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秦朝当神棍 第366节
王老实说:“在我家中,我已认他做了义女。”
李水说:“行了,你可以走了。这件事包在我身上。”
王老实千恩万谢,骑着马走了。其实这时候,三位公子的大队人马,远远的还能望见。王老实骑着快马,用不了一刻钟就能跟上。
等王老实跑远了之后,忽然想起来,谪仙楼里面还有几个伙计,想要进入商君别院做护卫。王老实本想折返回去,再告诉李水一声。但是转念一想,那几个伙计五大三粗,十分有力,而且干活的时候任劳任怨,从来不计较工钱。
王老实忽然嘿嘿笑了一声:“干什么不是吃饭呢?就在我谪仙楼干活吧。”
想到这里,王老实快马加鞭,向伏尧的车驾追过去了。
…………
等王老实走了以后,李水有点感慨,对李信说:“李兄,你说这王翦是怎么想的?好好的平叛不就完了吗?偏偏要搜刮百姓,诬人为盗,这要是坐实了,一世清名,付诸流水啊。”
李信也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感慨说:“也不知道为什么,这王氏像是疯了一样,总是作出种种匪夷所思的举动来。”
李水点了点头:“是啊,我真是看不透这世人。”
…………
宋娥呆在王老实家中,生活富足而安定,这与在楚地的时候,简直是天壤之别。然而,宋娥心中依然闷闷不乐,因为自己的父兄还在楚地受苦。
幸好身边有一个项献,时常安慰她。
项献表面上乐观豁达,其实内心深处,也很是纠结:这咸阳城,似乎很不错啊。常听人说,暴秦暴秦,可是咸阳城中的百姓,似乎其乐融融。我们造反,是为了恢复大楚,可是恢复了之后呢?
夜深人静的时候,项献总是在怀疑自己,若楚国重新建立,楚人能像秦人这样,安居乐业,不用担心饿死吗?
项献是项氏的旁枝,虽然盯着一个项氏的名号,但是平日的生活,与贫民无异,因此他对穷人的世界很了解,比项羽这种世家子弟了解的多多了。
而了解的越多,项献就越怀疑自己的造反大业。
这一日,项献陪着宋娥,又在王老实家中闲逛。
忽然有一个仆役急匆匆地走过来,对宋娥说道:“有商君别院的匠户来了,说要请姑娘到商君别院去一趟。”
宋娥顿时大喜,问道:“可是谪仙听说了我父亲的事?”
那仆役说道:“这个现在还不知道。不过既然是商君别院的匠户有请,八成是谪仙要见你了。”
宋娥眼睛一亮,对项献说道:“你陪我一同去。”
项献也没有推辞,点头答应了。
这时候,他内心深处还存在着刺杀李水的念头。如果能提前一步混进商君别院,刺杀了李水,那真是大功一件啊。
他们两个坐着马车,很快到了商君别院。
牛犊知道他们两个是王老实的家人,所以没有要钱,只是登记了他们的姓名。项献自称刘献。牛犊没有怀疑,写上他的年龄姓名籍贯,然后让他进去了。
进入商君别院之后,刘献的眼睛就有点不够用了。这里没有衣衫褴褛的人,每个人都衣衫整洁。小孩坐在路边,晒着太阳背诵诗书。大人正在做工。
有很多院子里面传来稀奇古怪的声音,略一张望,可以看到他们正做出来稀奇古怪的东西。
忽然一阵扑鼻的香味传来,令人口舌生津。难道那就是传说中的炒菜?
忽然,有一伙读书人蜂拥而出,跑在最前面的一个大声叫嚷:我乃李渔,谁敢争锋。
他喊得很霸气,但是后面的读书人拳打脚踢,很快把他推到了旁边。
这群读书人疯了一样涌进了一个院子里面,然后开始抢饭吃。
李渔身上有几个脚印,显然是刚才抢饭的时候被人踹了几脚。但是他浑不在意,呼噜呼噜的喝着饭。
几个呼吸之间,李渔已经把一碗饭喝完了,然后又给自己盛了一碗。
项献看的目瞪口呆:“他们是读书人?”
这些人,长得挺像是读书人,但是举止行为,也太不文雅了。
宋娥盯着那些人,忽然说道:“他们在这里,似乎很快活。”
项献有点纳闷:“吃饭像是乞丐争抢救济一样,也能算是快活吗?”
宋娥说道:“你要看他们的眼睛。”
项献仔细一看,这些读书人,每个人的眼睛中都有光芒。这与他在楚地看到的穷人不同,甚至与楚地的豪强也不同。这些读书人,他们目光坚定,全身上下,都散发着一股自信的气息。他们的生活或许真的不如意,但是他们对未来抱有希望,他们骨子里面有一种奋发向上的乐观。
这时候,李渔已经喝了五碗饭了,然后迅速的把第六碗盛了出来。
锅里面已经见底了,李渔把这最后一碗喝的很慢,简直是在品,一边品一边大笑:“跑得快有个屁用?关键是要吃得快。”
周围一阵骂声。但是骂归骂,没有人抢李渔的饭。这里有个规矩,盛到了自己碗里面,便不许再抢。
宋娥忽然低声说道:“我真羡慕他们。若身为男子,我也愿意来这里读书。”
项献点了点头:“在下也是。”
第375章 臣要状告项梁
宋娥和项献一路穿行,见识到了造纸术,见识到了印刷术,还在一个小院里面,看到了一个美貌的女子。
这女子容貌姣好,身上却穿着一身脏兮兮的袍子。她正指挥着一些匠户,弯曲一把宝剑。
这剑已经被弯成了半圆形,居然没有折断。忽然,匠户猛然松开,宝剑发出嗡嗡的响声,然后恢复了笔直。
那女子点了点头:“韧性不错。”
宋娥和项献已经看呆了,世上竟然有这样的剑?这简直是神迹了。
他们又向前走,忽然听到轰然一声,吓得两个人一哆嗦。随后,他们闻到了一股古怪的味道,像是硫磺一样。
两个人看点一个小院当中黑烟升腾,从里面跑出三两个匠人来。这几个匠人的脸都被熏黑了,只有眼睛是白的,看起来滑稽无比。
这些匠人还在互相指责,有的说对方配药比例不对,有的说对方点火太早了,有的说对方防护措施没有做到位……
项献一路看下去,越来越沉默了。
宋娥低声说道:“我总觉得,商君别院中的人,很特别。”
项献嗯了一声:“因为他们是为自己而活的。”
宋娥全身一震,点了点头:“不错,就是这种感觉。”
以往他们接触的人,要么花天酒地,浑浑噩噩度日,要么挥汗如雨,瘦骨嶙峋的耕作。他们从来没有见过商君别院这种人,他们很累,但是他们很快乐。他们也需要整天工作,但是他们却觉得自己很自由。
项献叹了口气:“这样的生活,简直是人间仙境啊。”
说了这话之后,他愣了一下,这不是槐谷子一直在喊的口号吗?要把人间建设成仙境。
宋娥低声说:“若普天之下,都能如商君别院一般,那该多好。”
项献没有说话,他对自己的反秦大业越来越怀疑了。在他看来,大楚未必有多坏,可是想要如同商君别院这般好,却是万万不可能。
终于,匠户带着他们见到了李水。
李水的屋子,也没有多么华丽,看起来很平常,似乎比那些豪强要逊色。但是走进去之后,偏偏给人一种敬畏之感。
宋娥心想,或许因为刚才一路看过来,内心深处已经对谪仙极为崇敬了吧。
两人进去之后,看到了一个神采奕奕的年轻人。这年轻人脸上带着笑容。
这人说道:“我便是槐谷子。”
宋娥和项献连忙行了一礼。
李水随意指了指席子:“请做吧,不必拘谨。”
宋娥应了一声,和项献坐下来了。
李水又指着旁边的李信:“这位是李信大将军。”
宋娥一听这话,顿时眼睛一亮,激动的说道:“将军便是李信?小女子拜见将军。她比刚才拜见李水的时候,殷勤了十倍不止。”
李水有点纳闷的看着李信。
而李信快要激动哭了:世上终究是有明白人啊。
李水问宋娥:“你认识李兄?”
宋娥说道:“昔日曾有一群反贼,路过我宋家村,在我家中大肆劫掠。”
李水疑惑的说:“宋家村,为何如此耳熟?”
李信问宋娥:“莫非你是宋留的女儿?”
宋娥连连点头:“正是,正是。想不到将军还记得我。当日那伙反贼是项梁的部下,他们的首领与谪仙年纪相仿,相貌与谪仙也有些相似,口音也差不太多……咦?”
李水哭笑不得:这还能碰上?
他干咳了一声,一本正经的说道:“大约英俊之人,长得都差不太多吧。”
宋娥点了点头:“似乎是这样。”
打死她也没想到,谪仙这么尊贵的人,会假扮反贼,所以她立刻就认为,当日的人,只是与谪仙有几分相仿罢了。
宋娥说道:“当日,还是李信大将军救了我们,赶走了那伙反贼,当日小女子只是远远的看了将军一眼,所以方才不敢相认。”
“小女子知道,将军乃是大仁大义的好人。今日将军在这里,我便知道,家父的性命有救了。”
李信和李水对视了一眼,他们两个的目光都有些犹豫。
如果是别人,看在王老实说情的份上,放了就放了。关键是这宋留,他确实是个反贼啊。
当初李水假扮项梁的部下,去了之后三言两语就诈出来了,宋留一直和项梁眉来眼去,还曾经给对方提供过钱粮。这样的人不是反贼,那谁是反贼?王翦抓他完全没毛病。
上一篇: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