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阀治世 第581节
而传统的地主,那是明王朝的拥护者,并且占据了大量的生产资料,帝国的政策就是打压旧地主。
只是这种打压是有原则的,在没有抓到把柄前,不能刻意的进行打压,不过一旦抓到把柄,马上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升华,主要的处罚手段就是没收土地。
土地价格不断下跌,有的地方的地价甚至降低到了一亩五块银元,帝国通过三个方面降低地价。
一个是农业税改革,地主必须出让土地,否则就会被收取高额农业税,在众多地主出手土地的过程中,地价开始下跌。
第二个是帝国规定地主在收取地租时,不得超出每亩20斤粮食,如此微薄的税收,就算有一万亩地,收上来的粮食以每石一块银元的价格卖出去,也才一千多块银元的收入,连税都不够扣。
第三个是帝国正在不断向海外移民,佃户变少了。
特别是第二条,让那些依靠佃农交租的地主没有了任何利润。这一条政策,是赵岩为了把那些寄生在佃农身上的地主剔除才制定的。
赵岩其实并不反对兼并,因为兼并会导致更专业的生产方式出现,但绝对不是那种转手租出去的兼并,那种兼并只能说是寄生,例如将一万亩土地租给许多户佃农,这些佃农之间又没有资本,更不会在租用的土地上投入太多的资金,生产力虽然会有发展,但绝对是发展缓慢的。
而那种请长工来经营的地主才是赵岩欢迎的,因为他们自己经营土地,会在土地上投入资金来强化生产力,走向专业的生产路线。
至于移民方面,赵岩在今年停下了移民的脚步,只是鼓励个人进行移民,帝国分摊路费,去殖民地就分田产的政策也停止了。
两亿人口在本土显得很少,特别是在西、北方向的疆域扩大后,人口就显得更少了。
年初赵岩与帝国高层商议之后,决定将南洋、澳洲、美洲建设成土地储备地区,即除了开发部分经济效益极高的地区外,不再对这些地区进行开发。
同时帝国应在这些地区施行彻底的扩张,将这些地区的土著彻底清理干净,最好让这些地区变为无人区。
南洋、澳洲、美洲的80%地区将成为帝国未来的储备生存空间,殖民方向将转移到印度和欧洲。
这主要是赵岩反思了发展路线后制定下的。
赵岩想的是,帝国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扩张,再扩张,让汉人遍布全球吗?发展,再发展,向后世的中国一样只重视经济吗?
这些都是不正确的路线。
扩张是需要的,而且需要将一切敌人都扼杀在摇篮中,但不能胡乱的糟蹋地球啊一旦已经进入工业时代的汉族分布到了世界各地,那么就会演变成后世那样,到处都是环境污染,大量生物灭绝。
同时人口一旦过多,人均占有的资源自然也就少了。汉族的人口也是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的,赵岩觉得十亿就是分界线,七八亿人应该是理想状态。
赵岩想的主要还是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有土地储备,储备的生存空间中不能被任何种族所染指。当帝国有了足够的发展,对污染的控制有了一定能力,同时人口实在过多时,就可以再考虑使用储备土地。
殖民方面,则是征服印度、包括沙俄在内的欧洲各国,在那里建立殖民地,消除一切对帝国有潜在威胁的国家。并靠压榨印度、欧洲以让帝国富足。
而彻底征服印度和欧洲前,则是向他们倾销商品,给与帝国工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就这样帝国定下了大致的发展路线。
在这样的大方向下,今年帝国已经取消了南洋、澳洲、美洲地区的土地发放,但并不禁止个人的移民,帝国还是会给个人支付路费。同时内阁已经派出人手,打算开始划定储备区。
储备区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只要划下足够大的保留区,大汉民族就有足够的退路。
今年的重要发展方向还是在国内,同时帝国今年也没有足够的财力去全面扩张,除了在南洋清剿土著不需要花费多少财力外,西进和南扩也照常进行。
西进就是向西域、沙俄方向扩张,南扩就是在中南半岛上的扩张,所面对的敌人实力都不强,以装备了先进武器的帝**队来说,战斗强度很弱小,同样花不了多少军费。
西线因为离本土太远,补给不是那么容易,在修筑铁路的同时,也在鼓励移民,依旧保留着免费分配土地的政策。
而在帝国内部,土地调控已经到了关键时刻。
在土地价格猛降的同时,帝国扶持的新地主正在快速扩张。而以公司模式经营的农业公司在这次扩张中所向披靡,大量吞并土地。
这些公司不是单个人或者几个人的,而是将股份稀释出去吸纳大量资金,然后迅速吞并南方的土地。
在这些农业公司扩张的背后,却是赵岩在暗中操纵。春节期间赵岩私下接见了数十名商人,赵岩与他们详谈了很久。
很快这些商人在赵岩的指导下开始了土地兼并,一个个占地上百万亩的农业公司不断涌现。
不过这些农业公司的占地最高也就只有百万亩,再高就没有了。这些农业公司当扩张到百万亩这个界限后就停止了下来,同时这些公司的股东都非常多,股份最多的董事长,分摊一下也只有上万亩土地,而董事长下面,最多也只有五千亩。
这些农业公司还在不断的形成,因为赵岩养了一群听话的狗。他所扶持的商人阶级即支持他,也被他驯得十分听话。
他们成立了农业公司,每一个突破百万亩的界限,同时也没有一个人的股份能分摊到超过万亩土地的收益。
赵岩支持土地兼并,但必须是一种有着专业管理,又不兼并过头的兼并,以公司的模式最为适合。
这些农业公司将聘请登莱农业大学的管理团队对公司进行管理,而这些管理团队并不算是公务员,而是登莱农业大学给私人公司培养出的管理人才,这些管理人才读了这么多年的农业管理,有着当前最精密、合理的管理方式,也掌握了最专业的生产技术。
管理团队还在不断的培养出来,这些管理人才拿着高薪,若是经营不好农业公司的产业,则会被股东解雇,再聘用新的管理人员。再则董事会不参与直接管理,这些农业公司都将由登莱农业大学毕业的管理人员进行经营,那些股东在家里等分红和时常监督一下就行了。
同时这些农业公司有个特殊的股东,那就是赵岩,他也在其中参杂了一股,持有股份和董事长持平。
赵岩的财产与帝国的财产已经分离开了,不过帝国得到的奇珍异宝、古玩字画,其中的精品悉数都归皇室收藏,同时帝国每月向他支付五千银元的薪水。
目前赵岩的资产,少说有两千万银元,因为帝国商业部的各个垄断企业中,赵岩占了10%的股份,而赵全手上也有5%的股份。
赵全到现在连继承人都没找,这5%未来也是赵岩的。
帝国商业部的资产,算上不动产以及各种价值,两亿银元的资产是最少的。
这两千万两资产中,赵岩手上还有一大堆的奇珍异宝,古玩字画未算入其中。当然这两千万两资产能动用的只有三百多万两。
只是这种打压是有原则的,在没有抓到把柄前,不能刻意的进行打压,不过一旦抓到把柄,马上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升华,主要的处罚手段就是没收土地。
土地价格不断下跌,有的地方的地价甚至降低到了一亩五块银元,帝国通过三个方面降低地价。
一个是农业税改革,地主必须出让土地,否则就会被收取高额农业税,在众多地主出手土地的过程中,地价开始下跌。
第二个是帝国规定地主在收取地租时,不得超出每亩20斤粮食,如此微薄的税收,就算有一万亩地,收上来的粮食以每石一块银元的价格卖出去,也才一千多块银元的收入,连税都不够扣。
第三个是帝国正在不断向海外移民,佃户变少了。
特别是第二条,让那些依靠佃农交租的地主没有了任何利润。这一条政策,是赵岩为了把那些寄生在佃农身上的地主剔除才制定的。
赵岩其实并不反对兼并,因为兼并会导致更专业的生产方式出现,但绝对不是那种转手租出去的兼并,那种兼并只能说是寄生,例如将一万亩土地租给许多户佃农,这些佃农之间又没有资本,更不会在租用的土地上投入太多的资金,生产力虽然会有发展,但绝对是发展缓慢的。
而那种请长工来经营的地主才是赵岩欢迎的,因为他们自己经营土地,会在土地上投入资金来强化生产力,走向专业的生产路线。
至于移民方面,赵岩在今年停下了移民的脚步,只是鼓励个人进行移民,帝国分摊路费,去殖民地就分田产的政策也停止了。
两亿人口在本土显得很少,特别是在西、北方向的疆域扩大后,人口就显得更少了。
年初赵岩与帝国高层商议之后,决定将南洋、澳洲、美洲建设成土地储备地区,即除了开发部分经济效益极高的地区外,不再对这些地区进行开发。
同时帝国应在这些地区施行彻底的扩张,将这些地区的土著彻底清理干净,最好让这些地区变为无人区。
南洋、澳洲、美洲的80%地区将成为帝国未来的储备生存空间,殖民方向将转移到印度和欧洲。
这主要是赵岩反思了发展路线后制定下的。
赵岩想的是,帝国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扩张,再扩张,让汉人遍布全球吗?发展,再发展,向后世的中国一样只重视经济吗?
这些都是不正确的路线。
扩张是需要的,而且需要将一切敌人都扼杀在摇篮中,但不能胡乱的糟蹋地球啊一旦已经进入工业时代的汉族分布到了世界各地,那么就会演变成后世那样,到处都是环境污染,大量生物灭绝。
同时人口一旦过多,人均占有的资源自然也就少了。汉族的人口也是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的,赵岩觉得十亿就是分界线,七八亿人应该是理想状态。
赵岩想的主要还是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有土地储备,储备的生存空间中不能被任何种族所染指。当帝国有了足够的发展,对污染的控制有了一定能力,同时人口实在过多时,就可以再考虑使用储备土地。
殖民方面,则是征服印度、包括沙俄在内的欧洲各国,在那里建立殖民地,消除一切对帝国有潜在威胁的国家。并靠压榨印度、欧洲以让帝国富足。
而彻底征服印度和欧洲前,则是向他们倾销商品,给与帝国工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就这样帝国定下了大致的发展路线。
在这样的大方向下,今年帝国已经取消了南洋、澳洲、美洲地区的土地发放,但并不禁止个人的移民,帝国还是会给个人支付路费。同时内阁已经派出人手,打算开始划定储备区。
储备区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只要划下足够大的保留区,大汉民族就有足够的退路。
今年的重要发展方向还是在国内,同时帝国今年也没有足够的财力去全面扩张,除了在南洋清剿土著不需要花费多少财力外,西进和南扩也照常进行。
西进就是向西域、沙俄方向扩张,南扩就是在中南半岛上的扩张,所面对的敌人实力都不强,以装备了先进武器的帝**队来说,战斗强度很弱小,同样花不了多少军费。
西线因为离本土太远,补给不是那么容易,在修筑铁路的同时,也在鼓励移民,依旧保留着免费分配土地的政策。
而在帝国内部,土地调控已经到了关键时刻。
在土地价格猛降的同时,帝国扶持的新地主正在快速扩张。而以公司模式经营的农业公司在这次扩张中所向披靡,大量吞并土地。
这些公司不是单个人或者几个人的,而是将股份稀释出去吸纳大量资金,然后迅速吞并南方的土地。
在这些农业公司扩张的背后,却是赵岩在暗中操纵。春节期间赵岩私下接见了数十名商人,赵岩与他们详谈了很久。
很快这些商人在赵岩的指导下开始了土地兼并,一个个占地上百万亩的农业公司不断涌现。
不过这些农业公司的占地最高也就只有百万亩,再高就没有了。这些农业公司当扩张到百万亩这个界限后就停止了下来,同时这些公司的股东都非常多,股份最多的董事长,分摊一下也只有上万亩土地,而董事长下面,最多也只有五千亩。
这些农业公司还在不断的形成,因为赵岩养了一群听话的狗。他所扶持的商人阶级即支持他,也被他驯得十分听话。
他们成立了农业公司,每一个突破百万亩的界限,同时也没有一个人的股份能分摊到超过万亩土地的收益。
赵岩支持土地兼并,但必须是一种有着专业管理,又不兼并过头的兼并,以公司的模式最为适合。
这些农业公司将聘请登莱农业大学的管理团队对公司进行管理,而这些管理团队并不算是公务员,而是登莱农业大学给私人公司培养出的管理人才,这些管理人才读了这么多年的农业管理,有着当前最精密、合理的管理方式,也掌握了最专业的生产技术。
管理团队还在不断的培养出来,这些管理人才拿着高薪,若是经营不好农业公司的产业,则会被股东解雇,再聘用新的管理人员。再则董事会不参与直接管理,这些农业公司都将由登莱农业大学毕业的管理人员进行经营,那些股东在家里等分红和时常监督一下就行了。
同时这些农业公司有个特殊的股东,那就是赵岩,他也在其中参杂了一股,持有股份和董事长持平。
赵岩的财产与帝国的财产已经分离开了,不过帝国得到的奇珍异宝、古玩字画,其中的精品悉数都归皇室收藏,同时帝国每月向他支付五千银元的薪水。
目前赵岩的资产,少说有两千万银元,因为帝国商业部的各个垄断企业中,赵岩占了10%的股份,而赵全手上也有5%的股份。
赵全到现在连继承人都没找,这5%未来也是赵岩的。
帝国商业部的资产,算上不动产以及各种价值,两亿银元的资产是最少的。
这两千万两资产中,赵岩手上还有一大堆的奇珍异宝,古玩字画未算入其中。当然这两千万两资产能动用的只有三百多万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