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我在秦朝当神棍

我在秦朝当神棍 第1215节

  啧啧,季明每每想到此处,激动地只想流口水。

  奈何天有不测风云,世事无常,赵高倒了,与自己一点关系没有。

  这么长时间,自己还是那个小太监,只不过从宫里的新人熬成了老人。

  除了年龄上有点资历之外,官职半分都没有变过。

  若说变,可能就是自己是最接近陛下的人了吧。

  之前赵高把持内宫的时候,自己完全要听赵高的安排,心情好了伺候陛下,心情不好的时候洗溷厕都有可能。

  如今只要陛下不发过,再也没有人像以前那样欺负自己了。

  季明安慰的笑了笑。不对,还有,槐谷子。

  季明下意识握紧了拳头。

  季明此时有些有些多,甚至觉得槐谷子是不是对太监有什么歧视。

  若说赵高身份地位尊贵,当了你槐谷子的路,你把他整下去,倒也合乎情理。

  可你槐谷子为何总是处处针对我。

  我只是伺候陛下的小太监,无权无势,以前是,现在也是,为何还这样针对我。

  也是,对太监有歧视仿佛很正常,毕竟是很特殊的人。

  可太监这么多,我季明又何时爱你的眼了。

  季明想了想,屠龙者最后也变成了龙,这槐谷子把赵高扳倒,并不是讨厌赵高。

  而是觉得赵高碍了他的眼。

  甚至可能会觉得槐谷子觉得一个太监都能有这等权利在手,差异悬殊。

  仿佛只有不经意的赵高扳倒,再能让太监界安分守己。

  季明点了点头,槐谷子一定是这样想的。

  看着像个人呢,满脑子都是算计。

  季明在心里呐喊道:“陛下呀,你要看清楚啊。”

  “自己的女婿是个什么人啊,小心槐谷子把陛下您都算计了。”

  季明看了眼李水,心想:还是我心思简单啊,槐谷子啊,你这点小算计,陛下迟早有一天会发现。

  到时有你倒霉的时候,可别怪我落井下石踩你两脚。

  你槐谷子再受宠,即便是陛下的女婿,可君臣之礼大于天。

  君是君,臣是臣,在陛下面前,你永远都只是臣子。

  而自己又是陛下面前的红人,并且自己陪伴陛下的时间,远远大于你们这做臣子的。

  想到这,季明颓废的心稍稍好了一点,毕竟身后还有陛下的支持。

  季明又扭了扭头,看了眼身后的淳于越,听着淳于博士在与花姑子争吵。

  季明心里顿时开心了不少。

  自己的处境仿佛还没到这种绝境。

  没想到平时并不没什么交集的淳于博士竟然为自己说话。

  其实淳于越的意思很明显了,自己并不关心什么季明季暗的,在乎的是关于教育,关于儒生的事。

  在淳于越眼里,能识字写字的人,都可算作儒生,算作他的门徒。

  可看在眼里,听在心里的季明并不是这么想的,他想的很简单,淳于越在替自己说话。

  季明感激的看了眼嬴政,若不是嬴政疼爱自己,何故会让人杖责于我。

  恰巧自己在养伤期间,日日模仿字帖,如今才能误打误撞得到淳于越的赏识。

  中国人看到季明走到案几的时候就很震惊。

  一个太监,并且还是季明,竟然还能识字写字,这已经超出很多人的想象了。

  上一人还是赵高,可赵高毕竟是有良好的家庭背景的,从小便会识字。

  识字写字对赵高来说,并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

  可众人对季明的感觉不一样,无权无势,一个伺候陛下的小太监。

  如此竟然还有胆坐到案几上,准备写字,大大出乎了众人的意料。

  本以为季明只是心血来潮,活跃下氛围,做做样子而已。

  没想到季明不仅当着陛下和众臣的面,坐到了案几前,还像模像样的写了秦酒二字。

  众人纷纷正经,怪不得淳于越喜欢呢。

  若是淳于越回去,大肆宣扬一番,连太监都要识字写字了,你们这些普通人有太监辛苦么?

  若是没有,还不努力学习,活得还不如一个太监。

  能保持咸阳城次富之地位,可不是说说那么简单的。

  淳于越表面没有经营商贾之道,可所思所行,处处透露着商贾的奸诈。

  仿佛所有热都看透了,所以李水也没有很认真的反驳淳于越。

  毕竟李水很明白,淳于越一直在乎的事儒学的发展,而不是季明个人怎么样。

  季明能识字写字固然好,正好可以当做一个经典案例宣扬儒学。

  蒙在鼓里的季明,扭头感激的看了眼在与李水据理力争的淳于越,眼里含满了激动地泪水。

  甚至此时看淳于越,竟有一种慈父的感觉···

第1001章 欺负人也不是这么欺负的

  淳于越本来在跟李水有一句没一句的辩论,扭头突然发现季明在含情脉脉的盯着自己。

  淳于越很纳闷,这季明怎么回事,又像看老父亲似的看着我。

  难道季明小时候没有父爱?

  也是,看季明年纪不大,很可能从小就被送到宫里去了,恐怕自己父亲是谁都不知道了。

  或许我对他的支持,让他感受到了久违的父亲般的温暖。

  可我并不是关心他啊,一个太监有什么值得老夫去关心的。

  季明这小子心里到底在想什么,老夫当他爷爷都已经绰绰有余了。

  人家都是老来得子,老夫可不想传出去,老来得太监,一世的名声岂不是会葬送于此。

  老夫只是关心儒学的发展,但但自是觉得季明这个太监都如此好学,儒学的传播之广,甚是欣慰。

  淳于越只是想拿季明做个经典例子,好好宣传一番儒学。

  并没有什么收义子的打算,若说收一个太监做义子,那传出去,不光打自己的脸,甚至整个儒学界都会感到羞耻。

  其实淳于越已经看的很开了,大秦发展如此迅速,儒学也在跟着时代发展不断在变化。

  自己已经年迈,适应新事物的能力远不如年轻人。

  能听得进自己那一套的年轻人更是少之又少。

  或许也只有想学学书法字体的人会学习他淳于越。

  或许年轻儒学更崇拜的是如今的齐大人了。

  所以自己已成定局,未来儒学发展的如何,自己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小了。

  即便未来儒学没落,那也不是没落在自己手上。

  这后世骂名的罪责,跟自己是扯不上关系了。

  谁让他齐大人处处跟自己作对,并且还跟槐谷子这种奸诈小人走得很近呢。

  这都是报应,现在看齐大人过的风生水起的,或许就是为未来埋上了伏笔。

  作为儒生,不定心养性研究儒学,而是重贾重利,甚至学习钻营之术,如何能把儒学发扬光大。

  不败在他手里就已经很不错了。

  现如今竟然还有反水的儒生跟在槐谷子身边,甚至要学习槐谷子的书法。

  淳于越每每想到此处,总是情绪激动,忍不住浑身颤抖。

  槐谷子他是个什么?谪仙?我呸,愚弄黔首的手段罢了。

  阿谀奉承的小人还差不多。

  大字不识几个,机缘巧合写出了让人看不懂的行草,就觉得的自己能开山建宗,自立门派了?

  在老夫看来,简直是世风日下,畸形社会的缩影罢了。

  有儒生转去跟着他也好,这样也能把心存异心的弟子剔除干净。

  省的老夫亲自动手了。

  在淳于越回过神来,抬头一看,李水不知什么时候站在自己面前,疑惑的打量着自己。

首节 上一节 1215/13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