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世家五百年

大明世家五百年 第29节

  李祺本人对这项制度是相当的嗤之以鼻,但凡一个后世之人,都知道这些所谓乡贤拥有了权力之后,根本不会监督官员,只会和基层官吏勾结起来,变本加厉的残害普通百姓。

  可惜这项制度同样出自至高的皇权,历史上是朱元璋驾崩后才废除的。

  作为皇帝秘书的大学士,李祺自然奉旨进宫,三三两两的官员在宫门前踱步,不多时群臣进宫,陛至奉天殿中。

  奉天殿中已然候着一群老者,个个须发灰白,脸上满含疲态,众人心知这便是来自广西的耆老。

  李祺只远远瞧了一眼,就收回了视线,好似此事与他全无干系一般。

  待群臣皆以入殿,皇帝从后殿走出,李祺随着众人山呼万岁,靖宁侯叶昇便被五花大绑的提上殿来。

  李祺微微眯眼,叶昇再也不复当日奉天殿外的桀骜尊贵之状,颇为狼狈,浑身上下处处是伤,以及干涸的血迹和疤痕。

  群臣看到叶昇的惨状,皆是一惊,心知陛下这次是动了真怒,靖宁侯可能要完了。

  “十日前广西耆老状告叶昇,朕便派遣锦衣卫去查了一番,真是不查不知道,这叶昇可真是朕的好臣子啊,竟敢瞒着朕做下那么多丧尽天良之事!

  把叶昇的罪状当着满朝大臣的面都读一遍,让他们都好好听听,这就是大明的公侯!”

  听到皇帝甚至自称为“朕”,群臣更是骇然的讷讷垂首,心中则纷纷给靖宁侯判了死刑。

  伴随着太监阴阳的声音响彻在殿中,一条、十条,密密麻麻,简直念都念不完,听的一众文臣只觉胆战心惊,纷纷震惊的望向靖宁侯。

  脑海中只有一个想法——“靖宁侯这是疯了?怎么敢这么做?你以为你是皇子吗?”

  而殿中的千户、百户中则不少人冷汗涔涔,因为靖宁侯做的事之中,有的他们也在做。

  出宫后就安排人,赶紧把首尾都处理掉!

  靖宁侯被堵着嘴说不出话来,但脸上惊恐的神情已经证明这些都是真的。

  太监将罪状宣读完毕,殿中气氛几近凝固,静的几乎落针可闻,皇帝的怒气在积攒,群臣连大气都不敢喘一下,生怕因为君前失仪而成了皇帝的出气筒。

  良久。

  朱元璋猛然从上首将铜令抛下来,直接重重砸在了叶昇身上,怒吼道:“这就是咱钦封的公侯!

  叶昇!

  世袭罔替的爵位厚禄给了你,是要你扶保社稷,忠诚皇室天下,可你这孽畜,所作所为,可有一丁点为天下而为的吗?

  你辜负了咱!”

  叶昇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只能不住的磕头,希望皇帝能够看在过往功劳的份上留他一条命。

  李祺束手,漠然而视。

  此事由他一手推动,乃是依大势而为。

  朱元璋本就准备要寻个理由将叶昇拿下,如今这上好的刀子送到面前,又哪有弃之不用的道理呢?

  李祺此局,上承皇帝天心,下顺万民之意。

  叶昇所犯之事,一旦广播朝野,必将引天下群情激奋,请杀叶昇无穷,绝不会有人胆敢为之求情,皇帝只需要顺势而为即可。

  叶昇之事,其余诸勋贵亦多有。

  必然心生惧意,暗室筹谋,便生反意,又有党徒相连,淮西勋贵便能牵连至尽。

  蓝玉党案将是一桩有确切证据的大案,皇帝定然能够想到这一层。

  而一切的开端便是——叶昇要死!

  李祺只要叶昇死,一是报仇,二是拿成就值,至于淮西勋贵中其余各家的下场,本来也活不了,与他无关!

  韩国公府早已覆灭,如今的李氏,走的是士林之道,是诗书传家之路。

  殿中众臣只将目光落在叶昇身上,李祺却嗅到了滔天的血海汹涌而来。

  蓝玉案。

  开始了。

  这辈子谁能活,谁会死,只有天子才知道了。

第30章 分省定额

  靖宁侯叶昇之事在极短的时间之内便传的到处都是,其中明显有皇帝的影子。

  李祺回到公主府后,用凉水激了下脸。

  “叶昇之事,是驸马所为吗?”

  李祺手一顿,“是。”

  “那三妹妹能安息了。”

  临安公主将丝绢上的水拧干,而后仔仔细细的为李祺擦拭着鬓角的水珠。

  “父皇若是要借机诛除凉国公一党,那未来一段时日,朝堂之之上怕是血雨腥风。”

  “很快就会过去的。”

  寥寥几句,轻描淡写。

  夫妻间安静了一瞬,临安公主柔声道:“穆儿嚷嚷着要学习举业,举业艰难,典籍浩如烟海,熬人的很。

  他年纪还太小,常言道,慧极必伤,妾身实在担忧。”

  李显穆如今只有一岁半,但心智已然是十岁以上,至于智商更是让他两个哥哥望尘莫及,每次见到这个三弟,李芳和李茂都要陷入自我怀疑之中,怀疑他们不是一个爹妈生的。

  临安既是欣喜儿子的聪慧,又怕他太过聪慧,如曹冲、李贺、王勃那等少年英才一般,糟了天妒,折了寿命。

  “父亲、母亲。”

  李祺还不曾说话,屋外响起了李显穆的声音,而后一个小小的人从外间跑了进来。

  李显穆生的钟灵毓秀,眉宇间缠绕一股灵气,望去只觉透尺清灵至极,一看便是极聪慧的孩子。

  李祺将李显穆一手抱了起来,“方才你母亲所说的话,你都听到了?”

  “孩儿都听到了。”

  “你怎么想?”

  “母亲对孩儿一片慈爱之心,但孩儿生来不凡,与常人有异,又岂能刻舟求剑、因噎废食呢?

  孩儿虽小却也知道家势不振,岂能白白浪费天赋而全自己的童稚之心呢?”

  临安公主摸了摸李显穆圆滚滚的脑袋,长叹一声,再说不出话来。

  “既然如此,从今日起就由为父亲自教导你,唯一的治国平天下之道!”

  明朝历史上最年轻的举人是杨廷和,十二岁就中了举,最年轻的进士则是王臣,十六岁就中了进士。

  但李祺相信,从李显穆出现在这个世界上的那一刻起,这些荣誉将会全部属于他的儿子。

  而他要教授给李显穆的则不仅仅是儒家学问,还有经世致用的后世智慧。

  整洁书房中,李祺端坐太师椅上,李显穆肃立于前。

  “从今日起,为父便不仅仅是你的父亲,还是你的老师,入我门下,先诵总纲,横渠先生四句,你可知晓?”

  李显穆小小的脸上却显出认真来,操着稚嫩之声,朗声道:“父亲,孩儿知晓。

  乃‘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四句。”

  李祺正声道:“这四句乃是我门下训诫总纲,为父不要求你每做一事,都以此反省,那样世道或许不容你。

  但一定要将其放在心中,如火如炬,如日在上,守得心中一片光明,此心光明,万事不堕。”

  说这番话时,李祺想到了张居正,他很喜欢明朝那些事儿中的其中一段话——“你还很年轻,将来你会遇到很多人,经历很多事,得到很多,也会失去很多,但无论如何,有两样东西,你绝不能丢弃,一个叫良心,一个叫理想。”

  当李祺话音落下时,他看到了李显穆眼中隐隐有金光透出,他怔了一瞬,而后恍然想起,李显穆身上的五大特性中,有一条叫做“正道”,而效果——此心如铁,万事不堕。

  李显穆生来永远不会迷失本心!

  同样使用了地阶道具的李祺对此也不禁沉默了一瞬。

  “圣贤之道,竟触手可得。”

  ……

  【靖宁侯叶昇死,成就值+50。】

  叶昇死在了李祺面前,鲜血四溅,死无全尸,而李祺则是叶昇的监斩官。

  这大概算是朱元璋送给李祺的一个礼物,毕竟这世上还有什么比亲眼看着仇人死在面前,更快乐的事情呢?

  更别提仇人的死还能爆出成就值,堪称双倍的快乐。

  李祺愉快的心情一直延续到奉天殿前,他来此复命监斩之事,以及有件大事要上奏。

  君臣二人三言两语将叶昇之死过掉后,朱元璋便笑吟吟道:“李祺,咱准备让你担任今年应天府乡试的主考官,你以为呢?”

  让李祺这个北方文人领袖,来做应天府这个南方士子大本营之一的主考官,只能说朱元璋是会玩的。

  但李祺却知道,做应天府的主考官只不过是幌子,朱元璋这是想要他做明年会试的主考官!

  自古以来的鸿学大儒,哪里有不担任至少一届会试主考官的。

  这可是增长声望的大好事!

  朱元璋年岁渐长,一定会尽快安排李祺,那洪武二十七年的主考官就必然是他了。

  李祺毫不犹豫应下,而后拱手正声道:“儿臣有些关于科考之事的不成熟想法,想要上秉父皇决断。”

首节 上一节 29/1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当兵就发媳妇?我怒娶十八房老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