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297节
“月初的时候,本王让你送了一本奏本去辽东,你还记得吗?”李治转身看向姬家福。
姬家福点点头,晋王经常会写奏本去辽东,不过大多数是一些读书笔记或者感悟一类。
李治笑了,然后轻声说道:“本王前段时间开始读《魏书》,所以很有一时间疑惑,所以写信去了辽东,向父皇询问,现在想来应该刚到父皇手里不久,皇兄六百里加急走过去,恰好在本王之后。”
皇帝在想司马懿,现在却有人在弹劾房玄龄谋反。
姬家福看着李治,莫名的感到一阵战栗。
“殿下,殿下为何如此针对房相?”姬家福满脸的不解。
李治抬头看了姬家福一眼,神色冰冷下来。
第286章 玄奘要回长安了
寒冬腊月,北风呼啸。
辽东大地上的残雪被狂风吹的到处都是。
沈城城主府,旌旗招展,卫士肃立,里外森严。
后堂之中,李世民和长孙无忌坐在内室之中,张阿难在两人面前烤着山羊。
长孙无忌披着毛毯,喝着热汤,同时说道:“苏勖回奏,若是将辽河以西方圆广阔的辽泽填平,然后利用起来,能够增加数以十万亩的良田不说,还能够更加的方便粮草和军械运输。”
“数十万亩良田……咳咳!”李世民说着,忍不住的咳嗦两声,然后才继续说道:“数十万亩良田,哪怕好好的生长一年,其所得的赋税也足够大军征伐一年所用。”
“陛下,账不是那么算的。”刚刚病好的长孙无忌,看着李世民道:“想要填平整个辽泽,需要好几年时间,而且这段时间都需要朝中往辽东输血,而且就算是填平来也需要几年时间才能调养到最适合种田的时候,更别说……”
“好了,好了!”李世民摆摆手,抬头有些好笑的看向长孙无忌说道:“朕怎么听着,你,还有苏勖,话里话外,都有太子的意思。”
长孙无忌笑了,看着李世民说道:“若真是如此,臣反而不用担心了,说明太子能够通晓天下利弊,这样臣就不用担心以后了。”
李世民没好气的白了长孙无忌一眼。
李承乾虽然是太子,但他如今不过二十五岁,如何能够和长孙无忌这种做了多年宰相的人相比。
长孙无忌收回笑容,说道:“不过陛下,良田开垦是必然的,不过最好是每年有一定数量,然后将剩下的精力投入生产,这样才能保证持续投入的情况下,有足够的产出,而不至于一下子投入太多,产出反而无法及时跟上。”
李世民点头,道:“让苏勖去办吧,这些事他熟。”
稍微停顿,李世民问道:“如今军中情况如何?”
“昨日有三名士卒病亡。”长孙无忌神色暗淡下来,声音低沉着说道:“去年初来辽东的时候,大家都还好,可是一年征战过来,冬天了,却每日都有士卒病亡,病倒的更是不计其数,若不是御医诊断,臣真的怀疑是得了瘟疫。”
“咳咳!”李世民咳嗽的两声,然后才看向长孙无忌,笑着说道:“起码你病好了,足够说明这不是瘟疫,朕如今虽然也病了,但症状很轻,反而是岑文本和李勣……”
“问题不大。”长孙无忌赶紧接口,然后说道:“苏勖已经组织百姓去山上寻找人参等补气之物,想来恢复不成问题。”
李世民点点头,看向眼前已经烤的极香极焦的烤羊,然后说道:“调军中的将士进山吧,马上就要过年了,让将士们去军中自由狩猎猎物,补补元气,也好好的过个年吧。”
“是!”长孙无忌低头。
就在这个时候,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殿外传来,随即一名红衣金甲的千牛卫在内侍的引领下进入殿中。
看到这人的瞬间,皇帝顿时惊讶起来:“怀道,你怎么来了?”
来人正是东宫太子千牛副率秦怀道。
秦琼长子秦怀道。
“陛下,长安六百里加急奏报。”秦怀道拱手,然后从后背将随身携带的小箱子裹取下来,递给张阿难。
张阿难接过,然后转身将箱子放在了桌案上。
打开箱子,里面密密麻麻的都是奏本。
起码装了几十本奏章。
张阿难神色惊讶的看向秦怀道,然后忍不住的看向皇帝。
眼前的这些奏本,有平常的两倍多。
李世民深深的看了秦怀道一眼,见他神色还算平静,心中已经有数,摆摆手,张阿难便将最上面的一本拿出来放在了李世民的眼前。
李世民打开奏本,仔细一看:“十一月末,大业坊百姓李钰举告司空,长安留守、尚书左仆射、梁国公房玄龄谋逆……”
瞬间,皇帝的眼神就凌厉起来。
他忍不住下意识的抬头看向长孙无忌,但在抬头的一瞬间,他的神色就和缓了下来。
对着长孙无忌点点头,李世民再度看向了手里奏本。
长孙无忌有些诧异,但也没有怎么想。
片刻之后,李世民才看完了奏本,神色终于平静了下来。
抬起头,皇帝看向秦怀道说道:“好了,你下去吧。”
“是!”秦怀道拱手,然后转身退出。
“会叫刘洎过来。”李世民再度安排,张阿难立刻拱手退出。
李世民这个时候才长叹一声,说道:“春夏秋日,百官忙碌,这偏偏入了冬,乱七八糟的事情一大堆。”
“陛下,发生何事了?”长孙无忌忍不住有些担忧的看向李世民。
李世民微微摆手,说道:“无忌,朕问你,若是你现在在长安,有人诬告你谋反,你会怎么办?”
“臣?”长孙无忌微微一愣,随即神色恼怒的说道:“臣会提刀将那人给砍了!”
李世民忍不住的笑了,随即摆摆手说道:“不关你的事情,是有人在长安城,举告梁国公谋反。”
“房玄龄,不会吧?”长孙无忌这下子彻底愣住了,随即他赶紧问道:“现在情况如何了,太子是怎么处理的,长安现在没乱吧?”
李世民摇摇头,神色平静的说道:“举告的时候,长安正值大雪,大雪三日,所以太子就没有立刻将此事发送辽东,之后,趁这三日的时间,解决了这件事情……无忌,你猜他是怎么解决的?”
“臣不知。”长孙无忌一时间还没有反应过来。
“太子让那人跟在房玄龄的身边三日,吃喝拉撒睡,甚至处理公务也毫不避讳,三日之后,就在承乾要将奏本送往辽东的时候,那人反悔了。”李世民说着,忍不住的低头看向奏本的内容。
虽然说这里面还有其他的原因,但是三日之内,李钰最终收回举告,怕也和房玄龄坦荡无私有关。
“陛下!”长孙无忌眉头依旧紧皱,低声问道:“举告是一回事,谋反是另一回事,便是收回了举告,谋反事该查一样也得查。”
李世民笑笑,然后从奏本之中,取出房玄龄的奏本递给长孙无忌,说道:“你看看吧,这是房相写的自辩书,里面写了这件事的经过,还有他自己的坦然……这里的,基本是朝中相关的官员,就这件事情写的奏本。
其中还有百骑司的。”
李世民说着又拿出来百骑司的奏本,看了一眼之后,递给了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接过之后,看了房玄龄的奏本,又看了百骑司的奏本,神色恍然,但是随后,他又皱眉道:“有人诬告房玄龄,臣看的出来,是用了些手段,各方也能看得出搏杀,但这样也太过儿戏了吧?”
空口白牙举告房玄龄谋逆。
这种事情,弄的跟过家家似的。
“有人在试探,试探朕对长安是否放心。”李世民轻叹一声,摇摇头道:“这只是他们略微出手,若是朕,若是太子稍微应对不对,立刻就会有无数的手段跟上来。”
“他们在挑拨陛下对房相的信任!”长孙无忌顿时明白了过来。
暗中动手的那个人也明白,这样的弹劾,根本不可能弹劾得倒房玄龄,所以,他们只是在测试,测试皇帝对房玄龄的信任程度。
皇帝但凡对房玄龄没有那么信任,哪怕对房玄龄在长安城的权力有丝毫的限制,那么立刻就会有无数的手段用上去。
“还有太子。”李世民轻叹一声,说道:“太子但凡不那么维护房相,那么太子和房相之间就会有嫌隙。”
长孙无忌眉头一挑,下意识的想要说什么,但最后还是闭上了嘴。
“这份人心算计的能力,无忌,你觉得,这一切究竟会是谁在做……在如今的长安?”李世民抬起头,直直的盯着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脸颊微微抽搐,然后躬身说道:“能有这份心思的,无非便是朝中的几位宰相,尚书,但是舅舅和萧相身体不好,杨师道为人懦弱,于志宁性格方正,刘德威向来距离这些事情远远的,唐俭最是痛恨这些事情……”
“韦挺,我们的御史大夫。”李世民脸上满是冷笑。
这样精准的挑拨人心的能力,整个长安也只有那么几个人,能力,动机,性格,稍微推一推,便能推出是谁。
“他现在被罢为庶人。”长孙无忌长叹一声,点头道:“没错,是他,他想要被重新启用。”
“仅是如此吗?”李世民脸色淡漠的问道。
长孙无忌低头,轻声道:“陛下,没有证据,长安汇报,晋王在长安很老实,也从来没有和韦挺见过面,这些事情,想来都是韦挺一人在算计的。”
“哼!”李世民冷哼一声,然后沉默了下来。
长孙无忌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就在这个时候,刘洎从门外走了进来,然后对着皇帝躬身道:“陛下!”
李世民看了刘洎一眼,然后开口道:“三件事情。”
“是!”刘洎立刻拱手,然后快步走到了里侧的桌案之后,提笔准备书写。
“第一件事。”李世民目光看向堂外,沉吟片刻后才缓缓开口道:“升左千牛卫郎将张绚为左千牛卫中郎将,所行诸事,悉听太子之令。”
刘洎快速的在纸上落笔。
长孙无忌坐在一侧,他清楚的知道,皇帝这么做,是要让张绚继续调查长安背后的事情。
太子说不追究李钰,不过是因为李钰不过是颗可以随意被人丢弃的棋子,他本人并没有多少价值,所以放过他就放过他,但是那些操弄李钰的人,却是必须要查清楚。
也就是说,一旦被查到证据,不仅韦挺要被处置,甚至就连李治也少不了要有麻烦。
“第二件事!”李世民看了长孙无忌一眼,然后继续开口道:“朕两年新年不在长安,怠慢天地先祖,所以今岁,以太子代替朕祭祀献陵,同时在正月初二祭祀南北天地……”
“陛下!”长孙无忌忍不住的开口。