城器械的位置,现在终于完成了。
确定了吐谷浑攻城器械的方向,秦怀玉带着人下山到近处观察具体位置,同时在沿路设下标记,以备明天带着军队找回来,而李愔则是呆在山上更具体的把吐谷浑军队的分布情况记录下来,完成了各自的任务,一行人原路返回,在傍晚的时候回到了松州大营。
得知李愔亲自去探查了吐谷浑大营,众人都是为李愔捏了一把汗,“殿下,你这样做太莽撞了,让秦怀玉这小子去就行了,万一你有个闪失,这成都府该怎么办?”牛进达也忍不住说道。
李愔心知自己是没必要跟着去,但他这样做也是为了在军队中树立起自己的形象,虽然他在军队中一直灌输军队要忠于王府的思想,自己也挂职大将军一职,但在基层士兵中留下一个好的口碑也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