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我在秦朝当神棍

我在秦朝当神棍 第693节

  胡亥又说道:“其次,佛学毕竟发源于孔雀国,而孔雀国与大秦风俗迥异。佛学中的一些东西,对我大秦百姓来说,接受起来就比较难了。我们不如对他进行秦化。”

  “秦化?”王贲纳闷的看着胡亥。

  胡亥说道:“正是,用大秦的风俗,重新解释佛经,将佛经中不符合大秦风俗的部分,删掉或者改写。”

  王贲大吃了一惊:“这不是毁佛谤佛吗?”

  胡亥呵呵一笑:“难道住持以为,佛法诞生之后,是一成不变的吗?若是一成不变的,为何孔雀国有不同的派别?”

  “佛留下了佛经,而对于佛经的解释,是要结合人的理解的。我秦人的理解,为什么不能是正确的?”

  “有可能,我们看到的佛经,是孔雀国为了附和他们国家的风俗,改写过的。我们现在只是正本清源罢了。”

  王贲坚决的摇了摇头。

  胡亥说道:“住持,你若不这么做,有两种后果。其一,佛法从此绝迹。其二,有一些不那么虔诚的人,肆意篡改,固然使佛法在大秦传播,但是对佛经来说,却是浩劫。与其让他们来篡改,还不如住持动手。”

  王贲沉默了一会,淡淡的说道:“这个,容后再议吧。”

  胡亥笑了笑,说道:“我还有最后一条计策。”

  王贲说道:“怎么?”

  胡亥说道:“佛祖名为乔达摩悉达多,这名字对于秦人来说,显得有些怪异了。而且大秦百姓,总有一些中原乃是正统,其他地方都是蛮夷的思想。”

  “孔雀国传来的佛法,不能为他们接受,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居于天下正中的大秦,怎么能接受蛮夷的思想?”

  王贲嗯了一声:“你的想法很有道理。不过,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胡亥微微一笑:“我有一计,攀附名人。”

  王贲:“哦?”

  胡亥说道:“这些日子读经,我发现佛祖生活的时代,与老耽、孔丘,大致相似。那是个贤人辈出的时代啊。”

  “而这些贤人,他们的生平大都清清楚楚。唯独老耽,骑青牛出函谷关之后,再无踪迹。”

  “他西出函谷关,会不会一路向西,到了孔雀国,化名佛祖,然后创立了佛学?”

  “老耽的道家,在大秦可是大名鼎鼎的,若佛家也是老耽创立的,百姓接受起来,不就没有那么大的障碍了吗?”

第599章 商君别院三大罪

  王贲目瞪口呆的看着胡亥:“你这是大逆不道,你不怕将来坠入地狱吗?”

  胡亥摇了摇头:“住持,我不会进入地狱,反而会修成正果。按照我说的做,佛法会在大秦传播开来,不知道多少人会得救。”

  “住持你传播佛法,到底是为了救人呢?还是为了一个名声呢?如果是为了救人,佛祖到底是释迦牟尼,还是老耽,那又有什么区别呢?”

  王贲哑口无言。

  他早就领教过胡亥的口才了,知道自己不可能辩论得过他。

  但是,用这种方式传播佛法,真的可以吗?

  胡亥见王贲还有点犹豫,就继续用蛊惑的声音说道:“住持,你再仔细想想。如果将来有一日,佛法真的在大秦昌盛了。到那时候,我们再告诉世人,佛法与道家没有关系不就可以了吗?”

  王贲惊奇的看着胡亥:“这……这不是出尔反尔吗?”

  胡亥笑了:“佛法真的要昌盛,可能要到几百年之后了。几百年过去,谁还知道之前发生了什么?”

  “我们甚至可以说,佛法本来就是孔雀国传过来的。只不过一些道家的无耻小人,为了抬高身价,牵强附会,把自己挂靠到佛家身上。”

  “然后我们再来一场大辩论,告诉百姓,佛学其实是从孔雀国传过来的,便可以了。”

  王贲沉默了。

  胡亥微笑着说道:“若住持不反对的话,小僧就去做了。”

  王贲还是没说话。

  于是胡亥大踏步的走了出去。

  “别。”王贲轻声说。

  不过这时候胡亥已经走出了门口,这声轻轻的反对,他多半是听不到了。

  王贲看着胡亥的背影,叹了口气。

  他现在也不知道,这么做将来会修成正果,还是坠入阿鼻地狱了。

  而胡亥很开心,他的计划已经完成一大半了。

  接下来,胡亥会在报纸上发表一系列的文章,让自己的名字重新被世人所认识。

  在孔雀国,佛学始祖自然是释迦牟尼。但是胡亥很肯定,在不久的将来,大秦的佛学始祖将是他胡亥。

  当然了,胡亥对做佛陀没有兴趣。他真正要的是声望。有了声望,很多事就都可以做了。

  胡亥回到自己房间之后,把早就准备好的稿子找了出来,然后让一个卖菜的杂役送去商君别院。

  这稿子,有些是胡亥从佛经中摘录下来的,教人一心向善,慈悲为怀。

  有些是胡亥根据自己对佛经的理解编出来的。比如一个残忍好杀的人,死后转生成了羊,被人一片片割肉等等……

  杂役到商君别院之后,将这些文章交给了印刷厂的人。

  印刷厂的人看过之后,立刻请示了伏尧。

  伏尧觉得没什么问题,就送到出版室审查了。

  现在出版室分成两个不同的部分。

  一部分人数比较少,负责审查书籍的出版。另一部分人数庞大,专门负责审核报纸。

  这些人看过之后,觉得这些文章都是教人一心向善的,没什么问题,就同意了。

  于是,胡亥关于佛法的阐述,很快就付诸印刷了。

  …………

  “这就是印刷厂吗?真的很神奇啊。”一群大臣站在印刷厂门口,探头探脑的向那里面张望。

  苍夫和牛犊等人,一脸疑惑的看着这些朝臣,不知道这些人到底是来干什么的。

  从今天下午开始,参观商君别院的朝臣,陡然增加。

  以前也有人来商君别院游玩,但是那属于看热闹式的。但是今天不同,他们格外的认真,想要把每一样东西的原理都弄清楚。

  苍夫对牛犊说道:“朝廷的考核,要到了?”

  牛犊想了想说:“多半是为了这个了。这些朝臣平时不努力,紧要关头,想要突击学习一番了。”

  苍夫和牛犊以为这些朝臣是来学习的。其实……他们是来找破绽的。

  他们想要在商君别院找到一些谋反的证据。

  找证据最简单的方法,是从礼制上找证据。

  比如欣赏宴舞的时候,人数是不是超过了限定,有僭越之嫌。

  但是他们找了一圈,发现这里根本没有舞姬。

  这些朝臣都有点失望,摇了摇头想:这槐谷子,都不观赏歌舞的吗?那活着还有什么趣味?

  随后,他们又开始寻找,槐谷子有没有私自用什么违禁的器物。比如鼎,比如袍服,比如……

  结果他们找了一圈,什么都没有发现。甚至发现,槐谷子的日子过得很简陋,似乎并不注重这个。

  朝臣们都有些无语:这槐谷子,真是奇怪啊。守着一座金山银山,都不知道享受吗?

  这些朝臣议论纷纷,他们的话最终还是传到了牛犊和苍夫耳中。

  这两人没猜到朝臣的真正目的是来找谋反证据的,他们以为朝臣还是像以前一样,单纯的看不惯谪仙而已。

  苍夫看着朝臣的背影,摇了摇头,有些不屑的说道:“这些人,真是没见识啊。”

  牛犊点了点头:“就是。华丽的袍子,美丽的器具,这有个屁用。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多人如此热衷那些东西。”

  苍夫嗯了一声:“谪仙,毕竟是仙人啊,见多识广,自然知道什么是好东西,比这些肤浅的人要高明多了。”

  牛犊和苍夫是亲眼见过谪仙怎么摆弄照相机,怎么摆弄留声机的。

  怎么用曲面镜聚拢阳光,烧开了一锅水……

  在他们看来,这才是高级玩法。

  朝臣们在商君别院转了大半圈了,依然一无所获。

  他们商量了一番,觉得只能用最后的办法了:捕风捉影,造谣生事。

  低级的造谣,会被人戳穿,然后反坐落罪。

  高级的造谣,没有办法被戳破,或者说,需要几百年的时间来验证。这么长的时间,几乎等同于不会被戳破了。

  于是他们结伴在商君别院游览,并且悄悄地商议了几条罪状。

  第一条罪状:谪仙的化肥。朝臣认为,化肥看起来能够增产,其实对人体大大的有害。

  利用化肥生长出来的庄稼,是被某种特别的手段,强行催熟的。这些粮食已经发生了异化。

  人吃了之后,身体也会相应的发生异化。可能会得病,可能会传给下一代。

  所以,谪仙这是为了自己一时的功绩,害了大秦千秋万代。

  这谣言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很难证伪。

首节 上一节 693/13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