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93节
李承乾看着魏征怔住了,许久才有些沉重的说出两个字:“魏相!”
“此次陛下在骊山被袭,那两名禁卫队率,他们惮于行役是没错的,因为他们害怕的,不是到洛阳,而是到高句丽。”魏征冷笑,说道:“所以他们才会夜射温泉宫,希望陛下停止征伐高句丽。”
温泉宫,皇帝被袭,房玄龄,高句丽。
这几个词莫名的在李承乾的脑海中勾连了起来。
另外还有一件事也出现在他的脑海中,那就是前世皇帝东征高句丽时,有人举报房玄龄谋反。
第102章 监国,帝国临时最高统治者
初夏清和,晨光熹微,
承天门下,李承乾一身淡黄色九蟒九章服,平静的坐在长榻之上,身后是紧闭的重重宫门。
宫门上是无尽肃穆的禁军士卒,安静的在李承乾身后充当背景板。
皇帝东巡,太子监国。
李承乾每日清晨坐于承天门下朝会听政。
长安,雍州,关中,剑南,陇右,甘凉道,吐谷浑,安西,突厥草原,每日都会有很多事情送到李承乾面前等着他做最终的决断。
皇帝离开长安之后,李承乾就是整个长安城最尊贵的人。
哪怕是真正在掌控一切的魏征,每日都会花小半时间来专门指点他政事细节。
太阳在东方的天空上缓缓升起,魏征,侯君集,岑文本,卢承庆,崔仁师,温无隐,崔敦礼,胡演,于志宁等十几名朝中大臣站立城门两侧,各出禀奏政事。
渐渐的,今日的早朝逐渐到了尾声。
“殿下,臣有奏!”御史中丞刘孝孙站出拱手。
“讲!”李承乾微微点头。
刘孝孙面色严肃的躬身道:“启奏殿下,有广州录事参军樊城奏广州都督党仁弘贪赃甚巨,御史台请详察。”
“谁?”李承乾猛然抬头。
“广州都督党仁弘贪赃甚巨,御史台请详察。”刘孝孙面色凝重的拱手。
“奏本!”李承乾神色顿时冷肃起来,看了一侧一眼,内侍少监窦知节立刻上前接过奏本,然后送到李承乾的手里。
李承乾打开奏本一看,广州都督党仁弘贪赃数十万贯,李承乾的脸色瞬间阴沉了下来。
“啪!”的一声,李承乾将奏本狠狠的拍在桌案上,呼吸一时沉重。
稍微缓了缓,李承乾才盯着刘孝孙冷声问道:“刘卿,广州都督是正三品的重臣,为什么这本奏本没有送到洛阳,反而是到了长安。”
从广州到长安,中间必须经过洛阳。
皇帝如今在洛阳,这样弹劾三品重臣的奏本直接送到洛阳就是了,为什么会出现在长安?
就好像三品重臣,是他李承乾能处理似的。
“启奏殿下,这本奏本是陛下离开长安前一日从广州送到的,还没有来得及呈送陛下。”刘孝孙将事情稍微解释了一句,然后抬头看向李承乾道:“殿下,这本奏章要送到洛阳去吗?”
送到洛阳,这本奏本摆明是皇帝特意留在长安让李承乾处理的。
深吸一口气,然后平静心绪,李承乾摆摆手,说道:“送是要送的,但起码孤和诸位有个基本的态度。”
“喏!”刘孝孙面色郑重的拱手。
“御史台对此事有什么看法?”李承乾目光落在刘孝孙的身上。
“启禀殿下。”刘孝孙没有迟疑,直接拱手道:“御史台这些年,里里外外多少也收到一些广州都督贪腐之事,不过以前都是一些小数目,还不至于御史台察查的地步……”
“还是个惯犯。”李承乾冷哼一声,转头看向侯君集,问道:“陈国公,党仁弘是秦王府的老人了吧,他为人如何,你是吏部尚书,给个准话吧?”
朝廷吏治监管,最直接的是吏部考功清吏司,这件事情的麻烦,吏部躲不过。
是的,麻烦。
党仁弘是秦王府的老人了,不管是当年在战场上,还是后来的玄武门政变,他都立有大功。
也正是因为如此,皇帝登基之后,任过南宁、戎、广等州都督。
同样是秦王府老人出身的侯君集,面色有些尴尬的站出,拱手道:“启奏殿下,秦王府那都是快二十年前的事了……”
“也就是说,这一次的事情可能是真的喽?”李承乾直接打断了侯君集,然后转身看向魏征,说道:“魏相如何说?”
魏征站出拱手,说道:“党仁弘颇有才略,所到之处,很有政绩和声望,所以他即便是有些小毛病,陛下也因器重而容忍,但这一次广州之事,他做的的确是有些过了。”
魏征看过奏本,但他不方便直接做决定。
党仁弘毕竟是秦王府的老将,魏征可以弹劾,可以谏言,但做决定不行。
如今皇帝又不愿意做决定,那么就只能够依靠太子。
“核查吧。”李承乾抬头,面色冷肃的说道:“广州录事参军参奏他贪墨数十万贯之巨,这个数字太重,必须详细核实,御史台,大理寺,吏部,各派一个人去往调查,派一队千牛卫护送,父皇回京之前,孤要知道结果。”
“喏!”魏征率先拱手,吏部尚书侯君集,大理寺少卿胡演,御史中丞刘孝孙齐齐拱手。
要知道,大唐如今一年的岁入也只有八百多万贯,数十万贯,这个数字太重,
真要核实无误,是要要人命的。
李承乾略微沉吟,看向岑文本,很果断的说道:“岑卿,中书省起草公文,要求沿途州县予以便利,同时广州都督府各州全部配合调查,用词严厉一些,这件事情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查出结果。”
“臣领命。”岑文本神色郑重的站出拱手。
“父皇如今虽在洛阳,但不久就会回来。”李承乾略微沉吟,说道:“岑卿,中书省起草公文,要关中,剑南,陇右,沙肃各州,严查吏治,清理讼狱,父皇回京之后,孤要整体禀奏,谁有疏忽懈怠,到时候别怪孤不留情面。”
“喏!”群臣齐齐拱手。
李承乾微微点头,太子监国,什么是太子监国,这就是太子监国。
太子监国最大的权利,就是可以让他威信,以帝国临时最高统治者的名义传令四方。
当然,洛阳以东他不用想,但关中还有关中以西,他可以将自身的威望通过一件件事情渗透到各个角落里。
大唐以关中而制天下。
整个大唐天下,有超过一半的府兵都在关中……
李承乾不会去碰兵权,但他可以施恩于这些士卒,还有他们的家人。
将来有一天,万一有个万一,只要关中的府兵认可他的位置,那么他就能彻底的坐稳天下。
李承乾刚要说什么,就看到站在群臣之中的御史大夫刘孝孙脸上有些为难的不知道在想什么。
“刘卿,你还有什么事情吗?”李承乾目光微微一皱。
刘孝孙站出拱手,有些为难的说道:“殿下,臣是在想谁去广州比较合适,毕竟这一趟其实是很有些危险的。”
两侧群臣目光同时沉了下来。
即便是李承乾已经派了一队千牛卫,又令广州府上下配合,但党仁弘这种秦王府出身的武将,真要查实他贪污数十万之巨,一个不小心是会要命的。
“让苏良嗣去吧。”李承乾敲敲桌案,沉吟着说道:“他父亲是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和党仁弘也有几分交情,另外,太子千牛备身秦怀道也一起去,再加上大理寺丞张文瓘,去洛阳的时候,再去见一下父皇,党仁弘就不会乱来了。”
按道理,朝中派人去广州察查,党仁弘不敢做什么的。
但很多事情也不仅仅是只有他一个人,还有其他人都牵涉其中。
说不定谁就会铤而走险。
这是危机,同样是一个机会。
苏良嗣,张文瓘和秦怀道的机会。
……
自从皇帝东巡之后,宫城正门,承天门,嘉德门,太极门全部关闭。
但位于太极殿两侧的中书省和门下省都照常办公。
不过上值的官员每天走长乐门和广运门。
李承乾也是一样,即便是他是太子,在皇帝离京的情况下,也不能走承天门。
甚至于虽然皇帝嘱咐他看住后宫的弟弟妹妹,但实际上李承乾也是不可能去后宫的。
所以后宫的事情,多是苏淑每日去后宫看一遍,确认照料后宫无事。
昭德殿中,李承乾抬头,看向一侧的于志宁说道:“于师,麻烦你亲自跑一趟户部,孤要看一看这三年的广州赋税缴纳详情。”
“殿下可是还在想党仁弘的事情?”于志宁起身拱手。
“嗯!”李承乾点点头,说道:“这里面孤总觉得有些不对劲的地方。”
“那好,臣现在立刻就去。”于志宁立刻转身就走。
李承乾看着他的背影,神色肃然起来。
党仁弘在上一世最后被查实,贪污达上百万之巨。
大唐一年岁入的八分之一。
这样巨额的财富,足够皇帝杀掉他了。
但问题在于,上一世党仁弘一案被查实的时候,皇帝却竭尽所能的替他求情,甚至于不惜绝食以求上天宽容,
这就很奇怪。
他父皇是什么样的人,没人比李承乾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