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第135节

  宋濂脸上露出郑重神色,向朱标进言。

  朱标同样敛容相对:“老师,锦衣卫之事和外面相传有些不同……老师的意思弟子已经知道。

  等下弟子会父皇说此事。

  若父皇真有此意,弟子会尽力劝说父皇。”

  听到朱标在这件事上的表态,宋濂那提起的心,一下子放下了许多。

  依照自己这个学生在皇帝心中的地位,他若是肯在这件事上开口,皇帝没有借助着锦衣卫重启检校的意思也就算了,要是有的话,很大可能是将把皇帝给劝住。

  让皇帝打消这个不靠谱的想法。

  当初好不容易才劝说皇帝把检校废除,这才多少年,谁想再冒出来一个类似检校的东西?

  一旦如此,那可就是连睡觉都睡不安稳……

  ……

  “标儿,还有啥事?”

  武英殿内,朱元璋对朱标处理的政务进行了一番的指点之后,望着朱标询问。

  朱标很想就锦衣卫的事来问问自己父皇,但话到了嘴边,又鬼使神差的咽了回去。

  “没事了父皇。”

  他摇头说道。

  锦衣卫的事先等一等,看看情况再和父皇说吧……

  ……

  洪武八年六月初三,北平这边,徐达得到确切消息,说是王保保已经死了。

  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徐达不仅没有任何喜悦,反而在无人的时候,硬生生一连拉断了三张硬弓!

  哪怕上位之前已经给出来了一个很好的,解决北元王庭的办法。

  可此时面对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却因为各处粮草运转不利,手里根本没有支撑大军长时间,远距离作战的辎重,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个战机错过,徐达还是恨欲狂。

  尤其是这个事情,本来可以避免的。

  非是大明没有粮草,而是李善长为了逼迫上位低头,故意让人拖沓所至。

  这就让徐达越发的愤恨,只盼着上位那里能赶紧动手,将李善长这些为了一己私利,完全不顾军国大事的人都给解决了!

  但同时,又为上位而担忧。

  而今局面俨然已经坏到了一个令人难以想象的局面,乃是李善长亲自带着天下官员和上位对抗。

  这等情况下想要战而胜之,何其困难?

  就连他都觉得无解。

  若非上位早有交代,让他只管稳住军队,其余不用多理会,徐达此时都忍不住快马加鞭让人前去京师,问上位该怎么做了……

  ……

  在徐达怒发冲冠,对李善长等人的恨意,已经攀升到一个新高度的时候。

  武英殿内,右丞相胡惟庸也显得慌张的前来见皇帝,面色沉重的说出了一番话……

第81章 收网

  “上位,事情有些不太好了,那国债,可……可能按期还不上了……”

  “咋回事?不是说最早的一批夏税,六月十五就能到吗?

  咋现在就变成不能如约偿还国债了?

  咱记得今年也没咋遭灾,称得上一声风调雨顺吧?”

  朱元璋的脸瞬间就阴沉了下去,连带着武英殿内的气温,似乎都随之降低了几度。

  胡惟庸变得更加小心了,目光都不敢有丝毫的乱瞥。

  “上位,各地确实没怎么遭灾。

  可……可这次的夏税征收就是慢。

  臣已经派遣了专门的人,到就近的苏州,常州这些地方去催了。

  去的人也传来了消息,夏税的征收确实是进行。

  也没见哪里有问题,就是这里稍微慢一点,那里出现点小问题。

  本来这些都不是什么事,属于正常情况,可都凑到一块后,就变成这样了。

  按照这么下去,夏税入京肯定会大大延迟……”

  胡惟庸越说声音越小。

  “就找不到什么犯错的人立立威?”

  朱元璋的声音里带着不悦。

  “上位,这……还真没找到,那些地方的官员,全都老老实实的按照规定办事。

  不仅是苏州,常州这些就近的地方如此,臣在发现了这个情况下,立刻派人朝着更远处的地方查看,也都是一样的情况。

  臣这里接连下命令进行催促,派专人下去也不行。

  收税的速度还是提不起来……”

  “你这个丞相是咋当的?收个税都收不上?

  你这个丞相说的话,都能被人当屁给放了?

  之前那么多年,就没见有问题,偏偏就今年手里钱财有点不够用,还发国债借钱了,就变成这个样子了?

  是下面的人不听话,还是你小胡故意在这节骨眼上,要给咱闹出点事端来?”

  朱元璋把两只手揣进了袖子里,斜着眼打量胡惟庸。

  熟悉皇帝的人都知道,这说明皇帝已经很生气了。

  “上位,真不是臣不尽心尽力,是臣……臣无能,这些地方上的众多官员,根本不听臣这个丞相的。

  他们真正听的,是……是韩国公的话。”

  胡惟庸把牙暗自一咬,说出了这样一番话。

  “臣这些年来,说是中书省的右丞相,可这个丞相做的着实憋屈。

  韩国公虽早就不当丞相了,可真正的大权,都在他手里握着。

  众多官员都还是听他的。

  韩国公的话,比圣旨都好用,他让咋干,那些官员们就咋干。

  臣这个丞相说的根本就不算。”

  胡惟庸一脸羞愧,又带着委屈的说出诛心之语。

  李善长的话比圣旨都好用,这句话杀伤力,可太大了!

  将皇帝边上站着的太子朱标,都给听的神色巨变。

  而朱元璋也把拢在袖中的双手按在桌子上,身子前倾,面色严肃的盯住了胡惟庸。

  像是一头处在暴怒边缘的猛虎,压迫感十足!

  “你说的都是真的?”

  胡惟庸像是豁出去了一样,抬起头来,红着眼睛望着朱元璋,一脸委屈的道:“上位,臣所言句句属实。

  臣愧对上位厚爱。

  执掌中书省这么长时间,也没能将丞相的权力给收回来。

  以至于在这等时候,眼睁睁的看着上位被人那般欺辱,却无能为力。

  臣无能,臣不敢也不能再做丞相了……”

  胡惟庸说着,竟当着朱元璋和太子朱标的面,把帽子摘了下来,跪在地上,流泪不止。

  朱元璋暗赞了一声胡惟庸好演技,面上神色却显得冰冷和不耐起来。

  “给咱爬起来,把帽子带回去!把眼泪给擦干了!

  一个大男人,一个丞相,也在这里婆婆妈妈,哭哭啼啼,算个啥逑本事?

  记住了,你小胡才是咱任命的丞相!中书省如今是由你来执掌的!

  这事咱知道了,把眼泪鼻涕擦干净了赶紧滚!少它娘的在这里丢人现眼!”

  胡惟庸忙用袍袖,在脸上胡乱的抹了一把。

  “上位教训的是,臣谨记上位教诲。

  必然紧紧跟随上位步伐,和那些故意与朝廷作对,与上位作对之人斗争到底!”

  说罢之后,红着眼睛从武英殿这里离去。

  甚至于能让人看到,不成功便成仁的决然……

首节 上一节 135/30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词条:朕乃崇祯,千古一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