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674节

  既然是这样,应该盯柴令武和柴哲威才对了,为什么要盯房遗直?

  突然,想起柴令武的过往,张阿难有些明白,皇帝为什么要盯房遗直了。

  ……

  步辇缓缓的朝甘露门而去。

  李承乾坐在步辇上,任由冷风扑面。

  事情才刚刚开始,一切远还没有到收网的地步。

  李承乾抬起头,看着头顶的夜空,残月冷星。

  长孙无忌他们以为为了东征大局的后勤稳定,李承乾会在明年,先后将杨思谊和杨思讷调离长安,然后密裁掉杨思谊,然后扶植起杨思止一脉,瓦解掉杨恭仁一脉。

  这样,任何谋反篡逆的力量就会彻底消散。

  是的,弘农杨氏才是真正的威胁。

  其他荆王也好,房遗爱也罢,没有了弘农杨氏的支持,他们在长安城甚至可以说是寸步难行。

  只有弘农杨氏。

  便是李承乾也不知道他们究竟在暗中有多少人手。

  不知道他手下的谁,就会在某一刻,帮助弘农杨氏打开城门。

  没有了弘农杨氏,其他人根本没有这样的能力。

  所以肢解掉杨恭仁一脉,稳稳的守住粮道,李承乾就能在最后彻底赢得辽东战事的胜利。

  同时避免杨玄感事情的再发。

  如果说没有高阳公主的参与,或许李承乾就这么做了。

  但,高阳天生就拥有毁掉一切的力量。

  杨思讷的计划,长孙无忌的提议,都会被毁掉。

  而提前有准备的李承乾,会顺势将这件事情爆发出来,解决掉杨思讷一伙人。

  然后吞掉弘农杨氏主支杨恭仁一脉的一切财产。

  尤其是能够补充军需的粮草。

  这样就能得到军方的支持。

  之后再通过几年的时间,查清楚他们的隐田隐户之事,能到高句丽大胜之后,就顺势在整个天下铺开。

  至于说,这里面会引发的风险。

  李承乾轻轻摇头。

  高阳。

  高阳有一种让所有人都觉得弘农杨氏是咎由自取的能力。

  李承乾看着逐渐逼近的甘露门。

  心中感到一时好笑。

  将来杨恭仁一脉被灭,所有人都会将一切归咎到高阳公主的身上。

  是啊,谁让他们找了高阳公主联手。

  最后导致家破身死,也不会有人有多少同情。

  至于李承乾什么时候动手,他轻轻摇头。

  因为这事他自己也不知道。

  就像是他不知道高阳会在什么时候发疯一样。

第600章 武媚娘,弘农杨氏的掘墓人

  临照殿前,御辇缓缓落下。

  李承乾从御辇上走下,看着前方的临照殿,神色逐渐平静下来。

  十月份的时候,杨宓生下了皇九子李极。

  这是李承乾的第九个儿子。

  所谓九乃数之极,所以李承乾取名为李极。

  深吸一口气,李承乾迈步走上台阶,复杂的情绪在眼底一闪而逝。

  前面,他还在算计着弘农杨氏,要掠夺人家的家资以充军需,现在,他就要面对刚刚给他生下儿子的弘农杨氏女子。

  不过好在他并没有打算将弘农杨氏斩尽杀绝,他只是要彻底吞灭杨恭仁一脉,剩下的他会全部交给杨思止来处置。

  这样,杨思止就成了弘农杨氏的族长。

  弘农杨氏的一切内部不满,杨思止全部都要替他压下。

  这就是李承乾封杨宓儿子为陈王的原因。

  冷风从侧面吹过,扫过福身在一旁的武媚娘脸上。

  皇帝看都没看她一眼,就步入到了临照殿中。

  ……

  内殿之中,一身轻纱白裙的杨宓,站在内殿门口,对着李承乾福身,笑容甜甜的说道:“参见陛下。”

  李承乾走过来,一把搀起杨宓,目光看向她身后的儿车,关心的问道:“九郎没有调皮吧?”

  “没有!”杨宓起身,靠在李承乾怀里,一起走到儿车旁,低声说道:“九郎很安静,安静的倒不像个男孩。”

  “安静些好,这样朕在你这里歇息的时候,就能安静一些。”李承乾松了口气,挑逗的和儿子玩闹了一阵之后,才走到了床榻上躺下。

  杨宓从一旁走过来,轻轻地敲打按摩李承乾的胳膊和肩膀,低声问道:“陛下这一日累坏了吧。”

  “嗯!”李承乾闭上眼睛,随意的说道:“年底了,天南海北的事情,都需要朕来处理,另外,还有宗室的事情……年底了,除夕夜宴要准备,诸王要进礼,朕要回赠……”

  说话之间,李承乾已经彻底的睡着了。

  轻微的鼾声在整个内殿之中响起。

  杨宓甜甜的笑笑,然后走到了一旁的,看向眨着眼睛,挥舞手臂呢喃玩闹的李极,随后她侧身看向中殿的武媚娘,感激的轻轻点头。

  武媚娘福身行礼,神色平静。

  不知不觉中,夜色深沉。

  李承乾却在黑暗中轻轻地睁开了眼睛。

  看着上方的黑暗,他不由得轻叹一声。

  不知道为什么,自从登基之后,李承乾每一夜都会在半夜醒过来一次。

  现在也是一样。

  哪怕坐镇玄武门的是李袭志的儿子,禁卫中郎将李玄嗣。

  哪怕坐镇承天门的是刚刚回来不久的苏定方。

  哪怕坐在朱雀门的,是执失思力。

  哪怕暗中还有李安俨察查长安城中的一切。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他总是会在半夜醒来。

  只有听着黑暗中的安静,才会让他安心下来。

  李承乾侧身看向一旁睡的很沉的杨宓,然后轻轻起身,走到了中殿之内。

  中殿内,武媚娘和另外一名侍女依旧醒着值守。

  看到李承乾走到了中殿长榻上坐下,武媚娘熟练的将一碗温热的莲子羹递上。

  李承乾看了武媚娘一眼,轻轻点头道:“多谢婕妤了。”

  “不敢。”武媚娘立刻福身站在一侧。

  李承乾将一碗莲子羹喝完,然后才随意的开口道:“令兄在弘农做的不错,朕有心让他在陈王府兼任一个侍读的位置,你觉得怎样?”

  武媚娘眼神一凝,随即躬身道:“多谢陛下。”

  武元庆这一年在弘农做的很好。

  尤其是有了褚遂良在上面坐镇,他在前方办事起来,也是干脆利索。

  现在,他更是在弘农有了自己的眼线,能够刚好的监控弘农杨氏。

  武媚娘自然知道这一点。

  自家兄长和弘农杨氏的一部分不对付,而现在,皇帝又将他和陈王绑在了一条线上。

  一切果然如同武媚娘想的那样,皇帝要硬推杨宓的父亲杨思止坐上弘农杨氏族长的位置。

  一旦武元庆接任陈王侍读的位置,那么他日后行事,就代表了陈王,代表了杨思止一脉。

  主脉究竟做了什么了,让皇帝对他们生出了杀绝的念头?

  李承乾看着武媚娘凝重的神色,轻轻的笑笑。

首节 上一节 674/74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王业不偏安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