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秦朝当神棍 第1243节
李信看着愣头青问道:“果真如此?”
愣头青不敢正视李信的眼神,缓缓点了点头。
李信冷哼一声:“藏得够深的,原来你还是个贪名图利的家伙。”
李水此时缓缓说道:“也就是说,今日你杖行季明,也就是为了接近讨好季明,给你一个往上爬的机会?”
愣头青面对谪仙,更不敢有丝毫隐瞒,使劲点了点头。
李水和李信对视一眼,李水纳闷问道:“那我就更加不解了。”
“你既然是想讨好季明,难道这就是你讨好他的方式?”
李水指了指季明血肉模糊的屁股。
既然是讨好,为何不轻打,慢打,甚至是少打?
我看你这力道,一杖是别人的两杖。
你到底是在讨好季明还是心里痛恨季明?
老实说来,不可有半点隐瞒。
你们或许也听过,对我有所隐瞒,被发现之后,是什么后果。
话音刚落,不止是愣头青,季一、季二以及杖行者浑身一哆嗦,纷纷直冒冷汗。
对谪仙不敬,那简直是给自己挖坑,自寻死路,甚至谪仙的手段会让人生不如死。
此时愣头青面对谪仙和李信两人的威压,思维已经混乱了。
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话来。
一开始愣头青确实是为了讨好季明才趁机会伺候季明的。
但随着杖行一板板大打下去,回过神来却忘记了计数。
为了担心季明事后报复,迫于无奈,带着慢慢的怨恨又打了十大板,甚至这十大板力道比之前更重。
打完之后,看着季明后背皮开肉绽的惨样,为了平衡自己内心的愧疚,又自我安慰这是公差,不是私仇,是陛下下达的旨意。
愣头青此时有些语无伦次,完全不知要怎么回答谪仙的话。
生怕说错话,惹得谪仙不高兴,不光自己死无葬身之地,甚至家族还要收到牵连。
若是一会谪仙大人顺藤摸瓜,套出自己忘记了计数。
而为了不让季明回过神来报复,又多打了十大板。
虽然都知道谪仙大人与季明不对付,但那也只是在朝堂在公事上。
说白了,那只是谪仙大人与季明两人之间的事,与自己根本没有关系。
谪仙大人什么人物,根本不会想借自己的手去羞辱季公公。
首先那样显得谪仙大人自己手段很地下。
再者,自己只是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
无论是在谪仙眼里,还是在季公公眼里,都是可以随时抛弃的人。
想到此处,愣头青突然还有点心酸。
都已经是宫里的侍卫,在大秦皇宫当差了,怎么感觉还是这么无足轻重呢。
愣头青甩了甩头,突然又想明白了一些。
也是,自己当初刚入宫的时候,比的是自己那帮乡邻好友,没有一个比自己更有出息的。
现在感觉自己无足轻重,那只是自己比较的对象不一样了,面对的人、事不一样了。
比以前面对的更大更重要了。
面前的可是堂堂谪仙,大秦将军,都是大秦重臣。
多少人托关系送礼品都一定能见到甚至说句话,自己此时都见到了。
甚至方才还得到了李将军的青睐。
对啊,自己也不是那么无足轻重、一无是处,更不是任人宰割随时可以抛弃的小人物。
自己可是得到过李将军欣赏的人啊。
杖行者见愣头青半天憋不出一个屁来,甚至还左右摇晃脑袋。
感觉这愣头青是被谪仙和李将军的威压折磨疯了。
杖行者心里冷笑道:瞧瞧这出息,救你这样的,还妄想去陛下殿前当差。
我都替陛下担心,就你这样的,自己保护自己都费劲,下辈子再说吧。
杖行者见愣头青此时有些口齿不清,便想趁热打铁。
再给李信吹吹风,说点愣头青的缺点坏话,说不李信会把此人厌恶到极点。
不仅不会把他收到帐下,甚至还会找个由头把这愣头青打压一番。
若是愣头青疯掉或者消失掉,那即便将来季公公恢复过来,到时全推到愣头青身上,也合理的很了。
第1035章 长生是多长
长生是多长
杖行者越想越觉得有道理。
趁此机会必须把愣头青整下去。
毕竟还是在谪仙和李将军的跟前。
但凡给谪仙和李将军煽风点火一番,愣头青这小子便绝无可能有再回宫的机会了。
杖行者心里一阵窃喜。
“没有什么比现在更合适的时候了。”
杖行者嘴里嘟囔道。
李信竖起耳朵,看着杖行者问道:“你方才说什么?”
杖行者心里一惊,没想到心里话竟然不自觉说出口了。
也是,太过紧张且兴奋了。
“大人,小的方才说是时候了。”
“哦?什么是时候了?”
听完此话,李水也好奇了起来。
见杖行者欲言又止的样子,李水随口说道:“放心说,大胆说。”
“若是说的好,本谪仙有赏。”
杖行者一听,顿时眼前一亮。
“若是有所隐瞒,甚至欺骗,那就别怪本谪仙惩罚了。”
杖行者低声问道:“大人,什么奖赏啊?”
“想必你也有了解过,本谪仙的奖赏,自然比其他人是要丰厚的多。”
“当然,这奖赏也是凭本事拿的。”
“并非我说多少就是多少。”
“商君别院从一开始便定下了规矩。”
“奖惩的规矩,奖赏丰厚的程度与对方提供的信息价值有关系。”
“比如分几个等级,每个信息价值的等级对应不同的奖赏程度。”
“当然了,惩罚依然如此。”
李信眼珠子转了转,他突然有想从李水这里赚信息奖惩的想法。
李信若有所思想了想,随后问道:“槐兄,那这奖赏最高等级的价值是提供什么信息?”
李水扭头看着李信说道:“怎么,李兄也想挑战一下?”
李信嘿嘿笑道:“有钱不赚王八蛋。”
“谁还跟钱过不去呀。”
李水笑了笑说道:“李兄此言,虽话糙理不糙,但恐怕李兄一时半刻还办不到。”
李信听完哈哈笑道:“兵者,最忌急躁。”
“我行军打仗这么多年,锻炼出来最大的优点就是不急不躁。”
“所以槐兄啊,你就别卖关子了,尽管说。”
“即便现在办不到,说不定以后就办到了呢。”
李水笑着点了点头,随后说道:“那李兄可听好了。”
李信顿时竖起耳朵盯着李水。
上一篇: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