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靖难戍边,称霸天下

大明:靖难戍边,称霸天下 第84节

  结果朝廷派来的人,竟然要调兵合围兰州府。

  图谋为何,不言而喻。

  燕忆眉瞳孔一缩,猜测道:“殿下的意思是,那些人将主意打到了太妃身上?想要以此来威胁殿下?”

  她彻底反应过来,为何甘州五卫和西安四卫,宁夏卫等上报的消息,都是出奇的一致,全部是合围兰州府。

  一开始燕忆眉还奇怪,现在,只剩下了满心的杀意。

  “末将这就召集秘卫,将那些阴沟里的老鼠,全部找出来宰了。”

  兰州府是朱缙振的大本营。

  他虽然人在嘉峪关,可兰州府的防卫力量并不弱。

  且不说那足足两万的天策将士,太妃李玉瑶身边的春风秋月四婢,单单一千六百余王府护卫,就不是好惹的。

  可就算再安全,将主意打到太妃身上,意图以此要挟她们殿下,在燕忆眉看来,就是死罪。

  朱缙振淡漠的点点头,压下心头汹涌的杀意,问了下别处的情况:“延绥,宣府,大同,山西那边什么情况?”

  “回殿下,根据秘卫的情报,四边也在蠢蠢欲动,不断向着银川方向集结。”

  “他们要从关外走?”朱缙振皱了皱眉,意识到有些不对劲:“从贺兰山那边绕道,就不怕蒙元那边突然发难,将他们一口气全吞了?”

  燕忆眉回道:“蒙元那边,似乎也厉兵秣马,做着什么准备。”

  “银川……。”

  朱缙振手指无意识的轻轻扣着桌面,很快满脸阴沉了下来:“那群文官,难不成真的打算通敌卖国,和蒙元一起对付我们?”

  有了朱祁镇那个傻子皇帝的乱指挥。

  九边重镇将领都怕的要死。

  不可能再出现土木堡那种外行指挥内行的情况发生,哪怕文官集团一手遮天,也没有一点可能带着大同、宣府和延绥、山西四边的兵马去关外送死。

  除非,他们不担心遭遇蒙元。

  而唯一的可能只有一个,他们联手,或是已经达成了某种默契。

  “那群混账,他们就不怕引起全军哗变。”

  “不担心抽调走四边兵马,蒙元趁虚而入,突然直取京师吗?”朱缙振眉头深锁,整个人都惊了,大同就是抵御外敌的一道重要防线,少了大同府的镇守,一旦蒙元趁机挥兵南下,恐怕等他收到消息,人家已经打到顺天府了。

  燕忆眉骇然抬头:“殿下,这……”

  就在这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燕忆眉想说的话。

  “殿下,贵人带到。”

  “让他进来。”

  朱缙振懒得装了,一挥手房门自动大开。

  接着,等朱厚照满脸好奇,带着点忐忑走进来的时候,那封密函就直接被朱缙振甩到了朱厚照的身上。

  朱厚照好奇的大开密函,只是一眼就令他寒气直冒,遍体生寒。

  圣旨,调兵合围兰州府?

  他这个皇帝还没死呢?

  哪儿来的圣旨?

  而且特么用他这个皇帝的名义调兵,准备合围兰州府?是怕他死得不够快吗?

  虽然怒不可遏,但朱厚照还是赶紧为自己辩解了一句:“肃王,这不是朕做的,你是知道朕的,这些日子一直都呆在天策府内,并未与外界联系。”

  “孤知道不是你做的。”

  “但是你看看你的混账事,堂堂皇帝,离京才多久,内阁甚至都不需要你这个皇帝点头,就直接明发圣旨,调动边军了。”

  “下一步呢?他们会不会直接让你这皇帝背部中十八剑,说你这皇帝是自杀的?会不会你沐浴后溺死在你那浴德池里,说是你脚一滑自己淹死的?会不会你感染个风寒,直接暴毙而亡?”

  朱缙振几乎是指着朱厚照的鼻子臭骂。

  他刚才的推论若是成立,那就不单单是肃王府陷入谋逆阴谋陷阱的问题,而是大明数万万百姓的生死存亡就在眼前了。

第105章 大明存亡,传檄天下,奉天靖难

  书房内,一片死寂。

  燕忆眉和朱厚照都没想到,朱缙振会如此大的火气。

  几乎被指着鼻子骂的朱厚照更是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反驳,他这个皇帝才刚离京多久啊?在他人都不在的情况下,内阁直接连发数道圣旨调兵。

  这是完全将他这个皇帝当个死人一样对待啊!

  还是说朝廷已经改朝换代,另立新君了?

  殊不知,此时朱缙振看着朱厚照身上那摇摇欲坠的大明气运,眉头更是深锁,忍不住骂道:“那群畜生,难不成真的打算将四边兵马当成肥肉一样,直接喂到蒙元的嘴里?”

  “什……什么意思?”朱厚照愕然,不明所以的看向朱缙振。

  一旁的燕忆眉见朱缙振点头,站出来解释了一下。

  朱厚照疯狂跳脚,咆哮连连:“里通外敌,勾结蒙元?他们敢!”

  朱缙振看着他暴跳如雷的模样,反倒是冷静了下来,面露讥讽:“他们不是敢不敢,而是已经做了。绕道关外行军,什么样的傻子都做不出来这种事。除非是别有用心之辈。”

  “山西、宣府、延绥、大同接连调兵,四边兵力一旦空虚,蒙元一鼓作气,仅凭大同一道防线根本挡不住。而蒙元可以北上直取京师,一路挥军南下,再无可挡者。”

  “换句话说,大明存亡,已于旦夕之间。”

  朱缙振分析着,突然似想到什么样一样,提醒道:“如果蒙元真的再次寇边南下,且从贺兰山绕道而下,破大同宣府,直入大明。”

  “那么你猜,国破之时,那些人是会跳出来担责任错,还是会大书特书是皇帝以圣旨胡乱调兵,进而给了蒙元可乘之机,令蒙元铁蹄蹂躏大明百姓,践踏大明土地?”

  “噢,当然,孤可能也会受点影响。”

  “因为他们需要事出有因,师出有名,所以估计屎盆子也会扣孤的头上,什么若非孤图谋不轨,将你软禁,也不至于令他们铤而走险啦,调兵准备迎回皇帝之类冠冕堂皇的说辞。”

  “但孤肯定一点,你的名声,绝对不会比英宗好到哪儿去。”

  朱厚照一张脸煞白的同时,又泛起病态般的潮红,接着眉宇间可见的怒气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占据了他的面庞。

  身为皇帝,朱厚照养气功夫也非同小可。

  一般事情都能做到喜怒不形于色。

  但听到朱缙振的那番分析和讥讽,尤其是说他的名声可能和英宗一样时,朱厚照瞬间破防了,他可以死,但绝对不能遗臭万年。

  尤其是以这种无辜的方式。

  朱厚照气得浑身颤抖,似乎是下定了某种决心一样,盯着朱缙振,郑重的拱手一拜:“肃王,帮朕,也救一救这大明。”

  朱缙振冷笑反问:“如何帮?如何救?”

  “我又怎知这是不是一个精心设计的圈套,等着孤往里钻?”

  “四边异动,屯兵银川,明显是和蒙元有所勾结,孤即便信你,也不可能拿天策和苍云将士们的性命去赌。”

  “而且莫要忘了,你的圣旨可是已到陕西,如今陕西十二卫全部都收到了你的圣旨和兵部连同五军都督府的调兵,此时孤点齐兵马只要踏出陕西境内一步,谋逆的罪名就会直接扣在孤的头上。”

  朱厚照默然无语,片刻后,抬起头,反问道:“声名与天下,孰轻孰重?”

  “若真如你猜测那样,朝中有人里通外敌,勾结蒙元,准备将四边兵马当成一块肥肉送给蒙元,那么大明万万子民的生死存亡就全系于你一念之间。”

  “肃王,朱缙振,朕只问你,你眼中名声重,还是天下百姓重?”

  朱缙振沉默。

  名声和天下百姓安危。

  两个天平本就不对等,一人名声与天下安危,连选择都不需要选。

  “你可知,孤若出兵,便再也没有回头路可走。”

  “若是孤猜错了,孤谋逆的名头摘不掉,就只能一条路走到黑,和太宗皇帝一样,一直打到靖难称帝为止。”

  “即便孤猜对了,朝中有奸臣,奉天靖难,清君侧。最终必然也是重走太宗皇帝的老路。”

  朱缙振说到最后,露出一抹苦笑。

  他不是不能出兵,也不是不能靖难,但是一旦开了这个头,就算最后想退,他都退不了,他又不是寇仲,也不是那些傻到已经有能力问鼎九五,却在唾手可得时甘愿放弃的傻子。

  甚至到最后,就算朱缙振不愿意当皇帝。

  也会有人贴心的为他加上一件衣裳。

  朱厚照沉默回道:“朕知道。”

  朱厚照如何能不清楚朱缙振若是出兵,无论他是打着奉天靖难的名头,还是谋逆出兵的罪名,最终都只有一个可能。

  他朱厚照,禅位,或者退位。

  虽然朱厚照心里天人交战,虽然他不想这么做,但四边兵马异动,行军路线诡异到几乎傻子都能一眼看出不对劲,再加上大明安危当前。

  朱厚照一样也没得选。

  朱缙振若不出兵,大明危矣。

  “朕什么都知道。”

  “肃王,你的野心不在大明,而是天下。”

首节 上一节 84/1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秦朝当神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