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594节

  长孙无忌,房玄龄,尉迟敬德,程知节,郑仁泰,崔敦礼,薛仁贵等人齐齐跟着走上台阶。

  平原上寒风凛冽,旌旗招展。

  上万军中精锐在大殿之前,分三列排开。

  步卒在前,骑兵在后。

  一时间声势凌厉。

  “陛下!”禁卫大将军张士贵站在大殿台阶之上,对着李承乾肃然拱手。

  “虢国公!”李承乾点头,转身看向眼前的大军。

  皇帝转身,一时间,整个北苑彻底的安静了下来。

  李承乾的目光从东看到西。

  左千牛卫大将军常何,左监门卫大将军樊兴,右监门卫大将军钱九陇,右卫大将军阿史那·社尔,右领军卫大将军执失思力,左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右武卫大将军阿史那·忠。

  加上李承乾身侧的左金吾卫大将军程知节,右金吾卫大将军尉迟敬德,禁卫大将军张士贵。

  如今在长安的十六卫大将军已经尽皆在此。

  另外还有左卫将军杜荷,右卫将军薛万彻,左金吾卫将军左匡政,右金吾卫将军粱建方,右金吾卫将军田仁会,左千牛卫将军李安俨,右千牛卫将军薛孤吴仁,右武卫将军李客师,左武卫将军麹智胜,左监门卫将军李孟尝,左监门中郎将杜君绰等等。

  还有薛仁贵,丘神勣,李玄嗣,辛獠儿,公孙武开,殷元,裴行俭,段宝玄等一众郎将中郎将,全部率军而立。

  李承乾看着密密麻麻的无数军将,目光在薛仁贵和裴行俭,还有段宝玄三人的身上掠过。

  可惜李靖,李勣,李道宗,牛进达,苏定方,李德謇,席君买,郭孝恪,王方翼等人不在长安。

  不然,大唐纵横过去的悍将,驰骋未来的名将,全部都汇聚在他的麾下。

  大唐这艘天下最强大的战舰,在他的手上必将纵横驰骋,永不没落。

  “呛啷”一声,长剑出鞘。

  凌厉的长剑斜指上天,李承乾厉声喝道:“大军演武,开始!”

  “喏!”整个平原上所有人,全部轰然应诺。

  禁卫大将军张士贵上前一步,手里黑色三角旗高举,左右挥动。

  顿时无数骑兵开始逐渐的朝着两侧散开。

  大殿之间的广场上,立刻空了开来。

  张士贵手中旗帜再度挥舞,下一刻,一左一右,两千步卒已经从左右两侧朝着空地中央相对冲了过去。

  几乎是呼吸之间,两千步卒已经冲击在一起。

  不,是汇集。

  两队人马交错而过,刀盾旗槊排列之间,一座紧密的八门金锁阵已经出现在李承乾的眼中。

  ……

  旌旗招展,遮蔽无数目光。

  长槊捅刺,带出凌厉寒光。

  无数的士卒手持刀盾旗槊,不停的来回走动。

  不时间,还有一股股的弩箭从中飞起,恰好落在空出的一片空地上。

  八门金锁,来回旋转,迷惑人心,失却空间,任何进入其中的敌人,都会被彻底锁死,然后杀死。

  张士贵手里旗帜再度挥舞,一千骑兵从两侧冲刺而来,然后以极高的速度,极为巧妙的融入到了八门金锁阵之中。

  骑兵汇入,整个八门金锁阵的威力,再度提升。

  同时,张士贵也在不停的通过手里的令旗调动整个大军。

  不知不觉中,整个八门金锁阵已经来到了尾声。

  李承乾满意的轻轻点头,然后侧身看向一侧的李象,低声道:“太子!”

  “父皇。”李象肃然拱手。

  “朕问你,你觉得这种军阵之术,于战场有用吗?”李承乾微微侧身,他的声音并不高,只有李象和长孙无忌听的最清楚。

  “有用。”李象拱手,用稚嫩的声音说道:“军阵之术,是从战场上厮杀出来的,千古传承,必然有用。”

  李承乾笑笑,说道:“这话对了一半,军阵之术,其实更多的讲究地形配合,比如这八门金锁阵,实际上是偏向于守势的,舅舅,你怎么看?”

  “差不多如此。”长孙无忌看向李承乾,有些赞赏的点头道:“依据城池,山河,摆布八门金锁阵,或防守,或拖延,或是最后的困敌绞杀,但无论如何,时间在我。”

  “这是其一。”李承乾侧身看向李象,说道:“其二,要成这八门金锁阵,那么平日里自然少不得要多加演练,而演练便是一个过程,一个让军中将士,听从令旗指挥的过程。”

  李象听的迷迷糊糊,但另外一侧的长孙无忌,却整个人一下子肃然起来。

  李承乾这句话说的不错,八门金锁阵,以大唐如今的局势,基本上是用不着。

  而今日,之所以摆布这八门金锁阵,实际上就是要军中将士习惯令旗的指挥,习惯皇帝的指挥。

  皇帝如今就站在众将士眼前,张士贵手里的令旗,实际上就是皇帝的命令。

  这些军中将士今日,便是直接听从皇帝的命令。

  ……

  李承乾看了长孙无忌一眼,然后平静的抬头。

  眼前的上万士卒,全部都是军中精锐,甚至多数军中将官都在这里。

  李承乾虽然安插了不少的禁军精锐,但依旧难以说全面掌握整个长安十六卫。

  但他是皇帝,规矩在他手上。

  规矩就是他最大的帮手。

  军中将士习惯了今日的令旗,那么他日,皇帝的令旨一到,自然内外通畅。

  今日一场演武,将整个长安城十六卫,全部掌握了在李承乾的手中。

  长安内外,对李承乾而言,将如同铁桶一样的严密。

  这样到了眼里,他才能够安然的睡着。

  而不用有丝毫的担心。

  这才是一个真正的皇帝,该有水准。

第535章 服从,服从,服从

  两千步卒,一千骑兵,缓缓的朝着两侧散去。

  八门金锁阵已经散开。

  就在这个时候,轰然的马蹄声从东面而来。

  从观德殿前快速的冲过,冲向了观德殿西侧的屯兵大营。

  八月底开始,李承乾便已下旨兵部准备军中演武之事。

  很快,一座屯兵大营……不,更准确的讲,是一座小型的坞堡已经出现在禁苑之中。

  一千骑兵从观德殿冲过,直接冲向了西侧的坞堡。

  这个时候,三百名骑兵从坞堡中冲了出来。

  观德殿上的众人,仔细一看,才发现那些不过是绑在战马上的竖立的草人罢了。

  双方迅速的接近,就在这个时候,一千骑兵瞬间抬起了马侧的臂张弩,对着对面扣动了扳机。

  “嗡”的一声突然响起,三千支弩箭从一千骑兵群中,平射而出,然后狠狠的射入草人骑兵当中。

  瞬间,三百战马,还有草人骑兵被射杀大半。

  下一刻,弩弓已经放下,一千支长槊在极短的时间里,被抬了起来。

  长槊横扫,残余不多的草人骑兵被彻底的扫散。

  最后骑兵轰然而过。

  李承乾平静的点点头。

  大唐骑兵的威力自然不用多说,这也不是重点。

  重点是这些骑兵手里的弩弓,他们抬起更加的方便,射击也更加的精准,能够让骑兵有更多的时间来举起长槊,然后顺着弩弓撕开的裂口,直接杀进去。

  这在战场上,能够取得相当的先手。

  这一点,在场的军中老将都能看的出来。

  ……

  李承乾转身看向东侧,轰然的马蹄声再度响起。

  三千骑兵从东侧狂奔而来,最后在观德殿前的广场上骤然停下。

  下一刻,三千骑兵以极快的速度从马上下来,与此同时,一张张蹶张弩迅速的被从马上拿了上来。

  蹶张弩被放在地上,三千士卒迅速坐下,然后脚放入弩弓之中,紧跟着使双手钩住弩弦,最后身体往后一倒。

  弩弓上弦。

首节 上一节 594/74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王业不偏安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