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318节

  天色逐渐的明亮,李承乾已经睁开了眼睛。

  长孙祥之前已经敲了一回门,但李承乾没有理会,现在距离启程还有一段时间。

  一道人影无声的出现在了帷帐之后,对着李承乾拱手道:“殿下,晋王刚才以散步之由,带着三名卫士出去了,然后便直朝北而去。”

  李承乾起身,从袖子里面掏出一封信递给来人,面色平静的说道:“即刻将这封信,送到行营,交到长孙司徒的手里。”

  “喏!”

第305章 替父吸吮脓疮,古之孝子莫过如此

  “殿下!”李安俨,李君羡站在房中,对着李承乾拱手道:“没有找到晋王。”

  李承乾一身明黄色蟒袍,看向外面的天色,问道:“现在距离出发还有多久?”

  “已经差不多到了,但是晋王不在……”李君羡的脸色有些难看。

  如今虽然是他们在护送太子北上,但实际上真正的护卫之责是在他这个右卫将军的身上。

  李安俨虽然是左监门卫将军,但在军中,却是左右卫将军的位置更高。

  如今晋王莫名其妙的消失了,责任全部都在他的身上。

  “殿下!”长孙祥快步从外面走出,有些不解的对着李承乾拱手道:“殿下的,刚刚有人说看到晋王带着三名侍卫直接朝北狂奔而去。”

  “北,定州?”李承乾眉头紧皱,有些不确定的问道:“稚奴这是甩下了大队,自己一个人北上了吗?”

  李君羡脸色微微一变:晋王这是什么意思,是不信任他李君羡吗?

  “殿下!”李安俨突然开口,刚要说什么,突然他又闭上了嘴,低下头。

  李君羡侧过身,皱眉了李安俨一眼,似乎……

  “有什么话直接说,如今的情况,还有什么要遮掩的吗?”李承乾直接摆手。

  “喏!”李安俨有些谨慎,又有些小心的说道:“殿下,臣怀疑晋王有效仿齐桓公小白故事之意。”

  “齐桓公?”李承乾听到一愣,随即脸色一沉,说道:“不必等了,即刻出发。”

  李承乾大踏步的朝外面走去,长孙祥眼底同样深沉,赶紧跟上。

  李君羡拉了拉刚要跟上的李安俨,低声问道:“李兄,齐桓公小白故事是什么意思?”

  李安俨转身看向李君羡,然后神色严肃的说道:“武昌郡公,今日之言,出我之口,入你之耳,切记不得有第三人知。”

  “是!”李君羡的脸色跟着严肃了下来。

  “当年齐襄公死,齐国无主,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同时得信回国,但公子纠缓慢而行,而公子小白则日夜兼程赶回齐国,最后小白为齐国国君,是为桓公。”李安俨话说到一半,李君羡的脸色便突然一白。

  他也是世家子弟,齐桓公登基之前的事情他怎么可能不知道,只不过刚才李安俨仅仅是提及了齐桓公小白故事七个字,就没有再说了。

  李安俨说的隐晦,但李承乾瞬间就懂了。

  李君羡轻轻低头,这些人玩心机的人啊!

  但顷刻间,李君羡的神色就彻底严肃起来。

  齐桓公小白提前一步即位,是因为齐襄公已死,而如今,晋王也突然提前一步北上,难道说陛下……

  “走!”李君羡大踏步的朝着李承乾追去。

  就在他们离开以后,一队黑衣卫士将房中的两名双胞胎侍女一起送上了一辆马车。

  此刻在马车中,驿丞也被塞在里面,双手绑缚,嘴巴被堵死,而在他看到了两名昏迷过去,但衣裳完好无损的侍女时,脸色彻底苍白了下来。

  ……

  浓烟逐渐的消散,当李承乾等人来到了滹沱河的时候,河面上的浮桥已经被人彻底的烧毁了。

  “晋王!”李君羡看着眼前的一幕,忍不住的咬紧了牙。

  李承乾转身看了他一眼,然后看向李安俨说道:“距离这座桥最近的下一座桥在什么地方?”

  “下游广阔,浮桥在很远的地方,不过上游在十几里外还有一座桥,不过那样就绕远路,来回起码要耽搁半个多时辰。”李安俨面色凝重起来。

  现在他们已经慢了晋王两刻钟,如果再有什么事情发生,恐怕就要耽搁一个多时辰。

  李承乾抬头看看天色,轻声说道:“如此算来,我们今夜便是能够抵达定州城,怕也是难以在今夜见到父皇了。”

  “定州城城门会在天黑后关闭,殿下以圣旨还是能够强行打开城门的,不过行宫那里,陛下若是歇息了,殿下怕是见不到陛下了。”李君羡微微低头,他的心中已经是一片寒意。

  现在若是陛下还好,他们不过是一夜见不到陛下,但若是陛下真的出了什么事,那么晋王说不得就会在这一夜中强行登基。

  而且晋王也没有那么简单,他的背后还有清河赵氏和弘农杨氏的支持,若是真的强行登基,太子,还有他,恐怕都要有大麻烦。

  “有船!”长孙祥的声音突然在侧畔响起,众人忍不住的朝着上游的方向看去。

  赫然就见十几艘大小船只从上游而来,最前方的一名老者对着众人高声喊道:“贵客,我等见浮桥被烧,就知必然有行人阻碍,所以前来相助,若是有的余财,盼能留的一二。”

  贵客,即便是看到李承乾一众人有马有甲,这些人依旧平静以待,丝毫没有多少敬畏神色。

  “善!”李承乾笑着点头。

  李君羡直到和李承乾一起登上船,过河,直到了对岸,他也依旧处在震惊当中。

  这算是怎么回事,太子要过河,就有船从上游而来。

  这,莫非是天命。

  ……

  过河之后,李承乾让人留了一袋金子,然后才带着众人继续朝着定州而去。

  他们这一行人只有两百人,所以过河极快,后面还有更多的护卫,仪仗和车马,他们过河就要慢多了。

  一行人疾驰而奔,到了定州城,恰好夕阳时分,距离城门关闭还有一刻钟。

  穿过城门,众人直接朝城北行宫而去,而就在众人刚刚抵达行宫之前,城中恰好敲响了暮鼓。

  皇帝行宫之前,众人全部停马。

  李安俨飞速下马,将手里的令牌递给守门护卫,平静的说道:“右监门卫将军李安俨,右卫将军李君羡,奉旨护送太子见驾……晋王什么时候抵达的?”

  “半个时辰之前。”守门的禁卫士卒立刻躬身,然后让开道路。

  李承乾这才缓缓的催马而进,其他人侍卫留在了行宫之外,只有李安俨,李君羡和长孙祥,还四名千牛卫护送李承乾入宫,

  虽然只是行宫,但也如同一座小城一般。

  左右别院,前后宫殿。

  无数官員在里面不停来回的往来,处理公文,一切井井有条。

  李君羡看到这一幕,彻底的放松了下来,皇帝没事。

  一时间,他对李治心中产生了无比的恨意。

  若不是他离了大队胡乱而行,如何至于如此。

  同时他有些幸灾乐祸,皇帝身体无恙,太子又来,晋王突然离队那笔账,他可要好好的跟他算算。

  一行人刚刚来到中殿,长孙无忌便脚步匆匆的迎了过来。

  李承乾微微抬手,李君羡,李安俨和长孙祥顿时停步,只有李承乾快步迎了上来,率先对着长孙无忌拱手道:“舅舅!”

  长孙无忌直接摆手,一边转身,一边说道:“晋王已经进去了,臣刚才求见,但内侍言,无有要事,不得干扰,所以才等殿下。”

  李承乾跟着长孙无忌往后殿而去,同时说道:“本来外甥应该能够早些的,但是过赵州时有一座浮桥被烧了,耽搁了一段时间。”

  长孙无忌顿时停步,皱着眉头问道:“滹沱河上的那座浮桥。”

  “是!”李承乾点头,说道:“烧的很快!”

  “也就是说,晋王除了在给太子下药的同时,还烧了河北一座重要的桥梁?”长孙无忌的脸色已经彻底的沉了下去。

  “不能算下药,只是补药用的量大,隐患大了些。”李承乾稍微解释,说道:“稚奴并非太过恶意……”

  “但终究是以药谋算兄弟,他日……”长孙无忌突然住口,快步朝着后院而去。

  李承乾心中轻叹一声,然后赶紧跟上。

  ……

  行宫后院,李承乾和长孙无忌一起来到了别宫之外。

  有内侍上前拦阻,说道:“赵国公,陛下有旨,无事不得相饶。”

  “啪”的一声,长孙无忌直接一巴掌甩在了内侍脸上,然后目光冰冷的说道:“太子来了,不知道行礼吗?”

  四周的侍卫和内侍全部低下头。

  “走!”长孙无忌带着李承乾直接进入殿中。

  中殿之内,御榻在上,上面没有丝毫人影,

  东侧内殿之中,隐约有声音传来。

  长孙无忌带着李承乾直接朝着东侧内殿而去,守在门外的内侍刚要阻拦,就被长孙无忌一双冷眼直接逼退。

  站在殿门处的张阿难察觉到动静,看到长孙无忌和李承乾,微微一愣,随即低身躬身,同时转身看向殿内,低声道:“陛下,赵国公和太子到了。”

  躺在床榻上的李世民下意识的转头,就看到了站在门口的长孙无忌和李承乾。

  而此时,长孙无忌和李承乾也一样看清楚了殿内的一切。

  皇帝躺在床榻上,后背的衣物被掀起,李治趴在了皇帝的背上,低着头吸吮着皇帝背上的脓疮。

首节 上一节 318/74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王业不偏安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