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第71节
半晌,沈复兴突然指着远处深夜还在运输物资的民夫:“你说,这战争里,是当兵的苦,还是这些民夫苦?”
老王顿时觉得这烟有些辣:“书上说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废话~”
“长官,您难道忘了,除了在三江口送行的乡亲们,我们刚到罗店的时候,那里的群众看见我们跟看见瘟疫一样,跑了个干净。”老王眯起眼,缓缓说道。
沈复兴点头:“是啊,百姓畏兵甚于畏匪,所谓匪过如梳,兵过如篦(bì)不过如此。”
老王没有说话,只是看着眼前的男人。
“放心,我干不出来这种事情,总有一天,我要让整个天下都不再出现这种事情。”沈复兴缓缓吐出一口烟,看着远处队伍,心情复杂。
老王眯着的眼睛猛地瞪大,眼中的精光一闪而逝:“在那之后呢?”
“自是复我华夏秋海棠叶了!”
“再然后呢?”老王穷追不舍。
“再然后?”沈复兴扭头看着老王期待的眼神,似乎想起了什么,望着天空发问:“老王,你知道奴儿干都司吗?”
老王一个劲点头,表示清楚。
“三宣六慰呢?”
老王想了想:“南甸、干崖、龙川三个宣抚司,车里、缅甸、木邦、八百大甸、孟养、老挝六个宣慰司?”
“六大都护府知道吧?”
“旧港宣慰司知道吧?”
“琉球后人在重庆吧?”
老王的冷汗已经下来了,眼前的主儿感觉要疯,怎么说着说着就狞笑起来了?
沈复兴似乎看出了对方的害怕:“想什么呢,这些地方有些是自古以来的,有些我们还是有宣称的,但这些地方现在民不聊生,甚至是列强的殖民地。”
“作为曾经的宗主国,我们要帮助他们驱逐列强,实现自治。”
“算不上吊民伐罪,也算是师出有名。”
“可是,这样一来,军费所耗甚多,用一些他们的矿藏,很正常吧?”
“免费租几个小港口送补给很正常吧?”
老王:??自治?不是自由?
他还是不懂:“为何不”
“哎呀,你说什么呢?这么多地方,建设不要花钱?天灾人祸不要花钱?优先顾好神州大地才是正理!”
“刚我都说了,我们是有宣称的,先自治吊着,等国内基建搞完了,可以挨个改土归流嘛~”
“你想想,欧罗巴的列强建设一个青岛花了多少钱?那么多地方,我们又要花多少钱?自己的百姓,自己管嘛~他们的矿藏,我们管嘛~”
老王懵了:“这不就是傀这合理吗?”
“这当然合理!”
老王接着问:“那要不要驻军?”
沈复兴不假思索的回答:
“得加钱!”
预计周二中午上架更新
第74章 上架感言
这本书从创建起来就一直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今也终于到了上架的时候(25日中午12时10-30分)。
自2月17日至今,每日不敢懈怠,绝大部分的更新都是超过了4500/日,常有友人说你这就是浪费字数,某只是点头不语。
36个日夜,本应该是14万左右的发布,至今已是17万字,再次感谢诸位读者的支持与鼓励。
为此,我的7个号已经8个CD没打HTOC了,钢4也只是用作资料国策查询,不再受宠。
前20章,因为初到起点用力过猛,正在逐渐修正。
后续节奏仍不会慢,收费了再拖沓就不太好。
当然,也要感谢蓝光大大从人海之中将我捞起,有了这次机会。
说回正题,本书写作过程较以往更加繁琐,已购买的几本官方战史与记录,大部分内容与网上资料站、个人回忆录的内容都对不上,史料缺失程度极为严重,部分内容可以在3本书、3本日记与影像资料中呈现完全不同的记载。
乃至于写书前在南京踩点走访过程中,拿着书都对不上。
诸位如果有推荐的靠谱书籍,可以在此留言(真的很难买)。
第二卷的核心内容【帮你体面】在大纲上思考月余,艰难异常。
所以部分内容与人设进行了艺术加工,本书签约时同样签署绿色协议,遵守规范、遵守法律,走正道、走大道,诸位不必担心。
未来每日更新不出意外定在每天0:01与0:02、0:03,这是每天最早的更新时间,确保您当天无论何时打开都可以看到更新,而不必焦急等待今日的更新。
主业目前日暮西山,笔者在完成976的工作后,会有1个小时的资料查询期与3个小时的写作时间。
在此提醒:预计上架时间为25日中午12点,还望诸位大大捧场,万分感谢。
周二首日上架发多少?我还在码字,不知道,希望能给大家一个惊喜,看看能不能一次性多发几章。
让我们一起,走完这段先辈们艰苦卓绝地道路。
第75章 像沈复兴一样就行!
沈复兴与廖耀湘坐了一夜的卡车来到常州,而部队已经提前开往嘉定休整。
直到天快亮了,两人不得不停下休息,等早上的轰炸结束再前进。
结果飞机竟然没来,倒是白白耽误行程。
沿路两人看到了几支部队星夜兼程赶往申城,看来,这就是总指挥部将他们撤下来的主要原因。
各路援军到了!
两人的心情到这里其实已经轻松很多,只是吃过早饭,却没有看到每天习惯的飞机轰炸经过。
他们只能带着疑惑继续上路,继续赶往金陵。
两人并不清楚,这个时候彭林生正率领粤军66军的教导旅抵达了刘行。
几乎是个前脚,一个后脚的事情。
可当他们千里驰援之后,却发现事情跟他们想的有些不太一样。
此刻,远处的51师死死守着杨家行阵地,漫天的炮火枪声在刘行听得一清二楚。
在临时驻点,教导旅长彭林生看着从总部下发的战报啧啧称奇:“这个沈复兴了不得,以寡敌众,在野战中击溃日寇,虽是用了些诡谋,却已是大将之风。”
副旅长罗梓才同样点头:“这是好事,罗店与杨行大捷,极大了鼓舞全国抗战的士气,来的时候还有人问我,什么时候把小鬼子赶下海呢!”
“呵,哪有那么容易,说是打赢了,可他沈复兴人呢?还不是撤走了?惨胜罢了。”
两人这边正聊着,后勤官却突然跑过来,脸上的悲愤像是受了极大的委屈:“旅座,我们这3000人,他们就给了1500人的补给,子弹供应更少了,说是口径不匹配,要紧着其他部队。”
彭林生皱眉看向后面,心道真是猜对了,这么多年半点没变。
可罗梓才却忍不了:“丢!这扑街想做什么?我们是来打仗的,缺枪少弹的,怎么打?”
后勤官低着头,双手紧紧攥着衣角:“人说了,我们这种部队,帮忙照看照看侧翼就可以了,这里的鬼子,还是要等沈将军回来收拾。”
砰!
“欺人太甚!”罗梓才一拳砸在桌子上,脸上已然红温。
但彭林生却只是问了一个问题:“将士们的口粮呢?”
“说是发了2天的,可只够吃一天..”
“呼!”彭林生摇着头向外走去:“你跟我来,老罗你待在这里等我。”
他强压着心中的怒火让自己冷静下来,点起后勤官找到负责的后勤处长陈文翰。
可这个时候,原本白白胖胖的陈文翰也消瘦了不少,亲疏有别,光是应付地方部队他就累得够呛。
看着刚才义愤填膺要跟他拍桌子的粤军后勤官与身后之人,陈文翰早有准备:
“哎哟,这是彭旅长?幸会,幸会,一路辛苦啊。”
看着一脸堆笑凑上来的陈文翰,彭林生顿时感觉棘手,这货态度太好了。
“陈处长,想来,你也该明白我所来何事,还望行个方便。”说着,彭林生扭头示意不情不愿的后勤官递过去一个包裹。
可这次,他打错算盘了。
没错,物资已经紧缺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就连新到的51师,领取的子弹也只有每人20发的配额,现在是9月,不是8月了!!
陈文翰脸上笑容不变,却是双手负后,根本没有去接的意思。
不管里面是什么,他的脑袋总是更值钱的。
人王耀武一个电报就能要了他的命,而眼前之人?
上一篇: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