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605节
李承乾要收拾弘农杨氏的人,李义府是最佳人选。
“说说卢照邻吧。”李承乾看向李义府,问道:“你觉得这一次之后,应该怎么对待他?”
李义府心里快速的琢磨着皇帝说的每个字,然后拱手道:“陛下,这件事情终究是卢照邻发现,虽然不能因此而赏,但他的功劳还是应该被记得的。”
“嗯!”李承乾点点头,说道:“那就看他这次科举的文章做的怎样了吧。”
“是!”李义府拱手,然后悄然退下。
李承乾低下头,看着手里的奏本,翻了两页之后,稍微抬头道:“来人,宣都水少监黄仁素!”
徐安站在一侧,拱手道:“喏!”
……
一身深绿色官袍,身形瘦削,面色坚韧的黄仁素,站在廊檐下,对着李承乾拱手道:“陛下!”
李承乾点点头,说道:“去年冬季多雪,今年开春以来便已经有连场春雨,朕有些担心今夏会有大雨倾盆,而陕州位于黄河要害,又地形低矮,每年洪水之时,陕州又多有灾害,卿三日之后,出发前往陕州,与陕州刺史一道准备应对大雨之事。”
“喏!”黄仁素肃然拱手。
“陕州境内,一切军民必要时都可以调动。”稍微停顿,李承乾抬头道:“也包括弘农杨氏。”
一侧的李义府猛然抬头,随即,他赶紧沉沉的低下头。
李承乾微微摆手,黄仁素立刻拱手道:“臣告退。”
李承乾神色平静下来,开始低头处置手里的奏本。
很快,一本又一本的奏本便已经被处置完毕。
不知不觉中,天色渐黑。
李承乾稍微松了口气,看着空荡荡的桌几,满意的点点头,然后说道:“时间差不多了,众卿都回去吧。”
“喏!”李义府,许敬宗,窦玄德等人,齐齐从两边的廊柱后站了起来,然后拱手告退。
李承乾伸了个懒腰,然后起身。
在两仪殿外来回走了几步,看着远处的长安城中灯火渐起,他才放松下来。
转过身,李承乾朝着两仪殿下走去。
华盖无声无息已经重新在他的头顶。
李承乾没有去万春殿和立政殿,而是转身去了甘露殿。
甘露殿,两仪殿,还有太极殿,才是整个皇宫三大殿的核心。
禁卫将军李玄嗣值守甘露门。
站在甘露门上,李玄嗣对着李承乾躬身行礼。
李承乾平静的点点头,然后步入甘露门。
一入甘露门,李承乾的感觉骤然不同。
仿佛一下子所有沉重政事全部都被挡在了甘露门外。
甘露门外,宵禁已起。
不管什么事情,都要到明日再处理。
长安城,就是天下的心脏。
长安城安定,那么天下也就不会出任何问题。
李承乾迈上甘露殿台阶,一名身穿浅蓝色襦裙的年轻女官,率领殿中众宫人侍女行礼道:“陛下!”
“明月啊!”李承乾点点头,看了卢明月一眼,问道:“在这里还习惯吗?”
卢明月谨慎的说道:“奴婢上手还算顺利。”
李承乾抬手,说道:“搬张短榻,还有一张长案到殿外,朕想坐在这里看看雨。”
“喏!”卢明月福身,然后转身安排人将短榻和长案摆在了甘露殿门口的台阶上。
李承乾在短榻上坐下,目光抬起。
春雨之下的长安城,带着朦胧的雾气,出现在李承乾的眼中。
他很得意这种诗情画意的感觉。
夜色之下,灯火万千。
卢明月站在一侧,有些好奇的看着皇帝。
她随她母亲郑楚入宫的时候,年纪还小,但一转眼已经快十年过去了,她也已经到要成家的年龄了,但是她知道自己是不可能成家的。
成家就意味着要出宫。
出宫让她莫名的有些恐惧。
……
“最近卢家的人有没有让你再出宫?”李承乾察觉到了卢明月的目光,平静的问道。
“没有。”卢明月低头,说道:“族里说了,让奴婢好好的在宫中伺候陛下,毕竟奴婢现在已经是正八品的宫中掌记,便是族里,八品以上的官员也没有多少的。”
“范阳卢氏八品以上的官员起码有几十个。”李承乾微微摆手,笑着看向卢明月,说道:“你重要的,是在朕身边,看管甘露殿,有什么事情,卢家可以通过你传话的。”
“是!”卢明月点头,然后她又抬头道:“宫外的事情,奴婢不管的。”
“哈哈!”李承乾伸手,轻轻挑了挑卢明月的下颚,说道:“你母亲教你教的很好,不过卢家真的有什么事情,你可以直接说,朕会让人去查的。”
“是!”卢明月忍不住的松了口气。
李承乾轻叹一声,转过身,看向整个长安城无数的灯火,轻声道:“大唐繁华,白日里人来人往都能看得见,而到了夜里,便只能看长安灯火,而光是每天保证无数的灯油供应就是一个大事情,更别说整个天下。”
卢明月轻轻眨了眨眼睛。
李承乾神色平静下来,淡淡的说道:“朕需要天下每个地方都有眼睛,这样才能保证天下运转不出问题,整个大唐的盛世,才能长久的持续下去。
大唐啊,大唐。”
卢明月听着,看着李承乾的侧脸,莫名的痴了。
第545章 安德郡公,你累了,歇几日吧
二月初八,科考之日。
礼部南院。
卢照邻经过了门口禁卫的检查,然后顺利的进入考场之内。
他下意识的看向整个考场之中,整个考场内,密密麻麻的有上千人。
目光一闪,一道有些熟悉的身影出现在卢照邻的视线当中,但瞬间就又消失了。
考场很大,一个考院只能安排两百人。
卢照邻不知道刚才那人会到哪个考场,但他肯定,刚才那人,一定就是他之前查过的。
科举舞弊的五个人之一。
卢照邻的心一下子沉了下来。
难道说皇帝没有打算处置这次的科考舞弊之事?
不对!
以卢照邻对皇帝的了解,他相信皇帝绝对不会放任这种事情的。
皇帝一定会处置的。
卢照邻很快按着号牌找到了自己的号房。
就在他等着发卷的时候,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突然在整个考院内响起。
出事了?
卢照邻忍不住的看向外面。
很快,消息就传了过来。
有三名考官昨夜喝的酩酊大醉,今日起不来了。
卢照邻轻轻笑了。
皇帝果然是皇帝啊。
……
“杨卿给朕带的好吏部啊!”李承乾坐在御榻上,气急的看着杨师道,咬牙道:“科举诸官在五日之前,就进入了礼部南院考场,不再外出,可偏偏还有人能在科考的前一夜找到酒,还能喝的酩酊大醉,你说,这科考之事,朕还能信你吗?”
“陛下,臣有罪!”杨师道立刻跪了下来,不停的叩首道:“请陛下治罪。”
李承乾看了他一眼,然后看向一侧的长孙无忌,道:“舅舅,朕看以后科举考试就交给礼部来管吧,反正每次科考用的都是礼部的地方,而礼部涉及文教,管这些地方,也不算失了规矩。”
“陛下!”长孙无忌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将科举从吏部交到礼部的手里,朝野反应不说,反正吏部的那些人非恨死杨师道不可。
“陛下!”唐俭跟着拱手,说道:“此次科举出事,臣亦有罪,但现在不是问罪的时候,现在的关键,是要让科举继续顺利的举办下去,现在还来得及,真要错过时辰就麻烦了。”
“哼!”李承乾冷哼一声,看了杨师道一眼,然后眯了眯眼睛,说道:“传旨,沈州刺史苏勖,国子司业张幽,户部员外郎魏玄同即刻进入考场,参与科考,今日,无事发生。”
“喏!”殿中众人齐齐拱手,心底不由得松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