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第73节
军长,到了这个级别,就不会轻易受制于人,也拥有了很强的战术自主权。
“恭喜恭喜!这小弟没带什么礼物,这样,这次杨家行大战,我那儿缴获了2门野战炮,回头打包好给老哥你送去。”
沈复兴说着说着,有些心虚,回头悄悄看了一眼胡宗南,他好像还借了对方10门战防炮。
要不要.报个战损?
不还了?
可胡宗南看到沈复兴这悄悄的回眸就知道对方在想什么,苦笑着拍了拍额头,冲着沈复兴草草一拂。
算了算了,就当结个善缘。
霍揆彰没注意两人之间的小动作,大笑着说:“都行,都行,还是先进去吧,委座等着你们俩呢。”
沈复兴转身冲胡宗南抱歉地笑了笑,便与廖耀湘一起跟在侍从身后进了一间小办公室。
两人脚步很快,完全没有任何怯场的样子,这让前面带路的侍从很是诧异。
好胆色!
会客室很小,简单的陈设,老旧的红木布置,凌乱的书桌,全然没有电视剧里的大气从容。
两人上前站定,行了个军礼。
“卑职沈复兴/廖耀湘,特来报道。”
标准的灵桥牌普通话响起:“好好好,终于见到我之栋梁,民国之盾了,维安,建楚啊,你们很好,杨家行这一仗,打出了我军威风,今天的纽约时报与泰晤士报都大幅报道了这次胜利,这很好啊!”
趁对方说话之际,沈复兴好奇地端详起对方的模样。
穿着军装的男人极为消瘦,军帽下两颊的凹陷让他怀疑吃素是不是真的伤身体。
可虽然消瘦,但整个人却显得极有精神,温和的笑容下暗藏机锋,让人感觉不到暖意。
或许,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在这黑暗诡谲的时代生存下去?
廖耀湘想回答来着,但想到刚才,还是主动闭嘴。
“全赖委座统筹有方,若不是51师王师长及时赶到,怕是职下也只能国旗裹身了。”沈复兴微微低头,态度谦逊。
没有用马革裹尸,而是用国旗裹身,这恰好搔到了对方的痒处。
至于什么51师及时赶到,则被自动忽略。
这分明就在说,我差点为国牺牲了。
要是孙云鹤在这,高低得说一句:
语法也是法!
“太过谦虚就不好了,淞沪这么多部队,几个王牌德械调整师都没你打得好,你让他们如何自处。”虽然是批评,但语气中却毫无责备。
“委座教训的是,说来这仗,您应该才是首功。”
“哦?!”似乎是听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虽然是拍马屁,但这种英雄人物拍的,他倒是很想听听。
毕竟,刚才霍揆彰可是将这个年轻人一通夸:
谦逊、憨厚、老实
第77章 调整师(下)
“您看啊,这当时要不是您慧眼识珠,将建楚送到圣西尔学院留学,也就不会他们学院创造历史的亚洲第一,如果后面没有您钦点,将建楚送到我独立旅,那就更不会有这次的水淹杨家行大捷。”沈复兴小心斟酌,想着这次能不能骗点军费,骗点装备。
果然,等沈复兴说完,廖耀湘震惊地看着校长第一次笑得这么开怀,同时也找不出旅长这话里的毛病。
没毛病啊!
慧眼识珠、亚洲第一、沙场点将,感觉都是校长的功劳。
就连一旁的侍从也惊呆了,开战以来,他可是从没见过这样的场景。
不是,哥们你这不是关公,你这是和珅与岳飞一起附体了呀!
蔡京也得拜你为师吧?
胡宗南、陈账嵌甲霾坏桨。�
妈呀,民国这是要出大妖了?
戚少保怎么说来着:忠臣要做事情,就要比奸臣更奸。
同样是拍马屁,刚才胡军长也好,霍军长也好,他们是说也说不过沈复兴,打仗也打不过沈复兴
“好,果然不愧是我看中的两员虎将!这第7师,交给你们,我放心!”
好久没有这么畅快过,他直接抛出准备好的奖赏,只是原来的预7师这个“预”字,好像被自动忽略了。
侍从见状刚想提醒,却见他已经拿出装有勋章的盒子,走到两人面前。
“二位皆是我军抗战之楷模,本想着办个典礼,但前线战事吃紧,下次给你们补上。”
说着,便亲手将勋章佩戴在两人胸口,青天白日勋章。
“嗯,很配!”
沈复兴与廖耀湘赶紧敬礼,只是与激动的廖耀湘不同,沈复兴在想,这玩意儿能不能换几门大炮,多杀点鬼子才是实在的啊。
授勋结束,两人本要离开,但那声音再次响起:
“维安,你留一下。”
廖耀湘回头羡慕地看着被留下单独谈话的旅长:“要是我也这么能说会道就好了。”
沈复兴被单独留下的时候却没有廖耀湘的兴奋,反而是极度警惕。
他一边默念:
臣乃武将,目不识丁..臣乃武将,目不..
一边想着如何脱身,至于献策什么的,别开玩笑了。
无论什么政策、计划,今天他刚说完,明天全世界就知道了。
沈复兴想的没错,那的那封绝笔信,现在正在数个重量级大佬的桌子上。
这些姑且不提,灵桥牌普通话又一次温柔的响起:
“听说,你家是慈城的?”
“正是,就在慈湖边上不远。”
台上之人不断点头:“很好,我江浙子弟,就是要有你维安,还有寿山、良桢这样的将领,你们是我同乡,更是要作为全军表率。”
沈复兴微笑称是。
“听说,你小时候经常去俞部长家里拜年?”
“俞叔与家父时常往来,小时候就老是往奉化跑。”
“嗯,很好!你父亲的事情,我已经知晓,放心,国家会记在心里的。”
沈复兴忽然表现地很低落,似乎是想父亲了:“家家父我替家父感谢您,感谢国家。”
他给自己演技打了个82分,剩下18分.
“这样吧,你有什么要求,可以说说看。”许是看到对方如此,他想到了自己的儿子,便有些心软。
沈复兴反应极快,知道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他努力让自己表现得恳切一些:“委座,我什么也不要,您再给我点兵,我现在就想着杀鬼子报仇。”
“好!好啊!维安啊,你很好!”
一个想要替父报仇,上阵杀敌的年轻人能有什么坏心思呢?
“记录一下,第7师,按照德械调整师编制来,装备慢慢补充,人员可以优先配给”他沉吟了一下:“还是安排在54军吧,让嵩山(霍揆彰)好好带着。”
“谢委座栽培!”
沈复兴顿时长出一口气,终~于~上当了,德械调整师编制那可是2旅6团满编接近14000人啊!
底气足了,腰杆.硬了!
本来,谈话到这里就应该结束了,一个略施恩惠,一个纳头便拜。
一个领袖风采,一个初生牛犊。
想来,按照他的意思是相得益彰的。
可偏偏,那天晚上被称为【民国小出师表】的绝笔信却一直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
在沈复兴转身之际,他伸手叫住对方:
“维安啊,你对淞沪这个仗,到底怎么看?”
呼——!
被叫住的那一刻,沈复兴已经开始思考一万种脱身的办法,肋部的绷带早上就已经悄悄抹了鸡血,这是最后的底牌。
幸好,对方的问题还在可控范围内。
沈复兴转身收敛表情:“这仗应该打,在决策上绝对是高屋建瓴的,战略上的雄才一眼便知。”
看到对方的笑意,沈复兴放心的继续:“只是战场纵深太小,我们太吃亏,部队训练不够,武器弹药不足,市区又多是租借,国际的干涉也很是麻烦。”
嗯嗯,找了一堆客观原因,对方一边点头,一边气愤于他人不作为。
上一篇: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