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516节

  只不过孙思邈更赞同用丹药来治病,并非专门求长生不老。

  皇宫之中所的药材,也多以治病救人为主,所以只要用宫中的药材,只要不是瞎炼,那么大体不会有太坏的结果。

  ……

  “可惜孙真人又去天下游历了,不然有他把关,朕也不需要担心什么。”李承乾摇摇头,神色收敛起来,看向三人道:“我们说回头,刚才说到哪里来着,对了,东行新罗。”

  “是!”阎玄邃,刘仁轨和韦待价三人齐齐拱手。

  “阎卿为主使,你主要是去新罗宣诏册封,同时将朝中和吐蕃的战事,若有若无的透露给新罗和百姓。”稍微停顿,李承乾说道:“同时查看天气水文,还有水军行军,不管将来会不会领军,这些你要慢慢熟悉。”

  “是!”阎玄邃拱手领命,眼底深处满是激动,皇帝对他的未来抱有很大的期望。

  李承乾转身看向韦待价,说道:“阎卿的主要目标是新罗,而韦卿的主要目标是百济。”

  韦待价拱手,神色认真。

  “韦家在百济有自己的人脉,百骑司在百济也做了不少的事情,你去了之后,就是要告诉百济国内那些倾向于大唐的人物,告诉他们,大唐这一战的目标就是高句丽,不包含百济,甚至最后的高句丽依旧可能是高家人掌权。”李承乾在可能两个字上很用力。

  “是!”韦待价点头明白。

  “若是有那些铁了心的要和盖苏文走一起的人,该杀的杀。”李承乾眼神微冷,看着沙盘上的百济说道:“朕需要百济从这场战事当中抽身出来,断了高句丽的后援,这样高句丽甚至会调兵防备百济。”

  “是!”韦待价拱手领命。

  “至于刘卿。”李承乾转身看向刘仁轨,说道:“爱卿是副使,除了协助阎卿和韦卿完成诸事以外,还要观察。”

  “观察?”

  “是的,观察。”李承乾看向沙盘上的新罗位置,说道:“新罗这些年和大唐关系走近,一方面是因为高句丽的压迫,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国中是女王当政,可偏偏女王无子,所以需要观察他们国内其他人对大唐的真实态度。”

  新罗在高句丽的背后,虽然李承乾时常抱怨在大唐和高句丽的战事中,新罗发挥的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力量而已,但实际上,新罗已经牵制住了高句丽和百济大量的兵力。

  这个国家其实还是很重要的。

  但更重要的,是在战后。

  一旦大唐灭了高句丽,立刻就会面对百济和新罗,到时候,他们两国会是什么态度,就很重要了。

  在前一世便是这样,大唐好不容易灭了百济和高句丽,最后却被新罗捡了果子。

  他们不仅收拢高句丽和百济和遗民和大唐为敌,甚至还最后直接出兵将大唐赶到了大同江以北。

  那个时候,大唐刚刚在大非川大败,偏偏这个时候,新罗翻脸,整个局面甚至有飘摇之感。

  这里面最根本的,是大唐对新罗太过信任,对他们没有防备。

  还有,前后两任的新罗女王都过世了。

  这样才让新罗在对大唐翻脸的时候,对大唐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最后,便是尽可能的让新罗和百济的年轻一辈到长安来留学。”李承乾轻轻抬眼。

  刘仁轨立刻拱手道:“臣领旨!”

  在大唐留学的外国学子,对大唐的崇敬和畏惧要远远的超过留在他们本地的人。

  甚至于他们在回到自己的国度之后,很难适应本国那种荒凉落后的局面,最后又跑到了大唐。

  这才是李承乾真正要的。

  摆摆手,李承乾走到了丹陛之上,然后看向三人道:“等到回程的时候,去辽东军前走走,替朕多慰问军中将士。”

  “是!”三人齐齐拱手。

  李承乾叹息一声,说道:“朕刚才说的,对百济和新罗没有企图,并不是胡言,大唐想要彻底的吞并和消化高句丽,需要的时间太长,而想要将高句丽经营的如同辽东一样,最低也需要三十年的时间。

  之后灭国百济和灭国新罗,所需要花费的代价依旧很大,所以朕可以告诉诸卿,只要大唐灭了高句丽之后,百济和新罗不侵犯大唐,那么大唐是不会攻灭百济和新罗的。”

  “是!”阎玄邃,刘仁轨和韦待价三人一起拱手,但是他们也敏锐的捕捉到了李承乾的关键词。

  百济和新罗不率先侵犯大唐,他们三方皆安,但……

  三人沉沉低头。

  这里面可操作的空间太大了。

  “好了,便到此吧。”李承乾看着三人,说道:“朕会让纪王为你们送行的,你们到了扬州之后,不要急着出发,先弄清楚海上,还有百济新罗的情况再走。”

  “臣等领旨。”阎玄邃,刘仁轨和韦待价三人齐齐拱手,躬身道:“臣等告退,陛下万安。”

  李承乾挥挥手,三人这才拱手而退。

  李承乾坐在御榻上,看着三个人的背影彻底消失,他的目光才微微抬起。

  刘仁轨。

  灭高句丽。

  刘仁轨这一次跟着去百济和新罗,李承乾就是让他去熟悉东岛的环境的。

  至于海上的风浪,李承乾并不担心。

  人总是需要经历一些风浪的,若是连这样的风浪都经受不住,将来的成长也有问题。

  李承乾对刘仁轨有信心。

  灭高句丽,他有两员大将。

  一个李靖,一个刘仁轨。

  有这两个人,相互制衡。

  什么功高震主,什么功高难赏,他都能够避免。

  最重要的是,有这两个人,大唐就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花费最小的代价,灭了高句丽。

  这是李承乾最想看到的。

  当然,李承乾还有两个杀手锏。

  一个薛仁贵,一个梁建方,两个该死的、最喜欢的杀降杀俘的杀才。

  李承乾轻轻笑笑,眼底是无限的满意。

第473章 李世民服丹真父慈子孝

  太极殿中。

  李义府站在大殿右侧,低头小心的看向殿中。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站在左侧。

  殿中监豆卢怀让站在殿中,他的身后两侧站在楼观道的尹文操真人和大慈恩寺的玄奘法师。

  至于来自天竺的那逻迩娑婆寐,皇帝向来不喜欢他,从来不单独召见他。

  一名小道童,一名小沙弥,各自端着红木托盘,上面各放一只青色的瓷瓶。

  李承乾目光从瓷瓶上收回,然后看向豆卢怀让,说道:“豆卢爱卿,内侍监对这种丹药的检测如何?”

  皇帝问的很直接,李义府忍不住的抽了抽嘴角。

  检测,检测什么,自然是检测有毒没有。

  皇帝几乎是当着尹文操真人和玄奘法师直接问。

  对面的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神色平静,他们都是老狐狸了。

  豆卢怀让轻轻拱手:“启奏陛下,内侍监用三个月大的公鸡,半年大的兔子,还有渭水中的鱼进行检测,这两种丹药都无毒。”

  “剩下的,就是用人试药了。”李承乾点头,说道:“每种药炼制了多少?”

  “都是三枚丹药。”豆卢怀让拱手。

  “不错。”李承乾点头,然后看向侧畔道:“李义府,记下,日后宫中服丹,炼制成品的丹药,不得少于三粒,皇帝可不是用来让人试药的。”

  有的人,耗费了大量的用材,最后只炼成了一枚丹药。

  还说什么假天以成。

  实际上什么效果都不知道,本质上还是用皇帝在试药。

  听到李承乾毫无顾忌的戳破了炼丹这种事情当中的修饰美化,殿中群臣全部不由得微微低头。

  皇帝为人向来不错,但是遇到让他不喜欢的事情,他就会变得很尖酸刻薄。

  这样的事情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陛下,还是先送到太上皇那里,先试药吧。”长孙无忌站了出来,认真拱手。

  “好吧。”李承乾起身,目光看向尹文操和玄奘,平静的开口道:“朕是相信真人和大师,但希望炼药的人,也能得二位信任,不然的话,这后果,也就不是二位能够承担的。”

  “陛下仁孝,贫道自当鼎立相助。”尹文操真人神色温和的点头行礼。

  道门炼丹这种事情不知道做过多少遍,自然有足够的把握能让太上皇身体安康,而没有影响。

  “阿弥陀佛!”玄奘躬身,说道:“陛下,佛门虽然并不擅长丹道,但《弥勒降世经》和那烂陀寺亦有炼丹之术,虽不至于西天成佛,但身体康健,颐养天年还是无碍的。”

  玄奘的老师,那烂陀寺的主持戒贤法师,如今已经一百二十岁了。

  偶尔也服用一些丹药之物。

  玄奘见到那逻迩娑婆寐之后,才知道他竟然也精通此道,两人此前还有一阵探讨。

  更甚至于就是白马寺,也有高僧偶尔炼丹。

首节 上一节 516/74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王业不偏安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