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705节

  徐安认真的拱手:“陛下,她的关节,还有下颚,都被卸掉了。”

  “把她下颚送上去吧。”李承乾平静的看了陈硕真,平静的走到了陈硕真的对面,淡淡的说道:“她现在已经没什么用了,她若是想死,也别拦。”

  “喏!”徐安躬身,然后走到了陈硕真身侧,在她的脖颈上轻轻一托,陈硕真的下颚已经被托了上去。

  “啊……嘶!”陈硕真忍不住低声痛叫,明显关节被卸下,对她来讲很疼,但浑身又不能动弹,更让她难受。

  李承乾抬头看向陈硕真,淡淡的问道:“朕应该是叫你慧觉师太,还是叫你陈硕真!”

  “陈硕真”这三个字一出,陈硕真瞬间沉默了下来。

  下一刻,她神色平静的抬头道:“既然已经出家,人在尘世之外,请陛下称呼贫尼慧觉便好。”

  “慧觉师太。”李承乾点点头,看着陈硕真问道:“敢问师太,你当初是如何去感业寺的,如今为何又回来?”

  陈硕真轻轻张口,想要说些什么,最后她平静的闭眼道:“陛下已经已经一切都知道了,何必明知故问!”

  李承乾看着陈硕真脸上的平静,能看的出来,光是这份定力气度,陈硕真将来能称帝,就不是没有道理。

  “师太来自睦洲。”李承乾开口,淡淡的说道:“据朕所知,睦洲刺史侯元振,为官清廉,治下也严,虽然前几年的确有一些县乡出过事,但之后已经被彻底的整肃了一遍,师太何必如此大的气性。”

  “整肃,整肃能够让死去的人活过来吗,还是说,那些动手害人的人,你能杀了他们?”陈硕真突然死死的盯着李承乾。

  李承乾轻叹一声,说道:“所以,你是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的,也是知道袁天罡他们在做什么的?”

  “这个浑浊的恶世,将来必将会有一团烈火从天而降,让后将它彻底烧的干干净净,这样我们就能够在废墟的基础上,再创造一个新的事情。”陈硕真满脸都是痛恨,但眼底全是坚定和憧憬。

  “焚我残躯,熊熊圣火,生亦何欢,死亦何苦?为善除恶,唯光明故,喜乐悲愁,皆归尘土;怜我世人,忧患实多!怜我世人,忧患实多!”李承乾轻叹一声,然后抬起头看向徐安,平静的摇摇头。

  徐安躬身,然后突然走到了陈硕真背后,一卷白绫已经出现在他的手中,紧跟着,白绫已经套在了陈硕真脖子上。

  “放开我,放开我。”陈硕真使劲的挣扎,然而,全身关节都被卸下的她根本没有力气。

  生命的最后时刻,她用力的抬起头,看向对面。

  然而,李承乾早就已经起身,这个时候甚至已经走到了门口。

  “呃”的一声,陈硕真无力的低下头,眼前彻底的黑了下来。

  ……

  徐安快步的走到院中的李承乾身侧,拱手道:“陛下,人已经死了。”

  “别随便找个地方扔了,免得人家有气死回生的能力。”李承乾看了脸色微微有些难看的徐安一眼,淡淡的说道:“在宫中烧了吧,然后再将骨灰撒到邙山。”

  “是!”徐安拱手,然后快速转身离开。

  李承乾抬起头,看着阴沉的天气,心中一阵感慨。

  陈硕真起兵谋反,甚至自称女帝,这件事情虽然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被平定,但真正深远的影响,就在女帝二字。

  李承乾甚至怀疑,武媚娘后来称帝,就是受了陈硕真的影响。

  现在陈硕真死了,这一切将再也不会发生。

  当然,真正令李承乾大下杀手的,还是因为如今的局势。

  他这里不需要睦洲在这个时候乱起来,然后影响到整个江东之地,进而影响到这个安东道的战局。

  更准确的讲,现在的他,已经没有猫捉老鼠的心思了。

  当然,如果在陈硕真死后,江南还会动乱起来,那么就说明,原本在陈硕真的背后就有一股强大的势力在支持。

  他很想知道,这股势力究竟是什么人。

  李承乾迈步朝着院外走去,然后坐上御辇,朝内宫而去。

  最后一瞬间,李承乾忍不住的回头看了小院一眼。

  谁能想到一个原本会掀起巨大风波,甚至称女帝的顶级人物,就这么无声的死在宫廷之中。

  细雨突然从阴沉的太空落下,最后洒落大地。

  雨不会受人的控制。

  历史的车轮会不会呢?

第624章 这天下,想当官的人多的是

  冬雪铺陈,茫然无际。

  号角声突然在天地间响起。

  无数的大唐军卒从大同江北岸的军营中冲出,然后在江北快速的列阵起来。

  刀槊如林,旌旗招展,密密麻麻一眼看不到尽头。

  雪后初晴,晨光从冬天的地平线上冲入,照入这片森冷冰寒,充满杀气的世界里。

  一身红衣金甲的李勣,骑一匹黑色的高头大马,在无数悍将凶卒的簇拥下,来到了大同江畔。

  悬挂在他腰间的千牛刀,在晃动之间,总是吸引无数人的目光。

  那是皇帝赐予李勣信物,代替皇帝来到了大同江畔。

  它出现在这里,就等于皇帝也出现在这里,居高临下,在半空之上看着他们进攻平穰城。

  ……

  韦待价从最前方快骑而回,呼吸在半空扑成一道白气。

  冲到众人面前,韦待价勒马,对着李勣肃然拱手,高声道:“启禀大帅,大同江已经彻底冻上了,可以渡江。”

  渡江,渡江。

  跟在李勣身边的牛进达,薛仁贵,薛万彻,薛万备,阿史那·忠,高侃,刘仁轨,李义琰,裴行俭,王方翼,段宝玄的等人,瞬间神色激动了起来。

  李勣平静抬起头,目光看向对面的城头之上。

  蓝色的旗帜高竖,一名身穿灰色盔甲的将领站在城头,目光死死的盯着李勣。

  那人不是泉盖苏文,而泉盖苏文手下最得力的大将泉盖净土。

  他也是泉盖苏文的亲弟弟。

  “看样子,去年的时候差点被一弩射杀,泉盖苏文是真的怕了。”李勣的目光从泉盖净土的身上落入到身后平穰城中,他敢肯定,泉盖苏文虽然现在不在城头,但他一定在距离城门不远的地方盯着看着的。

  李勣攻平穰城不是一次两次了,让他逮住一丁半点的机会,平穰城就有被攻下的可能。

  李勣神色平静下来,然后淡漠的挥手道:“开始吧。”

  “喏!”站在身后旗官立刻挥舞手里的令旗。

  下一刻,“吱呀”声在后方了起来。

  紧跟着,一辆辆高大沉重的弩车被推入到了冰面之上。

  锋利的车轮立刻在冰面上划出两道冰痕,下一刻,弩车已经脚底绑了一层草绳的将士飞快地向前推。

  城墙上的高句丽人似乎并没有预料到在这大雪初晴之后,刚刚抵达大同江北岸的大唐士卒,竟然敢直接朝着平壤城攻击。

  “呼喝!”擂鼓声响起,更多的士卒从岸边踏上冰面,然后高喊着大踏步的朝着平穰城而去。

  李勣坐在马上,目光望向上下游。

  两千骑兵同时登上大同江,然后速度极快的朝着南岸而去。

  仔细看,在战马的马蹄上,不仅裹着麻布袋,还绑着一圈圈的草绳,让战马可以更迅速的通过结冰的江面。

  在他们的身后,同样有着更多的骑兵在岸上集结,随时听令杀往平穰城。

  平穰城城头早就已经是一片混乱,谁也想到,现在这个唐军会攻城。

  大同江江面之上,弩车快速的被推往南岸。

  城头上的高句丽人或许看不清楚,但是北岸的大唐将士却都能看的清清楚楚。

  这些弩车比往年他们用的,要更加的高大,里面的结构也更加的复杂。

  转眼之间,弩车已经被推到了大同江南岸边上。

  甚至被用力的推到了冰面和河岸之间的泥土里,借这股力量,特殊设计的弩车瞬间稳定了下来。

  下一刻,旁边的士卒已经快速的拉开了弩弓,然后对准了墙头。

  墙头上的高句丽士卒一阵惊愕。

  这么冷的天气,能够拉开弓弦已经很不容易了,可是能射这么远吗?

  要知道,便是在夏天,大唐的车弩也不可能射到平穰城的城头……

  “嗡”的一声,数十架弩车同时发射,顷刻间,上百根伏远弩箭已经腾空而起,然后在无数人的注视下,飞过一里之地,然后狠狠的栽了下来。

  “崩崩崩……”一根根弩箭直接半空楼下,狠狠的穿透城墙上高句丽士卒的身体,最后将他们彻底的钉死在了城墙之上。

  血刚刚流下,就已经结上了一层薄冰。

  ……

  上百根根伏远弩箭一大半落在了城墙上,但也有一小半,狠狠的钉在墙面上。

  这远超一般的伏远弩箭的威力,看着城墙上的大唐和高句丽士卒同时惊愕。

  但紧跟着响起的,是城墙上还没有死透的高句丽士卒的哀嚎声,和大唐士卒热烈的欢呼声。

  李勣神色平静的看着这一幕。

首节 上一节 705/74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王业不偏安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