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

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 第124节

“小姐,你是在担心段公子吗?”

正在为甄姜梳理发丝的小侍女侧着头看着铜镜当中的甄姜。

映照着甄姜雪白滑嫩容颜的铜镜中黛眉微皱,怎么看都是有心事一样。

“段公子对我有救命之恩,我又怎能不予以回报?”

“如今段公子有难,我却只能袖手旁观。”甄姜贝齿咬着嘴角。

“小姐。”小侍女安慰说道:“段公子吉人自有天相。”

“那日在山中那么危险,段公子都能安然无恙,且勇猛杀敌,如今一定也会化劫难为福泽的,肯定会的。”

“而且段公子的丈人乃是并州方伯,不会有事的。”

甄姜皱着的眉头并没有舒展。

官场上的博弈不是战场上搏杀。

只要有勇力就可化解一切。

官场上的博弈更加残酷。

在战场上你可以分得清哪个是你的敌人,哪个是你的友军。

但在官场上,你甚至都不知道有时候敌人的刀子会从什么地方向你刺来。

甚至于,前一秒他可能还是你的朋友,但后一秒,为了利益他就可能成为你的敌人。

中山甄氏世宦两千石。

而甄姜从小就在权力的争斗当中成长。

不说一朝官员,一地乡党,就说偌大的中山甄氏当中都是尔虞我诈。

“但愿如此吧。”

甄姜小声的祈祷。

..........

晋阳县府。

昨天晚上几乎是一夜没睡的太守刘伟在清晨一早便早早的来到了晋阳县府。

自打从刘伟上任这个太原郡太守之后,这晋阳县府他来的次数甚至可以用两只手就能数得过来。

更不用说清晨这么早就赶来。

上一次这么早他记得还是董卓上任并州刺史,他跟着晋阳城内大小官员为董卓接风的时候。

“董大人啊,都什么时候了啊,你还有心思在这里品茶啊。”

刘伟看着坐在堂上老神自在品着茶的董卓,脸上全是焦急之色的伸手指向县府外面。

“现在外面聚集了的都是太原城内的士人。”

“若是不能给他们一个合理的解释,用不了晌午,参咱们两个的奏疏就一定会发往洛阳。”

“到时候不要说你女婿段羽了,就是咱们俩的官位也不一定能保得住啊。”

刘伟焦急的说道:“你倒是给我透个实底,到底怎么回事儿,那段羽现在究竟在何处?”

县府大厅内。

穿着一身甲胄的董卓此时正坐在主位上。

身后站着两人。

穿着盔甲一手按着腰间剑柄,身材高大的华雄。

还有一身黑袍头戴高山冠的李儒。

董卓老神自在的坐在主位上慢悠悠的喝着茶。

而同样身着官袍的刘伟则是焦急的看着董卓。

“嘿嘿。”

一手端着茶杯的董卓嘿嘿一笑看着刘伟道:“刘大人不要慌,区区一些文弱书生而已。”

“要不锉锉他们的锐气,还真以为可以在这太原郡无法无天了呢!”

“刘大人请放心,只要时辰到了之后,本官自然会给刘大人一个合理的解释。”

听着董卓的话,刘伟的眉头都快拧到一起去了。

什么叫区区一些文弱书生啊。

那界休郭氏的郭泰乃是太学领袖,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当初学生如今多有两千石乃至于九卿,这叫文弱书生?

那祁县温氏,起于汉初,温序乃是曾经的护羌校尉,绵延至今已经数百年。

如今温恕乃是涿郡太守。

还有曲阳郭氏,郭遵,兖州刺史,郭权乃是朝中大司农。

太原常氏,起于汉初,因军功受封长罗侯左将军.....

这些叫文弱书生?

若是这些人一起上书洛阳弹劾。

不出十日,他就得被罢官。

搞不好还要被押送洛阳兴师问罪。

这还只是太原一郡之地。

若是算上王柔在雁门郡经营的人脉,在算上其弟王泽在上郡经营的人脉。

再算上这些太原士人的联姻以及人脉。

可以这么说吧,别说他和董卓一个刺史一个太守了。

就是三公都得喝一壶。

“我的刺史大人啊,都什么时候了。”刘伟手背敲着掌心说道:“都火烧眉毛了啊,你就别绷着了。”

“若是真的是你那个好女婿闯了大祸,不行咱们就赶紧想对策吧。”

坐在主位上的董卓打了一个哈欠。

“好了好了,既然刘大人担心,那我也就不瞒着了。”

说完之后,董卓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李儒道:“时间也差不多了,估计子翼这个时候已经出了晋阳了。”

“让他们都进来吧。”董卓说道。

李儒点了点头:“唯!”

一旁的刘伟当听到董卓说段羽已经出了晋阳的时候,差点直接从座位上蹦起来。

“啥?”

“你说段羽已经跑了?”刘伟惊声说道。

董卓扭过头来翻了翻白眼:“胡说,什么跑。”

“等下真相自然就会大白。”

“刘大人且安心听着便是。”

第89章 董卓出手,集体镇压太原!

县府大堂内。

在董卓的命令下达之后。

李儒便使唤外面的官吏打开了县府的大门。

此时,县府大门外已经拥堵了数十辆华贵的马车。

数十名衣着华贵的士人围堵在县府门前,同仇敌忾的一同拥入了县府大堂内。

其中以王泽之子王昶为领头之人。

王泽乃是王柔之弟,如今在任上郡太守和王柔乃是同出一母之兄弟,也是晋阳王氏一门双两千石的另外一名封疆大吏。

王昶的年龄比王机稍小。

此时皱着眉头的王昶第一个来到县府大厅,也见到了坐在主位上的董卓,以及坐在董卓左下手的刘伟。

目光在大厅内扫视了一眼,王昶并未看到段羽。

于是乎先冲着董卓拱了拱手说道:“方伯,太守大人,在下王昶。”

“上郡太守王泽之子!”

董卓微微点头,语气缓慢的问道:“今日为何事拥堵县府啊。”

董卓这话明显就是明知故问。

而且言语之间的不在意瞬间激怒了王昶。

原本董卓就是豪强出身,一个边郡的武夫而已。

首节 上一节 124/88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让你修渔船,52驱逐舰什么鬼?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