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473节

  当年时候,能够参与到玄武门一战的,必然是有足够身份的人,那些人的年纪必然不会小,现在起码也在五十以上。

  当然,也有一批年龄不大的。

  但那些人,基本上都是出身贵戚门第,因为种种原因,在玄武门后,没死的,就全部投入到了李世民的麾下。

  外面没有遗漏。

  只有像徐师谟这样当年真正下手狠辣的人,才会被长孙无忌房玄龄他们排挤,最后郁郁而终。

  他们的后人,才会在仕途无望的情况下,别起心思。

  “父皇放心,封禅之前,儿臣一定会将他们这些人全部都找出来的。”李承乾神色认真的起誓。

  “好。”李世民很轻松的笑笑。

  如今李承乾做了皇帝,那些人虽然对李世民有威胁,但他们的存在更多的是威胁到了李承乾。

  最想要将他们彻底斩尽杀绝的是李承乾才是。

  ……

  殿外一阵轻微的脚步声走过,李世民神色却严肃了起来:“所以说,松赞是真的动兵了?”

  “嗯!”李承乾点头,说道:“上个月的时候,职方司在逻些的密探还能够送回一些有用的消息来,但这个月,他们传回来的消息全部都是无用的消息。”

  无用的消息也是一种消息。

  只不过是很不好的一种消息。

  “职方司在逻些所有探查消息的渠道,全都被松赞封死了,也就说,在逻些,大军已经开始调动,惧怕职方司的眼线窥探,所以才封死了消息的渠道。”长孙无忌看向李世民点头,道:“是的,陛下,他已经动兵了。”

  “当年大唐复立吐谷浑,好不容易安定两年,松赞便悍然出兵吐谷浑,之后又胁迫党项众人,十万大军叩松州,其人野心之盛,清晰可知。

  也就是吐蕃距离大唐太远,高原又危机重重,不好攻伐,加上其人后来诚挚恳求,这才以公主相许。”李世民摇摇头,叹声道:“朕还是小看了人心的贪婪。”

  “松赞恐怕也是被逼的没有办法。”李承乾看向李世民,道:“他原本是打算一点点发展的,但子嗣是他最大的软肋,而且情况越发恶化,独子之死,让整个吐蕃的局面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局面当中,人心蠢动,所以,他必然要用外部战争将这些东西发出去。”

  “所以说,这场战事必然发生。”李世民突然笑了,看向长孙无忌,说道:“无忌,朕怎么觉得皇帝对人心看的比你还透啊。”

  长孙无忌苦笑着点头,说道:“圣人忘了吗,松赞子嗣艰难之事,还是陛下最早点破的。”

  李承乾轻轻低头。

  是的,对吐蕃的算计,是他从一开始就进行的。

  这一点,这些年一直都没有放松过。

  挑拨吐蕃和附近诸国的关系,让他们对吐蕃没有那么畏惧。

  尤其还有天竺之事,更是将松赞一半的精力都牵扯了过去。

  但是独子一死,原本就有些紧绷的吐蕃局面,立刻就有随时倾覆的可能。

  尤其是李承乾恰在这个时候登基。

  是个人都能感受到那种风雨欲来的感觉。

  “皇帝,你准备好开战了吗?”李世民看向李承乾,神色严肃了起来。

  “嗯!”李承乾抬头,说道:“吐谷浑是主战场,有卫国公在,无需担心;松州有南昌郡公,有南昌郡公在,裴行方,王方翼等人辅助,一旦开战,儿臣会让江夏郡公亲自带兵支援,带上裴行俭一起去,局面足够稳定。”

  李道宗,李君羡,王方翼,裴行俭,裴行方。

  “有这些人在,哪怕儿臣判断失误,松赞朝松州而去,松州也能稳住。”李承乾稍微松了口气。

  “松赞的主力不会去松州的。”李世民直接摇头,说道:“他已经在松州败过一次了,若是他还年轻,自然有越挫越勇之心,但他现在正是心灵敏感的时刻,所以更大的可能是以大军攻松州为掩护,主力杀入吐谷浑,然后直攻鄯州兰州。”

  人心是不会错的。

  “好了,战局你准备好就是了,剩下的就是诸将发挥的空间了。”李世民笑笑,他是年纪大了,不然非得要去战场走一遭不可。

  收回心思,李世民问道:“这一次洛阳封禅,长安是怎么安排的?”

  “中书侍郎马周为长安留守,雍州都督天水郡公丘行恭,禁卫大将军虢国公张士贵为长安副留守。”稍微停顿,李承乾说道:“儿臣不确定是不是要将崔卿也留下。”

  兵部尚书崔敦礼。

  丘行恭和张士贵,全部都是军中老将,若是加上一个崔敦礼,对吐蕃针对的意味就太强了。

  “留下吧。”李世民很平静的点头,说道:“你来了朕这里,朕若是不说什么反而奇怪,让崔敦礼回长安去。”

  “是!”李承乾稍微松了口气,继续说道:“另外,儿臣将厥儿留在了长安。”

  “这是必须的。”李世民神色严肃起来,看向李承乾道:“这样长安的人心才能最终稳定。”

  李厥是李承乾的嫡次子,李承乾和李世民全部都到了洛阳。

  哪怕是某一天天降陨石,将李世民和李承乾,还有他们的所有子嗣全部砸死,也要有李厥在长安为最后基石。

  虽然这可能性极小,但这是必须要做的防备。

  很多事情,你做了防备,别人就不会动手。

  你不做防备,野心就会四起。

  祸乱就会发生。

  提前防备,是正道。

  ……

  “房相,宋国公,还有舅翁,半个月前去了洛阳。”长生殿外,李承乾说道:“父皇封禅,起码会有百位刺史到场,还有天下宗室,外戚,各方折冲都尉,都会到,为了避免他们往返长安搅乱父皇安宁,儿臣就让他们全部都在了洛阳。”

  这么多的朝廷大臣在洛阳,自然需要有人前去镇压和管理。

  房玄龄,萧瑀和高士廉,三人齐动,整个洛阳瞬间安定了下来。

  “你的安排甚是妥当。”李世民坐在御辇上,目光看向山下的百官,轻声说道:“禄东赞也在吧。”

  “在的。”李承乾点头,说道:“现在的他,恐怕最希望的,便是窥伺到父皇的身体状况,所以,儿臣将他安排的很靠后。”

  “呵呵!”李世民轻轻笑笑。

  只要他还活着,那么任何人都会有所担忧。

  他是天可汗,这些匍匐在他脚下的异族酋首不知道有多少。

  当然,战场是另外一回事。

  十万大军,足够推平一切自信。

  李世民侧身看向随在身侧,一起下山的李承乾。

  这一战,是他儿子的精彩绽放之时。

  大唐传承稳定。

  他可以告慰父皇了。

第436章 撼动长孙无忌位置的人

  华山脚下,御乘缓慢而行。

  李承乾跽坐在李世民长榻之下,下首是长孙无忌和李勣。

  “说起来,新城的婚事。”李世民看向李承乾,问道:“你是怎么考虑的?”

  “父皇!”李承乾微微抬头,说道:“此番天下都督刺史,有上百位至此,还有天下世家的年轻人,到时候尽可观而取之。”

  “卢照邻。”李世民看向李承乾,似笑非笑的问道:“你不会还想着让卢照邻做公主驸马吧?”

  “也是也不是。”李承乾略微沉吟,说道:“儿臣的确爱其才能,也愿意将新城嫁入卢氏,但一切还要先看新城的意思,若是有其他良眷先一步被新城青睐,那么便只能怪卢照邻他运气不好了。”

  李世民轻轻笑笑,点头道:“你看着来吧,自己亲妹妹的婚事,是她一辈子的事情,将来你也要嫁公主,就当提前体会了。”

  “是!”李承乾的心一下子重了起来。

  他也是有女儿的人,如果当成了是给自己的女儿选夫婿,那就是严苛的多了。

  至于李世民,他倒是并不太担心,李承乾选的人选,即便是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的。

  况且李世民已经嫁了好几个女儿了,光是嫡出的就有三个。

  至于其他的,皇家的女儿也不好娶。

  李世民莫名的想起了高阳公主。

  “对了,卢承庆这一次回来不回来?”李世民突然开口。

  “不回来。”李承乾摇头,说道:“儿臣尽可能不动益州方面的官员,卢卿现在是益州大都督府长史,他又做过尚书左丞,一旦有事,他能迅速的调集益州的粮草军械增援军前……而且他不动,松赞就越不敢将真正的目标对着松州。”

  卢承庆入仕以来,做过秦州参军,吏部考功员外郎,户部侍郎,检校兵部侍郎,雍州别驾,尚书左丞。

  或许做一军主帅,他有些不合格,但是做一路后军总管,他却是最恰当的。

  有他在益州,所有的一切力量都能够捏合在一起。

  而且,卢承庆还有另外一重任务。

  监控李君羡。

  “松赞!”李世民笑笑,目光望向车外,轻声说道:“禄东赞说不得会用文成来试探朕的的情况,不要让文成知晓。”

  “儿臣明白。”李承乾点点头,目光同样看向了车外。

  华山巍峨,五峰险峻。

首节 上一节 473/74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王业不偏安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