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357节
所以,他们最多的,也就是在保留将来介入羊同的希望。
至于其他的,他们实际上能做的寥寥。
可如果吐蕃真的在长安刺杀了冈仁波齐,那么明日,大唐立刻就会怒火中烧的发兵吐蕃。
的确,吐蕃有高原之利,大唐想要胜吐蕃很难,但是如今的吐蕃,完全没有做好和大唐开战的准备。
一旦双方开战,那么最后的结果只会有一个,那就是大唐和吐蕃两败俱伤。
这样的两败俱伤,对大唐来说不算什么,三五年他们就能够缓过来,但是对吐蕃而言,却是伤筋动骨,是近乎要命的。
况且,吐蕃在长安的影子军死士,在他们抵达长安之前,已经被绞杀的只剩寥寥几个。
说实话,如今这种情况,他们能做的很少。
如此,退一步,和大唐达成共识。
那么只要羊同在吐蕃的掌控下不出问题,那么羊同就永远脱离不了吐蕃的掌控。
噶尔·钦陵最后再度叩首,恭顺的应下了皇帝的命令。
李世民点点头,然后神色终于温和下来:“公主在逻些还好吧?”
“王后如今居于圣山之上,受逻些百姓日夜朝拜,享吐蕃至高尊贵,一切好的不能再好。”噶尔·钦陵稍微松了口气。
李世民点点头,看着噶尔·钦陵说道:“卿还记得当年公主出嫁之时,朕曾经要吐蕃赞普于大唐立国三十年大典上,携公主一起来长安之事吗?”
“是!”噶尔·钦陵嘴角微微抽搐。
皇帝说的不是这件事情,是子嗣,是赞普和公主的子嗣。
当年大唐嫁公主的时候,太子就曾经质疑过赞普是否能够再度生育子嗣。
赞普是否能够和公主生育子嗣。
结果证明,太子的疑虑不是没有道理的。
几年过去了,赞普不仅和公主没有子嗣,和其他王妃一样也没有子嗣。
赞普的唯一子嗣,甚至就还是早年和羊同公主芒妃墀江生下的儿子共日共赞。
要知道,芒妃墀江可是松赞干布的第一任王妃啊。
但是到了现在,赞普也只有一个儿子。
大唐当初对这段婚事做过的要求,便是在大唐立国三十年大典上,吐蕃赞普能够携带和公主的子嗣,一起来长安参加庆贺。
如今皇帝只提公主而不提子嗣,便意味着大唐不再看好公主能够生育子嗣。
吐蕃也不可能会有有大唐血统的王子出生。
这意味着大唐和吐蕃之间关系,日后会逐渐的降温。
噶尔·钦陵几乎可以肯定,一旦两年之后,赞普和公主若是还没有子嗣,那么其他人不说,太子……太子一定会将这个消息,传遍整个西域诸国,让所有人都知道这件事。
那么,日后吐蕃再想要借助大唐婿邦定身份做些什么,可就不容易了。
这对吐蕃日后的计划,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噶尔·钦陵深吸一口气,然后认真的说道:“臣回国之后,一定告知赞普,届时,赞普必然会带公主一起来长安参加庆典。”
来不来是一回事,说来不来是另外一回事。
起码,今日说了,那么一切就能够拖到两年之后。
两年之后,一切再说。
李世民坐在御榻上,轻轻笑笑,然后说道:“既然如此,那么朕到时,便让太子率诸国国王使者,一起去长安迎接赞普。”
噶尔·钦陵的呼吸不由得一窒。
这一下,噶尔·钦陵直接将松赞架上了火上。
……
“启奏陛下,贺献瑞讫,大礼已毕!”
萧瑀跪倒在太极殿中央,双手捧一本奏章,上记今日大朝的一切细节。
御座之上,皇帝微微点头:“去岁诸事,有劳众卿辛劳,朕在太极殿准备了美酒佳肴,笙歌宴舞,朕与诸卿共享,不醉不归!”
“臣等多谢陛下,愿与陛下共享盛宴,不醉不归!”
皇帝身上从御榻之上站起,走下丹陛,路过李承乾身边时,他平静的说道:“太子,去将太孙接来,一会到两仪殿饮宴。”
李承乾立刻拱手道:“是!”
第341章 兄友弟恭,暗潮汹涌
两仪殿中,蕤宾钟声轻响。
李承乾站在殿中,身后跟着长孙祥和来恒,一起和他一起向殿中诸臣敬酒。
正月初一,正旦大朝。
大朝之后,皇帝设宴,太子和诸王代表皇帝向满朝诸臣敬酒,感谢他们一年来的辛劳。
这是历年的惯例。
只是如今没了李泰。
……
李承乾刚刚对着今日晋升御史大夫的孙伏伽敬了一杯,目光轻轻的扫向殿外。
李治在殿外代表皇帝向诸臣敬酒。
李承乾在殿中,敬酒的对象皆是朝中五品以上高官。
李治在殿外,敬酒是对象,都是朝中九品到五品的官员,人数更多,品阶也更低。
李承乾目光扫向另外一侧。
皇帝高坐在御榻之上,他的身前站着年幼的李象,那是李承乾的嫡长子。
皇帝在吃喝享用美酒佳肴的同时,也在和李象打趣逗闹,同时也让他在享用酒食佳肴。
不知道为什么,李承乾有一种特殊的感觉。
皇帝这一次封李象为皇太孙,必然有他不一样的用意。
不是说用李象和李厥来拉拢河北世族。
若是这样的话,一个李厥就足够了。
李承乾不由得想到了李象的皇太孙侍读,原长安县尉杨行表。
杨行表的夫人出自淮南朱氏,虽然门第不是很高,但是和弘农杨氏原武房相比,却是不差多少。
也就是说,皇帝以李象为皇太孙,单纯就是在拉拢弘农杨氏。
李承乾一边四方敬酒,一边却在心里琢磨着。
弘农杨氏,如今在大唐,其实是分为两股在支持。
一个是吴王李恪,他的母亲是杨广的女儿。
一个是晋王李治,他的王妃是观王杨雄的侄曾外孙女,也是武媚娘的表侄女,也是中书令杨思道堂外孙女。
当然,弘农杨氏,不说是杨雄这一脉,就是晋王妃的外曾祖父杨达这一脉,和李治的关系也没有多密切。
所以杨思道和李治的关系也一般。
韦挺虽然死了,但是他并没有受到女婿齐王李佑谋反的牵连。
他和阎立德两个人都用事实证明了,哪怕你的女婿谋反,只要你没有参与其中,那么你就不会受到牵连。
朝中不少臣子都知道,阎立德成为户部尚书,李承乾是竭力支持的。
他可是魏王李泰的岳父。
所以杨家虽然在皇权争夺中有所支持,但是他们支持的力度并不高。
现在,杨行表这一房,也被牵扯了起来。
虽然如今他仅仅是李象的侍读,但是将来直接成为李象的长史,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甚至说不好,他的女儿会嫁给李象为妃。
皇帝还是在拉弘农杨氏下水,然后……
李承乾突然平静了下来,抬起头,然后一个个神色温和的向前敬酒而去。
……
不知不觉中,宴席终于到了尾声。
李承乾有些醉醺醺的回到了桌案之后。
右侧的诸王一个个笑着看着李承乾。
诸王是李承乾最后敬酒的对象,他们也是宗室,是皇帝的自己人。
从某种程度上讲,满殿诸臣,还有天下刺史,都是在帮天下宗室治理天下的。
就在这个时候,李承乾的身后,皇帝的声音响起:“好了,诸位爱卿,今日便到此为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