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585节
“陛下,有高祖皇帝和太宗皇帝遗训。”李百药和李奉慈同时拱手。
“嗯?”李承乾眉头立刻皱起,说道:“什么事?”
“请陛下进太庙正殿。”
……
“什么,留遗诏?”李承乾惊愕的看着李百药,随即他看向李奉慈,问道:“此事是皇祖父安排的。”
“是!”李奉慈躬身,说道:“臣兄在武德年间任太庙令,高祖皇帝便有所安排。”
陇西郡王李博乂,勃海郡王李奉慈的亲兄长。
高祖用李博乂为太庙令,太宗皇帝用李奉慈为太庙令,原来是一脉相传的秘密。
“所以,祖父在玄武门之前,就留了遗诏,而父皇在登基之后,也留了遗诏?”李承乾轻轻侧身。
“是!”李奉慈躬身,说道:“高祖皇帝的遗诏是很早就留的,至于先帝,先帝是在高祖皇帝死后,才留的遗诏。”
“所以,你们也是到了今日才告诉朕。”李承乾有些明白了过来,他随即问道:“那么皇祖父当年遗诏上写的传位是谁?”
是太子,还是秦王。
“臣不知道。”李奉慈摇头,说道:“那份遗诏,被先帝给烧了。”
“那么父皇的遗诏上……”李承乾一笑,说道:“看朕问的,父皇的遗诏上当然写的是朕的名字……祖父死后,贞观十年后。”
贞观十年后,李世民突然莫名其妙的宠幸李泰,贞观十年后,宗正寺卿窦诞莫名其妙的开始受到猜忌。
“太子!”李承乾有些明白了过来,当皇帝明确的写下遗诏,以太子继位的时候,太子就已经成为了他皇位最大的威胁之人。
所以,也才有了当年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而如今,轮到李承乾,写遗诏,传位李象了。
他的呼吸顿时重了起来。
第527章 遗诏,真正的玄武门诅咒
太庙之中,李承乾提笔书写遗诏:“朕受先帝嘱托,荷承大统,尝惧菲凉,不足承祖宗鸿烈。
兵休民靖,底于丕平,何德以堪之。
唯天之大变,以有大渐,遂隐留遗诏于太庙。
后世子孙,亦当效仿,以备万一。
皇太子象,天性仁爱,聪知明睿,可承嗣之托矣。
但有万一,可柩前即皇帝位。
皇后以坤仪之尊,左右朕躬,慈仁端顺,闻于天下,可尊皇后为皇太后。
若皇帝年不及十七,皇后可垂帘听政。
丧服以日易月,山陵制度,务从俭约。
於戏。
死生之事,惟圣为能达其归。
矧宝天命,不坠大唐。
钦此。”
李承乾收笔,看着遗诏上的字迹逐渐的阴干凝固,他的脸上带出一丝清晰的苦涩。
自己这才登基一年,先帝才不过刚病逝。
自己就要亲自给自己撰写遗诏。
真的是很讽刺。
收敛笑容,李承乾神色严肃的看向李奉慈:“渤海郡王,你最好确认,祖父和父皇留下的遗令无差。”
“是!”李奉慈拱手,说道:“此事有历代宗正寺卿见证,虽有明诏,但宗正寺密档亦有记载,陛下可随时前往观之。”
去宗正寺看着让自己留下遗诏的祖先遗训。
李承乾摇摇头,还是算了吧。
“陛下!”李百药拱手,说道:“高祖皇帝,还有先帝,不过是为了避免当朝皇帝因种种原因,突然驾崩,而没有留下任何遗诏,以至于皇位空虚,纷争骤起,最后血流成河,甚至天下大乱,才不得不提前做此准备……”
李承乾摆摆手,说道:“朕心中明白,其实朕听了你们的理由,便是朕自己,也会提前留下遗诏的。”
皇帝突然死亡。
或者是心脏猝死,或者是落马摔死。
又或者是被人刺杀而死……
这一切都是存在可能的。
只不过当这些没有摆在李承乾眼前的时候,他自己并不在意,可当一切摆到他面前的时候,那么那些存在百分之一概率的事情,他就必须要有所防备。
不然,他夜里连觉都睡不好。
唯恐一觉睡着,就再也睡不醒了。
李承乾突然抬头,看向李百药,问道:“李卿,朕想知道,此事究竟有多少人知道?”
“据臣所知,应该是只有臣二人知晓,不过……”稍微停顿,李百药说道:“或许先帝当年,在一些隐秘的地方留了消息,或者说告诉了贵妃,或者张监……”
“好了。”李承乾白了李百药一眼,说道:“李卿,你这么做宗正寺卿,很容易死的。”
李百药脸色微微一变,拱手道:“臣有罪。”
“朕不算你有罪。”李承乾摆摆手,说道:“窦卿既然将这件事情告知于你,而你有他的前车之鉴,依旧愿意来告诉朕,朕能感受你的忠贞,所以,你在朕这里,永远无罪。”
“多谢陛下!”李百药低头拱手,眼眶在无声无息已经完全湿润,这里面的艰难,他自己最是清楚。
……
李承乾低头,看着自己亲笔撰写的诏书,然后不由得轻叹一声。
他现在才刚刚登基一年,便已经写下了遗诏,便等于,不管任何人,知道了这份遗诏的存在,只要能够拿到这份遗诏,然后杀了他李承乾,便能够依靠这份遗诏,扶持太子登基。
这样一个可能,同样会让李承乾心中不安。
除了在太庙加派禁卫守卫以外,他也会在悄悄的盯着太子。
甚至是警惕太子。
就如同他父皇当年对他的那样。
突然间格外宠爱李泰。
不是因为他真的就有什么要传位李泰的想法,而是因为他已经将江山留给了李承乾,那么就只能将自己爱子之情留给李泰。
李承乾的双手忍不住的轻轻颤抖。
换做他,也会是这样的吧。
有了这份遗诏,他平日里,哪怕是下意识的,也会多带着李厥。
所以,父皇……
李承乾轻轻闭上眼睛,在无尽难受的同时,他也忍不住的在想,祖父,他是故意的吗?
不是。
恐怕不是。
因为遗诏之事,他是在武德初年就留下的。
那个时候,正是天下最动乱的时候,便是李渊是皇帝,遭遇的刺杀也绝对不在少数。
所以,他留下了这份遗诏,以备万一。
后来,这份遗诏被他的父皇看到了,所以到了祖父病逝之后,他的父皇便开始立了遗诏。
然后,他父皇对他的态度就变了。
这才有了之后的一切。
现在,李承乾也看了立了遗诏,虽然他心里知道,这是必须,但他就是浑身上下难受。
甚至经历过一次的人,他已经能预想到,如果自己真的按照父皇当年做的去做,后果会是怎样的。
这件东西,这件东西,不,它这件事东西,才是真正的玄武门诅咒。
附着在大唐祖训上的玄武门诅咒。
……
李承乾的拳头紧紧的攥了起来。
这样的玄武门诅咒,只能他自己来背负,除了眼前必须知道的两个人,其他任何人他都不敢告诉。
李承乾敢肯定,当年,这件事情,他的父皇没有告诉过张阿难,没有告诉过韦贵妃。
只有历任太庙正和宗正寺卿才知道。
太庙正,也就是李博乂和李奉慈两兄弟。
至于宗正寺卿,老宗正寺卿襄邑郡王李神符,河间郡王李孝恭,然后便是莘国公窦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