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军神

三国军神 第135节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李儒满腹才华却无处施展,只有董卓这个粗鄙武夫看中。伯乐相中了千里马,千里马又怎么会不以死相报?

  所以,历史上的李儒,可以说是对董卓尽心尽力,为了董卓能够站在权力的巅峰,不惜背负一世骂名。

  谋士分很多种类型,有善于军事的如张良,有善于筹集钱粮的如萧何。而李儒这一类谋臣,则是善于勾心斗角的谋略,有如陈平。

  这类谋士不仅计谋阴狠,而且善于明哲保身。

  历史上,后来的董卓,由于大权在握,就开始不听李儒之言,最后落得一个身死的下场。

  但是历史对于李儒的记载,却说他最后不知所踪,并非像演义中记载的那样,被自家家奴绑来献给吕布。

  董卓部下击败吕布,挟持献帝以后,李傕还推举过李儒为侍中,但被汉献帝拒绝。等到李傕被曹操击败,李儒就不知所踪。

  李儒曾助纣为虐,更是毒杀前任皇帝、皇妃,可谓是恶贯满盈,被天下人唾弃。

  他深知,在众人没有明目张胆的举兵造反之前,无论哪路诸侯抓住了他,都会要了他的性命。所以,他才会隐姓埋名,消失在众人视野之中。

  三国时期的谋士,得以善终的并不多。然而如同李儒这般阴狠,工于心计的谋士,却往往懂得明哲保身。

  贾诩、程昱、李儒,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却说威县大帐之中,李儒排众而出,来到地图面前,缓缓说道:“下策,派兵劫掠威县内外,裹挟百姓进城。死守城池,静待皇甫将军援军。”

  众人闻言,都是不解,问道:“军中粮草,不足十日之用。就算能够劫掠一些粮草,亦不能支撑半月。依照路程来看,皇甫将军要一月以后才能到达,那时我等岂不都要被饿死?”

  李儒脸上露诡异的笑容,说道:“皇甫将军乃世之名将,深知兵贵神速。他若是倍道而行,半月可至。若我军粮草耗尽,仍可杀人就食,熬到皇甫将军前来,易如反掌。”

  李儒的话,风淡云轻,却让众人浑身发冷。“杀人就食”,哪怕残暴如董卓,若非逼不得已,也不愿如此行事。

  摇了摇头,董卓问道:“中策所谓何计?”

  “中策,命令其余官兵死守威县,主公直接带着帐下心腹,以及西凉儿郎从丘县突围。”

  “黄巾军占据丘县,我们可能很难攻下这座城池。但是,若只是绕过这座县城了,却是轻而易举。”

  李儒的每一个策略,都是如此惊人。

  这条计策,是要抛弃其余数万官兵,只保存董卓手下的实力。

  官兵若是想要全部离开威县,广宗黄巾军绝对不会坐视不理。

  官兵执意撤退的话,先不说董卓又会多了一个弃城而逃的罪名。若是张角在后面追击,官兵很有可能会迎来一个大溃败。

  所以说,使用中策,那些被留在威县的官兵,就会成为弃子,成为吸引广宗黄巾军的诱饵。

  犹豫了一下,董卓问道:“让这些官兵死守威县,他们会答应吗?”

  李儒哈哈大笑,说道:“此事何难,只需告诉他们,主公将亲自带领本部人马,前去攻打丘县即可。”

  董卓闻言,脸上这才露出了笑容。他帐下的其他将官,看向李儒的眼神,却变得畏惧起来。

  这人虽是一介儒士,却心狠手辣若斯。动动嘴皮子,就决定了数万人的生死,真是可怕的人!以后若无必要,绝对不能招惹此人。

  这条计策,董卓还觉得可以接受。

  反正他现在一败再败,注定会被朝廷责罚,根本不用再考虑镇压黄巾的事。而是思考如何保存自己的实力,而后买通十常侍,为自己洗脱罪名。

  他仍不死心,继续问道:“上策是何计?”

  闻言,李儒脸色一肃,说道:“上策,兵分三路。一路驻扎威县,拖住广宗黄巾。而后派出第二路人马,大张旗鼓前去攻打丘县。”

  “如此,丘县黄巾兵力不足,必然震动。他们以为曲周有漳水天险,易守难攻,必会麻痹大意,而后从曲周调遣黄巾支援丘县。”

  “我们再用‘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派遣精锐之士,奔袭曲周。”

  话毕,李儒一指地图上的曲周城,脸上满是狂热。他喜欢这样指点江山的感觉,更喜欢看到因为自己的计策,而改变整个战场的胜负。

  考虑了一会,董卓摇了摇头,说道:“黄巾军中,亦不乏智谋之士。这条计策虽然可能成功,却有风险。”

  “先不说能否迷惑黄巾军,让他们把大部分兵力都调到丘县。哪怕他们果真如此,漳水易守难攻,恐怕也难以渡过。”

  李儒张了张嘴,终究是没有说什么。

  其实,只要黄巾军被官兵迷惑住了,官兵大可晚上偷偷来到漳河,伐木渡河,而非直接夺取漳河桥梁。

  李儒了解董卓,知道一旦他下定决心,就不会更改,所以不再劝说。

  董卓看着帐下的心腹众人,说道:“我意采纳文优所献的中策,尔等可有异议?”

  能够保全性命,他们自然不会反对,都齐声应诺。

第83章 流言四起

  李儒提出三策之前,他早就料到董卓的选择。但是,他心中仍然抱有一丝期待。

  如今幻想破灭,他也无话可说。
首节 上一节 135/18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明末边军一小兵

下一篇:我家后院是唐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