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阀治世 第350节
而贩卖行业则是大明的传统商业模式,这样的商业模式运作,可谓是娴熟无比,杨嗣昌所接触了几个江浙大商后,很快想到了一个发财的好路子。
那便是操纵市场
皇商的招牌一打出来,那些大商自然是趋之若鹜,只要将这些雄厚的资本聚合,便能产生巨大的能量,操纵物价。
崇祯听了后不断点头,孙传庭在一旁听了心惊,若按杨嗣昌这般,岂不是与民争利?而且用的不是一般的手段。
什么与民争利,崇祯现在可管不了那么多。
他只要足够的军费。
反正行政权已经不在他手中了,他只管把手中的兵马经营好,有了兵马,就能夺回行政权。
……
赵岩直接从陆路撤退,山东的商船已经从大沽口撤离,全都被调往日本运输财物,十月下旬时,赵岩回到了山东。
山东已经完成秋收,今年的秋收还算不错,山东并未遭受什么灾害。
山东的灾害主要还是入春时的干旱问题,不过这个年代的河流水量及地下水十分充沛,在各种水利措施下,春天并未出现什么问题。
秋收主要收获的是红薯、大豆、玉米,而辽东则是收获土豆、玉米、大豆等作物,邯郸与山东一般,颍州则是水稻及红薯。
今年夏收时,小麦亩产平均都超过了一石,在略微粗放的种植下,能达到这样的产量,绝对是大丰收。
秋收时的红薯产量更大,今年频繁用兵,再加上不断招募百姓前来山东,导致粮食的需求量大增,因此也扩大了红薯的种植面积。
此时山东各地,都在加工红薯粉干,这东西很多人都已经吃到腻味了。但还是要大量的加工,目前粮食只怕少,不怕多
今年预计将在各地储备红薯粉干一千万石左右,这一千万石红薯粉干将作为储备所用,不进行市场流通,只是用来应急用。
青州则没什么粮食产出,产出的粮食只够青州境内自给,但整个青州,已经有三十万匹役用骡、马正在饲养。
同时有八万头军用母马在青州饲养,每年可以产出军马八万头,而母马大概占一半,也就可以增加四万匹战马。同时母马增加,产出的战马数量也将逐年扩大。
今年能够出栏的战马只有一万头左右,这也就意味着,赵岩的骑兵数量,可以增加到三万左右。
军马的培育已经用上了遗传学,经过登莱科技院和登莱科技大学的不断研究,已经逐渐形成了完善的马匹**制度。
同时马场正在用美洲舰队带回的欧洲种马对战马的品质进行提升,第一批杂交种已经出来了,不过目前还没有什么结果,得等到那些杂交种长大后在进行观察。
赵岩撤军回山东,每到一地,迎接的士绅、商人总是很多,赵岩策马在官道上行进时,看到西三府的管道旁皆是棉花。
这个时节的棉花,已经进入最后一道的采摘了,许多棉农都在地里忙着采摘棉花,然后卖给赵岩的纺织厂。
赵岩路上叫来一个在东昌府收购棉花的纺织厂员工,询问今年山东的棉花产量。
那名纺织厂员工报告说,今年的西三府棉花已经收上去了七百万担,最后一道棉花采摘下来后,预计将达到八百万担。
西三府的棉花产量可谓是一路飙升,西三府的地主、商人都在疯狂的开发西三府的土地,加上赵岩开始在西三府修缮水利,使得很多土地都能种植棉花。
再加上剥棉籽的方法改善后,一直制约着棉花种植面积的最大问题也已经解决,棉花产量这才一路飙升。
从最初的四百万石,飙升到了八百万石。
同时河南东部的棉花产地,今年也收到了五百万石棉花。现在大明的纺织业被赵岩的纺织厂挤压得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今年在商品棉的收购上,几乎没有什么人和赵岩的纺织厂竞争。
整个大明的商品棉产地,大抵也就集中在山东西部、河南东部的‘黄金三角洲’地带,这里产出的商品棉,占大明的七层以上。
南方的棉花产量虽然也不错,但很多都是小规模的种植,是以家庭手工作坊为主的种植方式。
今年的棉花产量很高,因此赵岩的纺织厂已经不在南方收购棉花了,大明中部的商品棉已经足够了。
虽然在今年,纺织厂的资本已经滚到了两千万两的恐怖规模,然而依旧无法应对这样大规模的棉花收购。
赵岩的纺织厂在棉花收购上与正常的纺织厂不同,别的纺织厂是收购已经将棉籽剥离好的的棉花,所以这样一来,并非棉花产出后就有棉花收购,而是全年都有棉花收购,所以资金比较好流转。
而目前棉籽剥离技术只有山东掌握,一时还未传播到其他省份,所以在这方面的优势也被赵岩用到了棉花抢购方面。
为了打击南方的纺织业,赵岩一贯让纺织厂棉花成熟后直接收上来,这导致资金需要一次性的大量付出,然后再慢慢的回转。
因此今年纺织厂的资金还是缺乏,一千三百万担的棉花,每担收购价二两五钱,就需要三千二百五十万两白银,加上其他费用,需要三千五百万两左右,之前纺织厂已经向银行贷款了五百万两,但还是不够。
因此纺织厂再次向银行贷款了一千万两。
赵岩的登莱银行发展更加迅猛,至少在河南东部、山东西部,那些种植棉花的大地主都是将盈利存在银行之中。
现在登莱银行的存款已经超出三千万两,有足够的资金贷给纺织厂。
总的来说,因为没有竞争的压力,再加上赵岩的纺织厂承揽了棉籽剥离的工序,因此棉价较低,每担只有二两五钱的售价,相比之前低了许多,但纺织厂和种植户间,都得到比以往更高的利润。
死的则是那些原本的棉纱、纺织作坊。
赵岩路上思考了许久,决定明年改变现在的收购方式。
棉籽剥离技术并非秘密,这种简单的机器在登莱百姓家中到处都是,现在就已经传播到了外省,只是其他省份还没有大规模的传播开。
到了明年,肯定会大规模的传播开来。再加上效率较低的纺织机械已经上交给了皇帝,明年肯定也有竞争出现。
那便是操纵市场
皇商的招牌一打出来,那些大商自然是趋之若鹜,只要将这些雄厚的资本聚合,便能产生巨大的能量,操纵物价。
崇祯听了后不断点头,孙传庭在一旁听了心惊,若按杨嗣昌这般,岂不是与民争利?而且用的不是一般的手段。
什么与民争利,崇祯现在可管不了那么多。
他只要足够的军费。
反正行政权已经不在他手中了,他只管把手中的兵马经营好,有了兵马,就能夺回行政权。
……
赵岩直接从陆路撤退,山东的商船已经从大沽口撤离,全都被调往日本运输财物,十月下旬时,赵岩回到了山东。
山东已经完成秋收,今年的秋收还算不错,山东并未遭受什么灾害。
山东的灾害主要还是入春时的干旱问题,不过这个年代的河流水量及地下水十分充沛,在各种水利措施下,春天并未出现什么问题。
秋收主要收获的是红薯、大豆、玉米,而辽东则是收获土豆、玉米、大豆等作物,邯郸与山东一般,颍州则是水稻及红薯。
今年夏收时,小麦亩产平均都超过了一石,在略微粗放的种植下,能达到这样的产量,绝对是大丰收。
秋收时的红薯产量更大,今年频繁用兵,再加上不断招募百姓前来山东,导致粮食的需求量大增,因此也扩大了红薯的种植面积。
此时山东各地,都在加工红薯粉干,这东西很多人都已经吃到腻味了。但还是要大量的加工,目前粮食只怕少,不怕多
今年预计将在各地储备红薯粉干一千万石左右,这一千万石红薯粉干将作为储备所用,不进行市场流通,只是用来应急用。
青州则没什么粮食产出,产出的粮食只够青州境内自给,但整个青州,已经有三十万匹役用骡、马正在饲养。
同时有八万头军用母马在青州饲养,每年可以产出军马八万头,而母马大概占一半,也就可以增加四万匹战马。同时母马增加,产出的战马数量也将逐年扩大。
今年能够出栏的战马只有一万头左右,这也就意味着,赵岩的骑兵数量,可以增加到三万左右。
军马的培育已经用上了遗传学,经过登莱科技院和登莱科技大学的不断研究,已经逐渐形成了完善的马匹**制度。
同时马场正在用美洲舰队带回的欧洲种马对战马的品质进行提升,第一批杂交种已经出来了,不过目前还没有什么结果,得等到那些杂交种长大后在进行观察。
赵岩撤军回山东,每到一地,迎接的士绅、商人总是很多,赵岩策马在官道上行进时,看到西三府的管道旁皆是棉花。
这个时节的棉花,已经进入最后一道的采摘了,许多棉农都在地里忙着采摘棉花,然后卖给赵岩的纺织厂。
赵岩路上叫来一个在东昌府收购棉花的纺织厂员工,询问今年山东的棉花产量。
那名纺织厂员工报告说,今年的西三府棉花已经收上去了七百万担,最后一道棉花采摘下来后,预计将达到八百万担。
西三府的棉花产量可谓是一路飙升,西三府的地主、商人都在疯狂的开发西三府的土地,加上赵岩开始在西三府修缮水利,使得很多土地都能种植棉花。
再加上剥棉籽的方法改善后,一直制约着棉花种植面积的最大问题也已经解决,棉花产量这才一路飙升。
从最初的四百万石,飙升到了八百万石。
同时河南东部的棉花产地,今年也收到了五百万石棉花。现在大明的纺织业被赵岩的纺织厂挤压得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今年在商品棉的收购上,几乎没有什么人和赵岩的纺织厂竞争。
整个大明的商品棉产地,大抵也就集中在山东西部、河南东部的‘黄金三角洲’地带,这里产出的商品棉,占大明的七层以上。
南方的棉花产量虽然也不错,但很多都是小规模的种植,是以家庭手工作坊为主的种植方式。
今年的棉花产量很高,因此赵岩的纺织厂已经不在南方收购棉花了,大明中部的商品棉已经足够了。
虽然在今年,纺织厂的资本已经滚到了两千万两的恐怖规模,然而依旧无法应对这样大规模的棉花收购。
赵岩的纺织厂在棉花收购上与正常的纺织厂不同,别的纺织厂是收购已经将棉籽剥离好的的棉花,所以这样一来,并非棉花产出后就有棉花收购,而是全年都有棉花收购,所以资金比较好流转。
而目前棉籽剥离技术只有山东掌握,一时还未传播到其他省份,所以在这方面的优势也被赵岩用到了棉花抢购方面。
为了打击南方的纺织业,赵岩一贯让纺织厂棉花成熟后直接收上来,这导致资金需要一次性的大量付出,然后再慢慢的回转。
因此今年纺织厂的资金还是缺乏,一千三百万担的棉花,每担收购价二两五钱,就需要三千二百五十万两白银,加上其他费用,需要三千五百万两左右,之前纺织厂已经向银行贷款了五百万两,但还是不够。
因此纺织厂再次向银行贷款了一千万两。
赵岩的登莱银行发展更加迅猛,至少在河南东部、山东西部,那些种植棉花的大地主都是将盈利存在银行之中。
现在登莱银行的存款已经超出三千万两,有足够的资金贷给纺织厂。
总的来说,因为没有竞争的压力,再加上赵岩的纺织厂承揽了棉籽剥离的工序,因此棉价较低,每担只有二两五钱的售价,相比之前低了许多,但纺织厂和种植户间,都得到比以往更高的利润。
死的则是那些原本的棉纱、纺织作坊。
赵岩路上思考了许久,决定明年改变现在的收购方式。
棉籽剥离技术并非秘密,这种简单的机器在登莱百姓家中到处都是,现在就已经传播到了外省,只是其他省份还没有大规模的传播开。
到了明年,肯定会大规模的传播开来。再加上效率较低的纺织机械已经上交给了皇帝,明年肯定也有竞争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