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军神 第890节
关武自责不已,他觉得若是自己没有出去游历,自己父亲也就不会死去。
及至后来,关武无意间从别人口中听说,自己父亲病重的时候,曾经去郑屠那里买过猪肉,没有买到反而被郑屠羞辱一番,而后回到家中没几日便郁郁而终。
关武素来知道自己父亲,乃是一个自尊心极强的人,再加上重病缠身。若果真那个时候遭受郑屠羞辱,很有可能会病上加病。
好在关武也在外面见过世面,并没有武断的前去向郑屠寻仇,反而开始不声不响的暗访起来。
再三打听之下,关武才确定了,郑屠的确在言语之上羞辱过自己父亲。而自己父亲,也的确是被郑屠羞辱过后,没多久便去世了。
了解到其中的隐情,关武顿时怒发冲冠,就气势汹汹的要去找郑屠寻仇。
却不想,郑屠本来也只是无心之举。他根本没想到自己骂了关武父亲,没多久关父就会去世,郑屠为此心中多少有些惶恐。
好在他的事情没有东窗事发,这才渐渐淡忘了此事,继续开门做生意。
然而前段时间关武回乡,并且开始打听他父亲事情的时候,郑屠心中顿时变得七上八下。因为他知道,关武此人可不是一个好惹的主。
当初郑屠在乡中经常得罪人,关武就偷偷教训过郑屠,当时郑屠没敢声张,却也是怀恨在心。
这也是为什么,他当初会羞辱关武父亲了。
既然知道关武在打听当日之事,纵然郑屠没有做什么出格的事情,却也有些忧心忡忡,惧怕关武前来寻仇。有了心病,身体一直健壮的郑屠,居然一病不起。
关武本来去找郑屠寻仇,但是看到他得了重病,就在心中暗暗想到:“我崇尚侠之风范,郑屠此人虽然可恶,如今却是身体抱恙。我若现在杀他,岂不是趁人之危?”
念及于此,关武前去郑屠家中,却是显得有些虎头蛇尾,没做什么事情就退了回去。
郑屠本来以为,关武会将自己殴打一顿,却没想到什么事情也没发生。于是乎,郑屠心病没了,病情顷刻之间就好转了。
又过了两天,郑屠身体已经完全康复,就再次出来摆摊卖肉。
关武见郑屠身体康复,再也压制不下心中的仇恨,当即拿了大刀,就要来杀郑屠报仇。这才有了今日,关武当街杀人,郑屠血溅猪肉摊的事情。
随着乡亲们你一言我一语的披露,已经把事情前因后果全都拼凑了出来。关羽听闻这个年轻人的事迹以后,顿时忍不住暗暗赞叹。
不管是关武为父报仇,还是没有趁着郑屠病重下手,都非常符合这个时代的道德观念。
汉代侠以武犯禁,他们凭借自身的热血与品德,有时候杀人反而会获得偌大的名声。甚至于,还有不少豪门望族,敬重这些人的气节,专门藏匿这样的人物。
特别是因为别人侮辱自己老师、父母、长辈,愤而杀人的例子,不仅能够得到别人的称赞,有时还能得到法律的特赦。
因为汉代注重孝义,他们杀人虽然犯法,初衷却也是为了孝义。故此无论是道德层面,还是法律宣判,对于此事有时候也会酌情减刑。
甚至于,曾经汉章帝时官修的《白虎通义》就有如此记载:子得为父报仇者,臣子于君父,其义,一也。忠臣孝子所以不能已,以恩义不可夺也。
这里将“孝子”与“忠臣”直接画上等号,等于从法律上认可了这种“侠”义式的复仇。这才有了后世“忠臣出自孝门之后”的说法。
这种复仇方式,不仅有了道德上的认可,甚至还有法律上面的保障,这就使得汉代“侠”风大盛。
关羽当时杀了当地作恶的豪强亡命,未尝没有受到这种风气的影响。
哪怕是穿越到这个时代的陈旭,以及他麾下大将典韦,也都被这种风气熏陶,在起事以前,成为了汉末“侠”的一部分。
不管是文昭当时怒杀张其一家,亡命天涯;还是典韦为友杀人,躲进山林。他们的行动,都符合当时的社会风气,以及人们的道德观念。
可以说,这种风气以及精神,几乎已经融入了汉代人们的骨子里面。故此,关羽听到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后,才会对关武刮目相待,大加赞赏。
里魁眼神复杂的看着关武,说道:“你虽然有所苦衷,却也不能触犯官府律法。若人人都像你一样,肆无忌惮的杀人,官府还如何能够保证治下的稳定?”
“你既然做下了这种事情,我自然要向你抓到县衙之中,听侯明廷的审判。”
郑屠侮辱关武父亲有错,却罪不至死;关平为父杀人,得到了人们的敬佩,毕竟触犯了法律。两人之间,到底孰对孰错?
第502章 传统
有汉以来,人们报私仇的观念就非常浓重。那个时候的人不像后世人那样,有时候受辱之后忍气吞声,最多回骂两句。
古代有许多人讲究有仇报仇,有怨抱怨,若是抓到机会,君子隔夜便报仇。这种风气,在汉武帝时期几个著名将军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
西汉名将李广威震匈奴,被匈奴人赠送了“飞将军”的称号,声名赫赫。然而,常胜将军毕竟极其少见,李广也有战败的时候。
元光六年,汉武帝派遣李广、卫青等人领兵四万与匈奴交战。结果李广兵败被俘,他在被押往匈奴单于的路上用计逃了回来。
由于李广兵败,麾下士卒损失惨重,并且他本人也被匈奴人俘虏,乃是奇耻大辱。按照汉律,李广当斩。
好在当时由于国库空虚,汉武帝为了收刮钱财,就下令被判死刑之人,可以拿钱财赎命。李广也正是因此,才得以上交钱财免了自己的死罪。
饶是如此,李广也被贬为了一介平民。
转眼之间,李广已在家赋闲了几年,他与前颍阴侯的孙子,一起隐居在蓝田南山射猎。
有天夜间,李广带领一名骑从出去,在乡下与人饮酒。回来的时候,李广两人走到了霸陵驿亭,正巧碰到喝醉了的霸陵尉。
霸陵尉见到李广两人在夜间行走,当即呵斥李广禁止他们通行。李广的骑从不忿,说道:“这是前任李将军。”
霸陵尉官职虽然不高,却仗着酒劲说道:“现任将军尚且不能夜行,何况前任的呢!”
按照汉律来讲,的确有禁宵的条例,任何人不能随意在夜间行走。
及至后来,关武无意间从别人口中听说,自己父亲病重的时候,曾经去郑屠那里买过猪肉,没有买到反而被郑屠羞辱一番,而后回到家中没几日便郁郁而终。
关武素来知道自己父亲,乃是一个自尊心极强的人,再加上重病缠身。若果真那个时候遭受郑屠羞辱,很有可能会病上加病。
好在关武也在外面见过世面,并没有武断的前去向郑屠寻仇,反而开始不声不响的暗访起来。
再三打听之下,关武才确定了,郑屠的确在言语之上羞辱过自己父亲。而自己父亲,也的确是被郑屠羞辱过后,没多久便去世了。
了解到其中的隐情,关武顿时怒发冲冠,就气势汹汹的要去找郑屠寻仇。
却不想,郑屠本来也只是无心之举。他根本没想到自己骂了关武父亲,没多久关父就会去世,郑屠为此心中多少有些惶恐。
好在他的事情没有东窗事发,这才渐渐淡忘了此事,继续开门做生意。
然而前段时间关武回乡,并且开始打听他父亲事情的时候,郑屠心中顿时变得七上八下。因为他知道,关武此人可不是一个好惹的主。
当初郑屠在乡中经常得罪人,关武就偷偷教训过郑屠,当时郑屠没敢声张,却也是怀恨在心。
这也是为什么,他当初会羞辱关武父亲了。
既然知道关武在打听当日之事,纵然郑屠没有做什么出格的事情,却也有些忧心忡忡,惧怕关武前来寻仇。有了心病,身体一直健壮的郑屠,居然一病不起。
关武本来去找郑屠寻仇,但是看到他得了重病,就在心中暗暗想到:“我崇尚侠之风范,郑屠此人虽然可恶,如今却是身体抱恙。我若现在杀他,岂不是趁人之危?”
念及于此,关武前去郑屠家中,却是显得有些虎头蛇尾,没做什么事情就退了回去。
郑屠本来以为,关武会将自己殴打一顿,却没想到什么事情也没发生。于是乎,郑屠心病没了,病情顷刻之间就好转了。
又过了两天,郑屠身体已经完全康复,就再次出来摆摊卖肉。
关武见郑屠身体康复,再也压制不下心中的仇恨,当即拿了大刀,就要来杀郑屠报仇。这才有了今日,关武当街杀人,郑屠血溅猪肉摊的事情。
随着乡亲们你一言我一语的披露,已经把事情前因后果全都拼凑了出来。关羽听闻这个年轻人的事迹以后,顿时忍不住暗暗赞叹。
不管是关武为父报仇,还是没有趁着郑屠病重下手,都非常符合这个时代的道德观念。
汉代侠以武犯禁,他们凭借自身的热血与品德,有时候杀人反而会获得偌大的名声。甚至于,还有不少豪门望族,敬重这些人的气节,专门藏匿这样的人物。
特别是因为别人侮辱自己老师、父母、长辈,愤而杀人的例子,不仅能够得到别人的称赞,有时还能得到法律的特赦。
因为汉代注重孝义,他们杀人虽然犯法,初衷却也是为了孝义。故此无论是道德层面,还是法律宣判,对于此事有时候也会酌情减刑。
甚至于,曾经汉章帝时官修的《白虎通义》就有如此记载:子得为父报仇者,臣子于君父,其义,一也。忠臣孝子所以不能已,以恩义不可夺也。
这里将“孝子”与“忠臣”直接画上等号,等于从法律上认可了这种“侠”义式的复仇。这才有了后世“忠臣出自孝门之后”的说法。
这种复仇方式,不仅有了道德上的认可,甚至还有法律上面的保障,这就使得汉代“侠”风大盛。
关羽当时杀了当地作恶的豪强亡命,未尝没有受到这种风气的影响。
哪怕是穿越到这个时代的陈旭,以及他麾下大将典韦,也都被这种风气熏陶,在起事以前,成为了汉末“侠”的一部分。
不管是文昭当时怒杀张其一家,亡命天涯;还是典韦为友杀人,躲进山林。他们的行动,都符合当时的社会风气,以及人们的道德观念。
可以说,这种风气以及精神,几乎已经融入了汉代人们的骨子里面。故此,关羽听到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后,才会对关武刮目相待,大加赞赏。
里魁眼神复杂的看着关武,说道:“你虽然有所苦衷,却也不能触犯官府律法。若人人都像你一样,肆无忌惮的杀人,官府还如何能够保证治下的稳定?”
“你既然做下了这种事情,我自然要向你抓到县衙之中,听侯明廷的审判。”
郑屠侮辱关武父亲有错,却罪不至死;关平为父杀人,得到了人们的敬佩,毕竟触犯了法律。两人之间,到底孰对孰错?
第502章 传统
有汉以来,人们报私仇的观念就非常浓重。那个时候的人不像后世人那样,有时候受辱之后忍气吞声,最多回骂两句。
古代有许多人讲究有仇报仇,有怨抱怨,若是抓到机会,君子隔夜便报仇。这种风气,在汉武帝时期几个著名将军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
西汉名将李广威震匈奴,被匈奴人赠送了“飞将军”的称号,声名赫赫。然而,常胜将军毕竟极其少见,李广也有战败的时候。
元光六年,汉武帝派遣李广、卫青等人领兵四万与匈奴交战。结果李广兵败被俘,他在被押往匈奴单于的路上用计逃了回来。
由于李广兵败,麾下士卒损失惨重,并且他本人也被匈奴人俘虏,乃是奇耻大辱。按照汉律,李广当斩。
好在当时由于国库空虚,汉武帝为了收刮钱财,就下令被判死刑之人,可以拿钱财赎命。李广也正是因此,才得以上交钱财免了自己的死罪。
饶是如此,李广也被贬为了一介平民。
转眼之间,李广已在家赋闲了几年,他与前颍阴侯的孙子,一起隐居在蓝田南山射猎。
有天夜间,李广带领一名骑从出去,在乡下与人饮酒。回来的时候,李广两人走到了霸陵驿亭,正巧碰到喝醉了的霸陵尉。
霸陵尉见到李广两人在夜间行走,当即呵斥李广禁止他们通行。李广的骑从不忿,说道:“这是前任李将军。”
霸陵尉官职虽然不高,却仗着酒劲说道:“现任将军尚且不能夜行,何况前任的呢!”
按照汉律来讲,的确有禁宵的条例,任何人不能随意在夜间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