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秦朝当神棍 第215节
按照在仙术班学到的东西,他们分辨石头的颜色、泥土的颜色。观察河水,挖出河中的泥沙……必要的时候,还要用铲子在地上挖坑。
北方无遮无挡,寒风从远方吹过来,让项伯透心凉。他忍不住叹了口气:这简直是服苦役啊。
项伯很想逃走,但是逃跑不是那么容易的。李信占领这里之后,就每隔数里,搭起来一座暸望塔。这些暸望塔,将占领的地盘分割成了一个一个的小方块。
每一座塔上,驻守四名士兵,昼夜用望远镜瞭望四方。
白天的时候,匈奴兵一旦出现,数里之遥,便可以被发现了。等他们攻过来的时候,秦军早就已经集结完毕,以逸待劳了。
甚至于对匈奴兵的兵力部署,都看得一清二楚。草原上惯用的虚张声势,以少胜多,等等迷惑人的招数,全都没用。
而晚上的时候,除非匈奴兵全程摸黑行军,否则的话,只要有一点火光,便会引起瞭望士兵的警惕。
而全程摸黑前进,极为困难,因为草原上并不像中原那样,有明确的道路。这里的一马平川,也只是相对的。有时候被沟沟坎坎绊到了马腿,那还算幸运,万一一时不慎进了沼泽,那就是灭顶之灾了。
暸望塔,不仅对匈奴有用,对方士同样有用。
曾经有一位方士吃不了苦,又觉得这根本不是在寻仙,于是偷偷溜走了。结果刚跑出去没多远,就被瞭望士兵发现,迅速的给抓回来了。
当时求仙先是念了一下他当初签订的文书,然后打了他八十大板。声称如果再犯的话,严惩不贷。
项伯观察良久,觉得自己应该没有机会逃走。哪怕是趁夜溜走,昼伏夜出也不现实。粮食就是一个大问题。一个人只能背几天的口粮,这点粮食,绝对不够用。
最后他认命了,老老实实的在草原上勘探矿藏。四个暸望塔就能围成一小块区域,他们就一小块一小块的勘探过去。
除了项伯这些勘探队之外,还有地图队。
地图队要坐着牛车,丈量土地,计算里程,然后绘制成地图。
为了保持地图的精确性,他们在车轮上绑了一根红布条。然后趴在车边观察计数。按照他们的测算,车轮转动二百五十六圈,里程可以达到一里。
因此那人每天就在那数数。每到一里,就从车上取下一面小旗,插在地上。
后面有人骑着马,按照地上的小旗,绘制出地图来。
这个活计也不轻松,一圈一圈的数下来,负责计数的那家伙,总觉得头很晕。
几天过去,不断有好消息传来。某某方士,发现了一处铁矿。求仙将消息上报给商君别院之后,这方士受到了五万钱的奖励,以及一块刻着嘉奖令的铜牌。
还有某方士,在河中发现了一种没有见过的鱼。没有毒,而且极为美味,同样受到了嘉奖。当然了,发现鱼和发现铁矿,价值不可能等同。但是至少也是一种荣誉。他也获得了五千钱,以及一块荣誉铜牌。
这些好消息让方士们心里发痒,他们也盼望着能发现点什么。就算不是为了立功。可最近毕竟寻找了太长时间了,始终一无所获,大家也有些沮丧。哪怕发现一些稀罕的东西,作为枯燥生活的调剂也好啊。
这天傍晚,项伯正在勘探,忽然听到不远处说道:“发现墨玉了,通体漆黑的玉石。”
附近的方士们蜂拥而去。
他们看到有几个方士正在挖坑,挖出来很多黑色的石头。不过看了一会,围观的人就有点怀疑了。这些石头,不像是玉啊。
有一个方士拿起一块来,把玩了一番,然后摇摇头说:“这东西和玉,有天壤之别啊。”
他随手把石头扔了,结果手掌被染上了一块黑色。
周围的人研究了一番,说道:“这东西,或许可以用来研磨。”
众人立刻兴冲冲的拿出来砚台,倒上水,磨了一会。越磨越觉得不太对劲。
有人不信邪,拿出买笔来蘸了蘸黑水,在仙纸上写了几个字。然后就大失所望。
尤其是挖坑的那几个方士,本以为可以立功了,没想到弄出来这种没用的东西,一时间垂头丧气的。
现在看看天已经黑了,到了吃饭的时候了,大家干脆埋锅造饭。
挖好了坑之后,随手抓了一块黑石头挡风,垒了个烟囱。然后大伙把陶罐架在上面,开始烧火做饭。
半个时辰后,忽然有人惊叫了一声:“灶着了,灶着了。”
这话不清不楚,不明不白的。众人循着他手指的方向看过去,顿时吃了一惊。那些黑石头,变成了赤红色。
它们身上并没有窜出多么高的火苗来,但是把手靠上去试一试,就会发现这温度极高。
忽然,哗的一声,陶罐被烧裂了,里面的汤水连带着粮食,全都撒了出来。
赤红的石头上面冒出来一团热气,但是火势未衰,依然散发着炽热的温度。
有人说道:“这东西像是木炭。”
另一人说道:“比木炭要持久,更炽热。若是木炭的话,烧了这么久,早已变成灰烬了。”
有人忽然说道:“难道是仙界之物?”
这话一出口,有不少人开始对着那些烧红的石头,顶礼膜拜了。
这消息迅速的传了出去,求仙骑着马来了。
他看了几眼之后,忽然脸色一变,从怀里面拿出来一本书,翻了几页之后,哈哈大笑,说道:“谪仙诚不欺我。”
方士们都敬畏的问道:“这是何物啊。”
求仙说道:“临行前,谪仙曾让我留意一样东西。这东西名字叫煤。通体漆黑如墨,可以燃烧。取暖固然可以,用来打造仙器,更是事半功倍。即便在仙界之中,煤也广受欢迎。”
周围的方士一听这话,个个都雀跃不已。
有方士说道:“煤既然在仙界广受欢迎,而我们又找到了煤,是不是快要到仙界了?”
求仙说道:“有这个可能。不过谪仙也说过,我华夏人乃仙人后裔。这煤,凡间应该本身也有。”
那些方士又说:“那就是有五成的机会,要找到仙界了。”
方士们都欢呼起来了。
第240章 可怕的咸阳
发现煤的方士,兴奋不已,这绝对是大功一件。
求仙显然也认可了他们的猜测,对他们说道:“你们的赏赐,想必不会少。不过最重要的不是半两钱,而是那一块铜牌。那代表了荣誉,代表了谪仙对你们的认可。”
方士们纷纷点头,状如小鸡吃米。
项伯有点不屑:什么仙界也用煤,简直胡说八道。槐谷子要真是仙界来的,我把脑袋切下来。
在这样腹诽的同时,项伯心里其实也有点羡慕。找到矿藏的方士,简直就像是英雄一样,享受着众人崇拜又嫉妒的目光。
唉,自己是项燕的后人,在楚地无论走到哪,都被别人高看一眼。可现在呢?隐姓埋名,和这些方士混在一块,一点存在感都没有。
项伯心里面有点落差,也想要弄出点动静来,在众人面前夸耀一番。不过寻找矿藏这种事……难啊。
这天晚上,很多人都激动的没怎么睡觉。至于项伯,躺在自己的铺盖上,辗转反侧,一直到天亮。
第二天,众人又出去找矿了。
项伯东挖一会,西瞅一会,找的很急躁。
等到中午的时候,已经有些疲惫了,毕竟昨天晚上没怎么睡觉。项伯找了个背风的地方,坐了下来。
先吃了饭团,又给自己灌了几口凉水,然后瑟缩成一团,抖开一条毛毯,盖在了身上……
项伯打算闭上眼睛睡一会,但是忽然发现身边长着一种奇怪的草,开着一种奇怪的花。
这花他从来没见过,但是好像又有点面熟。项伯想了想,从怀里面掏出来一本小册子。这是在学仙班记的笔记。
翻了几页之后,他找到了一幅图。和身边的小花对比了一会,项伯的心脏开始砰砰跳起来了。
他站起身来,在附近望了望,发现周围还有不少这样的小花。
项伯激动的站在一块大石头上,向远处大喊:“快来,快来。我景鲍,发现金矿啦。”
在喊出去这一嗓子的同时,项伯又有点失落。
这金矿,是我项伯发现的,可是却只能用景鲍的假名字。唉,真是美中不足啊。
金矿两个字,远远的传出去,迅速的把所有人都吸引过来了。
项梁挥舞着手中的小册子,指着地上的小花,说道:“你们看看,你们看看。此花名叫蕙棠,生于金矿附近。这里有这么多的蕙棠,下面必定有大金矿。”
其他的人都没有作声。还以为景鲍真的挖出金子来了,喊得这么大声,原来……只是发现了几朵花而已。
老实说,蕙棠生于金矿附近。这话是出自山海经。上课的时候,老方士也只是随便提了一句而已,怎么就有景鲍这种二百五,认认真真做了笔记,当真来寻找?
山海经那书,他没看过还是怎么回事?里面玄之又玄,什么九头蛇妖相柳,什么人面蛇尾的孰湖,什么没有脸的帝江。
这种东西,谁见过了?连最喜欢故弄玄虚的方士也持保留态度。
尤其是李水出现了之后,描绘的仙界当中,也没有这些奇形怪状的东西。因此方士们越来越倾向于,山海经不知道是谁胡诌出来的。
项伯见众人到了之后,一个个兴致缺缺的样子,顿时急了:“怎么?你们是嫉妒我还是怎么样?”
那些方士呵呵笑了一声,说道:“嫉妒倒也没有,只是有点不太相信而已。”
方士们哄笑成一团,把项伯气的脸色涨红。
他咬了咬牙说道:“好,你们不相信,我自己挖。”
随后,他挥舞着铲子,旋风一般的挖起来了。帮助项伯挖掘的只有麻绳一个人。毕竟麻绳没什么文化,不知道山海经是什么东西。
方士们就在旁边围观,他们忽然觉得,如果这两个傻瓜如果每天都来上这么一出,那么这里的生活,就不会那么枯燥了。
项伯和麻绳挖了一个时辰,两人都累的气喘吁吁,汗湿衣衫。
他们挖了很久,连针尖大的金沙都没见着。
项伯也有点泄气了:难道我真的看错了?
这时候,麻绳忽然捡起一个东西,夸张的叫了一声,整个人如同癫狂了一般,手舞足蹈,大声叫道:“狗头金,是狗头金。”
狗头金,天然形成的金块,虽然里面含有杂质,但是相对于金砂来说,已经极为显眼了。
上一篇: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