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

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 第677节

而另一侧则是手持青龙偃月刀,身着个绿色战袍的关羽。

兄弟三人一前两后的沿着武水东岸一路北上。

武水从泰山郡南武阳起源开始一路南下,中间穿过费国。

而此时百万流民组成的青州黄巾军则就在南武阳东北方向的蒙山盘踞。

三兄弟身后,是浩浩荡荡排成如同一条长龙的兵马。

大致有一万多人左右,浩浩荡荡一眼看不到边际。

正在三兄弟领兵前行的时候,前方一匹快马朝着刘备的方向狂奔而来。

在距离刘备还有几步远的地方停了下来。

“大人,前方斥候收到一封书信,说是兖州刺史曹操来信。”斥候将手中的信朝着刘备的方向送了过去。

关羽策马上前,从斥候的手里接过了信然后挥了挥手屏退了斥候,转头将信交给了刘备。

刘备展开了书信,一目三行的扫了一眼信上的内容。

跟在刘备身后的张飞伸着脖子好奇的朝着刘备手上的信看去。

看了几眼之后,刘备便将手里的信收藏了起来。

“兄长,那曹孟德来信干什么?”关羽皱着卧蝉眉问道。

刘备的目光看向武水的上游缓缓说道:“他约我在南武阳一聚,说是有事情要与我商谈。”

“商谈?”关羽眉头紧锁道:“我们和他有什么好谈的,那曹孟德乃是那凉州蛮子的好友,同睡一个女人。”

“我听闻,那曹孟德为了讨好段羽,将自己的小妾都送给段羽去了。”

“我们和他有什么好谈的。”

刘备没有吭声,而是思索着曹操的意图。

“是啊大哥,那曹孟德和那凉州蛮子恨不得换一条裙子,和他商谈个鸟,这家伙一定没安什么好心。”

说起段羽来,关羽还有张飞脸上的表情几乎一样。

冀州被羞辱的那一幕还历历在目。

虽然到了徐州生活好了,可是若不是逼不得已,谁又愿意背井离乡。

况且后来......

卢植死了。

当刘备得知这件事情的时候痛哭了好几天。

卢植的死,刘备也自然将其原因归属在了段羽的身上。

“曹操估计是想要和我商谈关于这百万青州流民之事。”

沉思了半晌之后的刘备缓缓开口说道。

“哼。”

关羽冷哼了一声道:“有什么可谈的,大家各凭本事罢了,若是他曹孟德自认为能胜过我手中的青龙偃月刀,尽管让他来好了。”

“是啊大哥,和他谈什么,他要是敢打过来,看我不捅他一百八十个透明窟窿!”

刘备缓缓摇头说道:“如此不妥,这里毕竟是泰山郡,是兖州。”

“虽然我们是着着清缴黄巾贼寇的名义来的,但这里还是曹操的辖辖。”

“我们见上一见,全当是给他做个通知了,将来就算是他告到朝廷,告到陶使君那里,我们也不惧。”

“走吧,既然他相邀,我们若是不去,还显得怕了,去看一看就知道他要干什么了。”

...............

PS:看到有很多读者大大问关于章节冠名的事情。

这样吧,从现在开始,一个大神牌子冠名一张!

第489章 直言善谋简宪和!【1】

是夜。

刘备所率领的大军在天黑之前赶到了距离南武阳还有三十里之外的区域,沿着从南武阳西侧奔流而下的武水河岸边驻扎。

万余大军在武水河岸旁三个巨大的营盘。

此地乃是从临沂通往南武阳唯一的道路。

西南方向有尼山阻隔,还有武水间隔,而东北方向则是绵延不断的蒙山。

而此时从青州而来的百万黄巾就藏在蒙山当中,意图绕过武水,然后一路掠劫。

夜色下的大营内。

刘备端坐在中军大帐。

曹操相邀会面的地点是南武阳。

此时夜色已深不能再赶路,只有等到明日清晨再去。

此时坐在中军大帐内的除了刘备之外,还有两名身着儒生长袍的男人。

一名年约二十多岁,而另外一人看着更为年长,有将近四十左右。

一身灰色儒袍的简雍坐在刘备的右手边,而衣着黑色儒袍头戴进贤冠的诸葛珪则是坐在刘备的左手旁。

诸葛珪出身琅琊诸葛氏,其祖诸葛丰曾在元帝时期担任光禄大夫,司隶校尉,深受元帝推崇。

而诸葛氏世居琅琊国,声望极高。

之前诸葛珪在泰山任郡丞,但因为黄巾之乱之时回家避祸。

而刘备在担任琅琊国相之后,便亲自登门拜访,然后征辟了诸葛珪为别驾。

白天的时候两人负责在大军之后管理辎重。

在扎下大营之后,刘备便将曹操邀请去南武阳一会的事情告知了两人。

“子贡先生,曹操相邀我,八成是关于青州黄巾一事,子贡先生觉得我应当如何相对?”刘备的目光看向诸葛珪。

身着黑袍的诸葛珪跪坐在案几后,轻捋着下颚的胡须。

沉思了一下之后说道:“想必兖州刺史曹操定然是想让大人退兵。”

“大人来的目的是剿贼,收取流民,而兖州刺史曹操的目的和大人自然相同。”

“但大人从年初便已经开始准备,所行消耗了这么多的时间还有粮草,自然也不能轻易放弃。”

“不如就此和曹操商议,青州黄巾流民百万,单凭琅琊国也安置不下,不如各取一部分。”

“如此一来,还能避免引起冲突。”

刘备听闻之后缓缓点头。

“子贡先生说的有道理,备受教了。”

“明日备便将此提议和曹操商议,若他真的肯,那就按照子贡先生的提议,我们各取所需。”刘备开口说道。

诸葛珪冲着刘备拱手施礼。

又寒暄了几句之后,诸葛珪便回营了。

然而简雍却没有走。

“宪和有话要说?”刘备将目光投向了简雍。

闻言的简雍点了点头。

“就是不知当讲不当讲。”

刘备忽然笑了。

“宪和与我相识十余年,又是同乡,一路相伴至如今,虽非亲兄,但却胜似亲兄,又有何不能说的呢?”

“这里并无外人,宪和有什么想说的,即可畅所欲言便是。”

刘备说完举起放在案几上的热茶喝了一口。

斜靠在自己位置上的简雍这才坐直了身体,然后端起了面前的酒杯饮了一口酒。

“大人,自大人就任琅琊相之后,身边多了不少人。”

“l琅琊王氏.....诸葛氏.....徐氏.....”

“宪和。”刘备打断简雍的话说道:“这也并非全是我所愿,你也知道,你我初来琅琊,诸多事宜需要依靠当地大族才能让我等站稳脚跟.....”

“大人,我并未有嫉妒之意,我也清楚大人的处境,只是......”

简雍皱着眉头说道:“这些人明面上和奉命于大人,但实际上,诸多事宜还是在为自己考虑。”

“诸葛子贡说琅琊安置不了青州百万流民,让大人只取一些。”

“琅琊国真的安置不了吗?”

简雍摇头说道:“怕是不然。”

“只是若要安置百万流民,必然会触动当地士族的利益。”

首节 上一节 677/88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让你修渔船,52驱逐舰什么鬼?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