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477节

  同时清剿高句丽海军。

  盖苏文那个时候,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能命人后退收缩。

  最后,他们好不容易才在大唐的眼皮子底下,偷种的那些田地,全部被摧毁。

  大军随即后撤。

  等到李承乾登基的消息传到高句丽,盖苏文反应过来,已经晚了。

  花费了好几个月时间,好不容易筹划了一次反击,没想到,却是李承乾早就让人安排好的陷阱。

  虽然说具体发生了什么还不知道,但是盖苏文这下子肯定是吃大亏了。

  李承乾继续前行,稍微轻松的说道:“朕现在就想知道,盖苏文有没有在军前,他有没有死?”

  ……

  贞观殿中,李承乾坐在御榻之上。

  房玄龄,长孙无忌,李勣,褚遂良,于志宁,唐俭,阎立德,李道宗,刘德威,尉迟敬德,程知节等人,全部站在大殿两侧。

  千牛卫跪在地上,高声道:“臣,左千牛卫千牛备身徐昶,奉左武卫将军,琅琊郡公之命,战报奏捷……十一月十七,盖苏文率军五万抵达鸭绿江南岸,大军弃守南岸城,高句丽大军两万人入城,当夜,北风呼啸……”

  李承乾坐在御榻上,不由得一阵战栗。

  他的目光看向殿中群臣,群臣也全部都是如此。

  北风狂吹,城中起火。

  迅疾之间,大火便已经蔓延到了整个城中。

  李承乾几乎敢肯定,这场北风,就在苏定方的计算当中,甚至整个战局都在他的算计中。

  深沉寒夜,北风卷火,火借风势,几乎瞬间就铺天而来。

  随即,早就准备好的船只迅速的搭载大军过江。

  一举杀入混乱的敌军当中。

  “城中有一万人直接烧死在大火之中,剩下的在混乱中被杀散。”徐昶拱手,道:“最后清点,斩首两万余人,最后有不到两万人回到了平穰城,其他有一万人逃入深山,或者失踪。”

  李承乾很想直接将战功按三万人计,但可惜不行,毕竟那一万人很有可能会有一半返回平穰城。

  “传旨,升左武卫将军琅琊郡公牛进达,为左武卫大将军。”李承乾直接抬头,看向群臣,继续说道:“升右屯卫将军、武邑县男苏定方为武邑县伯,加实封两百户。”

  房玄龄站出拱手道:“臣领旨!”

  李承乾抬头,开口:“光禄寺!”

  “臣在!”光禄寺卿长孙祥站了出来,拱手。

  “光禄寺准备一批酒肉,以最快的速度送往军前。”李承乾轻声叹息,说道:“赏赐军中将士,同时让琅琊郡公将军功名单快点送到长安,兵部和吏部核实后封赏。”

  “喏!”长孙无忌和唐俭站出拱手。

  李承乾抬起头,看向群臣道:“前军大胜,传旨,长安洛阳两城,免宵禁三日,全城庆贺!”

  “陛下英明!”群臣齐齐拱手。

  “平身。”李承乾侧身,看向一侧的张阿难,说道:“传旨尚膳局,准备午膳,朕与群臣共贺大捷。”

  “谢陛下!”群臣齐声欢呼。

  ……

  夜色轻笼,华灯初上。

  李承乾轻轻地睁开了眼睛。

  眼前一片黑暗。

  一阵轻柔的呼吸声在耳边响起,李承乾轻轻笑了,他一听就能听出苏淑的声音。

  殿外隐约传来一阵阵的爆竹声。

  李承乾伸手将苏淑轻轻地抱在怀里,这一刻,他什么都不去想。

  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在殿外响起。

  苏淑突然被惊醒,有些朦胧的睁眼道:“陛下醒了?”

  “嗯!”李承乾点点头,说道:“皇后接着休息,朕出去看看,外面究竟是什么事情?”

  “嗯!”苏淑迷糊的应了一声,李承乾已经起身,然后走出内殿。

  一侧的宫女已经上前帮李承乾披好外袍。

  李承乾走到了门前,神色平静下来。

  今日群臣贺辽东大胜,所有人都喝了不少,尤其眼下,马上就要宵禁……

  李承乾轻轻一拍额头,他免了洛阳城三日之内的宵禁。

  “什么事情?”李承乾走到了门前,厚厚的帷帐外面,窦知节肃然拱手道:“启奏陛下,洛州长史萧钧求见,说有大事!”

  李承乾眉头一挑,点头道:“让他去贞观殿,朕立刻就赶过去。”

  “喏!”窦知节在外面拱手,然后快步的转身而去。

  李承乾伸手将外袍穿好,然后张开双臂,两侧侍女快速的帮他绑好玉带,挂好配饰。

  李承乾这才快步走出庄敬殿,然后大踏步的朝着贞观殿走去。

  远处的洛阳夜空中,一片片红晕浮空。

  李承乾迈步走入贞观殿,一身紫袍的萧钧神色肃然的拱手道:“参见陛下,陛下万寿!”

  “平身吧。”李承乾看了眼萧钧,他虽然神色精神,但是眼角还有一丝酒意。

  今日午宴,他也喝了不少。

  李承乾在御榻上坐下,然后看向萧钧问道:“什么事情,这么急?”

  “陛下,人找到了!”萧钧拱手,认真说道:“陛下让臣找的徐守一背后的那个人,臣找到了。”

  李承乾身体一顿,然后坐直,面色严肃起来:“人找到了,在哪里找到的?”

  “汉王府!”萧钧拱手,说道:“洛州府排查了半个月,动用了洛阳河南二县所有的捕快,不良人,还有各坊坊长,终于在今日找到了那人……或者说,是那人今日突然从汉王府出来透气,这才被看到!”

  “今日,辽东大捷,怎么,朕辽东大捷,他不高兴了!”李承乾冷笑,咬牙道:“传旨!”

  一旁的窦知节拱手。

  李承乾深吸一口气,人也冷静了下来:“叫汉王到东宫,就说朕有事要和他喝几杯,另外,抓人的事情交给武水县伯,让百骑司去抓人,洛州府的人全部都撤下来,这事要绝对保密,不能惊动外人。”

  “是!”萧钧拱手。

  李承乾点点头,说道:“此事洛州府尽力了,爱卿回去之后,弄一封赏封名单出来,多的朕给不了,几个文武散官也还是不差的。”

  “谢陛下!”萧钧沉沉躬身。

  ……

  宫道冷清,弦月明辉。

  汉王李元昌步入东宫,洛阳东宫,四周一阵阵冷清传来。

  他知道,这是太子很少来洛阳东宫的原因。

  不,不应该叫太子了。

  应该叫皇帝。

  皇帝做太子的时候,来洛阳的次数很少,即便是来到洛阳,也是短时间的呆一阵,然后就回到长安去了。

  当然,这里平日里也有人打扫和看管,而且是东宫名下的人,不过他们很少回长安便是了。

  所以,李元昌有些不明白,皇帝今日怎么突然叫自己来这里了。

  徐安站在明礼殿的门口,对着李元昌拱手:“王爷请!”

  李元昌点点头,然后迈步进入殿中。

  宽大冷清的中殿内只有两名侍女站在主榻两侧,不见皇帝身影。

  “王叔来了,进里屋来吧!”皇帝的声音从西殿传了出来。

  李元昌略微犹豫,但还是迈步进入到了西殿之中。

  殿中一片暖热迎面而来,李元昌稍微松了口气,然后对着斜坐在长榻上读书的皇帝拱手道:“臣,汉王李元昌,参见陛下,陛下万寿无疆。”

  “王叔平身吧。”李承乾放下《春秋》,然后抬头看向李元昌。

  一身紫色点星袍,头戴黑色噗帽,眼底还带着一点酒气,只是强作精神。

  汉王李元昌,李承乾不由得想到了前世。

  前世李元昌随他一起谋反,最后被赐自尽。

  那个时候,其他人都各有所求,或求官,或求权,或求爵,只有李元昌求一美人。

  或许有人说,这是李元昌好色之举,但实际上,李承乾知道,李元昌并不好色,他真正喜爱的书画之道。

  若是没有前世他随自己谋反之举,李元昌在这上面的成就,或许还在二阎之上。

  他这个人单纯,但又足够的聪明。

  所谓的求一美人,实际上不过是一个投名状罢了。

首节 上一节 477/74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王业不偏安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