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404节

  高昌本就距离大唐辽远,明年平了龟兹之后,若是不稳定下来,继续向前用兵,对消耗会倍增。

  关键是没有多少好处。

  也没有任何名义。

  “今年的粮草运输因为加增了战马运输,所以消耗还在控制之内,对于明年的高句丽之战,也不会有太大影响。”李承乾一句话说完,群臣面色不由得一沉。

  明年还有一个大问题需要解决,皇帝要东征高句丽。

  五月大唐立国三十年之后,整个朝廷就要转向为东征高句丽做准备。

  皇帝自然是不可能再亲临军前,但是如何劝说皇帝,能劝说到哪一步,现在还没法说。

  “明年三月,战事必须结束。”李承乾稍微停顿,说道:“压力不要给军前,尽量多运输一些军械上去,同时让鸿胪寺派人到西域各国,安定人心,分化瓦解……”

  “喏!”群臣齐齐拱手。

  李承乾转身,看向来殿门之处,宗正寺卿李百药已经站在了门前。

  李承乾招招手,李百药快速上前,对着李承乾拱手道:“见过殿下!”

  “嗯!”李承乾低头,顺手接过李百药手里的奏本,看了一眼,眉头皱了起来。

  “舅舅!”李承乾看向长孙无忌,将手里奏本递过去的同时,然后朝着内殿走了进去。

  长孙无忌看了一眼之后,眉头微皱,然后对着群臣摆摆手,这才跟着李承乾一起走进殿中。

  群臣立刻便明白,这和他们没有关系,各自做各自的事情去了。

  “辩机失踪了。”李承乾坐在内殿短榻上,看向长孙无忌说道:“这件事还没通知玄奘法师。”

  “人没有找到尸体,就不必急着通知。”长孙无忌在左侧跽坐下来,然后说道:“谁知道辩机是不是一个招呼没打,就回了长安,甚至可能是去洛阳,也可能是自己以假死隐藏了起来。”

  “嗯!”李承乾点头,说道:“那就先将这件事情压下去,什么消息也别在长安传开。”

  “起码陛下回京之前,是如此。”长孙无忌抬头看向李承乾。

  “嗯!”李承乾点点头。

  长孙无忌略微犹豫,但还是开口道:“殿下,马上就是年底了,晋王妃身体有孕,臣看是不是让各家公主,每天都去转一转,照顾一下。”

  李承乾沉默了下来,片刻之后,他点点头,说道:“就照舅舅说的办吧,另外,去年大雪,今年怕也少不了,为了防止雪灾,外甥看,还是让雍州府提前在雍州地面上整修可能会倒塌的房屋,同时清点人口,免得死了也不知道。”

  “好!”长孙无忌彻底的放松了下来,满意的笑笑。

  ……

  时间悠悠而过,转眼已经腊月十六。

  长安城中一切安定。

  临近新年,各司衙门也会有新年福利发放下,还有军中十六卫传言也有酒水会在年夜赐下。

  同时这个的薪饷,也会加倍。

  骆宾王一身青色长袍,神色平静的骑马从右金吾卫将军田仁会的家中路过。

  街对面,他已经看到了一些身影在角落窥探。

  那些应该是左金吾卫将军左匡政的人。

  骆宾王虽然没有参与,但他知道,李治应该会在今天将公孙常的消息送到了左匡政手里。

  三四天探查,然后在左匡政将消息送到皇帝手里之前,逼田仁会就范。

  毕竟处理他这样的大将,也需要皇帝亲自出面。

  而不出意外的话,田仁会必然就范。

  右金吾卫将军,掌管京畿道治安巡逻事宜的右金吾卫将军,麾下可直接调用五千右金吾卫精锐的右金吾卫将军。

  骆宾王嘴角闪过一丝冷笑。

  叛徒,就该死。

  而且,要牵连三族。

  ……

  李治坐在后院木亭之中,前院不时的有笑声传出。

  是各家公主和王妃前来探望晋王妃。

  他问过了,是舅舅的意思。

  李治心中隐隐有些不安,他怀疑舅舅是不是已经察觉到了什么。

  还是说单纯的就是在关心他未来的子嗣。

  李治看向东宫方向,这大半个月时间,一切在按照他的预期发展。

  太子每五日去一趟骊山,而他每三日去一趟骊山,向皇帝问安的同时,也让薛元超和薛仁贵尽快的熟络起来。

  一切都很顺利。

  但现在,他却感受到舅舅察觉到了什么。

  是自己的错觉,还是自己真的有什么地方出了差错。

  肯定是自己有什么地方出错了,让舅舅察觉了,什么地方,要不要改……

  “稚奴,你出来,稚奴……”一阵愤怒的声音从前院传来,李治的思绪瞬间被打断,随即,他不由得轻叹一声。

  抬起头,李治看着高阳公主从院外提着刀冲进来,然后冲到了他的面前,将横刀直接压在了他的脖子上,怒声喝问:“是不是你派人杀了辩机?”

  李治一愣,看向高阳冷声道:“你疯了,我杀辩机,我杀辩机对我有什么好处?”

  “只有你知道辩机的事情。”高阳死死的盯着李治。

  “等等!”李治直接摆手,说道:“你说辩机死了,我怎么什么都不知道?”

  “是三门峡有人带回来的消息,说是辩机已经失踪大半个月了,你说,他是不是死了?”高阳依旧紧盯着李治。

  “失踪?”李治伸手轻轻推开刀刃,然后皱眉道:“辩机失踪半个月,你确定?

  为什么这事弘福寺和宫里都没消息,皇兄知道这事吗,父皇知道这事吗?”

  “父皇在养病,太子在处理政事……”高阳突然想明白了什么,脸色微微一变。

  “父皇在骊山,骊山距离三门峡不远的。”李治平静的看向高阳。

  “当啷”一声,横刀落地,高阳面无表情的朝着王府外走去。

  李治看着高阳离开,半个时辰后,姬家福回禀:“殿下,高阳公主去骊山了。”

  “告诉叔父,今夜,他陪本王去见田仁会。”稍微停顿,李治说道:“明日将田仁会,韦家和窦家的人手准备到位,明天傍晚,本王出长安城,明夜,带着人手,随本王一起上骊山。”

  “是!“姬家福拱手,然后低声说道:“殿下,高阳公主今日去了骊山,我们明晚再行动会不会晚了?”

  “不会!”李治轻轻摇头,说道:“褚相有消息,父皇这些日子睡的很早,等高阳到了骊山,父皇已经睡了,谁也打扰不了他,而明日,父皇应该就知道高阳和辩机的事情了,父皇应该会气到病倒的,明晚,本王得到消息前往探病,正好。”

  明夜,一切就该尘埃落定了。

第379章 右金吾卫将军,右金吾卫大将军

  “殿下,晋王出府了。”徐安快步来到李承乾身侧,低声禀奏。

  “你去吧。”李承乾看着眼前桌案上的奏本,微微抬手,徐安立刻拱手转身而出。

  崇德殿中,张玄素跽坐在左侧上首,看向李承乾问道:“殿下,有什么事情吗?”

  李承乾摆摆手,另问道:“韦待价他们现在在哪里了?”

  “已经到了岐州。”来恒坐在张玄素下首,拱手道:“正在调查公孙常之事。”

  几日前,岐州突然有名叫公孙常的人出现,消息传到长安,韦待价立刻请命前往调查。

  公孙常关系到了韦挺的死因,这件事情韦待价不可能不关心。

  李承乾便让戴至德和张文瓘,带着韦待价,一起前往齐州调查。

  或许能抓到公孙常也说不定。

  若真是那样,那就有意思了。

  “很好。”李承乾看向大殿两侧的群臣,夕阳落日,已经到了快下值的时候。

  跽坐在左侧的太子詹事张玄素,太子少詹事来恒,太子中舍人窦德玄,太子舍人李义府,太子舍人高真行,太子舍人封言道。

  跽坐在右侧的太子千牛卫率秦怀道,太子左卫率郎将刘仁实,太子右卫率参军裴行俭。

  站在李承乾左侧的太子家令长孙祥,守在东宫崇德门下的太子率更令独孤大宝,掌管东宫马匹的太子仆宇文仲方。

  守在嘉福门下的太子通事舍人张大安,太子通事舍人岑长倩。

  这便是如今李承乾的东宫主要核心力量。

  之前的几批,或是调入地方,或是调入三省六部九寺五监当中。

  而即便是眼前这些人,也都有联络各省部寺监之责。

  东宫对朝政的掌握日益强大。

  ……

  李承乾收敛目光,然后看向崇德殿外,开口道:“明日便是腊月二十,孤上次去骊山,父皇的身体好转很多,明日不出意外,能够回到长安,故而,长安城需要提前准备。”

首节 上一节 404/74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王业不偏安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