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第178节
其余人也都先后反应过来,一时间有人出声骂皇帝阴险,有人沉默无言,有人说,必须想办法让皇帝把大明日报这个祸国殃民的东西给停了!
这样的东西,根本不配存在。
刘三吾在这里等了一会儿,见到众人还在这里说个不停,也没说话,转身就走了。
这一举动,登时让众人安静下来。
张仲德手疾眼快,外加和刘三吾最是熟悉,伸手拉住了刘三吾。
“三吾兄,哪里去?”
刘三吾摇头道:“在这里多待无益,皇帝把大明日报办到这种程度,为的不就是这些?
你们却说要让皇帝把日报废除,这可能吗?
与其在这里听些不着边际的话,还不如回去做点实事。”
刘三吾这话说出,令房中气氛显得更加安静。
有人暗生闷气,有人则为之警醒。
“那……三吾兄觉得,应当如何才好?”
张仲德迟疑一下,诚心询问。
其余人也都纷纷将目光投向刘三吾。
“自然是想方设法,让皇帝恢复科举!”
刘三吾的回答,斩钉截铁。
“科举,才是咱们读书人的根本。
如今,我等士人为何在朝堂之上声音不大,为何地位不高?
不仅仅是因为才开国,公侯这些武勋多,皇帝也粗鲁野蛮,不尊重士人。
最重要的,还是皇帝停了科举,导致大量有才华的读书人,无法通过科举,正常进入朝堂。
朝堂之内读书人太少。
想要改变这一局面,唯有恢复科举。
如此一来,短则十来年,长则二十年,文武之间的悬殊差距,就将被大大的缩小,抹平,乃至于是超越武将!
届时,这大明日报,也不是不能被我等所控制!”
听到刘三吾所言,众人精神纷纷为之一震。
……
“上位,咱大明要大祸临头了!”
武英殿内,久不进宫的刘伯温,望着朱元璋满脸凝重的说道。
第94章 朱元璋自曝了
“上位,咱大明要大祸临头了!”
刘伯温和朱元璋见礼之后,对朱元璋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这个。
看着一脸严肃认真的刘伯温,哪怕朱元璋从后世留学了一圈归来,面对着刘伯温说出来的这话,也没办法做到心平如水,平静以待。
“祸从何来?”
朱元璋望着刘伯温询问。
刘伯温道:“从空印案而来。”
朱元璋左面眉毛微微一扬:“刘先生觉得,咱不应该如此惩治这些人?
还是说不应该把那些人历年以来,利用空印吃下去的众多钱财给挤出来?”
一边说,一边指指身边不远处的椅子,示意刘伯温坐下说话。
刘伯温见此稍微迟疑了一下,便从善如流的坐下了。
话说,这不是他不愿意在皇帝面前保持着恭谨,也不是像一些无耻之人说的那样,他刘伯温的尾巴翘到了天上去。
实在是如今的皇帝,对待他的态度,着实太好了。
也太过于强势,做事情不容人拒绝。
上一次见皇帝,皇帝让他坐,他推辞不坐,结果皇帝竟然亲自给他拉椅子。
面对这等强势、根本不给人任何拒绝机会的皇帝,他还能怎么样?
只能勉为其难,从善如流的坐下了。
不然还能怎么样?
要是再不坐,皇帝再亲自拉椅子让自己坐怎么办?
面对这么一个说一不二的强势皇帝,当真是让人无奈。
刘伯温暗自叹口气。
不过还别说,这椅子坐着确实舒服,比自己家的那个摇椅都舒服。
不愧是皇帝这里的椅子,就是不一般。
心中念头飞速飘过,刘伯温压下心中的一些喜悦的心情,认真摇了摇头,严肃道:
“那些人,就该如此惩治。
许许多多都被元朝的那套给惯坏了,烂到了骨子里,三令五申,耳提面命都不能让其悔改,让其收手。
根本没救了。
最好的办法,就是如同上位这样,找机会狠狠的犁一遍。
如此才能清扫掉诸多的虫豸,才能让很多人真的恐惧,收敛上很多。
那些被这些人通过空印弄走的钱财,都是民脂民膏,自当将之挤出来。”
“那为何刘先生还说,咱大明要大祸临头了?”
朱元璋不知道是真没有猜出刘伯温的意思,还是故意给刘伯温递梯子,好让他继续往下说。
“上位的这些做法都是好的,可……有些时候,也得考虑一下现实情况。
此番一次性惩治了将近三千的地方虫豸,确实让人解气。
但一下子少了这么多的官,短时间内难以补齐。
那接下来地方上的税收等事情,也必然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甚至于会发生大混乱。
钱袋子太重要了,影响着方方面面。
不仅仅只是税务本身的事,还会影响诸多其余方面的事务。”
刘伯温的意思朱元璋自然明白。
就是以往的时候,地方税务虽然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缝缝补补,勉强还能运行。
这个时候,一下子拆掉了那多有问题的零件。
直接就给干死机了。
彻底不能用了。
想要将其修复,零件根本不够用,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完成的。
“那……刘先生可有什么好主意教咱?”
朱元璋望着刘伯温再度询问。
刘伯温道:“上位,臣此番前来,是找上位您来讨主意来了。
臣思来想去,都没有什么妥善解决的办法。
按照臣所想的那些办法,哪怕是拼尽全力,都没有办法短时间内,解决这个问题。”
刘伯温说的是实话。
在空印案还没有开始的时候,他就已经猜到了皇帝将会用什么办法来对付李善长。
并猜到了,上位想要趁机好好清洗一下地方的意思。
但是有一个事情,他是至今都没有想明白。
那就是一次性解决了这么多地方税官之后,该怎么解决地方大量税官短缺的问题。
要知道,税务官可不是寻常的官,需要能写会算,还要懂得做账,要有专门的能力才可以。
缺口要是小了还好说,凑凑还是能凑够的。
可是现在,缺口却达到了恐怖的将近三千!
这短时间内怎么补?
他是绞尽脑汁都想不到解决的办法。
若是以往,他还会觉得这是上位被众多的贪官污吏,以及李善长号令地方官对抗朝廷给惹恼了,上了头。
上一篇:大明词条:朕乃崇祯,千古一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